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80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站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油罐是储存原油或其他石油产品的容器。用在炼油厂、油田、油库以及其他工业中。油罐区由多个油罐组成,每个油罐区一般储存一种油品。钢油罐有立式(包括拱顶式和浮顶式圆筒形)、球壳式(球形)和卧式(圆筒形),立式拱顶油罐由球冠形的罐顶及立式圆柱形罐壁所构成,主要用于储存介质为不易挥发油品,如柴油及相似类油品;球形油罐可承受0.45~3兆帕的工作压力,容量一般为50~2000米,常用于储存液化石油气;卧式油罐是由端盖及卧式圆形或椭圆形罐壁所构成,通常用于生产环节或加油站,卧式油罐的容积一般都小于100m³,油罐出油管是用于将罐体内的油液从罐体内排出进行使用的管道。

公告号为cn20136720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油站用直埋式卧式油罐,包括罐体、罐体两侧连接的封头、安装在罐体上的进油管和出油管,通过进油管向罐体内进油,由出油管使油液从罐体内排出,卧式油罐出油管的出油口上设置有出油底阀,出油底阀采用螺栓与出油管连接,该直埋式卧式油罐虽然能够对油液进行有效的存储,但是出油管安装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导致油罐的防爆性能差、阻火性能低,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和设置在人孔井内的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上盖设有人孔盖,所述人孔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阻火器包括壳体和阻火层,所述壳体与出油管固定连接,所述阻火层设置于壳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孔盖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出油管,通过出油管将罐体内的油液输送到罐体外部进行使用,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然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壳体通过法兰盘一与出油管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的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壳体通过法兰盘一与出油管固定连接,能够实现壳体和出油管的固定安装,从而使阻火器能够安装在出油管上,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火层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阻火板嵌于滑轨内,且阻火板与滑轨滑动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阻火层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通过阻火板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同时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阻火板嵌于滑轨内,且阻火板与滑轨滑动配合,使阻火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阻火板进行便捷更换的更换口,所述更换口上盖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上开设有更换口更换口上该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从而将连接板打开时,能够将阻火板从更换口内进行更换,使阻火板在壳体内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竖直方向上远离人孔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底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油管竖直方向上远离人孔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底阀,使油液能够经过底阀从出油管内进行输送,当不需要对油液进行输送时,通过底阀的设置能能够避免出油管内油液倒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阀上固定设置有单头螺纹短节,所述底阀通过单头螺纹短节与出油管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底阀上固定设置有单头螺纹短节,底阀通过单头螺纹短节与出油管螺纹连接,使底阀与出油管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靠近人孔井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与出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接头,所述检测管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液罐,检测液罐与检测管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管,检测管与出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接头,检测管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液罐,通过检测液罐对油液进行密封性检测,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二,所述人孔盖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管,出油管通过法兰盘二与安装管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二,人孔盖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管,通过法兰盘二将出油管和安装管固定,从而能够将出油管进行安装,将出油管固定在人孔盖处进行使用,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人孔盖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所述人孔盖与罐体通过双头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孔盖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设有双头螺栓,人孔盖通过双头螺栓与罐体固定连接,从而将人孔盖固定连接在罐体上,结构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2)通过在阻火层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通过阻火板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同时体内固定设置有滑轨,阻火板嵌于滑轨内,且阻火板与滑轨滑动配合,使阻火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将连接板打开,能够将阻火板从更换口内进行更换,使阻火板在壳体内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火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人孔井;2、罐体;3、人孔;4、人孔盖;41、安装管;42、连接孔;43、双头螺栓;5、安装孔;6、出油管;61、底阀;62、单头螺纹短节;63、检测管;64、检测接头;65、检测液罐;66、法兰盘二;7、阻火器;8、壳体;81、法兰盘一;82、滑轨;83、更换口;84、连接板;9、阻火层;91、阻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人孔井1和设置在人孔井1内的罐体2,罐体2上开设有人孔3,人孔3上该设有人孔盖4,用于将人孔3进行封闭。人孔盖4上开设有连接孔42,连接孔42内穿设有双头螺栓43,人孔盖4与罐体2通过双头螺栓43固定连接。人孔盖4上开设有安装孔5,安装孔5内穿设有出油管6,出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7,在出油管6的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7能够在出油管6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罐体1外部的出油管6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罐体1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如图2和图4所示,阻火器7包括壳体8和阻火层9,壳体8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阻火层9设置于壳体8内,壳体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81,壳体9通过法兰盘一81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从而使阻火器7能够安装在出油管6上,安装结构简单。阻火层9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91,壳体8内固定设置有滑轨82,阻火板91嵌于滑轨82内,且阻火板91与滑轨82滑动配合,使阻火板91能够在滑轨82内滑动,阻火板91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使阻火板91在壳体8内的拆装、更换更加便捷。

