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装笼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罐体包装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



背景技术:

装笼机,是一种将易拉罐等罐体产品由输送带装入杀菌笼的设备,一般在整个运输传送、灌装、封口和二次运输等流水线中负责运输。其中,罐体经过液体灌装后需要进入灌装封口环节,最后进入杀菌釜进行灭菌工作;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上,一般皆采用机械手将封口后的罐体夹持移动运输到杀菌釜上的摆放罐体的隔板上去,或者采取手工方式将罐体摆放到隔板上去。

罐体封口后,需要人为放好隔板,等待机械手将罐体夹持放到隔板上,反复进行,人为劳动大;而采用机械手的方式虽然效率高,但是机械手设计成本、维护保养等费用比较高,对于中小型生产企业来讲,开销大,一般不会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罐体装笼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包括支撑臂和隔板,支撑臂上设有轨道,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夹持本体左部固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块,滑块上设有连接部;夹持本体底部固有吸附装置;隔板上表面上设有与吸附装置上下对应的滑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采取一种简装的机械组合方式替代机械手转运罐体,整个过程不需要多次人为放置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常用工具比如叉车,即可完成罐体的转移,成本低,效益高。具体的,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包括支撑臂和隔板,隔板为单独钢板个体,但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配合使用,其进行了额外的联动结构设计;支撑臂为带空间层次的钢架结构,左右平行对称布置一对,前后布置两组,左右距离根据隔板的宽度布置即可,其内部成型有能够支撑滑块移动的滑动轨道;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夹持本体为一长方体的钢块,为了使得夹持件能够沿支撑臂的滑轨移动,在夹持本体左部焊接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块,为了给滑块提供滑动的动力,在滑块上设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作为外界动力连接部分,选择形式多样,比如,采用凸轮机构即可实现连接部的往复运动;为了能够将隔板夹持住,本实用新型采取吸附方式来实现,具体的在夹持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吸附装置,可以是电磁铁,也可以是其他的;为了使得吸附装置能够准确定位吸附隔板,在隔板的上表面上一体成型油有与吸附装置上下对应的滑槽,同样在隔板的左右设置两条滑槽。使用时,可以将两组支撑臂左右对称安装在叉车的力臂上,隔板堆放在支撑臂下方的叉车平台上,叉车力臂能够带动支撑臂上升下降或者旋转运动,功能齐全,下放即可将隔板吸附上,放置好罐体后即可转运到灭菌箱出,上升到灭菌箱的入笼处,推入,即可将罐体入笼,整个装置简单,工序简单,成本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投放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采取一种简装的机械组合方式替代机械手转运罐体,整个过程不需要多次人为放置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常用工具比如叉车,即可完成罐体的转移,成本低,效益高,整个装置简单,工序简单,成本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投放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效果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3为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轨道,3、滑块,4、夹持本体,5、滑槽,6、隔板,7、凸起轨道,8、灭菌箱,9、吸附装置,10、支撑臂,11、连接部,12、摩擦轮,13、电机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2、3所示,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包括支撑臂10和隔板6,支撑臂10上设有轨道2,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4,夹持本体4左部固有与轨道2相配合的滑块3,滑块3上设有连接部11;夹持本体4底部固有吸附装置9;隔板6上表面上设有与吸附装置9上下对应的滑槽5。

本实用新型采取一种简装的机械组合方式替代机械手转运罐体,整个过程不需要多次人为放置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常用工具比如叉车,即可完成罐体的转移,成本低,效益高。具体的,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包括支撑臂10和隔板6,隔板6为单独钢板个体,但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配合使用,其进行了额外的联动结构设计;支撑臂10为带空间层次的钢架结构,左右平行对称布置一对,前后布置两组,左右距离根据隔板6的宽度布置即可,其内部成型有能够支撑滑块3移动的滑动轨道2;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4,夹持本体4为一长方体的钢块,为了使得夹持件能够沿支撑臂10的滑轨2移动,在夹持本体4左部焊接有与轨道2相配合的滑块3,为了给滑块3提供滑动的动力,在滑块3上设有连接部11,所述的连接部11作为外界动力连接部分,选择形式多样,比如,采用凸轮机构即可实现连接部11的往复运动;为了能够将隔板6夹持住,本实用新型采取吸附方式来实现,具体的在夹持本体4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吸附装置9,可以是电磁铁,也可以是其他的;为了使得吸附装置9能够准确定位吸附隔板6,在隔板6的上表面上一体成型油有与吸附装置9上下对应的滑槽5,同样在隔板6的左右设置两条滑槽5。使用时,可以将两组支撑臂10左右对称安装在叉车的力臂上,隔板6堆放在支撑臂10下方的叉车平台上,叉车力臂能够带动支撑臂10上升下降或者旋转运动,功能齐全,下放即可将隔板6吸附上,放置好罐体后即可转运到灭菌箱8出,上升到灭菌箱8的入笼处,推入,即可将罐体入笼,整个装置简单,工序简单,成本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投放使用。

