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装置及方法,特别是一种液体状、磁涡流式等离子体设备,以及一种使用普通水和磁场在特定条件下作用,而产生治疗肿瘤和皮肤病的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主要的技术手段是,手术切除、化学疗法、放射疗法。这些手段都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二次伤害。在皮肤病方面,绝大多数治疗方法是药物涂抹,或吃药治疗。对一些顽固皮肤病,能治愈的寥寥无几。
现有技术中的治疗肿瘤装置,主要是放疗设备。其主要工作方式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对肿瘤部位或相连关的部位进行照射。治疗其他各种有菌性和无菌性病症,主要是靠药物或手术治疗。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消除肿瘤又对人体无害的治疗手段,或只做简单的洗浴式治疗,就能治愈肿瘤或皮肤病(包括各种有菌性和无菌性病症)的治疗方法及装置。这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音,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液体中能够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与水在特定条件作用下,能够对被治疗对象进行表面及深层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包括:
蓄水容器,其具有位于上部的开口,用于容纳含有溶解物质的水,以及接受处置的对象;
线圈,其缠绕于所述蓄水容器的外围,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部产生均匀直线磁场;
电感电源,其与所述线圈连接,用于向所述线圈供电;
电容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其包括等离子体电源,以及第一等离子电极和第二等离子电极;所述第一等离子体电极和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分别位于所述蓄水容器的上部和底部;
永磁体,其可旋转地位于所述蓄水容器下部,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部产生磁场。
优选地,所述蓄水容器由玻璃、陶瓷或有机材料加工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等离子体电极为磁性等离子体电极,位于所述蓄水容器的开口的上部,其包括一用于允许所述对象通过的孔,磁性主要位于外缘。
优选地,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为绝磁性网状电极,位于所述蓄水容器的底部,其能够在所述等离子体电源作用下发出电子束。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为永磁性转盘,安装在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外侧。
优选地,所述永磁性转盘在转动状态下的磁场能够与所述均匀直线磁场叠加,产生具有涡旋式磁力线的磁场,其能够将所述电子束运送到所述磁性等离子体电极,形成回路,所述水中溶解的物质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能够容纳被处置对象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位于上部的开口;
步骤2,在所述容器内装入水,使所述容器内的水达到需要的高度;所述水中含有溶解的物质;
步骤3,在容器外围缠绕线圈;
步骤4,提供电感电源,以向所述线圈供电;
步骤5,在所述容器底部安装网状等离子体电极;
步骤6,在所述容器的开口上部安装磁性等离子体电极;
步骤7,提供等离子体电源,将其与所述网状等离子体电极和所述磁性等离子体电极连接,从而在网状等离子体电极产生电子束;
步骤8,提供一永磁体,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容器和网状等离子体电极外侧;
步骤9,使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永磁体旋转,能够形成涡旋式磁力线将所述电子束运送到所述磁性等离子体电极,形成回路,所述水中溶解的物质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线圈为单组或多组。
优选地,所述磁性等离子体具有一用于允许所述对象通过的孔,其磁性主要位于外缘。
优选地,所述水中的溶解的物质为气体和/或化学溶剂。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了普通水中会溶解的各种不同的气体(或者溶入我们需要的化学溶剂或气体),这些物质在电场中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会因外力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轨迹和运动速度。
2、水分子在本发明中只作用在病体表面(主要针对的是皮肤病)。但水中所产生的其他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会在高速旋转的电场中获得巨大的运动速度。它们会直冲击到病体内部,从而形成治疗肿瘤或其他各种有菌性和无菌性病症的主力军。
3、本发明中的被处置对象在容器中是直接浸泡在普通水中,所以无论是扩散、没扩散的肿瘤,一点或数点有菌性或无菌性病灶,都会同时得到治疗。再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去找、去治。
4、本发明对于各种体内外的肿瘤,可直接进行理疗式治疗,再不需要用手术、放疗或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免去了治疗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01、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2、普通水;03、蓄水容器;04、电感线圈;05、电感电源;06、电动机;07、永久磁性圆盘;08、网状平面绝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9、等离子体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包括: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普通水02、蓄水容器03、电感线圈04、电感电源05、电动机06、永久磁性圆盘07、网状平面绝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8、等离子体电源09。
所述蓄水容器03具有位于上部的开口,用于容纳含有溶解物质的普通水02,以及接受处置的对象。
所述电感线圈04缠绕于所述蓄水容器03的外围,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03内部产生均匀直线磁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根据需要不同,所述电感线圈04可以是单组也可以是多组。
所述电感电源05与所述电感线圈04连接,用于向所述电感线圈供电。根据需要功率的不同,所述电感电源05可以大小不等。
所述等离子体电源09,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和网状平面绝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8构成一电容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所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和所述网状平面绝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8分别位于所述蓄水容器03的上部和底部。
所述永久磁性圆盘07可旋转地位于所述蓄水容器03下部,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03内部产生磁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水容器03由玻璃、陶瓷或有机材料加工而成。根据需要,它可以是任意形状和任意大小。例如,它可以只装得下一只手,或在任意姿态下,容纳得下整个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位于所述蓄水容器03的开口的上部,其出入孔用于允许所述对象通过的孔。由于具有出入孔,该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的磁性主要位于外缘。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平面绝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8位于所述蓄水容器03的底部,其能够在所述等离子体电源作用下发出电子束。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永久磁性圆盘07安装在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外侧。它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适用的任意永磁性材料,例如钕铁硼。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永久磁性圆盘07在电动机06的带动下转动。永久磁性圆盘07的磁场能够与所述电感线圈04的均匀直线磁场叠加,产生具有涡旋式磁力线的磁场,其能够将所述电子束运送到所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形成回路,所述水中溶解的物质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
