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坯连铸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板坯连铸输送辊道的作用是将板坯由扇形段出来运输到移坯车。切割机位于辊道上方用于切割铸坯使用,因为环保要求在切割机上方增加了除尘罩,除尘罩面积较大,高度较低造成该区域辊子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无法使用天车及吊车进行辊子更换。影响生产顺利进行且造成铸坯下表面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的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包括两组升降机构和连接杆,每组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底板、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升降杆、液压缸、上固定座和四组固定机构,所述底板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底侧壁分别与底板顶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顶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所述上固定座与升降杆连接,上固定座左侧壁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第三铰接槽,所述液压缸顶端输出端和底端分别插入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部并且分别与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侧壁铰接,升降杆底端插入第二铰接槽内部并且与第二铰接槽内侧壁铰接,升降杆顶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块连接,连接杆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尼龙吊带,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螺纹杆、转盘、转轴和底座,所述底座顶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处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转轴底端与滚珠轴承键连接,底板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每组所述螺纹杆均螺装穿过一组所述螺纹孔,螺纹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转盘底侧壁中央区域和转轴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螺装至螺纹杆上,锁紧螺母上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上设置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所述连接杆前半区域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连接杆后半区域设置有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所述连接杆纵向截面形状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底端与底板顶侧壁左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安装在底板顶侧壁中央区域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端与转盘顶侧壁右端连接,转动杆上设置有旋转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所述放置槽内侧壁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圈,每组所述密封圈内侧壁均与一组所述转轴外侧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两组升降机构与板坯连铸输送辊道平行放置,旋转转盘使螺纹杆螺装穿过底板的距离发生变化,在转轴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底座可不转动,正常工作时,通过四组固定机构使四组万向轮悬空,并且将底板调节至水平状态,在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升降杆和上固定座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操作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来控制两组升降机构的连接块的高度,从而来控制连接杆的高度,工作前,首先使连接杆高度最低,然后使两组尼龙吊带底端分别穿过辊子的前端和后端,然后使两组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同步增加,由于连接杆的移动轨迹为弧线形,从而辊子的高度和横向位置均发生变化,当升降杆与底板之间夹角为直角时,此时连接杆高度最大,当升降杆与底板之间夹角由直角变为钝角时,连接杆高度逐渐减小,在连接杆下降过程中辊子前端和后端分别搭在板坯连铸输送辊道的前端和后端上,然后拆除两组尼龙吊带即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图;

图5是图1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转轴、底座和滚珠轴承的连接示意俯视图;

图7是连接杆、尼龙吊带、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连接示意右视图;

