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42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井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钳。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对油气井进行测井或地质资料录取等,均会采用偏心井口加偏心测试口的方式完成油气井井口的设计。其中,偏心井口和偏心测试口均设置在油气井井口的转盘上,转盘能够相对于油气井的中心线转动,偏心测试口与油气井的油套环空连通,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将与电缆连接的测试仪器下入油套环空内。在对油气井进行测井或地质资料录取时,电缆很容易缠绕在油管上,从而导致测试仪器卡在油套环空内,此时可以将管钳卡在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上,在转动管钳时可以通过连接件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穿过偏心测试口的电缆,以及与转盘连接的油管同步转动,从而保证测试仪器能够移动至合适位置,便于测试仪器的取出。然而,转盘易因外界环境和油气井自身出产物的影响发生锈蚀,导致很难通过连接件带动转盘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钳,可以解决转盘发生锈蚀后,无法转动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钳,所述卡钳包括:卡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卡头能够卡在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上,且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沿所述卡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卡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匹配的多边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卡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距离不小于所述连接件的最小宽度。

可选地,所述卡钳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开口侧,所述第一挡板用于限定所述凹槽的开口距离。

可选地,所述卡钳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的分别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开口两侧,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用于限定所述凹槽的开口距离。

可选地,所述卡钳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沿所述卡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卡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第三连杆垂直。

可选地,所述卡头上设置的凹槽的开口侧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连杆的长度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卡钳还包括紧固套,所述紧固套套在所述第三连杆上,且所述紧固套上外径大的一端与所述卡头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钳还包括加长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未与所述卡头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加长杆。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卡头卡在连接杆上,之后对连接在卡头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施加作用力,从而增大对卡头施加的作用力,进而基于增大的作用力,通过卡头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实现转盘的同步转动。另外,由于作业人员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卡头施加作用力,从而减小了单根连杆针对卡头施加的作用力,避免了单根连杆发生断裂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卡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卡头;11:凹槽;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第三连杆;7:紧固套;8:加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卡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卡钳包括:卡头1、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卡头1能够卡在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上,且能够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第一连杆2的一端和第二连杆3的一端分别沿卡头1所在的平面与卡头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卡头1能够卡在连接件上,且能够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对连接在卡头1上的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同时施加作用力,从而增大对卡头1施加的作用力,进而基于增大的作用力,通过卡头1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实现转盘的同步转动。另外,由于作业人员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向卡头1施加作用力,从而减小了单根连杆针对卡头1施加的作用力,避免了单根连杆发生断裂的可能。

其中,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卡头1之间可以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比如,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卡头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的连接,或者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卡头1之间的一体式设计。当然,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卡头1之间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比如,卡头1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连杆2的一端匹配的第一插孔和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匹配的第二插孔,从而可以将第一连杆2的一端插入第一插孔,将第二连杆3的一端插入第二插孔,实现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卡头1之间的连接。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对卡钳进行拆卸,方便卡钳的携带。

在通过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对卡头1施加作用力时,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的站位,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可以相互垂直,相应地,卡头1上设置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相互垂直。当然,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也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相应地,卡头1上设置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中心线重合。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的站位,同时还可以保证在对卡头1施加作用力时,卡头1整体受力的均匀性,从而减小卡头1与连接件之间滑脱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卡钳还可以包括加长杆8,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上未与卡头1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加长杆8。这样,可以通过加长杆8延长对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施加的作用力的力臂,降低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方便操作人员通过卡头1对连接件进行的转动操作。避免了在转盘发生的锈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对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施加作用力时,难以通过卡头1带动连接件转动的情况。

其中,加长杆8与第一连杆2或者第二连杆3之间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卡钳的携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固定插销实现加长杆8与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3之间快速连接。比如,加长杆8上用于与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3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有连接孔,且沿径向设置有第一插销孔,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3上用于与加长杆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销孔,这样,在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3的一端插入加长杆8上的连接孔后,可以将固定插销依次穿过第一插销孔和第二插销孔,实现快速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将卡头1卡在连接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头1上可以设置有与连接件匹配的多边形通孔。这样,可以直接将卡头1套在连接件上,实现卡头1与连接件的卡接。另外,由于卡头1套在连接件上,进而可以避免卡头1与连接件之间发生滑脱的可能。

其中,连接件可以是固定在转盘上的四棱头或者六棱头,这样,卡头1上设置的多边形通孔可以为四边形通孔或者六边形通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卡头1上可以设置有与连接件匹配的凹槽11,凹槽11的开口距离不小于连接件的最小宽度。由于凹槽11的开口距离不小于连接件的最小宽度,从而可以保证凹槽11能够卡在连接件上,由于凹槽11与连接件匹配,从而可以减小卡头1从连接件上滑脱的可能。

其中,连接件可以是固定在转盘上的四棱头或者六棱头,这样,卡头1上设置的凹槽11可以为一边开口的四边形凹槽11,或者相邻两边均开口的六边形凹槽11。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卡头1沿凹槽11的开口从连接件上滑脱,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钳还可以包括第一挡板4,第一挡板4可拆卸的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侧,第一挡板4用于限定凹槽11的开口距离。

