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阀、电芯以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主流趋势。电动汽车最为关键的三电技术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动力电池作为整车最为核心的动力供给部件,决定了整车的续驶里程、成本、使用寿命、安全性等关键指标,因此,对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力电池包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主要由电芯单元、电芯盖板和电芯下壳体,其中,电芯下壳体呈框架结构,电芯单元容纳于电芯下壳体中,电芯盖板封装在电芯下壳体上以与电芯下壳体形成密封腔,所述盖板上安装有防爆阀,该防爆阀设置为能够在密封腔内的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打开,使得密封腔与外界连通,以降低密封腔内的气压,避免电芯因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等危险情况,起到了安全防护的作用。
现有的防爆阀设置有排气孔,通过保护贴膜覆盖在防爆阀的排气孔的排气侧来保护防爆阀免收污染、破损等损坏。但是,保护贴膜通常采用平片平贴设计,表面无开孔,使用时,将平片式的保护贴膜直接通过胶水平整地粘贴在防爆阀的排气孔处以覆盖排气孔即可,而保护贴膜在使用和制造过程中容易受外界温度、环境等各种影响,发生粘贴起翘变形、从排气孔处掉落等问题,导致防爆阀受到由盖板上的注液孔处泄露的电解液污染腐蚀,甚至是导致防爆阀的排气孔暴露出来而容易受力破损失效,此外现有保护贴膜在定位粘贴时容易产生贴歪问题,不良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防爆阀、电芯以及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贴膜因采用平片平贴设计而导致的粘贴定位差以及对防爆阀的保护效果差而造成防爆阀失效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爆阀,所述防爆阀包括阀本体和贴膜,所述阀本体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贴膜包括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以能够对所述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部,所述主体覆盖在所述排气孔上,所述定位部安装于所述阀本体。
可选的,所述阀本体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置有所述排气孔,所述定位部安装于所述套筒。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围绕在所述主体外周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卡接于所述套筒。
可选的,所述环形板套设在所述套筒外,并且所述环形板的内周壁抵靠所述套筒的外周壁。
可选的,所述贴膜包括能够使所述套筒的内部空间与外界进行气体连通的通气结构。
可选的,所述通气结构设置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与所述排气孔相对的侧上并且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环形板,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环形板的内周壁并且自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可选的,所述主体粘接在所述套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爆阀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防爆阀通过在贴膜上设置定位部,使得贴膜能够通过定位部与阀本体配合安装,实现了对主体进行定位装配,使得主体能够精准地覆盖在排气孔处,简化了安装过程,便于操作,优化了贴膜的主体对防爆阀的排气孔的防护效果,保障了防爆阀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贴膜因采用平片平贴设计而导致的粘贴定位差以及对防爆阀的保护效果差而造成防爆阀失效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所述的防爆阀。
可选的,所述电芯包括下壳体、盖板和电芯单元,所述下壳体呈框架结构并且具有开口,所述盖板封装所述开口以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电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密封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防爆阀装配在所述气孔。
所述电芯与上述防爆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贴膜因采用平片平贴设计而导致的粘贴定位差以及对防爆阀的保护效果差而造成防爆阀失效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所述电芯。
所述动力电池包与上述防爆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防爆阀装配到盖板上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爆阀装配到盖板上的在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贴膜的仰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贴膜在b-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本体;2、排气孔;3、套筒;4、贴膜;5、主体;6、定位部;7、环形板;8、通气结构;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盖板;12、正极柱;13、负极柱;14、注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阀,如图1-4所示,所述防爆阀包括阀本体1和贴膜4,所述阀本体1开设有排气孔2,所述贴膜4包括主体5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5以能够对所述主体5进行定位的定位部6,所述主体5覆盖在所述排气孔2上,所述定位部6安装于所述阀本体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阀,所述防爆阀通过在贴膜4上设置定位部6,使得贴膜4能够通过定位部6与阀本体1配合安装,实现了对主体5进行定位装配,使得主体5能够精准地覆盖在排气孔2处,简化了安装过程,便于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贴膜采用平片平贴设计导致的容易贴歪、从排气孔处掉落等问题,优化了贴膜4的主体5对防爆阀的排气孔2的防护效果,保障了防爆阀的安全使用。
