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
背景技术:
失眠是困扰不少人的难题,现在社会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巨大,不少人都容易失眠,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无精打采。失眠是亚健康综合症的明显表现,尤其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人群更需要注意。失眠的可怕之处在于: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走。我们的身体一次次的发出警告,却依然无法抑制亢奋的状态,从而导致一次次的失眠。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361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缓解精神压力的催眠灯,催眠灯包含心率传感器、微机系统、led灯及灯罩。心率传感器为空心圆柱形,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其中,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微机系统连接,led灯位于微机系统上方,led灯外部采用透明塑料灯罩罩住。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心跳频率,微机系统根据人体心跳频率调整灯具工作频率,进而引导人进入睡眠。使用该专利时,人需要将手指插入心率传感器中,使用不方便,而且人们在睡觉时可能会翻来覆去,心率传感器容易从手指脱落,使得心率传感器无法检测人体心率,导致催眠灯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包括灯罩体1、旋转轴3、电机、灯具4及电源,所述电机设置于旋转轴3内,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3转动;所述旋转轴3一端位于灯罩体1外部,另一端位于灯罩体1内部并与所述灯具4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灯具4、电机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灯罩体1为球体状,灯罩体1由多条支架2组成,所述支架2均为曲线结构;所述支架2投影为第一圆11,各个第一圆11的半径均相等;各个相邻支架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灯罩体1的赤道线投影为第二圆12,各个第一圆11的圆心与第二圆12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体1内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灯具4位于所述灯罩体1内,所述旋转轴3另一端、连接杆5及灯具4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轴3位于所述灯罩体1竖直方向中心轴线上,所述连接杆5与旋转轴3一端所形成的钝角夹角为第一夹角a1,所述第一夹角a1为120°;所述灯具4与旋转轴3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距离d2为120mm。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圆11的半径均为第一半径r1,所述第一半径r1为118.7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12的半径为第二半径r2,所述第二半径r2为200mm。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圆11的圆心与第二圆12的圆心的距离均为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三距离d3为81.25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个数为10。
进一步地,各个相邻支架2之间的水平距离均为第四距离d4,所述第四距离d4为23.56mm。
进一步地,还包括灯罩顶盖6及灯罩底盖7,所述灯罩顶盖6、灯罩底盖7分别与所述灯罩体1顶部、底部连接;所述灯罩顶盖6投影为第三圆13,所述灯罩底盖7投影为第四圆,所述第三圆13的半径为第三半径r3,所述第四圆的半径为第四半径r4,所述第三半径r3及第四半径r4均为37.5mm;所述灯罩顶盖6与所述灯罩体1球心的距离为第五距离d5,所述第五距离d5为196.45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速为第一速度v1,所述第一速度v1为18r/min。
进一步地,还包括遥控器,所述灯罩体1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及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遥控器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机、灯具、电源分别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灯罩体由多个支架组成,所述支架为曲线,各个支架的投影为第一圆,各个第一圆的半径均相等,各个相邻支架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灯罩体的赤道线投影为第二圆,所述各个第一圆的圆心与第二圆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灯罩体及灯具能够转动,灯具点亮后,灯罩体及灯具转动,灯罩体的曲线支架的投影在房间的墙壁上能够形成逐渐向外扩散的、旋转的、柔和的双螺旋线形状的阴影图案,且随着灯罩体的转动形成的双螺旋线形状的阴影图案也能够同时转动,能够像动画效果一样一直扩散下去,且越远处阴影线越淡、越宽、越柔和。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双螺旋线形状的阴影图案,能够让失眠者大脑接受单一重复且有规律的信息,进而达到物理催眠的效果。
(2)遥控器设置有开关及触摸屏。按一下开关,电源接通,灯具点亮;灯具点亮后,再连续按两下开关,电机转动,并带动灯罩顶盖、灯罩体、灯罩底盖、旋转轴、连接杆及灯具一起转动;连续按三下开关,电源断电,灯具熄灭;顺时针触摸遥控器的触摸屏,灯具的灯光变亮,逆时针触摸遥控器的触摸屏,灯具的灯光变暗。失眠者能够通过遥控器来调节灯具的明暗程度,使用灵活方便。
