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7-02  95

本发明属于免疫细胞疗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人类的主要死因,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宫颈癌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宫颈癌的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小于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3、其他生物学因素: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4、其他行为因素: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宫颈癌的体征: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宫颈癌常见的有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病理类型。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异型性增生明显,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乳突状突入腺腔,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癌性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呈点状突起伸入人宫颈间质深层,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常有淋巴结转移。3、腺鳞癌:占宫颈癌的3%~5%,是由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细胞和鳞状细胞分化发展而形成,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宫颈癌通常预后不良,即使早期诊断也是如此,并且可能不会出现体征和症状,直至宫颈癌到了非常晚期,并且完全的手术切除变得不可能。宫颈癌等癌症的常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并非所有癌症在诊断出来时都是可切除的。处于晚期的宫颈癌肿瘤通常需要放射疗法或化学疗法治疗。

放疗要求受影响的组织的最大化暴露,同时不伤害正常的周围组织。将包含放射源的针包埋在肿瘤中的间质疗法已经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在这种方式中,可在不伤害周围正常结构的同时,局部地递送大剂量的辐射。手术期间将射束直接置于肿瘤上,同时正常结构被从射束安全地移开的术中放疗是另一种特定化的辐射技术。又一次,其实现了肿瘤的有效的辐照,同时限制了周围结构的暴露。尽管基于辐照的局部控制的方法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但患者生存率仍然非常低。化疗依赖于对dna的普遍损伤和对染色体结构的去稳化,其最终导致癌细胞毁灭。然而,这些治疗的非选择性性质通常导致严重且令人虚弱的副作用。全身性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对于正常健康器官与组织的损伤,并且影响患者的长期健康。

宫颈癌通过高危hpv感染、病毒持续、克隆扩增和持续感染的细胞分化为恶化前病变,并逐渐转化为侵袭性癌症的过程而产生。恶化前宫颈上皮内瘤变,特别是对hpv16阳性的那些,被认为是具有约30%的机会发展成侵袭性癌的高等级病变,一旦发展成侵袭性癌的高等级病变,就成为晚期难治性宫颈癌,晚期难治性宫颈癌通常都是控制疾病发展,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尽量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手术,将切下来的肿瘤组织立刻运送到gmp实验室,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培养;3周之后,til细胞培养成熟,再运回医院,回输给病人;在接受til回输前一周,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在til细胞回输后,再接受5~7个疗程的白介素2静脉注射,每次50~70万个单位/kg。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时用的化疗药品是环磷酰胺 氟达拉滨。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在til细胞回输后,再接受6个疗程的白介素2静脉注射,每次60万个单位/kg。

til(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一种浸润在肿瘤组织里面,能够有效识别肿瘤细胞新抗原的t细胞。这种能够识别肿瘤细胞新抗原的t细胞,具有能够高效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包括杀死由该病灶转移到的其他部位的肿瘤传代细胞。

gmp实验室是采用符合国际细胞制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种生物实验室,gmp实验室能够为满足患者治疗疾病的需求提供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扩增、收集冻存、检测质控、细胞复苏、产品运输和细胞回输等技术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的不同点和优势:1、高效性:til的疗效是lak的50~100倍;2、特异性强:til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产生新抗原的能力;3、抗原靶点:具有识别多个肿瘤新抗原靶点能力,能有效识别原灶转移的子代,孙代肿瘤新抗原;4、副作用小:til疗法相对于传统的放化疗几乎没有副作用更适用于实体肿瘤。相较于其他免疫治疗方法,til在宫颈癌中已有成功治疗案例。

