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六角扳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机械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扳手对设备上的螺栓进行拆装,而我们日常使用的扳手主要为开口扳手、活动扳手、棘轮扳手和内六角扳手,其中,开口扳手的开口大小是固定的,而且为了拆装不同型号的螺栓需要经常更换开口扳手,活动扳手的开口大小是可调的,但其头部较大,不适于在狭小空间使用,棘轮扳手使用比较方便,但是其头部也较大而且针对不同型号的螺栓也需要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套筒,内六角扳手都是l形结构,适合在狭小的空间使用。
但是现有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不具备球头与六角扳手之间进行任意角度调节的机构,导致无法对空间狭促的螺栓进行拧转,无法快速有效的开展相关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而提出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包括l形六角扳手,所述l形六角扳手包括长柄部和短柄部,所述长柄部和短柄部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长柄部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头。
优选地,所述球头上设有环颈部。
优选地,所述长柄部上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地,所述短柄部上套设有反光贴。
优选地,所述球头的圆周呈六角面。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自锁转轴。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当需要对其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螺栓进行拧转时,利用自锁转轴转动连接块,从而便于球头可以与l型六角扳手之间调节不同的角度来满足作业的要求,通过反光贴的设置,方便夜间对l型六角扳手进行查找和使用,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可以增大对l型六角扳手握持时的摩擦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球头与六角扳手之间进行任意角度的调节,从而可以对空间狭促的螺栓进行拧转,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l型六角扳手,2-长柄部,3-短柄部,4-转轴,5-连接块,6-球头,7-环颈部,8-防滑套,9-反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包括l形六角扳手1,l形六角扳手1包括长柄部2和短柄部3,长柄部2和短柄部3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长柄部2的端部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远离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头6。
本实施例中,球头6上设有环颈部7,长柄部2上套设有防滑套8,短柄部3上套设有反光贴9,球头6的圆周呈六角面,转轴4为自锁转轴。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当需要对其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螺栓进行拧转时,利用自锁转轴4转动连接块5,从而便于球头6可以与l型六角扳手1之间调节不同的角度来满足作业的要求,通过反光贴9的设置,方便夜间对l型六角扳手1进行查找和使用,通过防滑套8的设置,可以增大对l型六角扳手1握持时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包括l形六角扳手(1),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六角扳手(1)包括长柄部(2)和短柄部(3),所述长柄部(2)和短柄部(3)的径向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长柄部(2)的端部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远离转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6)上设有环颈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柄部(2)上套设有防滑套(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柄部(3)上套设有反光贴(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6)的圆周呈六角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内溢流压力调整用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为自锁转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