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的边框需要利用型材固定保护,相邻型材的顶角更需要利用护角保护。现有的护角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护角内部尺寸与型材外壁难以做到很精准对应,护角与铝材边框组装后有间隙,密封性差,易进污物;护角如果是铝铸件则刚性较大,与型材的搭配过程中护角不会适应性得变形,导致型材与护角的装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方便与型材的卡合装配,连接后牢固度高,自身加工也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包括:板件,为弹性材质,板件包括由两块平板垂直对接构成断面为l形的包边板,还包括为单个平板且轮廓为l形的底板、中板、上板,底板、中板、上板相互平行且均与包边板的阴角垂直连接,底板、上板分别与包边板的两端连接,底板与中板之间围成第一阴角空间,上板与中板之间围成第二阴角空间;悬臂,中板上具备贯穿自身两面的镂空槽,镂空槽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直槽、第二直槽、第三直槽,镂空槽包围构成悬臂;凸点,位于悬臂上,凸点沿朝向底板的方向凸起,凸点顶部包括呈角度相交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的陡度小于第二斜面的陡度,第一斜面比第二斜面距包边板的距离更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阴角空间用于容纳型材,第二阴角空间作为翻边保护件,起到搭配另外的压条等美观件的作用。上板能够盖住镂空槽,防止镂空槽被杂质卡涩,从而悬臂没有摆动弹性。型材在塞入护角时,由于凸点的设计,会对型材进到一定的卡合作用,护角与型材装配后的牢固度更高。又由于凸点是设置在悬臂上的,悬臂并不是另外设计的,而是由特殊形状的镂空槽直接形成的,利用了原有的中板的结构。凸点收到型材的挤压时,悬臂也会适应性得避让,带动凸点下沉,使得凸点顶端具备更多的弹性势能,在保证卡合效果的时候,凸点又不会对型材过于挤压,避免磨伤型材。凸点自身的形状并不是对称的,两面的陡度不一样,型材塞入护角的时候,塞入力较小,但是想要拔出型材时则所需的力量较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型材与护角的连接牢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直槽与第三直槽长度相等且平行,第一直槽、第三直槽分别与第二直槽的两端连接并同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悬臂就是一个单纯的单悬臂结构,加工方式也比较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二斜面相比第一斜面更靠近第二直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型材的插入方向也是平行于悬臂的延伸方向的,悬臂被挤压后其角度也便于自身弹性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中板上具备两个悬臂,每个悬臂上具备一个凸点,两个悬臂之间的连线不与包边板上任一平板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点接触对型材的位置控制比较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凸点的轮廓为三棱柱形状,三棱柱的一个侧立面与悬臂接触,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交处的阳角夹角范围为240°至27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点顶端不宜过于尖锐,以防凸点顶部结构强度弱而被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交处的阳角的刚度大于悬臂的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凸点顶部的寿命,保证悬臂的弹性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中板距离上板的距离比中板距离底板的距离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第一阴角空间可以容纳较粗的型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底板、中板、上板沿垂直于自身平面方向的投影上,底板、中板、上板彼此的投影轮廓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中板、上板彼此形状类似,便于一体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底板在背离包边板的边沿具备向中板方向凸起的凸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筋在凸点所接触型材的另一面也提供了一种卡合方式,凸点与凸筋搭配,进一步提高型材与护角的连接牢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板件、悬臂、凸点为一体成型的尼龙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体制造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其形状结构本身也便于一体成型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处局部放大图。