其中,第一挡板4的第一边可以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的一侧,第一挡板4上与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朝向凹槽11的开口的另一侧,以通过第一挡板4上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的距离缩小凹槽11的开口距离,从而避免卡头1从连接件上的滑脱。当然,第一挡板4上与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也可以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的另一侧,以通过第一挡板4对凹槽11的开口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卡头1从连接件上的滑脱。

其中,卡头1上沿厚度方向在凹槽11的开口侧设置有滑动槽,这样,在将卡头1凹槽11卡在连接件上后,可以沿滑动槽将第一挡板4卡在滑动槽内,实现第一挡板4可拆卸的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钳可以包括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可拆卸的分别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两侧,且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用于限定凹槽11的开口距离。

其中,第一挡板4的第一边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的一侧,第二挡板5的第一边连接在凹槽11的开口的另一侧,且第一挡板4的第二边与第二挡板5的第二边相对,以通过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对凹槽11的开口的限位,减小凹槽11的开口距离,从而避免卡头1从连接件上可能发生的滑脱。

其中,第一挡板4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第二挡板5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与卡头1的连接方式可以如上述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钳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的一端沿卡头1所在的平面与卡头1连接。这样,在通过卡头1带动连接件转动时,操作人员可以同时对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6施加作用力,从而在增加了连杆数量的情况下,减小了操作人员针对每根连杆施加的作用力,从而减小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其中,第三连杆6与卡头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第一连杆2或第二连杆3与卡头1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在操作人员对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6施加作用力时,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的站位,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均与第三连杆6垂直。由于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6均会沿卡头1所在的平面与卡头1固定连接的,也即是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6位于同一平面,因此,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分布在第三连杆6所在的直线的两侧。

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与第三连杆6垂直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作用在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第三连杆6上的作用力通过卡头1均匀地作用在连接件上,第三连杆6所在的直线可以与卡头1上设置的凹槽11的的开口方向相同,也即是,卡头1上设置的凹槽11的开口侧所在的平面与第三连杆6的长度方向垂直。

此时,可以将第三连杆6作为主加力杆,将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作为平衡加力杆,以保证卡头1上设置的凹槽11的开口两侧分别与连接件之间形成的作用力相等,从而避免凹槽11的开口侧连接的挡板因受理不均匀而发生折断的现象。

进一步地,由于第三连杆6为主加力杆,为了避免在对第三连杆6施加作用力时,第三连杆6与卡头1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折断的现象,如图3所示,卡钳还可以包括紧固套7,紧固套7套在第三连杆6上,且紧固套7上外径大的一端与卡头1固定连接。

其中,紧固套7与第三连杆6之间可以间隙接触,以保证在对第三连杆6施加作用力时,紧固套7对第三连杆6的支撑面积,同时将第三连杆6和紧固套7作为一个整体。由于紧固套7上外径大的一端与卡头1固定连接,从而增大了第三连杆6与卡头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第三连杆6与卡头1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可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套7可以呈圆台状结构,且紧固套7上沿中心线设置有中心通孔,以便于在将紧固套7上外径大的一端与卡头1连接后,第三连杆6可以穿过中心通孔与卡头1固定连接。当然,紧固套7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只要紧固套7上与卡头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积大于另一端的端面积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卡头上设置的凹槽将卡头卡在连接件上,之后通过第一挡板对凹槽的开口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卡头的滑脱。之后,操作人员可以对连接在卡头上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接杆同时施加作用力,从而增大对卡头施加的作用力,进而基于增大的作用力,通过卡头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实现转盘的同步转动。另外,由于作业人员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向卡头施加作用力,从而减小了单根连杆针对卡头施加的作用力,避免了单根连杆发生断裂的可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包括:卡头(1)、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

所述卡头(1)能够卡在与转盘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上,且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3)的一端分别沿所述卡头(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卡头(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匹配的多边形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匹配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开口距离不小于所述连接件的最小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还包括第一挡板(4),所述第一挡板(4)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凹槽(11)的开口侧,所述第一挡板(4)用于限定所述凹槽(11)的开口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还包括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二挡板(5)可拆卸的分别连接在所述凹槽(11)的开口两侧,且所述第一挡板(4)和所述第二挡板(5)用于限定所述凹槽(11)的开口距离。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还包括第三连杆(6),所述第三连杆(6)的一端沿所述卡头(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卡头(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和所述第二连杆(3)均与所述第三连杆(6)垂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1)上设置的凹槽(11)的开口侧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连杆(6)的长度方向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还包括紧固套(7),所述紧固套(7)套在所述第三连杆(6)上,且所述紧固套(7)上外径大的一端与所述卡头(1)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还包括加长杆(8),所述第一连杆(2)和所述第二连杆(3)上未与所述卡头(1)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加长杆(8)。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和所述第二连杆(3)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钳,属于修井工具领域。该卡钳包括:卡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卡头能够卡在连接件上,且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沿所述卡头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卡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卡头卡在连接杆上,之后对连接在卡头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时施加作用力,从而增大对卡头施加的作用力,进而基于增大的作用力,通过卡头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实现转盘的同步转动。另外,由于作业人员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向卡头施加作用力,从而减小了单根连杆针对卡头施加的作用力,避免了单根连杆发生断裂的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荣;曾庆伟;王爱法;曾羽佳;兰成刚;贺光明;刘洪林;裴崇庆;叶剑;王爱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3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