(3)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有重要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罩体1空间直角坐标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的曲线方程组空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空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影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图
图中:
1-灯罩体;11-第一圆;12-第二圆;13-第三圆;2-支架;3-旋转轴;4-灯具;5-连接杆;6-灯罩顶盖;7-灯罩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及图6,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包括灯罩体1、旋转轴3、电机、灯具4及电源,所述电机设置于旋转轴3内,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3转动;所述旋转轴3一端位于灯罩体1外部,另一端位于灯罩体1内部并与所述灯具4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灯具4、电机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灯罩体1为球体状,灯罩体1由多个支架2组成,所述支架2均为曲线结构;所述支架2投影为第一圆11,各个第一圆11的半径均相等;各个相邻支架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灯罩体1的赤道线投影为第二圆12,各个第一圆11的圆心与第二圆12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3一端能够安装于墙壁,使旋转轴3一端与墙壁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体1内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灯具4位于所述灯罩体1内,所述旋转轴3另一端、连接杆5及灯具4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轴3位于所述灯罩体1竖直方向中心轴线上,所述连接杆5与旋转轴3一端所形成的钝角夹角为第一夹角a1,所述第一夹角a1为120°;所述灯具4与旋转轴3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距离d2为120mm。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圆11的半径均为第一半径r1,所述第一半径r1为118.7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12的半径为第二半径r2,所述第二半径r2为200mm。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圆11的圆心与第二圆12的圆心的距离均为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三距离d3为81.25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2个数为10。
进一步地,各个相邻支架2之间的水平距离均为第四距离d4,所述第四距离d4为23.56mm。
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还包括灯罩顶盖6及灯罩底盖7,所述灯罩顶盖6、灯罩底盖7分别与所述灯罩体1顶部、底部连接;所述灯罩顶盖6投影为第三圆13,所述灯罩底盖7投影为第四圆,所述第三圆13的半径为第三半径r3,所述第四圆的半径为第四半径r4,所述第三半径r3及第四半径r4均为37.5mm;所述灯罩顶盖6与所述灯罩体1球心的距离为第五距离d5,所述第五距离d5为196.45mm。
优选地,灯罩顶盖6及灯罩底盖7均为球盖状。
具体地,如图3为该灯罩体1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示意图,经过数学研究证明,所述支架2的曲线空间方程组如下:
(x-81.25)2 y2=118.752
-196.45≤z≤196.45
当z≥0,y≤0;当z<0,y<0
由该方程组可见,灯罩体1的支架2即为该球体(球心坐标为(0,0,0),半径为200mm)与一个底面中心坐标为(81.25,0,-196.45)、半径为118.75mm、高为392.9mm的圆柱体的交线的一半。
取出交线部分,如图4所示,经分析,此灯罩体1的任意一条支架2仅为图4所述交线的一半即可,如图5所示。
上述方程组为任意一个支架2的曲线方程组。
以上即为灯罩体1任意一条支架2的形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将灯罩体1均分为10等份的支架2,每个支架2的形状一样,只是空间分布位置不同,灯罩体1的10条曲线支架2分布具有均匀性。
如图6中,所述支架2投影为第一圆11,灯罩顶盖6投影为第三圆13,第一圆11与第三圆13交点为第一交点。经过第一交点,作出第一圆11的切线,将第一圆11的切线逆时针转动36°,得到第二条切线。以第二条切线为基准,作出与第二条切线相切的圆,且该圆的半径与第一圆11的半径相等,该圆即为下一个支架2的投影圆,如图6中虚线所示,下一个支架2的投影圆相对于第一圆11移动的圆弧长度为23.56mm,由此便可得到第二条支架2的投影图。
因此,依此类推,能够得到灯罩体1的10个支架2在空间形状特征、空间位置特征以及相对空间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转速为第一速度v1,所述第一速度v1为18r/min。
进一步地,如图7,还包括遥控器,所述灯罩体1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及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遥控器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机、灯具、电源分别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型号为hc-05,所述微处理器型号为stm32l031k6t6。
优选地,所述遥控器设置有开关及触摸屏。
