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灌装机装置领域,具体是灌装阀。



背景技术:

油灌装机广泛运用于灌装各种油产品,比如花生油,大豆油等粮油行业,适用于粮油以及粘度较大的液体灌装,油灌装阀应用于各种油灌装机上,作为油灌装机的核心部件,现有的油灌装阀对于油的重量控制不精准,误差过大,关闭阀时油会溢出等缺点。

针对上述缺点,中国发明专利cn105645338b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式油灌装机油灌装阀结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下端面旋接有阀头,安装座的上端面设置第二通孔,安装座的上端面布置有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的动轴朝下,第二驱动气缸安装在第一驱动气缸的动轴末端,第二驱动气缸的外表面套有压缩弹簧,第二驱动气缸的伸出端安装有具有吸附孔的中心杆,采用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控制活塞和阀头之间的出油通道,实现了控制精准,出油通道关闭后油不外溢。但仍具有如下缺点:其通过真空吸附的原理来对残留的油滴进行吸附,但由于阀体密闭性难以达到要求,导致关阀后阀嘴上的油仍会滴落,导致重量控制仍不准确,并且移走下方容器后,滴落的油会对外部操作空间形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灌装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灌装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阀座和阀嘴,所述阀座的顶端设置有可调气缸,所述可调气缸下端固定于端盖上,所述端盖与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周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与上方的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的上方与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与位于阀座内的阀杆联动,所述阀杆的底部与位于阀嘴内的阀芯连接,位于阀座内的阀杆外侧设置有导流翼和与导流翼配合形成容置压簧空腔的转换轴,所述转换轴的下方与转换套连接,所述转换套与阀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气缸的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于导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与端盖相接处设置有组合成圆形的两个c型油封,防止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与阀座上方连接处设置有导向环,用于确保可调气缸的输出轴工作时垂直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和阀嘴相接处的外部通过快装卡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快装卡箍内部设置有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阀芯处也开有槽,这样可以使带出的油分布在槽内,并且通过三次对残留油滴挤压,使分子更小得分布在槽内,可确保在不工作的时候没有残留油滴滴下,可有效提高控制精度并确保不工作时无油滴滴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阀芯,2、转换套,3、阀嘴,4、转换轴,5、压簧,6、阀杆,7、阀座,8、端盖,9、导向板,10、立柱,1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2、气缸固定板,13、可调气缸,14、c型油封,15、导向环,16、导流翼,17、快装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灌装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阀座7和阀嘴3,所述阀座7的顶端设置有可调气缸13,所述可调气缸13下端固定于端盖8上,所述端盖8与阀座7固定连接;所述端盖8的周围设置有立柱10,所述立柱与上方的气缸固定板12连接,所述可调气缸13的上方与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与位于阀座内的阀杆6联动,所述阀杆6的底部与位于阀嘴3内的阀芯1连接,位于阀座7内的阀杆6外侧设置有导流翼16和与导流翼配合形成容置压簧5空腔的转换轴4,所述转换轴4的下方与转换套2连接,所述转换套2与阀芯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具体工作时,首先打开阀座上的进油口,让油以最大流量下流,当加油量达到一定位置时阀杆向下压,并通过转换轴先把转换套压到最低位置和阀嘴相接处,由于转换套和阀嘴结合处开有槽,把残留的油滴分布在槽内,当油量到达临近值时,通过转换轴使阀芯向下压,促使油出口面积减小,进而使油流速减小,达到要求时,控制可调气缸继续向下施加压力,带动阀杆通过转换轴使得阀芯压到最低端封闭出油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可调气缸13的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1,所述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1的底端固定于导向板9上;

更具体的,所述输出轴与端盖8相接处设置有组合成圆形的两个c型油封14,防止泄露;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与阀座7上方连接处设置有导向环15,用于确保可调气缸的输出轴工作时垂直上下运动;

具体的,所述阀座7和阀嘴3相接处的外部通过快装卡箍17进行固定连接,便于拆卸,且为了保证密封性能,快装卡箍17内部设置有橡胶圈;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阀芯处也开有槽,这样可以使带出的油分布在槽内,并且通过三次对残留油滴挤压,使分子更小得分布在槽内,可确保在不工作的时候没有残留油滴滴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灌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阀座和阀嘴,所述阀座的顶端设置有可调气缸,所述可调气缸下端固定于端盖上,所述端盖与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周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与上方的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的上方与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与位于阀座内的阀杆联动,所述阀杆的底部与位于阀嘴内的阀芯连接,位于阀座内的阀杆外侧设置有导流翼和与导流翼配合形成容置压簧空腔的转换轴,所述转换轴的下方与转换套连接,所述转换套与阀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气缸的输出轴的外侧设置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所述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底端固定于导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端盖相接处设置有组合成圆形的两个c型油封,防止泄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与阀座上方连接处设置有导向环,用于确保可调气缸的输出轴工作时垂直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和阀嘴相接处的外部通过快装卡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快装卡箍内部设置有橡胶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阀,所述阀座的顶端设置有可调气缸,所述可调气缸下端固定于端盖上,所述端盖与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的周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与上方的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的上方与气缸固定板连接;所述可调气缸与位于阀座内的阀杆联动,所述阀杆的底部与位于阀嘴内的阀芯连接。阀芯处也开有槽,这样可以使带出的油分布在槽内,并且通过三次对残留油滴挤压,使分子更小得分布在槽内,可确保在不工作的时候没有残留油滴滴下,可有效提高控制精度并确保不工作时无油滴滴落。

技术研发人员:易海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得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52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