进一步地,轨道2和滑块3为工字型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采取工字型滑轨,整体受力大,滑行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连接部11为一固定在滑块3左侧面上的摩擦面。本实施例中,采用摩擦力作为滑块3的移动动力,连接部11为一设置在滑块3左侧面上的摩擦面,直接在滑块3左侧面上加工即可,设定粗糙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机1、电机输出轴13和摩擦轮12,电机1固定在支撑臂10顶面上,摩擦轮12位于支撑臂10内部,电机1与电机输出轴13连接,电机输出轴13上键连接摩擦轮12,摩擦轮12与摩擦面啮合。为了给上述摩擦面提供摩擦力,还包括电机1、电机输出轴13和摩擦轮12,电机1固定安装在支撑臂10顶面上,摩擦轮12位于支撑臂10内部空间,支撑臂10上开孔,电机1与电机输出轴13连接,电机输出轴13从孔伸入与摩擦轮12键连接,摩擦轮12与摩擦面啮合。隔板6吸附完成后,启动电机1,带动摩擦轮12,进而摩擦轮12与摩擦面啮合随着运动,推入隔板6。

进一步地,吸附装置9为强力磁铁,一体成型或螺栓连接于夹持本体4底面。本实施例吸附装置9为强力磁铁,一体成型或螺栓连接于夹持本体4底面。

进一步地,隔板6下表面上还设有凸起轨道7。为了使得隔板6进入灭菌箱8顺利,在隔板6下表面上还一体成型有凸起轨道7,同时在灭菌箱8对应处加工出与凸起轨道7对应的滑槽即可,方便隔板6定位进入顺畅。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罐体装笼装置,连接部11还可为一齿条,固定安装于滑块3左侧面上;摩擦轮12相应变更为一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为移动夹持件,方式多样,还可以将实施例1中的摩擦面改为为一齿条,固定安装于滑块3左侧面上,摩擦轮12相应变更为一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即可,由齿轮带动夹持件移动。

显然,整个装置简单,工序简单,成本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投放使用。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包括支撑臂(10)和隔板(6),支撑臂(10)上设有轨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4),夹持本体(4)左部固有与轨道(2)相配合的滑块(3),滑块(3)上设有连接部(11);夹持本体(4)底部固有吸附装置(9);隔板(6)上表面上设有与吸附装置(9)上下对应的滑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2)和滑块(3)为工字型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1)为一固定在滑块(3)左侧面上的摩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1)、电机输出轴(13)和摩擦轮(12),电机(1)固定在支撑臂(10)顶面上,摩擦轮(12)位于支撑臂(10)内部,电机(1)与电机输出轴(13)连接,电机输出轴(13)上键连接摩擦轮(12),摩擦轮(12)与摩擦面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装置(9)为强力磁铁,一体成型或螺栓连接于夹持本体(4)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6)下表面上还设有凸起轨道(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部(11)可为一齿条,固定安装于滑块(3)左侧面上;摩擦轮(12)为一与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罐体装笼装置,包括支撑臂和隔板,支撑臂上设有轨道,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本体,夹持本体左部固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滑块,滑块上设有连接部;夹持本体底部固有吸附装置;隔板上表面上设有与吸附装置上下对应的滑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采取一种简装的机械组合方式替代机械手转运罐体,整个过程不需要多次人为放置隔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常用工具比如叉车,即可完成罐体的转移,成本低,效益高,整个装置简单,工序简单,成本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的投放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4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