下面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附图2所示,根据右手安培定则,蓄水容器03外围的电感线圈04在通电后,可以在蓄水容器03内生成由s极到n极的磁力线。
蓄水容器03内的普通水02本身就是极性分子,它既导磁、同时也导电。普通水02作为导体,在不会使电容性等离子体装置短路的同时,却会在高电压的作用下,使电容性等离子体两极放电,而产生等离子体。由此,普通水02在这里成为了等离子体两极之间的介质。
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普通水02、蓄水容器03和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08与等离子体电源09形成一电容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满足了等离子体放电的基本要求。
电容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对两电极保证放电的最大间离要求很苛刻,间距大了会导致等离子体系统不工作。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蓄水容器03中的磁力线和普通水02,会将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08产生的电子束,运送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需要的位置,使整个系统形成回路,满足放电要求。所以当系统放电时,普通水02就真的变成了所谓的“等离子体溶液”。
由于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上设置有出入孔,所以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08发出的电子束有很大一部分在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没有对应点而不放电,导致水中的等离子体能量大大降低。因此,本发明采用了高速旋转的永磁性转盘07。从永磁性转盘07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之间各部位的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是不同的。而电感线圈04所产生的磁力线是均匀直线型的。当永磁性转盘07高速旋转时,它的磁力线会形成“麻花”状,如图2所示。高速旋转的“麻花”状磁力线会带动直线型磁力线一起进行转动,当达到一定速度时,就会形成涡旋式磁力线,这时的电场就是一个涡旋电场。而等离子体的绝大部分粒子束都会在这个涡旋上,中间无对应点的部分很少有粒子束。
本发明的等离子体电源有一极是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它的磁性都在外缘上。由于它可以吸收到绝大部分涡旋线上的电子束,这使得整个系统的能量损失降得很低,保证了“等离子体溶液”浓度的需求。
普通水02中会溶解各种不同的气体,或者溶入根据需要的化学溶剂或气体,这些物质在电场中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这些各不同的等离子体,都有一个重要性质:它们会因外力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轨迹和运动速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水分子是不允许高速运动的,它只作用在对象表面。但所产生的其他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会在高速旋转的电场中获得巨大的运动速度。它们会直冲击到被处置对象内部,可以作为治疗肿瘤或其他各种有菌性和无菌性病症的主力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能够容纳被处置对象的蓄水容器03,所述蓄水容器03具有位于上部的开口;
步骤2,在所述蓄水容器03内装入普通水02,使所述容器内的普通水02达到需要的高度;所述普通水02中含有溶解的物质;
步骤3,在蓄水容器03外围缠绕电感线圈04;
步骤4,提供电感电源05,以向所述电感线圈04供电;
步骤5,在所述蓄水容器03底部安装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08;
步骤6,在所述容器的开口上部安装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
步骤7,提供等离子体电源09,将其与所述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08和所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连接,从而在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08产生电子束;
步骤8,提供一永磁性转盘07,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蓄水容器03和绝磁性网状等离子体电极8外侧;
步骤9,使用电动机06驱动所述永磁性转盘07旋转,能够形成涡旋式磁力线将所述电子束运送到所述有出入孔的多块组合磁性等离子体电极01,形成回路,所述普通水02中溶解的物质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
其中各个步骤中出现的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技术特征在此前已有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1.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包括:
蓄水容器,其具有位于上部的开口,用于容纳含有溶解物质的水,以及接受处置的对象;
线圈,其缠绕于所述蓄水容器的外围,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部产生均匀直线磁场;
电感电源,其与所述线圈连接,用于向所述线圈供电;
电容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其包括等离子体电源,以及第一等离子电极和第二等离子电极;所述第一等离子体电极和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分别位于所述蓄水容器的上部和底部;
永磁体,其可旋转地位于所述蓄水容器下部,用于在所述蓄水容器内部产生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容器由玻璃、陶瓷或有机材料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离子体电极为磁性等离子体电极,位于所述蓄水容器的开口的上部,其包括一用于允许所述对象通过的孔,磁性主要位于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为绝磁性网状电极,位于所述蓄水容器的底部,其能够在所述等离子体电源作用下发出电子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永磁性转盘,安装在所述第二等离子体电极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体式等离子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性转盘在转动状态下的磁场能够与所述均匀直线磁场叠加,产生具有涡旋式磁力线的磁场,其能够将所述电子束运送到所述磁性等离子体电极,形成回路,所述水中溶解的物质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
7.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能够容纳被处置对象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位于上部的开口;
步骤2,在所述容器内装入水,使所述容器内的水达到需要的高度;所述水中含有溶解的物质;
步骤3,在容器外围缠绕线圈;
步骤4,提供电感电源,以向所述线圈供电;
步骤5,在所述容器底部安装网状等离子体电极;
步骤6,在所述容器的开口上部安装磁性等离子体电极;
步骤7,提供等离子体电源,将其与所述网状等离子体电极和所述磁性等离子体电极连接,从而在网状等离子体电极产生电子束;
步骤8,提供一永磁体,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容器和网状等离子体电极外侧;
步骤9,使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永磁体旋转,能够形成涡旋式磁力线将所述电子束运送到所述磁性等离子体电极,形成回路,所述水中溶解的物质受到电子的冲击,而生成各种不同的等离子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线圈为单组或多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等离子体具有一用于允许所述对象通过的孔,其磁性主要位于外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生液体式等离子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的溶解的物质为气体和/或化学溶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