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35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的配件,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



背景技术:

一次性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静脉输液须严格控制输液量、输液流速及药物浓度,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申请号:200520090716.1;授权公告号:cn2792514y],其包括输液管、通气口、茂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过滤器和针头,通气口扎入药瓶内,通气口、过滤器、茂菲氏滴管、流速调节器、针头之间用输液管连接,过滤器连接在茂菲氏滴管的上方。这样过滤器中存在的空气会随药液一起流出,空气会进入茂菲氏滴管的上部空间内,这样空气不会随药液进入患者体内,提高了输液安全性。

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中的茂菲氏滴管也译为莫非氏滴管,又称为滴壶或滴斗,其为透明状以方便观察液滴和药液流通情况。滴斗的上端插接有滴管,药液经过滴管再滴入滴斗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368-2005(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的规定,滴管的端部至滴斗出口的距离应不小于40mm,或滴管和药液过滤器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0mm,滴斗与滴管终端的距离不得近于5mm,在23±2℃、流速为50±10滴/min的条件下,滴管滴出20滴蒸馏水应为1±0.1ml,上述国标对滴斗的要求其实较为宽松,且现有的滴管出液孔的孔口底面都为平面,药液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得药液漫过出液孔孔口的底面再下落,存在滞后性,使得每滴药液精度不够理想,从而导致目前市场上滴管的输液精度均不够理想,不易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输液精度高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包括具有进液孔、过液通道和出液孔的本体,所述的进液孔位于过液通道上方并与过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的出液孔位于过液通道下方并与过液通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的孔口内径为2.95-3.05mm,所述的出液孔的孔口外缘为圆角使得出液孔的孔口形成圈状切口。

在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中,所述的出液孔的孔口内径为3.0mm,所述的圆角的半径为0.2-1.0mm。这样输液精度佳。

在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中,所述的出液孔的内壁为锥面,所述的出液孔的孔口内径大于出液孔内端的孔径,所述的出液孔内端的孔径等于过液通道的孔径。

在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中,所述的本体呈直筒状且外周面具有挡肩。这样便于安装定位。

在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中,所述的本体的侧部具有连成一体且倾斜设置的给药管,所述的给药管上端朝上设置且给药管与过液通道相连通。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中,所述的本体的外周面具有连成一体的端盖,所述的端盖具有一圈翻折以供滴斗上端部嵌设的翻边,所述的端盖的上表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加药管,所述的本体内壁、端盖下表面和翻边围成加药腔,所述的加药管与加药腔相连通。

还有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中,所述的出液孔的孔径与过液通道的孔径相一致,所述的本体的上端具有连成一体的插瓶针,所述的插瓶针具有进气通道和进液通道,所述的进液孔与插瓶针的进液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本体具有翻折以供滴斗上端部套入的套筒,所述的套筒外周面具有径向凸出的凸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输液顺畅,每毫升(误差±50微升)药液的滴数为20滴,提高了输液精度,便于操控以达到最佳的输液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出液孔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于实施例2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于实施例3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于实施例4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出液孔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本体;11、进液孔;12、过液通道;13、出液孔;2、圆角;3、锥面;4、挡肩;5、给药管;6、端盖;61、翻边;7、加药管;8、加药腔;9、插瓶针;91、进气通道;92、进液通道;10、套筒;101、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包括具有进液孔11、过液通道12和出液孔13的本体1,进液孔11位于过液通道12上方并与过液通道12相连通,出液孔13位于过液通道12下方并与过液通道12相连通,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为2.95-3.05mm,出液孔13的孔口外缘为圆角2使得出液孔13的孔口形成圈状切口,圆角2的半径为0.2-1.0mm。

进一步细说,本实施例中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为3.0mm,圆角2的半径为0.33mm。本体1呈直筒状且外周面具有挡肩4,本体1下端插入滴斗中,挡肩4起到定位作用;出液孔13的内壁为锥面3,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大于出液孔13内端的孔径,出液孔13内端的孔径等于过液通道12的孔径,这样出液顺畅,且对本体1的改动少,原先的模具可相应的作出改进,节约了成本。

