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大屏化和轻薄化成为趋势,例如,现有的智能手机上的屏幕一般是固定在设备上,使得屏幕的尺寸受到设备本身尺寸的影响,不利于设备的大屏幕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屏幕尺寸受到设备本身尺寸的制约而不能实现大屏幕化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

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至少部分地覆盖于所述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柔性屏沿所述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的表面滑动。

柔性屏至少部分包覆于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的表面,并且能够受到驱动机构的作用沿壳体表面滑动,从而实现在其中一个平面上显示面积扩大。

作为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屏具有最大覆盖所述壳体背面的收纳状态和最小覆盖所述壳体背面的展开状态,其中:

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柔性屏不突出所述壳体正面的边缘;

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柔性屏突出所述壳体正面的边缘。

收纳状态时,柔性屏不突出于壳体正面边缘并处于最大覆盖壳体的状态,展开状态时,柔性屏突出壳体正面边缘并处于最小覆盖壳体的状态,即实现柔性屏向外延展,并最终实现整个柔性屏在同一平面上显示。

作为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屏包括正面屏幕、弯折部和背面屏幕,所述弯折部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弯折部覆盖所述壳体侧面。

驱动机构与弯折部传动连接,通过弯折部的运动带动背面屏幕和正面屏幕共同运动。

作为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正面屏幕设有支承机构,所述壳体正面设有沿滑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部,所述支承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部。

正面屏幕设有支撑机构,并在壳体正面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部,使其伸出壳体正面仍能保持水平且更加平稳,从而不影响显示效果。

作为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有第一凸齿部;所述弯折部设置有第二凸齿部,所述第一凸齿部与所述第二凸齿部啮合。

通过第一凸齿部和第二凸齿部啮合,转动件的转动长度和速度对应屏幕的移动长度和速度,能够实现屏幕整体移动速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作为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背面屏幕的内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凸齿部。转动件对背面屏幕施力,从收纳状态至展开状态过程中,屏幕在相邻两个平面上运动时更加顺滑。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所述第一凸齿部同时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第二凸齿部以及所述背面屏幕上的所述第二凸齿部啮合。一方面转动件位于壳体侧面能够对壳体的边缘辅助支撑,另一方面使正面屏幕的长度最大化。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承机构设置在所述正面屏幕沿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导向部盖设在所述支承机构。

正面屏幕的边缘被导向部包覆,屏幕在滑动过程中,屏幕的两侧始终在导向部中,从而提高了终端的防尘效果。

作为上述的移动终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承机构设置在所述正面屏幕的非显示面,所述导向部为凸肋和滑槽中的一个,所述支承机构设置有凸肋和滑槽中的另一个。柔性屏的显示面没有挡边,使柔性屏的显示面积最大。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柔性屏至少部分包覆于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的表面,并且能够受到驱动机构的作用沿壳体表面滑动,从而实现在其中一个平面上显示面积扩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在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的驱动机构与柔性屏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的背面屏幕的展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的导向部与正面屏幕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折叠显示装置的导向部与正面屏幕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柔性屏;3-驱动机构;

1a-壳体正面;1b-壳体侧面;1c-壳体背面;10-导向部;21-正面屏幕;22-弯折部;23-背面屏幕;31-转动件;32-第一凸齿部;

211-支承机构;231-第二凸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显示装置。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折叠显示屏幕包括壳体1及柔性屏2。壳体1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3,壳体1具有壳体正面1a、壳体侧面1b和壳体背面1c,柔性屏2至少部分包覆于壳体正面1a、壳体侧面1b和壳体背面1c上,驱动机构3与柔性屏2连接并能够驱动柔性屏2沿壳体正面1a、壳体侧面1b和壳体背面1c的表面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背面屏幕23从折叠显示装置左侧向右滑动至壳体正面1a上,此时弯折部22对应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左侧。

当然,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背面屏幕23从折叠显示装置的长度方向的底部向长度方向的顶部滑动至壳体正面1a上,此时弯折部22也可以设置在折叠显示装置的长度方向的底部,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柔性屏2具有最大覆盖壳体背面1c的收纳状态和最小覆盖壳体背面1c的展开状态。

如图1,柔性屏2具有正面屏幕21、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该区分为动态的,例如当该折叠显示装置为收纳状态时,正面屏幕21设置在壳体正面1a表面,弯折部22设置在壳体侧面1b表面,背面屏幕23设置在壳体背面1c表面。如图2,在展开状态时,此时柔性屏2的正面屏幕21面积变大,而背面屏幕23的面积逐渐减小,并且正面屏幕21的部分凸出于壳体正面1a。

在收纳状态时,折叠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能够被设置为:情形一,仅在正面屏幕21上显示;情形二,仅在背面屏幕23上显示;情形三,仅在弯折部22上显示;情形四,在正面屏幕21和弯折部22同时显示;情形五,在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同时显示;情形六,正面屏幕21、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同时显示。

例如,在收纳状态时,正面屏幕21的面积对应壳体正面1a的面积,而背面屏幕23仅对应壳体背面1c的面积的一半,这样使用者能够选择情形二进行使用,即仅利用小的背面屏幕23,从而达到省电模式。

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弯折部22,即驱动机构3带动弯折部22,从收纳状态至展开状态过程中,背面屏幕23均转移至壳体侧面1b上并作为弯折部22,弯折部22逐渐转移至壳体正面1a并作为正面屏幕21,同时使先前在壳体正面1a上的正面屏幕21向外伸出,实现正面屏幕21、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均位于折叠显示装置的同一表面,从而实现更大显示效果。

