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纺织染色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染色行业中,经常需要颜料或者整理剂的配比和制作,现有技术中,配料基本都是根据纱线性质的需要,由操作人员手工进行称量、配比、混合和搅拌而制成,而加入的试剂其中包含有烧碱,当烧碱加入后会大大升温。
公告号为cn2058217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料均匀的硫化黑染缸化料桶,包括化料桶本体,在化料桶本体的支脚上安装固定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搅拌轴下端传动连接,搅拌轴下端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和轴承座之间安装有耐磨密封垫圈,轴承座安装固定在化料桶本体的底壁上,搅拌轴上端以搅拌轴的中心轴为中心均匀地分布设置有四个搅拌支臂,搅拌支臂是先朝水平方向延伸再竖直向下延伸成型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搅拌前,需要往化料桶本体内投入粉料以及注入清水,刚开始搅拌时由于粉料量较多,容易出现结块的现象,即使长时间搅拌,由于粉料开始结块的体积较大,几乎很难完全溶于水,从而导致搅拌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起到搅拌均匀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开料桶,所述开料桶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所述开料桶的下腔室内设置有喷气机构,所述开料桶的上腔室内设置有呈环状设置的用于承接粉料的承接板,所述开料桶的上腔室内、位于承接板的上方设置有朝承接板处喷水的注水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料时,粉料首先被承接板承接,然后往承接板处注入水,第一次混料位置在承接板上,当承接板无法承载后流至开料桶内,在开料桶内经过喷气机构进行搅拌,起到第二次混料的效果,从而减少粉料结块较大的情况,有助于提高混料的均匀程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气机构包括:设置在开料桶内且喷气方向朝上设置的第一喷气组件;设置在开料桶内且喷气方向朝下设置的第二喷气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喷气组件和第二喷气组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喷气组件的喷气方向朝第一出料管的进水口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喷气组件朝上喷气,第二喷气组件朝下喷气,从而使开料桶内的水形成翻滚,有助于提高混料的混合程度;另外,假设开料桶内存在少量残余结块,受水压影响其会堆积在第一出料管的进水口处,设置第二喷气组件从而减少第一出料管堵塞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喷气组件和第二喷气组件均包括:设置在开料桶内且呈c字形设置的喷气管;设置在开料桶外且与喷气管连通的加压泵;设置在喷气管上的若干喷气孔;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喷气组件上的喷气孔朝远离开料桶的底部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喷气组件上的喷气孔朝靠近开料桶的底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喷气组件和注水机构的注水方向相反,从而使混料效果更佳。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注水机构包括:设置在开料桶内且呈环形设置的第一注水管;设置在第一注水管处且靠近承接板的若干第一注水孔;设置在第一注水管上、贯穿开料桶且与外部水源相通的第二注水管;其中,所述第一注水管投影在承接板上的面积小于承接板横截面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水机构主要是对掉落在承接板上的粉料进行开料的处理,其注水面积小于承接板横截面面积时,可以在注水的初期减少水未与粉料混合后直接将粉料冲向开料桶的情况。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塑胶制成的所述承接板呈波纹状设置,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若干围绕形成直径不同的圆形的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靠近开料桶内壁,所述第三连接片远离开料桶内壁,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第一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之间,相邻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三连接片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第三连接片起到拦截的效果,体积较大的结块会被拦截,直至其完全能从相邻第三连接片之间冲出,从而起到提高混料均匀度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板滑动连接在开料桶的内侧壁,所述承接板远离开料桶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推动承接板运动的调节机构,所述开料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与调节机构的顶部相配合的滑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滑动件从而使承接板同步转动,从而使位于承接板上难以掉落的粉料尽快溶解于水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且相互连接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成对的第二调节杆的顶部和第一调节杆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侧壁且靠近第二调节杆处转动连接有若干卡爪,所述第二调节杆上设置有供卡爪插设的卡孔,所述第二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限定卡爪位置的螺母,其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杆与承接板为转动连接,位于最上方的第二调节杆通过挂钩与滑动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调节机构从而使承接板朝上或朝下运动,从而使位于承接板上难以掉落的粉料尽快溶解于水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开料桶上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均与开料桶连通的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混料过程中需要加入烧碱,通过散热片使混合均匀的混料尽快降温,从而尽快投入使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置有出水口与开料桶连通的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循环管外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出水口通过第三循环管与储水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水冷管从而加快降温的速度,另外,储水器能储存加热后的水,后期可以对该热水进行利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混料时,粉料首先被承接板承接,然后往承接板处注入水,第一次混料位置在承接板上,当承接板无法承载后流至开料桶内,在开料桶内经过喷气机构进行搅拌,起到第二次混料的效果,从而减少粉料结块较大的情况,有助于提高混料的均匀程度;