1-第一阴角空间;2-第二阴角空间;3-底板;4-中板;5-上板;6-凸点;6a-第一斜面;6b-第二斜面;7-悬臂;8-镂空槽;8a-第一直槽;8b-第二直槽;8c-第三直槽;9-包边板;10-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包括:板件,为弹性材质,板件包括由两块平板垂直对接构成断面为l形的包边板9,还包括为单个平板且轮廓为l形的底板3、中板4、上板5,底板3、中板4、上板5相互平行且均与包边板9的阴角垂直连接,底板3、上板5分别与包边板9的两端连接,底板3与中板4之间围成第一阴角空间1,上板5与中板4之间围成第二阴角空间2;悬臂7,中板4上具备贯穿自身两面的镂空槽8,镂空槽8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直槽8a、第二直槽8b、第三直槽8c,镂空槽8包围构成悬臂7;凸点6,位于悬臂7上,凸点6沿朝向底板3的方向凸起,凸点6顶部包括呈角度相交的第一斜面6a、第二斜面6b,第一斜面6a的陡度小于第二斜面6b的陡度,第一斜面6a比第二斜面6b距包边板9的距离更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阴角空间用于容纳型材,第二阴角空间作为翻边保护件,起到搭配另外的压条等美观件的作用。上板能够盖住镂空槽,防止镂空槽被杂质卡涩,从而悬臂没有摆动弹性。型材在塞入护角时,由于凸点的设计,会对型材进到一定的卡合作用,护角与型材装配后的牢固度更高。又由于凸点是设置在悬臂上的,悬臂并不是另外设计的,而是由特殊形状的镂空槽直接形成的,利用了原有的中板的结构。凸点收到型材的挤压时,悬臂也会适应性得避让,带动凸点下沉,使得凸点顶端具备更多的弹性势能,在保证卡合效果的时候,凸点又不会对型材过于挤压,避免磨伤型材。凸点自身的形状并不是对称的,两面的陡度不一样,型材塞入护角的时候,塞入力较小,但是想要拔出型材时则所需的力量较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型材与护角的连接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直槽8a与第三直槽8c长度相等且平行,第一直槽8a、第三直槽8c分别与第二直槽8b的两端连接并同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悬臂就是一个单纯的单悬臂结构,加工方式也比较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斜面6b相比第一斜面6a更靠近第二直槽8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型材的插入方向也是平行于悬臂的延伸方向的,悬臂被挤压后其角度也便于自身弹性弯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中板4上具备两个悬臂7,每个悬臂7上具备一个凸点6,两个悬臂7之间的连线不与包边板9上任一平板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点接触对型材的位置控制比较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凸点6的轮廓为三棱柱形状,三棱柱的一个侧立面与悬臂7接触,第一斜面6a、第二斜面6b相交处的阳角夹角范围为240°至27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点顶端不宜过于尖锐,以防凸点顶部结构强度弱而被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斜面6a、第二斜面6b相交处的阳角的刚度大于悬臂7的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凸点顶部的寿命,保证悬臂的弹性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中板4距离上板5的距离比中板4距离底板3的距离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第一阴角空间可以容纳较粗的型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3、中板4、上板5沿垂直于自身平面方向的投影上,底板3、中板4、上板5彼此的投影轮廓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板、中板、上板彼此形状类似,便于一体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3在背离包边板9的边沿具备向中板4方向凸起的凸筋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筋在凸点所接触型材的另一面也提供了一种卡合方式,凸点与凸筋搭配,进一步提高型材与护角的连接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板件、悬臂7、凸点6为一体成型的尼龙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体制造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其形状结构本身也便于一体成型制造。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件,为弹性材质,所述板件包括由两块平板垂直对接构成断面为l形的包边板,还包括为单个平板且轮廓为l形的底板、中板、上板,所述底板、中板、上板相互平行且均与包边板的阴角垂直连接,所述底板、上板分别与包边板的两端连接,所述底板与中板之间围成第一阴角空间,所述上板与中板之间围成第二阴角空间;

悬臂,所述中板上具备贯穿自身两面的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直槽、第二直槽、第三直槽,所述镂空槽包围构成悬臂;

凸点,位于悬臂上,所述凸点沿朝向底板的方向凸起,所述凸点顶部包括呈角度相交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陡度小于第二斜面的陡度,所述第一斜面比第二斜面距包边板的距离更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槽与第三直槽长度相等且平行,所述第一直槽、第三直槽分别与第二直槽的两端连接并同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相比第一斜面更靠近第二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上具备两个悬臂,每个悬臂上具备一个凸点,两个悬臂之间的连线不与包边板上任一平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的轮廓为三棱柱形状,所述三棱柱的一个侧立面与悬臂接触,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交处的阳角夹角范围为240°至2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相交处的阳角的刚度大于悬臂的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距离上板的距离比中板距离底板的距离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板、上板沿垂直于自身平面方向的投影上,所述底板、中板、上板彼此的投影轮廓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背离包边板的边沿具备向中板方向凸起的凸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悬臂、凸点为一体成型的尼龙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型材装配的护角,包括板件,为弹性材质,板件包括由两块平板垂直对接构成断面为L形的包边板,还包括为单个平板且轮廓为L形的底板、中板、上板,底板、中板、上板相互平行且均与包边板的阴角垂直连接,底板、上板分别与包边板的两端连接;悬臂,中板上具备贯穿自身两面的镂空槽,镂空槽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直槽、第二直槽、第三直槽,镂空槽包围构成悬臂;凸点,位于悬臂上,凸点沿朝向底板的方向凸起,凸点顶部包括呈角度相交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的陡度小于第二斜面的陡度,第一斜面比第二斜面距包边板的距离更远。采用此实用新型方便与型材的卡合装配,连接后牢固度高,自身加工也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兵;赵东;李冲;金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5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