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锭铸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
背景技术:
铝合金锭的固定方式对铝合金锭的安装平整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铝合金锭的各个固定点的受力不一致会造成面材的变形,从而影响外饰效果。同时,在目前的铝合金锭的堆放流转过程中,其相互接触的堆放面并不能很好地实现相互接触,铝合金锭表面凹凸块相互不吻合,容易在流转过程中发生偏移,具有掉落的隐患。且堆放后的各个铝合金锭之间间隙较大,在一定体积中能堆放的铝合金锭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铝合金锭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设计,以便于铝合金锭的堆放和流转。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以解决目前铝合金锭之间堆放间隙过大、堆放的稳定性不高、流转易发生偏移的问题,同时也防止铝合金锭产生积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包括铝合金块体,所述铝合金块体上设置有凹槽、凸棱、通孔;所述凹槽分别沿铝合金块体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纵横交错设置在一面上;所述凹槽的相对面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凸棱;所述通孔设置在凹槽纵横交错点的位置。
进一步地,铝合金块体上还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在铝合金锭的侧表面。
进一步地,铝合金块体上还设置有一个积水流道口,所述积水流道口设置在凹槽纵横交错位置的直角处并与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等于通孔到铝合金块体侧边缘距离的2倍。
进一步地,铝合金块体呈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铝合金块体侧面设置有环形槽,在铝合金锭的堆放结构中形成一个透气管道,同时也为铝合金锭的抓取提供卡紧点。
(2)铝合金块体上、下表面的凸棱和凹槽相互对应,在铝合金锭堆放时相互契合,且各个铝合金锭能够交错紧密配合,使得铝合金锭整体堆放稳定。
(3)铝合金锭上的通孔和积水流道口设计,可以让铝合金锭表面上的部分积水沿积水流道口流进通孔,随之顺利流出;并且通孔还可以用作铝合金锭堆放时的固定孔,可在通孔之内再插入一根定位杆,再次保证铝合金锭堆放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轴测图a;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轴测图b;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堆放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堆放结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铝合金锭的堆放结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1、铝合金块体;11、环形槽;12、凹槽;13、凸棱;14、通孔;15、积水流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方向皆以图3的位置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附图标记中相同的标号所代表的为同一种结构。
如附图所示,(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包括铝合金块体1,在铝合金块体1上设置有环形槽11、凹槽12、凸棱13、通孔14和积水流道口15,铝合金块体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环形槽11设置在铝合金块体1的侧面,形成一个环状,在如图6和图7所示的铝合金锭的堆放结构中,可形成一个透气管道,同时也有利于铝合金锭的抓取。所述环形槽11的数量可根据抓紧机构卡位或摩擦力的需要设定。在对堆放好的铝合金锭(图6、7)中,还可环绕环形槽11,通过绳子捆紧。如图2、4所示,凹槽12设置在铝合金块体1的下表面,所述凹槽12呈梯形;凹槽12在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在宽度方向设置有三条,在所述铝合金块体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凹槽12纵横交错的位置设置有通孔14(图3);同时,在凹槽12纵横交错位置的直角处设置一个与通孔14连通的积水流道口15(图2);积水流道口15的形成依托于所述通孔14的直径大于凹槽12的宽度,从而便能提供给铝合金块体1的表面一个积水流道口15,确保铝合金锭上的积水流出。同时,在铝合金块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凹槽12相对应的凸棱13,凹槽12和凸棱13间隙配合。如图2,相邻的两个通孔14之间的距离等于通孔14到铝合金块体1相邻侧边缘距离的2倍;因此,铝合金块体1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凹槽12的数量根据铝合金块体1的长度设置;从两个通孔14中间切开,可将铝合金块体1分成多个相同的小型铝合金锭。
如图6、7、8所示,铝合金锭堆放时,可交错堆放,以使得每块铝合金锭整体之间咬合紧密,保证堆放的稳定性,流转过程不易偏移。再者,铝合金锭堆放后,通孔14相互连通,可在通孔14之内再插入一根定位杆,再次保证铝合金锭堆放结构的稳定性。
1.一种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包括铝合金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块体上设置有凹槽、凸棱、通孔;所述凹槽分别沿铝合金块体的长度和宽度方向纵横交错设置在一面上;所述凹槽的相对面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凸棱;所述通孔设置在凹槽纵横交错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块体上还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在铝合金锭的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块体上还设置有一个积水流道口,所述积水流道口设置在凹槽纵横交错位置的直角处并与通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等于通孔到铝合金块体侧边缘距离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堆放流转的铝合金锭,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块体呈长方体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