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对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作出了调整,保证了输液流速,而且出液口的孔口圆角2过渡并形成了圈状切口,这样出液孔13的孔口无附着面,使得每滴药液都是直接从出液孔13向下滴,不存在以往的滞后性,每滴药液精度相一致,另外圆角2的设置使得滴管在模具中制造时,出液孔13处填充充分,出液孔13的孔底不会形成倾斜面,脱模顺利,制造方便;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每毫升(误差±50微升)药液的滴数为20滴,提高了输液精度,便于操控以达到最佳的输液治疗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出液孔13孔口处的圆角2半径为0.66mm,本体1的侧部具有连成一体且倾斜设置的给药管5,给药管5上端朝上设置且给药管5与过液通道12相连通,给药管5便于添加药物,操作方便。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外周面具有连成一体的端盖6,端盖6具有一圈翻折以供滴斗上端部嵌设的翻边61,端盖6的上表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加药管7,加药管7的轴线平行于本体1的轴线设置,本体1内壁、端盖6下表面和翻边61围成加药腔8,加药管7与加药腔8相连通。这样滴斗上端部嵌入翻边61中,端盖6将滴斗上端部封闭,滴管下端插入滴斗中,通过加药管7向滴斗内添加药物,操作方便。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出液孔13孔口处的圆角2半径为0.82mm,出液孔13的孔径与过液通道12的孔径相一致,本体1的上端具有连成一体的插瓶针9,插瓶针9具有进气通道91和进液通道92,进液孔11与插瓶针9的进液通道92相连通,本体1具有翻折以供滴斗上端部套入的套筒10,套筒10外周面具有径向凸出的凸肩101。这样滴斗的上端部套于套筒10外侧并被凸肩101阻挡,插瓶针9直接插入药瓶中,操作方便,药液从插瓶针9的进液通道92进入本体1,再滴入滴斗中,插瓶针9的进气通道91使得空气进入药瓶中,使得药瓶内外气压一致使得输液顺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包括具有进液孔(11)、过液通道(12)和出液孔(13)的本体(1),所述的进液孔(11)位于过液通道(12)上方并与过液通道(12)相连通,所述的出液孔(13)位于过液通道(12)下方并与过液通道(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为2.95-3.05mm,所述的出液孔(13)的孔口外缘为圆角(2)使得出液孔(13)的孔口形成圈状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为3.0mm,所述的圆角(2)的半径为0.2-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13)的内壁为锥面(3),所述的出液孔(13)的孔口内径大于出液孔(13)内端的孔径,所述的出液孔(13)内端的孔径等于过液通道(12)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呈直筒状且外周面具有挡肩(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侧部具有连成一体且倾斜设置的给药管(5),所述的给药管(5)上端朝上设置且给药管(5)与过液通道(1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的外周面具有连成一体的端盖(6),所述的端盖(6)具有一圈翻折以供滴斗上端部嵌设的翻边(61),所述的端盖(6)的上表面具有连成一体的加药管(7),所述的本体(1)内壁、端盖(6)下表面和翻边(61)围成加药腔(8),所述的加药管(7)与加药腔(8)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13)的孔径与过液通道(12)的孔径相一致,所述的本体(1)的上端具有连成一体的插瓶针(9),所述的插瓶针(9)具有进气通道(91)和进液通道(92),所述的进液孔(11)与插瓶针(9)的进液通道(92)相连通,所述的本体(1)具有翻折以供滴斗上端部套入的套筒(10),所述的套筒(10)外周面具有径向凸出的凸肩(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输液精度不佳的问题。本一次性输液器用滴管包括具有进液孔、过液通道和出液孔的本体,进液孔位于过液通道上方并与过液通道相连通,出液孔位于过液通道下方并与过液通道相连通,出液孔的孔口内径为2.95‑3.05mm,出液孔的孔口外缘为圆角使得出液孔的孔口形成圈状切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输液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环圣久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6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