附图中标记:1、连接杆;2、底板;3、左固定座;4、右固定座;5、升降杆;6、液压缸;7、上固定座;8、万向轮;9、连接块;10、尼龙吊带;11、螺纹杆;12、转盘;13、转轴;14、底座;15、滚珠轴承;16、锁紧螺母;17、操作杆;18、防滑套;19、第一限位环;20、第二限位环;21、第三限位环;22、第四限位环;23、u型把手;24、配重块;25、转动杆;26、旋转环;2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包括两组升降机构和连接杆1,每组升降机构均包括底板2、左固定座3、右固定座4、升降杆5、液压缸6、上固定座7和四组固定机构,底板2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万向轮8,左固定座3和右固定座4底侧壁分别与底板2顶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固定座3和右固定座4顶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上固定座7与升降杆5连接,上固定座7左侧壁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第三铰接槽,液压缸6顶端输出端和底端分别插入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部并且分别与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侧壁铰接,升降杆5底端插入第二铰接槽内部并且与第二铰接槽内侧壁铰接,升降杆5顶端设置有连接块9,连接杆1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连接块9连接,连接杆1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尼龙吊带10,每组固定机构均包括螺纹杆11、转盘12、转轴13和底座14,底座14顶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处设置有滚珠轴承15,转轴13底端与滚珠轴承15键连接,底板2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每组螺纹杆11均螺装穿过一组螺纹孔,螺纹杆11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转盘12底侧壁中央区域和转轴13顶端连接;两组升降机构与板坯连铸输送辊道平行放置,旋转转盘使螺纹杆螺装穿过底板的距离发生变化,在转轴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底座可不转动,正常工作时,通过四组固定机构使四组万向轮悬空,并且将底板调节至水平状态,在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升降杆和上固定座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操作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来控制两组升降机构的连接块的高度,从而来控制连接杆的高度,工作前,首先使连接杆高度最低,然后使两组尼龙吊带底端分别穿过辊子的前端和后端,然后使两组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同步增加,由于连接杆的移动轨迹为弧线形,从而辊子的高度和横向位置均发生变化,当升降杆与底板之间夹角为直角时,此时连接杆高度最大,当升降杆与底板之间夹角由直角变为钝角时,连接杆高度逐渐减小,在连接杆下降过程中辊子前端和后端分别搭在板坯连铸输送辊道的前端和后端上,然后拆除两组尼龙吊带即可,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固定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母16,锁紧螺母16螺装至螺纹杆11上,锁紧螺母16上设置有操作杆17,操作杆17上设置有防滑套18;需固定螺纹杆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时,抓住操作杆上的防滑套使锁紧螺母与底板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连接杆1前半区域设置有第一限位环19和第二限位环20,连接杆1后半区域设置有第三限位环21和第四限位环22;位于前侧的尼龙吊带位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位于后侧的尼龙吊带位于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之间,阻碍两组尼龙吊带发生过大幅度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连接杆1纵向截面形状呈圆形;连接杆纵向截面形状呈圆形,有助于两组尼龙吊带在连接杆上转动,减小对两组尼龙吊带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升降机构还包括u型把手23,u型把手23底端与底板2顶侧壁左端连接;装置需移动时,使四组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抓住u型把手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升降机构还包括配重块24,配重块24安装在底板2顶侧壁中央区域上;配重块安装在底板上,配重块提高升降机构运行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固定机构还包括转动杆25,转动杆25底端与转盘12顶侧壁右端连接,转动杆25上设置有旋转环26;旋转环在转动杆上可转动,抓住旋转环对转盘进行转动,手与旋转环之间角度不变,提高使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每组放置槽内侧壁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圈27,每组密封圈27内侧壁均与一组转轴13外侧壁接触;密封圈阻碍外界杂质进入滚珠轴承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装置需移动时,使四组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抓住u型把手对装置进行移动,位于前侧的尼龙吊带位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位于后侧的尼龙吊带位于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之间,阻碍两组尼龙吊带发生过大幅度的偏移,两组升降机构与板坯连铸输送辊道平行放置,旋转转盘使螺纹杆螺装穿过底板的距离发生变化,在转轴和滚珠轴承的相互配合下,底座可不转动,密封圈阻碍外界杂质进入滚珠轴承内部,需固定螺纹杆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时,抓住操作杆上的防滑套使锁紧螺母与底板紧密接触,正常工作时,通过四组固定机构使四组万向轮悬空,并且将底板调节至水平状态,在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升降杆和上固定座的相互配合下,通过操作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来控制两组升降机构的连接块的高度,从而来控制连接杆的高度,工作前,首先使连接杆高度最低,然后使两组尼龙吊带底端分别穿过辊子的前端和后端,然后使两组液压缸输出端的长度同步增加,由于连接杆的移动轨迹为弧线形,从而辊子的高度和横向位置均发生变化,当升降杆与底板之间夹角为直角时,此时连接杆高度最大,当升降杆与底板之间夹角由直角变为钝角时,连接杆高度逐渐减小,在连接杆下降过程中辊子前端和后端分别搭在板坯连铸输送辊道的前端和后端上,然后拆除两组尼龙吊带即可,连接杆纵向截面形状呈圆形,有助于两组尼龙吊带在连接杆上转动,减小对两组尼龙吊带的磨损,配重块安装在底板上,配重块提高升降机构运行时的稳定性,旋转环在转动杆上可转动,抓住旋转环对转盘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焊接、铆接或其他常见机械方式,其中可滑动/转动固定即为滑动/转动状态下不脱落,密封连通即两连接件连通的同时进行密封,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上述所有用电模块及用电器均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相互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且控制模块为其常见自带模块,故均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升降机构和连接杆(1),每组所述升降机构均包括底板(2)、左固定座(3)、右固定座(4)、升降杆(5)、液压缸(6)、上固定座(7)和四组固定机构,所述底板(2)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万向轮(8),所述左固定座(3)和右固定座(4)底侧壁分别与底板(2)顶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固定座(3)和右固定座(4)顶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所述上固定座(7)与升降杆(5)连接,上固定座(7)左侧壁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第三铰接槽,所述液压缸(6)顶端输出端和底端分别插入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部并且分别与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侧壁铰接,升降杆(5)底端插入第二铰接槽内部并且与第二铰接槽内侧壁铰接,升降杆(5)顶端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杆(1)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块(9)连接,连接杆(1)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尼龙吊带(10),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螺纹杆(11)、转盘(12)、转轴(13)和底座(14),所述底座(14)顶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处设置有滚珠轴承(15),所述转轴(13)底端与滚珠轴承(15)键连接,底板(2)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每组所述螺纹杆(11)均螺装穿过一组所述螺纹孔,螺纹杆(11)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转盘(12)底侧壁中央区域和转轴(13)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母(16),所述锁紧螺母(16)螺装至螺纹杆(11)上,锁紧螺母(16)上设置有操作杆(17),操作杆(17)上设置有防滑套(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前半区域设置有第一限位环(19)和第二限位环(20),所述连接杆(1)后半区域设置有第三限位环(21)和第四限位环(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纵向截面形状呈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u型把手(23),所述u型把手(23)底端与底板(2)顶侧壁左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配重块(24),所述配重块(24)安装在底板(2)顶侧壁中央区域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底端与转盘(12)顶侧壁右端连接,转动杆(25)上设置有旋转环(2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放置槽内侧壁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圈(27),每组所述密封圈(27)内侧壁均与一组所述转轴(13)外侧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坯连铸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限空间高度内辊道辊子更换专用工具,结构简单、经久耐用、成本低;包括两组升降机构和连接杆,每组升降机构均包括底板、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升降杆、液压缸、上固定座和四组固定机构,底板底侧壁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万向轮,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底侧壁分别与底板顶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顶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上固定座与升降杆连接,上固定座左侧壁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第三铰接槽,液压缸顶端输出端和底端分别插入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部并且分别与第三铰接槽和第一铰接槽内侧壁铰接。

技术研发人员:贾德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1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