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40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



背景技术:

空分装置中一般都配有液体贮存汽化系统,主要作用是贮存空气分离后提取的液体氧、氮、氩产品,同时作为用户端出现故障时的备用产品和液体产品外售冲车。作为备用产品时,当现有气体产品不能满足要求或出现故障时,需将液体贮槽内的液体加压汽化后送至管网,保证用户端正常生产。因此,液体贮存汽化系统在整个空分装置中往往扮演着事故备用系统或调峰作用的重要角色。若长期处于备用状态时,部分液体产品可以外售,此时通过冲车泵送入液体槽车。

目前的常规方案是根据用户用气压力、流量、备用时间的要求,设计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再配备满足工艺要求的液体贮槽(常压平底贮槽或立式真空绝热贮槽)、汽化器、低温液体泵及冲车泵。工艺流程确定后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各个设备的基础设计、工艺管道设计、电气仪表设计等等。最后,现场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各设备的基础制作,基础完成后设备就位、安装和管道连接、电气仪表安装、防腐保温等工作。液体贮存汽化系统中,液体贮槽的设计、制作及安装相对比较独立,汽化器和液体泵及其之间连接的管道、阀门、电气仪表及其附件等经过设计、采购、制造及现场施工等环节完成。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施工过程中,汽化器和液体泵等设备是独立的混凝土基础,基础之间的误差易引起管道及其他附件的安装问题,整体制作安装完毕后占地面积也比较大,且需要考虑液体槽车进出的环形道路,对于部分场地紧张的用户无法实现备用输送和售卖的双重功能,有时只能实现单一功能;

(2)现场条件往往有限,且常遇到雨季、高温、极寒等极端天气,一方面安装制作周期受影响,另一方面管道设备的安装焊接质量无法保证,投运后质量问题频发;

(3)液体泵与汽化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为低温不锈钢管道,必须进行保冷,保冷方式一般为聚氨酯发泡外加铝皮保护层,制作时常出现发泡剂灌装不均匀外漏、材料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保冷层施工质量不佳易导致外观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发泡剂泄露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4)液体贮存汽化系统内包含的设备较多,设计、制造、采购、运输、安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比较分散,工作交界面多,现场交叉施工的作业面多,尤其是一些物质资源条件匮乏的海外项目,实施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解决了分别设计和制作各个设备基础所带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包括底座以及集成在底座上的液体冲车泵、第一低温液体泵、第二低温液体泵、汽化器、各个连接管道、阀门和电控设备;其中,液体冲车泵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道和第一出液管道;第一低温液体泵和第二低温液体泵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液体贮槽的第二进液管道、连接汽化器的第二出液管道和泵回气管道,所述的第一低温液体泵和第二低温液体泵并联;所述的汽化器上设置有气化出口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体冲车泵、第一低温液体泵、第二低温液体泵上方设置有防护罩。

进一步的,各个连接管道、底座与各个设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减震降噪层,所述的减震降噪层包括由内向外逐层分布的组你曾、中高频吸声材料层、玻璃丝布层和镀锌层。

具体的,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安全阀、入口调节阀、截止阀;第一出液管道上设置有回流阀、止回阀、安全阀、截止阀和放空阀;所述的泵回气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放空阀,其中,第一低温液体泵和第二低温液体泵回气管道汇合后的主管路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所述的气化出口管道上设置有安全阀、汽化器切断阀和止回阀

具体的,所述的液体冲车泵、第一低温液体泵、第二低温液体泵以及电控设备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汽化器设置底座的另一端。

具体的,所述的汽化器为空浴式汽化器或水浴式汽化器。

具体的,所述的汽化器可采用单层布置或者双层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液体泵、汽化器以及电控设备集成在一个公共底座上,不需要再分别制作汽化器基础、液体泵基础等,消除了基础间误差带来的安装误差;第二,在工厂内进行设备、管道、阀门、电气仪表、降噪、防腐保温的制安,设备到现场后,整体安装就位即可,消除了外部环境、人员等因素对安装质量的影响;第三,在管道和底座增设减震降噪层,液体泵区域增设防雨罩,减少噪音、泄漏污染等环保问题。在空分装置中应用可以提高设备安装质量,降低设计、安装费用,降低基础制作难度和占地面积,提高安全可靠性,满足环保要求,并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实现了低温液体的备用系统输送和液体冲车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撬块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撬块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撬块与液体贮槽的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降噪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01-底座,102-液体冲车泵,103-第一低温液体泵,104-第二低温液体泵,105-汽化器,106-电控设备,107-第一进液管道,108-第一出液管道,109-第二进液管道,110-第二出液管道,111-泵回气管道,112-气化出口管道,113-防护罩,114-减震降噪层,115-阻尼层,116-吸声材料层,117-玻璃丝布层,118-护层,119-液体贮槽,120-安全阀,121-入口调节阀,122-截止阀,123-回流调节阀,124-止回阀,125-放空阀,126-切断阀。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底部、顶部”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

液体贮存汽化系统主要包括液体贮槽119、液体泵(两台柱塞式低温液体泵、一台离心式冲车泵)、汽化器105、阀门及电控设备106,空分装置生产的液体产品(氧、氮、氩等)进入液体贮槽119贮存后,在用户端发生检修、故障或需紧急停车等情况下,液体产品送出液体贮槽通过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升压至设计压力后进入汽化器105,迅速被汽化器105蒸发成气态产品后送去用户端。在长期备用的状态下,液体产品可以通过液体冲车泵102送入槽车进行外售。如附图3为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的流程图。