其中,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8上开设有用于将阻火板91进行便捷更换的更换口83,更换口83上盖设有连接板84,连接板84与壳体8可拆卸连接,连接板84与壳体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阻火板9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时,将螺栓拧开,使连接板84打开,然后将阻火板91从更换口83内拉动,使阻火板91在滑轨82内滑出,对阻火板91进行更换,使阻火板91在壳体8内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

如图1和图3所示,出油管6竖直方向上远离人孔盖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底阀61,使油液能够经过底阀61从出油管6内进行输送,通过当不需要对油液进行输送时,通过底阀61的设置能能够避免出油管6内的油液倒流。底阀61上固定设置有单头螺纹短节62,底阀61通过单头螺纹短节62与出油管6螺纹连接,通过将单头螺纹短节62拧入出油管6内,能够实现对底阀61安装在出油管6上,同时使底阀61在出油管6上的安装和拆卸操作便捷。出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二66,人孔盖4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管41,出油管6通过法兰盘二66与安装管41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出油管6进行安装,将出油管6固定在人孔盖4处进行使用,结构简单,同时通过将两根出油管6进行固定连接使用,相对应单根出油管6的安装更加便捷。

如图1所示,出油管6靠近人孔井1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管63,检测管63与出油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接头64,检测管63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液罐65,检测液罐65与检测管63连通,检测液罐65内填充有检测液或,通过检测液罐65对出油管6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当出油管6外部有渗出的检测液时,出油管6发生泄漏,出油管6的密封性差,当出油管6外部没有渗出的检测液时,出油管6的气密性良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将通过将单头螺纹短节62拧入出油管6内,将底阀61安装在出油管6上,然后出油管6放入安装孔5内,在人孔盖4处固定设置安装管41,出油管6通过法兰盘二66与安装管41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出油管6进行安装,将出油管6固定在人孔盖4处,之后通过双头螺栓43将人孔盖4与罐体2固定连接。将检测管63、检测接头64和检测液罐65进行固定安装,安装完成后在出油管6上安装阻火器7,通过阻火器7能够在出油管6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罐体1外部的出油管6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罐体1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1)和设置在人孔井(1)内的罐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上设置有人孔(3),所述人孔(3)上盖设有人孔盖(4),所述人孔盖(4)上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穿设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7),阻火器(7)包括壳体(8)和阻火层(9),所述壳体(8)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所述阻火层(9)设置于壳体(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一(81),壳体(8)通过法兰盘一(81)与出油管(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层(9)内设置有多层阻火板(91),所述壳体(8)内固定设置有滑轨(82),所述阻火板(91)嵌于滑轨(82)内,且阻火板(91)与滑轨(82)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上开设有用于将阻火板(91)进行便捷更换的更换口(83),所述更换口(83)上盖设有连接板(84),所述连接板(84)与壳体(8)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6)竖直方向上远离人孔盖(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底阀(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61)上固定设置有单头螺纹短节(62),所述底阀(61)通过单头螺纹短节(62)与出油管(6)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6)靠近人孔井(1)的端部上固定设置有检测管(63),所述检测管(63)与出油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接头(64),所述检测管(63)上固定连接有检测液罐(65),检测液罐(65)与检测管(6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6)上固定设置有法兰盘二(66),所述人孔盖(4)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管(41),出油管(6)通过法兰盘二(66)与安装管(4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盖(4)上开设有连接孔(42),所述连接孔(42)内穿设有双头螺栓(43),所述人孔盖(4)与罐体(2)通过双头螺栓(4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站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吸泵油罐出油管安装结构,包括人孔井和设置在人孔井内的罐体,罐体上设置有人孔,人孔上盖设有人孔盖,人孔盖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阻火器包括壳体和阻火层,壳体与出油管固定连接,阻火层设置于壳体内。通过在罐体内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固定设置有阻火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阻火器能够在出油管会出现漏液或是气体溢出的情况下,避免油罐外部的出油管会有被点燃后引发爆炸的隐患,使油罐的防爆性能增强、阻火性能增高。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超;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正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3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