2.第一喷气组件朝上喷气,第二喷气组件朝下喷气,从而使开料桶内的水形成翻滚,有助于提高混料的混合程度;
3.注水机构主要是对掉落在承接板上的粉料进行开料的处理,其注水面积小于承接板横截面面积时,可以在注水的初期减少水未与粉料混合后直接将粉料冲向开料桶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水冷管和第二循环管的剖视图。
图中,1、开料桶;11、出料管;12、盖子;13、滑动件;14、搅拌轴;15、搅拌杆;2、喷气机构;21、第一喷气组件;22、喷气孔;23、喷气管;24、加压泵;3、承接板;31、第一连接片;32、第二连接片;33、第三连接片;4、注水机构;41、第一注水管;42、第一注水孔;43、第二注水管;5、调节机构;51、第一调节杆;52、第二调节杆;53、卡爪;54、卡孔;55、螺母;56、挂钩;6、第一循环管;61、抽水泵;62、散热片;7、第二循环管;71、水冷管;72、储水器;73、第三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开料桶1,开料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子12,染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染料,因此单次开料的量较多,开料后可以分批使用,开料桶1呈圆柱形设置,且其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位于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下方的下腔室,开料桶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料管11,第一出料管11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隔网,防止未混合均匀的结块粉料堵塞第一出料管11。
参照图2,为了避免粉料混合时出现大量结块的现象,开料桶1的上腔室内连接有呈环状设置的且用于承接粉料的承接板3,开料桶1的上腔室内、位于承接板3的上方设置有朝承接板3处喷水的注水机构4,往承接板3上喷水从而是粉料在承接板3上进行第一次混合的处理。
参照图3,第一次混合的外力主要是通过注水机构4的水压提供,存在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参照图4和图5,因此在承接板3上设置有若干围绕形成直径不同的圆形的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片33,若干第一连接片31围绕形成的直径大于若干第二连接片32围绕形成的直径,若干第二连接片32围绕形成的直径大于若干第三连接片33围绕形成的直径,则第二连接片32位于第一连接片31和第三连接片33之间。为了对体积较大的结块起到暂时拦截的作用,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片33需要分段拦截,相邻第一连接片31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二连接片32之间的间距,相邻第二连接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三连接片33之间的间距,因此结块可能在两第一连接片31之间慢慢滑落至两第二连接片32、两第三连接片33之间最后掉落。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片33和注水机构4之间存在间距,因此不影响注水机构4的注水。
参照图3,注水机构4包括: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呈环形设置的第一注水管41;设置在第一注水管41处且靠近承接板3的若干第一注水孔42;设置在第一注水管41上、贯穿开料桶1且与外部水源相通的第二注水管43;其中,第一注水孔42均位于承接板3的正上方。承接板3呈波纹状设置,且其由塑胶制成,当第二注水管43往第一注水管41内通水时,水压会有一定量,承接板3能向下倾斜。
当通水后,水和粉料进行短时间的混合后再流至开料桶1内,因此第一注水管41投影在承接板3上的面积小于承接板3横截面的面积,水不能直接将粉料冲至开料桶1内。
参照图2,经过第一次混合后,需要再次进行第二次混合,开料桶1的下腔室内设置有喷气机构2,且喷气机构2与热气管连通,通过气体推动粉料混合于水,且由于其为热气,进一步提高混合的效果。
喷气机构2包括: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喷气方向朝上设置的第一喷气组件21;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喷气方向朝下设置的第二喷气组件,使用时,可以选择性单独打开第一喷气组件21或第二喷气组件,也可以选择将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同时喷出,从而是开料桶1内的粉料进行混合的处理。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相配合,且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与开料桶1的底部存在间距,由于第一出料管11处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因此第二喷气组件的喷气方向朝第一出料管11的进水口处设置。
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的组成组件是相同的,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均包括: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呈c字形设置的喷气管23;设置在开料桶1外且与喷气管23连通的加压泵24;设置在喷气管23上的若干喷气孔22。驱动加压泵24,气体通过喷气孔22流至开料桶1内。为了适配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的功能,位于第一喷气组件21上的喷气孔22朝远离开料桶1的底部设置,位于第二喷气组件上的喷气孔22朝靠近开料桶1的底部设置。
参照图5,通过喷气和喷水,从而对承接板3上的粉料进行混合,而承接板3行结块的粉料可能会卡紧在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片33上,在承接板3远离开料桶1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推动承接板3运动的调节机构5,从而带动承接板3上下倾斜。
调节机构5包括若干间隔分布且相互连接的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根据承接板3和开料桶1顶部之间的间距,从而连接数量合适的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而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需要成对存在。
第一调节杆51侧壁且靠近第二调节杆52处转动连接有若干卡爪53,第二调节杆52上设置有供卡爪53插设的卡孔54,卡爪53卡入对应的卡孔54后,第二调节杆52上螺纹连接有限定卡爪53位置的螺母55,通过螺母55限定成对的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而相邻成对的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拉最上方的第二调节杆52,从而推动承接板3运动。
