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5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卸油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采油作业区采集出来的原油,根据作业区产量多少的区别,就地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管输或陆路运输的方式汇总到集中的装卸点,比如装车站、加油注水站、联合站等等,进行临时储存,达到一定的储存量后,再通过相对集中的途径,调运到炼化企业进行深度加工。由于国内各采油点之间的距离相对比较远,各点的出油量也不大,采用管输方式实现原油输送的情况比较少,各单井采油点采出的原油就需要通过汽车槽车将原油运输到统一的联合站进行转运,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油罐车将原油运输到集中联合站后需要将原油卸到指定的转接罐,当前通用的方式是在联合站建设几个原油转接罐,目前联合站卸油过程如图1,油罐车停靠卸油平台后,用一根软管与油罐车卸车口连接,然后打开阀门,通过重力将原油排放到转接罐,再由卸油管路上的泵输送至储油罐或者沉降罐,其中,转接罐为桶状,转接罐是竖直放在支架上,油罐车通过卸油管连接转接罐,转接罐的底部连接卸油管,转接罐内的油通过泵输送至储油罐;但是,现有的卸油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弊端:

1.密闭卸油时,油罐车内的油通过重力排放到转接罐,由于转接罐是密封状态,所以卸油过程中,气体没有被排出,所以形成气阻,转接罐是竖直放在支架上的,所以抽送到最后时,因为油罐车底部的高度高于转接罐上进油口的高度,结合转接罐内还有气体,转接罐内的压强比油罐内的大,所以会出现抽送到最后油罐车内的油不能被抽净问题;

2.卸油管很重,目前,在不卸油状态下卸油管会垂在地上弄脏卸油管,再次卸油时需两人抬起卸油管,抬起时比较费力。

因此,需要对转接罐的结构重新设计,设计出能将油罐车内的油卸的干净的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合油罐车卸油使用、使得油罐内的油能被卸干净,卸油管不会垂在地上,能节省工作人员的一些体力的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包括转接罐,所述转接罐的一端连接卸油管,另一端连接出油管,所述转接罐的周身设有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电动阀i;

所述出油管为u型,该所述出油管分为管i、管ii、管iii,所述管i的一端连接转接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ii,所述管iii的一端连接管ii,另一端连接储油罐,所述管i与管iii上下设置,从所述管ii到管iii方向的管iii上依次设有电动阀ii、泵;

所述出油管设置在靠近转接罐的底部;

所述卸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油罐车上的油罐,具体为:所述油罐车上设有油罐,所述排气管的高度高于油罐车的高度,所述卸油口设置在油罐尾部的下部并靠近油罐的底面,所述转接罐平放至支架上,所述转接罐的底面低于油罐的底面,所述转接罐的顶面低于油罐的顶面,所述卸油管的一端连接油罐的卸油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罐的一端并靠近转接罐的底面,靠近所述油罐一端的卸油管上设有蝶阀;

靠近所述油罐端的卸油管上固定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所述卸油管两侧均设有一条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柱,两条所述支柱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横梁上设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i,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扣及连接片ii,所述伸缩扣底部连接拉绳,所述拉绳前端设有挂钩,所述伸缩扣通过挂钩挂在连接片i上的孔内与连接片i连接;

其中,连接绳穿过伸缩扣顶端的孔、连接片ii上的孔后系接;

进一步,强力绳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连接片ii上的孔与连接片ii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强力绳通过挂钩挂在连接片i的孔上与连接片i连接;

其中,两条所述支柱与横梁焊接;

其中,卸油平台为坡状,从车头到车尾方向坡度逐渐变小。

不工作状态下,所述拉绳及强力绳上的挂钩均挂在连接片i上的孔内,使所述卸油管不掉落在地上,强力绳节省了伸缩扣的拉力;

工作时,先松开所述连接片i上强力绳的挂钩,由于所述伸缩扣具有一定拉力及弹力,拉力使得卸油管不掉落在地上,工作人员借助伸缩扣的弹力按压卸油管,使卸油管与油罐上的卸油口对接;