针对现有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如图1和图2所示,该撬块包括底座101以及集成在底座上的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汽化器105、各个连接管道、阀门和电控设备106。

其中,低温液体泵用于将液体从压力低的场所输送至压力高的场所,一般配备两台,一用一备,如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和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低温液体的温度范围在-183℃~-196℃。汽化器105作为换热器的一种,用于加热低温液体,使之汽化为不低于设计温度的气体;根据加热方式不同可分为空浴式汽化器、水浴式汽化器。本方案所适用的是空浴式汽化器和部分小型水浴式汽化器,空浴式汽化器采用高换热率的星型铝翅片作为换热主体,实现空气与工作介质间的热能传递,无需其他外接能源。

其中,液体冲车泵10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道107和第一出液管道108;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和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液体贮槽119的第二进液管道109、连接汽化器105的第二出液管道110和泵回气管道111,所述的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和第二低温液体泵104并联;汽化器105上设置有气化出口管道112。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进液管道107、第二进液管道109上均设置有安全阀、入口调节阀、截止阀,并在泵出口设置放空阀、安全阀、止回阀和截止阀。第一出液管道108上设置有回流阀、止回阀、安全阀、截止阀和放空阀。泵回气管道111上设置有止回阀,管道低点分别安装放空阀,其中,第一低温液体泵和第二低温液体泵回气管道汇合后的主管路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用于打回流和液体泵的调节。气化出口管道112上设置有安全阀、汽化器切断阀和止回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以及电控设备106设置在底座101的一端,汽化器105设置底座101的另一端。在实际使用中,该集成撬块根据设备的尺寸、布置、管口方位等进行设计,撬块的进出口管线和摆放位置可根据场地要求进行调整,对于场地面积有限的区域可以通过调整汽化器的布置方案来缩小撬块整体的占地面积,如汽化器从单层布置改为双层布置,或对汽化器进行加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上方设置有防护罩113,防止雨水过多对旋转设备造成损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了降低就集成撬块中设备机械转动时产生的噪音,在各个连接管道、底座101与各个设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减震降噪层114,对设备进行降噪隔声处理,如图2所示。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减震降噪层114包括由内向外逐层分布的阻尼层115、吸声材料层116如吸声棉等、玻璃丝布层117和外部护层118,阻尼层覆于管道外壁上,阻尼层一般选择高分子阻尼材料、沥青油毡等,护层118作为管道或钢结构包覆的外壳护面板,一般为镀锌板,包覆厚度和材质依据降噪效果进行详细设计。

该集成撬块中除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汽化器105外,管道及其配件、阀门(包括手动阀门、调节阀、安全阀等)、温度压力测点、分析仪、现场操作柱、接线箱、减震降噪层、防雨罩等全部在该集成撬块内安装完毕后出厂。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系统相对于常规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布置设计,共节省费用5.1万元,节省占地13.5m2,缩短工期16天,区域噪声可控制在85db以下,满足环保要求。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同样应当视其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1)以及集成在底座上的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汽化器(105)、各个连接管道、阀门和电控设备(106);其中,液体冲车泵(102)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道(107)和第一出液管道(108);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和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液体贮槽(119)的第二进液管道(109)、连接汽化器(105)的第二出液管道(110)和泵回气管道(111),所述的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和第二低温液体泵(104)并联;所述的汽化器(105)上设置有气化出口管道(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上方设置有防护罩(1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各个连接管道、底座(101)与各个设备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减震降噪层(114),所述的减震降噪层(114)包括由内向外逐层分布的阻尼层(115)、吸声材料层(116)、玻璃丝布层(117)和外部护层(1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液管道(107)、第二进液管道(109)上均设置有安全阀(120)、入口调节阀(121)、截止阀(122);第一出液管道(108)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123)、止回阀(124)、安全阀(120)、截止阀(122)和放空阀(125);所述的泵回气管道(111)上设置有止回阀(124)、放空阀(125),其中,第一低温液体泵(103)和第二低温液体泵(104)回气管道汇合后的主管路上设置有回流调节阀(123);所述的气化出口管道(112)上设置有安全阀(120)、汽化器切断阀(126)和止回阀(1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冲车泵(102)、第一低温液体泵(103)、第二低温液体泵(104)以及电控设备(106)设置在底座(101)的一端,汽化器(105)设置底座(101)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化器(105)为空浴式汽化器或水浴式汽化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化器(105)可采用单层布置或者双层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贮存汽化系统用汽化器液体泵集成撬块,包括底座以及集成在底座上的液体冲车泵、第一低温液体泵、第二低温液体泵、汽化器、各个连接管道、阀门和电控设备;其中,液体冲车泵上设置有第一进液管道和第一出液管道;第一低温液体泵和第二低温液体泵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液体贮槽的第二进液管道、连接汽化器的第二出液管道和泵回气管道,第一低温液体泵和第二低温液体泵并联;汽化器上设置有气化出口管道。本实用新型在空分装置中应用可以提高设备安装质量,降低设计、安装费用,降低基础制作难度和占地面积,提高安全可靠性,满足环保要求,并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实现了低温液体的备用系统输送和液体冲车双重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博;闫肃;朱志龙;时钟;李忠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