一种四合一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装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四合一灌装机。



背景技术:

灌装机广泛应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是一种将液体灌入容器的机械设备,对比传统的人工灌装方式,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部分生产效率,但是常规的灌装步骤中开盖、封膜和封盖步骤还是需要人工完成,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还是受到限制,并且常规的灌装机采用的都是单速灌装阀,只有一种灌装速度,无法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目前缺少一种将开盖、罐装、封膜和封盖步骤自动化运行,并且具备两种灌装速度、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灌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开盖、灌装、封膜、封盖功能自动化运行、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四合一灌装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合一灌装机,包括:依次排列的开盖工位、称重灌装工位、封膜工位和封盖工位,以及连通各工位的运输线,所述开盖工位上安装有开盖装置,所述称重灌装工位上安装有泵机和双速灌装阀,称重灌装工位底部安装有称重装置,所述泵机的一端用于连接物料罐,所述泵机的另一端连接双速灌装阀,所述封膜工位上安装有套膜封切装置,所述封盖工位上安装有封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线包括容器运输线和盖运输线,所述盖运输线位于容器运输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开盖装置和封盖装置皆采用旋转式旋盖机。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灌装工位上还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泵机的一端通过缓冲器连接物料罐,所述泵机的另一端连接换向阀的进料端,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料端连接物料罐,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出料端连接双速灌装阀的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阀与双速灌装阀之间设置有压缩空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双速灌装阀包括阀体、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用于驱动第一阀芯的第一气缸、用于驱动第二阀芯的第二气缸,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阀芯位于阀体内,所述第一阀芯的内部开设有中空的腔体,第一阀芯靠近第一出料口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腔体一端连通第二出料口,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连通进料口,所述第二阀芯位于第一阀芯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杆与第一阀芯相连,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伸缩杆与第二阀芯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第一伸缩杆内,所述第一伸缩杆与阀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泵机为转子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通过开盖工位上的开盖装置进行自动开盖步骤,通过称重灌装工位上的泵机和双速灌装阀进行灌装步骤,通过封膜工位上的套膜封切装置进行封膜步骤,通过封盖工位上的封盖装置进行封盖步骤,可以实现开盖、灌装、封膜、封盖功能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称重灌装工位上采用双速灌装阀,能够提供两种流量的灌装模式,可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合一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速灌装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四合一灌装机,包括:依次排列的开盖工位1、称重灌装工位2、封膜工位3和封盖工位4,以及连通各工位的运输线,其中,运输线包括用于运输容器本体的容器运输线61和用于运输上盖的盖运输线62,盖运输线62位于容器运输线61的上方,两者皆由电机驱动。

开盖工位1上安装有开盖装置11,称重灌装工位上安装有泵机21和双速灌装阀5,称重灌装工位2的容器运输线61底部安装有称重装置22,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称重装置22采用常规的电子称重模块,称重灌装工位上还设置有换向阀23,泵机21的一端通过缓冲器24连接物料罐,缓冲器24上设置有压力表、液位传感器和安全阀,泵机21的另一端连接换向阀23的进料端,换向阀23的一个出料端连接物料罐,换向阀23的另一个出料端连接双速灌装阀5的进料口,换向阀23与双速灌装阀5之间设置有压缩空气阀25,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泵机21为转子泵。

封膜工位3上安装有套膜封切装置31,封盖工位4上安装有封盖装置4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开盖装置11和封盖装置41皆采用型号为dq-bzdzkxgj的旋转式旋盖机,开盖和封盖步骤皆由内置的伺服电机控制,套膜封切装置31采用型号为bmd-6540a的套膜封切机。

其中,运输线包括用于运输容器本体的容器运输线61和用于运输上盖的盖运输线62,盖运输线62位于容器运输线61的上方,两者皆由电机驱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速灌装阀包括:阀体51、第一阀芯521、第二阀芯531、用于驱动第一阀芯521的第一气缸522、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31的第二气缸532,阀体51侧面设置有进料口511,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512,第一阀芯521位于阀体51内,第一阀芯521的内部开设有中空的腔体,第一阀芯521靠近第一出料口512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523,通过不同尺寸的两个出料口实现灌装时不同流量的控制,腔体一端连通第二出料口523,腔体的另一端连通进料口511,第二阀芯531位于第一阀芯521内。

在第一阀芯521内设置小尺寸的第二阀芯531,第二阀芯531由独立的气缸驱动,通过第一阀芯521的开闭实现大流量控制,当第一阀芯521关闭时通过第二阀芯531的开闭实现小流量控制,应用范围广。