具体地,按一下开关,遥控器将相应信号发送给灯罩体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相应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使灯罩体1的电源接通,灯具4通电并点亮;灯具4点亮后,再连续按两下开关,遥控器将相应信号发送给灯罩体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相应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向电机发送相应信号,使电机转动,并带动灯罩顶盖6、灯罩体1、灯罩底盖7、旋转轴3、连接杆5及灯具4一起转动;连续按三下开关,遥控器将相应信号发送给灯罩体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再将相应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使电源断电,灯具4熄灭;顺时针触摸遥控器的触摸屏,遥控器将相应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将相应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向灯具4发送相应信号,使灯具4的灯光变亮;逆时针触摸遥控器的触摸屏,遥控器将相应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将相应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向灯具4发送相应信号,使灯具4的灯光变暗。
具体地,灯具4点亮后,电机转动,并带动灯罩顶盖6、灯罩体1、灯罩底盖7、旋转轴3、连接杆5及灯具4一起转动。经试验表明,灯罩体1的曲线支架2的投影在房间的墙壁上能够形成逐渐向外扩散的、旋转的、柔和的双螺旋线形状的阴影图案,且随着灯罩体1的转动形成的双螺旋线形状的阴影图案也能够同时转动,能够像动画效果一样一直扩散下去,且越远处阴影线越淡、越宽、越柔和,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双螺旋线形状的阴影图案,能够让失眠者大脑接受单一重复且有规律的信息,进而达到物理催眠的效果。同时,失眠者能够通过遥控器来调节灯具4的明暗程度,使用灵活方便。
遥控器与灯罩体1内的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灯罩体1内的微处理器根据遥控器的开关信号,使电源接通或断开,向电机发送相应信号,使电机转动;灯罩体1内的微处理器根据用户触摸遥控器的方向,微处理器向灯具4发送相应信号,使灯具4的灯光变亮或变暗,均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和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实用新型改进和保护的是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的结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做的任何修改和等同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包括灯罩体(1)、旋转轴(3)、电机、灯具(4)及电源,所述电机设置于旋转轴(3)内,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旋转轴(3)转动;所述旋转轴(3)一端位于灯罩体(1)外部,另一端位于灯罩体(1)内部并与所述灯具(4)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灯具(4)、电机分别电性连接;
所述灯罩体(1)为球体状,灯罩体(1)由多条支架(2)组成,所述支架(2)均为曲线结构;所述支架(2)投影为第一圆(11),各个第一圆(11)的半径均相等;各个相邻支架(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所述灯罩体(1)的赤道线投影为第二圆(12),各个第一圆(11)的圆心与第二圆(12)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体(1)内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灯具(4)位于所述灯罩体(1)内,所述旋转轴(3)另一端、连接杆(5)及灯具(4)依次连接;所述旋转轴(3)位于所述灯罩体(1)竖直方向中心轴线上,所述连接杆(5)与旋转轴(3)一端所形成的钝角夹角为第一夹角a1,所述第一夹角a1为120°;所述灯具(4)与旋转轴(3)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距离d2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圆(11)的半径均为第一半径r1,所述第一半径r1为118.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12)的半径为第二半径r2,所述第二半径r2为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圆(11)的圆心与第二圆(12)的圆心的距离均为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三距离d3为81.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个数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各个相邻支架(2)之间的水平距离均为第四距离d4,所述第四距离d4为23.5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罩顶盖(6)及灯罩底盖(7),所述灯罩顶盖(6)、灯罩底盖(7)分别与所述灯罩体(1)顶部、底部连接;所述灯罩顶盖(6)投影为第三圆(13),所述灯罩底盖(7)投影为第四圆,所述第三圆(13)的半径为第三半径r3,所述第四圆的半径为第四半径r4,所述第三半径r3及第四半径r4均为37.5mm;所述灯罩顶盖(6)与所述灯罩体(1)球心的距离为第五距离d5,所述第五距离d5为196.4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速为第一速度v1,所述第一速度v1为18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双螺旋线投影的催眠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所述灯罩体(1)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及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遥控器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机、灯具、电源分别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