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维修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托辊快速更换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露天煤矿地面生产线,平均每条生产线就要用到各类托辊约7885个,而托辊是易耗损件,据不完全统计,地面生产系统托辊年损坏率为5%,每年损坏托辊约400个。
由于生产系统托辊尺寸较大,重量平均在在12kg以上,且受到钢丝绳输送带较大的力,导致工作人员更换托辊的难度增加。更换托辊过程中需要检修人员进入输送带内部使用吊葫芦拉起皮带或人工将皮带托起,检修过程中存在托辊掉落砸人的危险;同时由于检修空间有限,人员作业不方便,使用吊葫芦等工器具不便于检修。
平均更换一个托辊耗时2小时,工作效率低,现场管辖区域巡点检不能有效监管,存在工作漏洞;通常每天停机时间为4小时,损坏的托辊不能及时更换,存在托辊摩擦发热点燃积煤的风险,不利于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辊快速更换工具,其能解决传统托辊更换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托辊快速更换装置,装置包括底座、下螺杆、调整套筒、上螺杆和支撑顶杆,所述下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下螺杆的上部螺纹套接在所述调整套筒的下端内部,所述上螺杆的下部螺纹套接在所述调整套筒的上端内部,所述支撑顶杆通过角度调整座角度可调的枢轴连接在所述上螺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十字形定位凹槽座,通过底座的十字形底面凹槽防转动定位。
优选的,所述十字形定位凹槽座由槽钢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下螺杆和上螺杆外周面上的螺纹设置使得所述调整套筒转动时,所述下螺杆和上螺杆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高度伸缩调节。
优选的,所述调整套筒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两端的端帽,在所述调整套筒内壁上设置与所述下螺杆和上螺杆的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两个所述端帽螺接在所述筒体的两端。
优选的,在所述调整套筒的外壁上设置调整把手,两个调整把手对称的焊接在所述调整套筒中部。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整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顶杆的中部,所述角度调整座的另一端的两个端板通过螺栓枢轴连接在所述上螺杆端部的通孔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通过螺杆和调整套筒快速实现高度调节,简单易操作,节约工时和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托辊快速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下螺杆;3、调整套筒;31、筒体;32、端帽;33、调整把手;4、上螺杆;5、支撑顶杆;6、角度调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一种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包括底座1、下螺杆2、调整套筒3、上螺杆4和支撑顶杆5。
连接关系:下螺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中部,下螺杆2的上部螺纹套接在调整套筒3的下端内部,上螺杆4的下部螺纹套接在调整套筒3的上端内部,支撑顶杆5通过角度调整座6角度可调的枢轴连接在上螺杆4的上端。
其中,底座1为十字形定位凹槽座,通过底座1的十字形底面凹槽防转动定位。优选的,十字形定位凹槽座由槽钢焊接而成。
其中,下螺杆2和上螺杆4外周面上的螺纹设置使得调整套筒3转动时,下螺杆2和上螺杆4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高度伸缩调节。优选的,上螺杆4和下螺杆2的外螺纹采用丝杠的形式。
其中,调整套筒3包括筒体31和设置在筒体31两端的端帽32,在调整套筒3内壁上设置与下螺杆2和上螺杆4的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两个端帽32螺接在筒体31的两端。优选的,所述端帽32为螺帽,通过螺纹螺接在筒体31两端外侧开设的外螺纹上。
为了便于调整高度,在调整套筒3的外壁上设置调整把手33,两个调整把手33对称的焊接在调整套筒3中部。
角度调整座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顶杆5的中部,角度调整座6的另一端的两个端板通过螺栓枢轴连接在上螺杆4端部的通孔内。
工作原理:在托辊下固定底座1,再根据托辊的设置,调整支撑顶杆5的角度,并通过角度调整座6进行定位固定;最后通过调整把手33旋转调整套筒3实现装置的高度调节,并将支撑顶杆5升至工作位;工作人员快速更换托辊;更换完成后,反向转动调整套筒3,降低装置高度,并将装置取下。
工作效果:快速更换装置的使用,使得原先至少4个人的工作减少为2个人配合工作即可,每个托辊更换时间节省3/4,半小时即可完成更换。能大量减轻现场检修和生产人员作业强度,极为有效的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利用更多的停机时间做好设备维护和现场监管。消除设备存在的故障缺陷,完善设备的完好率,将因托辊损坏造成积煤自燃的风险降至最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托辊快速更换装置,装置包括底座(1)、下螺杆(2)、调整套筒(3)、上螺杆(4)和支撑顶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中部,所述下螺杆(2)的上部螺纹套接在所述调整套筒(3)的下端内部,所述上螺杆(4)的下部螺纹套接在所述调整套筒(3)的上端内部,所述支撑顶杆(5)通过角度调整座(6)角度可调的枢轴连接在所述上螺杆(4)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十字形定位凹槽座,通过底座(1)的十字形底面凹槽防转动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定位凹槽座由槽钢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杆(2)和上螺杆(4)外周面上的螺纹设置使得所述调整套筒(3)转动时,所述下螺杆(2)和上螺杆(4)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实现高度伸缩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筒(3)包括筒体(31)和设置在筒体(31)两端的端帽(32),在所述调整套筒(3)内壁上设置与所述下螺杆(2)和上螺杆(4)的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两个所述端帽(32)螺接在所述筒体(31)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套筒(3)的外壁上设置调整把手(33),两个调整把手(33)对称的焊接在所述调整套筒(3)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快速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座(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顶杆(5)的中部,所述角度调整座(6)的另一端的两个端板通过螺栓枢轴连接在所述上螺杆(4)端部的通孔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