如图3,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件31,转动件31被配置为绕自身的中心轴l旋转,转动件31设有第一凸齿部32;弯折部22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凸齿部231,第一凸齿部32与第二凸齿部231啮合。

转动件31在绕中心轴l旋转时,第一凸齿部32能够带动第二凸齿部231与转动件31发生相对位移,进而推动屏幕2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齿部231设置在背面屏幕23的内表面,即从展开状态至收纳状态过程中和从收纳状态至展开状态过程中,转动件31所接触的柔性屏2的区域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1绕中心轴l顺时针旋转时,柔性屏2进行展开操作,转动件31绕中心轴l逆时针旋转时,柔性屏2进行收纳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1设置在壳体侧面1b。一方面,转动件31位于壳体侧面1b能够对壳体1的边缘辅助支撑,另一方面,在从展开状态至收纳状态过程中,转动件31能够始终与柔性屏2啮合,且转动件31运动时使柔性屏伸展更加顺滑。

参见图4,第二凸齿部231沿垂直所述排列方向的方向延伸成条形结构。

转动件31呈筒形结构,如图5所示,第一凸齿部32沿转动件31的轴向延伸,或如图6所示,第一凸齿部32为沿所述转动件31轴向排列的多组。

为了使正面屏幕21从壳体正面1a伸出后依然保持水平,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壳体正面1a设有沿排列方向延伸的导向部10,正面屏幕21包括支承机构211,支承机构211与导向部10滑动连接。

通过将支承机构211滑动连接在导向部10中,从而使正面屏幕21划出后仍然被导向部10进行限位,并在伸出时保持水平、不会弯折。

如图7,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机构211设置在正面屏幕21沿滑动方向的两侧,导向部10设置在壳体正面1a的两侧并盖设在支承机构211。支承机构211被导向部10包覆,正面屏幕21在滑动过程中,正面屏幕21的两侧始终在导向部10中,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防尘效果。

即由上述介绍可知,以折叠显示装置为矩形结构进行说明。

若弯折部22设置在折叠显示装置的左侧,驱动机构3能够带动背面屏幕23从折叠显示装置的左侧向右滑动至壳体正面1a上,此时,导向部10设置在折叠显示装置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如图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支承机构211设置在正面屏幕21的非显示面,支承机构211设置有凸肋,导向部10为滑槽。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或者导向部10为凸肋,支承机构211设置有滑槽。相比图7的实施例,这种折叠显示装置的柔性屏2的显示面没有挡边,可以使柔性屏2的显示面积更大。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3的启动和关闭能够依靠软件实现,也可以依靠硬件实现。例如,可通过屏幕上显示的虚拟按键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在壳体1上设置实体按键进行控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折叠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收纳状态时,转动件31能够同时啮合背面屏幕23和弯折部22的第二凸齿部231,此时正面屏幕21设置在壳体正面1a,弯折部22设置在壳体侧面1b,背面屏幕23设置在壳体背面1c,启动传动件31,转动件31绕中心轴l逆时针旋转时,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进行展开操作,直至转动件31旋转至背面屏幕23的第二凸齿部231的末端,此时正面屏幕21伸出至最大距离;再将转动件31绕中心轴l顺时针旋转,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进行收纳操作,背面屏幕23逐渐退回至壳体背面1c,正面屏幕21逐渐退回至壳体正面1a。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移动终端装配折叠显示装置后,能够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壳体正面(1a)、壳体侧面(1b)和壳体背面(1c);

柔性屏(2),所述柔性屏(2)至少部分地覆盖于所述壳体正面(1a)、壳体侧面(1b)和壳体背面(1c)上;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柔性屏(2)沿所述壳体正面(1a)、壳体侧面(1b)和壳体背面(1c)的表面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2)具有最大覆盖所述壳体背面(1c)的收纳状态和最小覆盖所述壳体背面(1c)的展开状态,其中:

在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柔性屏(2)不突出所述壳体正面(1a)的边缘;

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柔性屏(2)突出所述壳体正面(1a)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2)包括正面屏幕(21)、弯折部(22)和背面屏幕(23),所述弯折部(22)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弯折部(22)覆盖所述壳体侧面(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屏幕(21)设有支承机构(211),所述壳体正面(1a)设有沿滑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部(10),所述支承机构(211)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部(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件(31),所述转动件(31)设有第一凸齿部(32);所述弯折部(2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凸齿部(231),所述第一凸齿部(32)与所述第二凸齿部(23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屏幕(23)的内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凸齿部(2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1)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1b),所述第一凸齿部(32)同时与所述弯折部(22)的所述第二凸齿部(231)以及所述背面屏幕(23)上的所述第二凸齿部(23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211)设置在所述正面屏幕(21)沿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导向部(10)盖设在所述支承机构(2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机构(211)设置在所述正面屏幕(21)的非显示面,所述导向部(10)为凸肋和滑槽中的一个,所述支承机构(211)设置有凸肋和滑槽中的另一个。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壳体、柔性屏和驱动机构,壳体具有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柔性屏至少部分包覆于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上;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柔性屏沿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的表面滑动;其中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折叠显示装置。有益效果:柔性屏至少部分地覆盖于壳体正面、壳体侧面和壳体背面的表面,并且能够受到驱动机构的作用沿壳体表面滑动,从而实现柔性屏在其中一个平面上显示面积扩大。

技术研发人员:任荣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8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