当打开所述转接罐上的电动阀i、蝶阀,关闭所述电动阀ii时,所述油罐与卸油管、出油管、转接罐、排气管形成一个连通器,则所述油罐内的油由卸油管流入转接罐内直至转接罐被灌满或转接罐内油的液面与油罐内油的液面平行,与此同时所述转接罐内的气体由排气管排出,此时关闭所述电动阀i,打开所述电动阀ii、泵,则油通过重力、所述出油管输送至储油罐;其中,由于所述油罐与卸油管、出油管、转接罐、排气管形成一个连通器,则液柱高的一端向液柱低的一端流动,结合所述转接罐的底面低于油罐的底面,所以抽送到最后所述油罐的油会全部流入到转接罐内,由于所述出油管整体为一个u型连通器,该所述出油管分为管i、管ii、管iii,所述管i与管iii上下设置,在延迟停泵的情况下,最终所述转接罐内的油最终都会流入到管iii再由泵输送至储油罐。卸油完成后,卸油管与油罐上分开后,由于伸缩扣的拉力,使得卸油管的前端恢复到上扬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密闭卸油时具有缓冲功能、临时储存功能、辅助卸油功能(使得油罐车的油被卸干净);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油罐车卸油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油罐与转接罐内装有同一种液体时液面是相平的,由于转接罐的底面低于油罐的底面,卸油口设置在油罐尾部的下部并靠近油罐的底面,卸油管的另一端连接转接罐的一端并靠近转接罐的底面,所以油由液柱高的一端向液柱低的一端流动,直到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时,所以油罐内的油最终能全部流入到转接罐内,所以油罐的油能被卸干净。与此同时,由于转接罐上设置了排气管,因此减少了油罐向转接罐输油时的气阻,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快了卸油速度的效果,经过使用,25方罐车仅用20分钟就能卸完。

由于出油管为u型,分为管i、管ii、管iii,所述管i与管iii上下设置,所以避免了传统的出油管为直线型造成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通过设置支柱、横梁、连接片ii、卸油管上的连接片i及强力绳、连接绳,不工作状态下,所述拉绳及强力绳上的挂钩均挂在连接片i上的孔内,使所述卸油管不掉落在地上,强力绳节省了伸缩扣的拉力;工作时,先松开所述连接片i上强力绳的挂钩,由于所述伸缩扣具有一定拉力及弹力,拉力使得卸油管不掉落在地上,工作人员借助伸缩扣的弹力按压卸油管使卸油管与油罐上的卸油口对接,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力气。卸油完成后,卸油管与油罐上分开后,由于伸缩扣的拉力,使得卸油管的前端恢复到上扬状态,与此同时,将强力绳上的挂钩挂在连接片i上,减少伸缩扣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示意图;

图3:卸油管、拉绳示意图;

图中:

1、油罐车2、卸油管3、转接罐

4、出油管5、油罐6、蝶阀

7、排气管8、电动阀i9、电动阀ii

4-1、管i4-2、管ii4-3、管iii

10、泵12、连接片i13、支柱

14、横梁15、连接片ii16、伸缩扣

17、连接绳18、拉绳19、强力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包括转接罐3,所述转接罐的一端连接卸油管2,另一端连接出油管4,所述转接罐3的周身设有一根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设有电动阀i8;

所述出油管4为u型,该所述出油管4分为管i4-1、管ii4-2、管iii4-3,所述管i4-1的一端连接转接罐3,另一端连接所述管ii4-2,所述管iii4-3的一端连接管ii4-2,另一端连接储油罐,所述管i4-1与管iii4-3上下设置,从所述管ii4-2到管iii4-3方向的管iii4-3上依次设有电动阀ii9、泵10;

所述出油管4设置在靠近转接罐3的底部。

所述卸油管2的另一端连接油罐车1上的油罐5,具体为:所述卸油口设置在油罐5尾部的下部并靠近油罐5的底面,所述转接罐3平放至支架上,所述转接罐3的底面低于油罐5的底面,所述转接罐3的顶面低于油罐5的顶面,所述卸油管2的一端连接油罐5的卸油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罐3的一端并靠近转接罐3的底面,靠近所述油罐5一端的卸油管2上设有蝶阀6;

靠近所述油罐5端的卸油管2上固定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12,所述卸油管2两侧均设有一条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柱13,两条所述支柱13的顶端通过横梁14连接,横梁14上设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i15,连接绳17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扣16及连接片ii15,所述伸缩扣16底部连接拉绳18,所述拉绳18前端设有挂钩,所述伸缩扣通过挂钩挂在连接片i12上的孔内与连接片i12连接;

其中,连接绳17穿过伸缩扣16顶端的孔、连接片ii15上的孔后系接;

进一步,强力绳19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连接片ii15上的孔与连接片ii15固定连接,连接方式是系接,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强力绳19通过挂钩挂在连接片i12的孔上与连接片i12连接;

其中,两条所述支柱13与横梁14焊接;