在2019年5月asco公布数据:til免疫细胞治疗实体肿瘤客观缓解率达44%,疾病控制率达89%。经试验通过til疗法改善宫颈癌临床ii期研究数据表明:til免疫细胞疗法已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til免疫细胞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时,27名复发、转移或持续性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5岁,之前平均接受2.4种治疗方案,平均注射til细胞量:2.8×1010个。中位随访时间7.4个月,10名患者体内til细胞维持了反应,体内的til细胞依然发挥作用,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以及没有任何严重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经过ii期临床试验数据,本发明til疗法的流程是这样的: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手术,切下来的肿瘤组织立刻运送到gmp实验室,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培养;3周之后,til细胞培养成熟,再运回医院,回输给病人;在接受til回输前一周,患者要接受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用的化疗药是环磷酰胺 氟达拉滨;在til细胞回输后,再接受6个疗程的白介素2静脉注射,每次60万个单位/kg。

将这种til疗法开展了众多的临床试验,这项临床试验入组的是至少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回输的细胞,中位数是28*109,一共27名患者疗效可评价,这些病人在入组前中位接受过2.6种方案的治疗后疾病依然继续进展,的确属于难治性病例。中位随访了3.5个月后,结果显示:til细胞治疗的有效率为44%,疾病控制率为89%,其中1名患者肿瘤完全消失,9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2名患者肿瘤明显缩小但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截止到目前,这12名治疗起效的病人,11人疗效依然保持。而于此相对照的,是既往公布的pd-1抗体针对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有效率,大约只有15%;而换成传统化疗,有效率几乎也不会超过20%。鉴于如此积极亮眼的数据,如果临床试验各项情况符合相关规定,将扩大临床试验的规模,同时尽快提交上市申请。

采用本发明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中,宫颈癌反应率n=27%,客观缓解率orr=12(44%),完全缓解率cr=3(11%),部分缓解率pr=9(33%),疾病控制率dcr=23(85%),疾病稳定率=11(41%),疾病进展率=4(15%)。

til疗法在hpv病毒相关肿瘤的临床ii期试验数据,29名转移性或复发性可切除的hpv病毒相关肿瘤患者,其中包括宫颈癌、口咽癌、阴道癌、肛门癌和阴茎癌,平均年龄47.8岁,之前至少接受过一次化疗或放疗治疗。平均注射til细胞量:8.0×1010个,中位数随访时间5.5个月,2名患者体内til细胞维持了反应。

采用本发明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中,hpv病毒相关肿瘤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反应率n=18%,客观缓解率orr=5(27.8%),完全缓解率cr=3(16.7%),部分缓解率pr=2(11.1%),疾病稳定率=1(5.6%),疾病进展率=12(66.7%)。

hpv病毒相关肿瘤非宫颈癌的反应率n=11%,包括口咽癌、阴道癌、肛门癌和阴茎癌,客观缓解率orr=2(18.2%),完全缓解率cr=2(18.2%),部分缓解率pr=0(0%),疾病稳定率=8(72.7%),疾病进展率=1(9.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手术,将切下来的肿瘤组织立刻运送到gmp实验室,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培养;3周之后,til细胞培养成熟,再运回医院,回输给病人;在接受til回输前一周,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在til细胞回输后,再接受5~7个疗程的白介素2静脉注射,每次50~70万个单位/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时用的化疗药品是环磷酰胺 氟达拉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til细胞回输后,再接受6个疗程的白介素2静脉注射,每次60万个单位/kg。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TIL疗法改善晚期难治性宫颈癌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手术,将切下来的肿瘤组织立刻运送到GMP实验室,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培养;3周之后,TIL细胞培养成熟,再运回医院,回输给病人;在接受TIL回输前一周,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的预处理,预处理时用的化疗药品是环磷酰胺 氟达拉滨,在TIL细胞回输后,再接受6个疗程的白介素2静脉注射,每次60万个单位/kg。本发明方法具有高效性,TIL的疗效是LAK的50~100倍;特异性强,TIL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产生新抗原的能力;具有识别多个肿瘤新抗原靶点能力,能有效识别原灶转移的子代,孙代肿瘤新抗原,而且副作用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卡替(上海)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10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