参照图1和图5,承接板3滑动连接在开料桶1的内侧壁,开料桶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与调节机构5的顶部相配合的滑动件13,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杆51与承接板3为转动连接,位于最上方的第二调节杆52通过挂钩56与滑动件13连接,推动滑动件13,从而使承接板3能小角度的同步转动。
参照图2和图5,开料桶1内位于承接板3和喷气管23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4,水平搅拌轴14上设置有若干朝远离搅拌轴14弯曲的搅拌杆15,在开料桶1外设置有输出轴与搅拌轴14连接的电机,搅拌杆15运动时,搅拌杆15会触碰承接板3,承接板3运动从而使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盘运动,可以对第一注水孔42进行刷洗,防止第一注水管41堵塞。
混料过程中,需要倒入烧碱,从而导致混料大大升温。因此,为了便于使用混料,开料桶1上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均与开料桶1连通的第一循环管6,第一循环管6上设置有抽水泵61,通过抽水泵61将开料桶1内的水进行抽出然后导入,且第一循环管6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隔网,防止第一循环管6堵塞的情况。
在第一循环管6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62,流经第一循环管6能经过散热片62进行散热的处理,从而使开料桶1内的混料的冷却效果更佳。
参照图1和图6,为了使散热的效果更佳,第一循环管6上设置有出水口与开料桶1连通的第二循环管7,第二循环管7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阀门,第二循环管7外设置有水冷管7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打开第二循环管7上的阀门。水冷管71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出水口通过第三循环管73与储水器72连通,第二注水管43可与储水器72连通,从而起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混料时,首先将粉料导入承接板3上,然后通过注水机构4往承接板3上注水,通过若干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片33对结块的粉料进行拦截,注水机构4注水量直至合适后,通过喷气机构2通入空气对混合的粉料进行混料的处理,即上述经过两次的混料,有助于提高混料的均匀程度,最后通过调节机构5推动承接板3运动,进而使卡紧在承接板3上的结块完全掉下,再次进行搅拌的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开料桶(1),所述开料桶(1)上设置有第一出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料桶(1)的下腔室内设置有喷气机构(2),所述开料桶(1)的上腔室内设置有呈环状设置的用于承接粉料的承接板(3),所述开料桶(1)的上腔室内、位于承接板(3)的上方设置有朝承接板(3)处喷水的注水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机构(2)包括: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喷气方向朝上设置的第一喷气组件(21);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喷气方向朝下设置的第二喷气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喷气组件的喷气方向朝第一出料管(11)的进水口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气组件(21)和第二喷气组件均包括: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呈c字形设置的喷气管(23);设置在开料桶(1)外且与喷气管(23)连通的加压泵(24);设置在喷气管(23)上的若干喷气孔(22);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喷气组件(21)上的喷气孔(22)朝远离开料桶(1)的底部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喷气组件上的喷气孔(22)朝靠近开料桶(1)的底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机构(4)包括:设置在开料桶(1)内且呈环形设置的第一注水管(41);设置在第一注水管(41)处且靠近承接板(3)的若干第一注水孔(42);设置在第一注水管(41)上、贯穿开料桶(1)且与外部水源相通的第二注水管(43);其中,所述第一注水管(41)投影在承接板(3)上的面积小于承接板(3)横截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塑胶制成的所述承接板(3)呈波纹状设置,所述承接板(3)上设置有若干围绕形成直径不同的圆形的第一连接片(31)、第二连接片(32)和第三连接片(33),所述第一连接片(31)靠近开料桶(1)内壁,所述第三连接片(33)远离开料桶(1)内壁,所述第二连接片(32)位于第一连接片(31)和第三连接片(33)之间,相邻所述第一连接片(31)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二连接片(32)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第二连接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三连接片(33)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3)滑动连接在开料桶(1)的内侧壁,所述承接板(3)远离开料桶(1)的侧边设置有若干推动承接板(3)运动的调节机构(5),所述开料桶(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与调节机构(5)的顶部相配合的滑动件(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第一调节杆(51)和第二调节杆(52),成对的第二调节杆(52)的顶部和第一调节杆(51)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杆(51)侧壁且靠近第二调节杆(52)处转动连接有若干卡爪(53),所述第二调节杆(52)上设置有供卡爪(53)插设的卡孔(54),所述第二调节杆(52)上螺纹连接有限定卡爪(53)位置的螺母(55),其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一调节杆(51)与承接板(3)为转动连接,位于最上方的第二调节杆(52)通过挂钩(56)与滑动件(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料桶(1)上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均与开料桶(1)连通的第一循环管(6),所述第一循环管(6)上设置有抽水泵(61),所述第一循环管(6)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浆染前处理的开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6)上设置有出水口与开料桶(1)连通的第二循环管(7),所述第二循环管(7)的进水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循环管(7)外设置有水冷管(71),所述水冷管(71)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出水口通过第三循环管(73)与储水器(72)连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