进一步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阀本体1包括套筒3,所述套筒3设置有所述排气孔2,所述定位部6安装于所述套筒3,充分利用了现有防爆阀如图2所示的安装到盖板11的气孔时套筒3延伸出所述气孔的结构特点进行定位装配,简化了贴膜的设计结构,降低了防爆阀的改造成本。
如图3和4所示,所述定位部6包括围绕在所述主体5外周的环形板7,所述环形板7卡接于所述套筒3,通过在主体5的外周连接环形板7,方便环形板7卡接套筒3时能够使主体5覆盖在排气孔,优化了贴膜的装配可靠性,保证了贴膜的防护性能,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其中,定位部6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卡爪,贴膜4包括沿主体的外周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爪,多个卡爪能够卡接于套筒3以对贴膜4的主体5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环形板7可以通过套设在所述套筒3内来实现与套筒3之间的卡接定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优选地,为了优化贴膜4的防护效果,所述环形板7套设在所述套筒3外,并且所述环形板7的内周壁抵靠所述套筒3的外周壁,避免了贴膜4的主体5出现起翘变形而造成防爆阀受到电解液污染腐蚀或者外力损坏等失效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贴膜4包括能够使所述套筒3的内部空间与外界进行气体连通的通气结构8,保证了套筒3的内部空间的气压始终与外界保持一致,避免了现有贴膜4采用平片平贴设计时套筒3的内部空间形成封闭腔导致内外气压不一致而影响防爆阀的爆破压力,保证了防爆阀的正常使用,有利于电芯的安全运行。
具体的,所述通气结构8设置包括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9设置在所述主体5的与所述排气孔2相对的侧上并且一端位于所述套筒3内,所述第一凹槽9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环形板7,所述第二凹槽10设置在所述环形板7的内周壁并且自所述第一凹槽9的另一端向外延伸,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加工。其中,主体5可以设置为各种合理形式,例如,与套管3的外径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薄片;贴膜4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通气结构8。
为了防止贴膜4从排气孔2处掉落,所述主体5粘接在所述套筒3,优化了贴膜4的安装可靠性以及防护效果;进一步的,套筒3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上开口形成为排气孔,主体5的避让第一凹槽9的部分通过胶水粘贴在套筒3的上端面,在确保贴膜4的安装牢靠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套筒3的内部空间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芯,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电芯包括所述的防爆阀。
具体的,所述电芯包括下壳体、盖板11和电芯单元,所述下壳体呈框架结构并且具有开口,所述盖板11封装所述开口以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电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密封腔,所述盖板11上开设有气孔,所述防爆阀装配在所述气孔。所述电芯通过设置防爆阀,使得电芯的密封腔内的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迫使防爆阀打通以将密封腔内的热气排出,降低了电芯的密封腔内的气压,避免了电芯因气压过高而发生爆炸等事故,安全性能更优;此外,防爆阀通过在贴膜4上设置定位部6,使得贴膜4能够通过定位部6与阀本体1配合安装,实现了对主体5进行定位装配,使得主体5能够精准地覆盖在排气孔2处,简化了安装过程,便于操作,优化了贴膜4的主体5对防爆阀的排气孔2的防护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贴膜采用平片平贴设计导致的容易贴歪、从排气孔处掉落等问题,避免了防爆阀的阀本体1因贴膜4防护差而暴露在外所造成的污染腐蚀或者外力损坏等失效情况,保障了防爆阀的安全使用,有利于动力电池包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所述的电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包括阀本体(1)和贴膜(4),所述阀本体(1)开设有排气孔(2),所述贴膜(4)包括主体(5)以及连接于所述主体(5)以能够对所述主体(5)进行定位的定位部(6),所述主体(5)覆盖在所述排气孔(2)上,所述定位部(6)安装于所述阀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1)包括套筒(3),所述套筒(3)设置有所述排气孔(2),所述定位部(6)安装于所述套筒(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6)包括围绕在所述主体(5)外周的环形板(7),所述环形板(7)卡接于所述套筒(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7)套设在所述套筒(3)外,并且所述环形板(7)的内周壁抵靠所述套筒(3)的外周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4)包括能够使所述套筒(3)的内部空间与外界进行气体连通的通气结构(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8)设置包括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9)设置在所述主体(5)的与所述排气孔(2)相对的侧上并且一端位于所述套筒(3)内,所述第一凹槽(9)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至所述环形板(7),所述第二凹槽(10)设置在所述环形板(7)的内周壁并且自所述第一凹槽(9)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5)粘接在所述套筒(3)。
8.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爆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下壳体、盖板(11)和电芯单元,所述下壳体呈框架结构并且具有开口,所述盖板(11)封装所述开口以与所述下壳体共同形成密封腔,所述电芯单元安装于所述密封腔,所述盖板(11)上开设有气孔,所述防爆阀装配在所述气孔。
10.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电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