为了进一步保证阀芯关闭时的密封性,第一阀芯5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26,第二阀芯53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35。

第一气缸522、第二气缸532与对应阀芯的连接方式为:

阀体51顶部安装有固定座513,第二气缸532通过第二固定杆536安装在固定座513上,固定座513中间开设有通孔,第二伸缩杆533穿过通孔与第二气缸53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533的底部与第二阀芯53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气缸532通过活塞杆带动第二伸缩杆533伸缩从而控制第二阀芯531的开闭。

固定座513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14,第一固定板514与第一气缸52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514通过第一固定杆527与固定座13固定连接,固定座513与第一伸缩杆524固定连接,第一气缸522的活塞杆通过第一固定板514、第一固定杆527、固定座513、第一伸缩杆524的连接体带动带动第一阀芯521的开闭。

其中,第一伸缩杆524内部为中空结构,第二伸缩杆533位于第一伸缩杆524内,第一伸缩杆524与阀体5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525,便于第一伸缩杆524上下滑动,第二伸缩杆533与第一伸缩杆52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套534,便于第二伸缩杆524上下滑动。

为了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阀体5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15,第二固定板515固定在固定座513下方的阀体侧壁上,第一气缸522的缸筒安装在第三固定板516上,第三固定板516的侧边通过固定架517与第二固定板515的侧边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通过开盖工位1上的开盖装置11进行自动开盖步骤,通过称重灌装工位2上的泵机21和双速灌装阀5进行灌装步骤,通过封膜工位3上的套膜封切装置31进行封膜步骤,通过封盖工位4上的封盖装置41进行封盖步骤,可以实现开盖、灌装、封膜、封盖功能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称重灌装工位2上采用双速灌装阀5,能够提供两种流量的灌装模式,可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开盖工位(1)、称重灌装工位(2)、封膜工位(3)和封盖工位(4),以及连通各工位的运输线,所述开盖工位(1)上安装有开盖装置(11),所述称重灌装工位上安装有泵机(21)和双速灌装阀(5),称重灌装工位(2)底部安装有称重装置(22),所述泵机(21)的一端用于连接物料罐,所述泵机(21)的另一端连接双速灌装阀(5),所述封膜工位(3)上安装有套膜封切装置(31),所述封盖工位(4)上安装有封盖装置(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线包括容器运输线(61)和盖运输线(62),所述盖运输线(62)位于容器运输线(6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装置(11)和封盖装置(41)皆采用旋转式旋盖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灌装工位上还设置有换向阀(23),所述泵机(21)的一端通过缓冲器(24)连接物料罐,所述泵机(21)的另一端连接换向阀(23)的进料端,所述换向阀(23)的一个出料端连接物料罐,所述换向阀(23)的另一个出料端连接双速灌装阀(5)的进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3)与双速灌装阀(5)之间设置有压缩空气阀(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速灌装阀包括阀体(51)、第一阀芯(521)、第二阀芯(531)、用于驱动第一阀芯(521)的第一气缸(522)、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31)的第二气缸(532),所述阀体(51)上设置有进料口(511)和第一出料口(512),所述第一阀芯(521)位于阀体(51)内,所述第一阀芯(521)的内部开设有中空的腔体,第一阀芯(521)靠近第一出料口(512)的末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523),所述腔体一端连通第二出料口(523),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连通进料口(511),所述第二阀芯(531)位于第一阀芯(5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522)通过第一伸缩杆(524)与第一阀芯(521)相连,所述第二气缸(532)通过第二伸缩杆(533)与第二阀芯(531)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524)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伸缩杆(533)位于第一伸缩杆(524)内,所述第一伸缩杆(524)与阀体(5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525),所述第二伸缩杆(533)与第一伸缩杆(52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套(53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52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26),所述第二阀芯(53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合一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21)为转子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合一灌装机,包括:依次排列的开盖工位、称重灌装工位、封膜工位和封盖工位,以及连通各工位的运输线,所述开盖工位上安装有开盖装置,所述称重灌装工位上安装有泵机和双速灌装阀,称重灌装工位底部安装有称重装置,所述泵机的一端用于连接物料罐,所述泵机的另一端连接双速灌装阀,所述封膜工位上安装有套膜封切装置,所述封盖工位上安装有封盖装置。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开盖、灌装、封膜、封盖功能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称重灌装工位上采用双速灌装阀,能够提供两种流量的灌装模式,可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钟衍高;周尤全;钟家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宏晨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6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