其中,卸油平台为坡状,从车头到车尾方向坡度逐渐变小。

不工作状态下,所述拉绳18及强力绳19上的挂钩均挂在连接片i12上的孔内,使所述卸油管4不掉落在地上,强力绳19节省了伸缩扣16的拉力;

工作时,先松开所述连接片i12上强力绳19的挂钩,由于所述连接绳17具有一定拉力及弹力,拉力使得卸油管不掉落在地上,工作人员借助伸缩扣16的弹力按压卸油管2,使卸油管2与油罐5上的卸油口对接;

本实用新型配合密闭自动卸车撬一起使用工作效果更佳。

当打开蝶阀6、所述转接罐3上的电动阀i8,关闭所述电动阀ii9时,所述油罐5与卸油管2、出油管4、转接罐3、排气管7形成一个连通器,则所述油罐5内的油由卸油管2流入转接罐3内直至转接罐3被灌满或转接罐3内油的液面与油罐5内油的液面平行,与此同时所述转接罐3内的气体由排气管7排出,此时关闭所述电动阀i8,打开所述电动阀ii9、泵10,则油通过所述泵10输送至储油罐;其中,由于所述油罐5与卸油管2、出油管4、转接罐3、排气管7形成一个连通器,则液柱高的一端向液柱低的一端流动,结合所述转接罐3的底面低于油罐5的底面,所以抽送到最后所述油罐5的油会全部流入到转接罐3内,由于所述出油管4整体为一个u型连通器,该所述出油管4分为管i4-1、管ii4-2、管iii4-3,所述管i4-1与管iii4-3上下设置,在延迟停泵10的情况下,最终所述转接罐3内的油最终都会流入到管iii4-3再由泵10输送至储油罐。卸油完成后,卸油管2与油罐5分开后,由于伸缩扣16的拉力,使得卸油管2的前端恢复到上扬状态,与此同时,将强力绳19上的挂钩挂在连接片i12上,减少伸缩扣16损耗。最终25方罐车仅用20分钟卸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包括转接罐(3),所述转接罐的一端连接卸油管(2),另一端连接出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罐(3)的周身设有一根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上设有电动阀i(8);

所述出油管(4)为u型,该所述出油管(4)分为管i(4-1)、管ii(4-2)、管iii(4-3),所述管i(4-1)的一端连接转接罐(3),另一端连接所述管ii(4-2),所述管iii(4-3)的一端连接管ii(4-2),另一端连接储油罐,所述管i(4-1)与管iii(4-3)上下设置,从所述管ii(4-2)到管iii(4-3)方向的管iii(4-3)上依次设有电动阀ii(9)、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4)设置在靠近转接罐(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管(2)的另一端连接油罐车(1)上的油罐(5),具体为:

卸油口设置在所述油罐(5)尾部的下部并靠近油罐(5)的底面,所述转接罐(3)平放至支架上,所述转接罐(3)的底面低于油罐(5)的底面,所述转接罐(3)的顶面低于油罐(5)的顶面,所述卸油管(2)的一端连接油罐(5)的卸油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转接罐(3)的一端并靠近转接罐(3)的底面,靠近所述油罐(5)一端的卸油管(2)上设有蝶阀(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油罐(5)端的卸油管(2)上固定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12),所述卸油管(2)两侧均设有一条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柱(13),两条所述支柱(13)的顶端通过横梁(14)连接,所述横梁(14)上设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i(15),连接绳(17)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扣(16)及所述连接片ii(15),所述伸缩扣(16)底部连接拉绳(18),所述拉绳(18)前端设有挂钩,所述伸缩扣通过挂钩挂在连接片i(12)上的孔内与连接片i(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强力绳(19)的一端通过穿过连接片ii(15)上的孔与所述连接片ii(1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强力绳(19)通过挂钩挂在连接片i(12)的孔上与连接片i(1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密闭装卸作业的合一缓冲装置,包括转接罐,转接罐的一端连接卸油管,另一端出油管,所述转接罐的周身设有一根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电动阀I;出油管为U型,该出油管分为管I、管II、管III,管I的一端连接转接罐,另一端连接管II,管III的一端连接管II,另一端连接储油罐,管I与管III上下设置,从管II到管III方向的管III上依次设有电动阀II、泵;卸油管上设有带孔的连接片I,两条支柱的顶端通过横梁连接,横梁上设有一个带孔的连接片II,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伸缩扣、连接片II,伸缩扣连接拉绳,拉绳上有挂钩,挂钩挂在连接片I上的孔内;有益效果:油罐内的油能被卸干净,卸油管不会垂在地上。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李聪;韩霞;孙文;金鑫;兰文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正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3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