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漏斗加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油时可以同时排气的加油漏斗。
背景技术:
在加油过程中油漏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装置,通过漏斗进行加油时,在向漏斗中倒油时,因油枕容器内外压力不同而出现油不能迅速或流速过慢流入油枕容器中,具体表现为加油口受漏斗遮挡,油箱内的空气受到挤压从而产生正压,当油箱内压力与漏斗内润滑油的重力相等时,润滑油无法在漏斗管内向下流动,产生加油不畅的问题,需要拔出漏斗排出油箱内的空气,才能继续加油;使加油人员加油时间过长,容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不停地插拔漏斗过程中容易造成润滑油泄露,污染工作现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加油漏斗加油过程中由于压力原因无法顺利加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款可在加油过程中排气的加油漏斗,避免造成加油不畅的问题。基于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油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漏斗本体的壁内,所述漏斗本体的壁内与排气管相通的位置设有通孔。漏斗本体的内壁设有一个通孔,通孔的下端连接设有排气管,在加油过程中,油箱中的空气通过排气管进入漏斗的内壁中,然后通过排气管内壁的通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为排气软管。排气管为排气软管,方便收放。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的壁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的通孔。油箱中的空气从通孔的下端进入,然后从上端排出,从而减小了油箱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分为头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的横截面为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一体化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漏斗本体的下端为斜面。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漏斗底部设有排气管,同时漏斗壁内设有与排气管想通的通孔,油箱内的空气进入排气管,然后通过漏斗的壁内的通孔排出,减小了油箱内的压力,具有加油和排气同时进行功能,从而使加油时,油能快速进入装有的容器内;
(2)漏斗底端采用斜面,且漏斗的壁内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排气通孔,以便更快地排出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漏斗壁内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漏斗中漏斗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本体,11-头部,12-颈部,13-通孔,2-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加油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和排气管2,排气管2设置在漏斗本体1的壁内,所述漏斗本体1的壁内与排气管相通的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下端设置在漏斗本体1的下端,且和排气管2相连,上端设置在漏斗本体2的上端,要加油的容器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2进入漏斗本体1的壁内,然后排出,使得要加油的容器内的压力保持平衡,以便能更好地进行加油。
排气管最好为排气软管,加油漏斗使用完毕后,排气软管向上折起来,可以固定在漏斗上。
为了更好地增加排气性,使得加油更加顺畅,在漏斗本体1的壁内设有若干自上至下的通孔13,所有通孔的下端均设置在漏斗本体的下端,通孔的上端设置在漏斗本体的上端。
为方便加工,通孔1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漏斗本体1可以一体化制成。
为增加排气效果,漏斗本体1的下端为斜面。
该漏斗制造时,漏斗本体制作完成,在其中一个通孔的下端连接上排气软管。使用时,把漏斗本体1的下端插入要加油的容器,然后往容器中加油,加油过程中,容器中的空气通过排气软管和漏斗壁内的通孔排出。
漏斗的下端较细的部分可以设置卡子,使用结束后,排气软管收起,卡在卡子上,这样方便收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本实施例中,漏斗本体的颈部的横截面为
如图3-4所示,一种加油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和排气管2,排气管2设置在漏斗本体1的壁内,所述漏斗本体1的壁内与排气管2相通的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下端设置在漏斗本体1的下端,且和排气管2相连,上端设置在漏斗本体2的上端;漏斗本体1分为头部11和颈部12,漏斗本体的颈部12的横截面为
该漏斗制造时,漏斗本体制作完成,在其中一个通孔的下端连接上排气软管。使用时,把漏斗本体1的下端插入要加油的容器,然后往容器中加油,加油过程中,容器中的空气通过排气软管、漏斗壁内的通孔以及漏斗颈部的凹槽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1.一种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本体(1)和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设置在漏斗本体(1)的壁内,所述漏斗本体(1)的壁内与排气管相通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漏斗本体(1)分为头部(11)和颈部(12),所述颈部(12)横截面的夹角a的角度为30°≤a≤90°,所述漏斗本体(1)的壁内设有若干从上至下的通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为排气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1)一体化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1)的下端为斜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