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在耳鼻喉科经常需要针对患者进行鼻部上药,以便对患者的鼻部进行治疗,在上药时需要对鼻部进行清洁然后在均匀的涂抹上药;目前,耳鼻喉科针对鼻部的上药多由医护人员手动来进行,人为手动上药很难对上药进行均匀的涂抹,药物涂抹不均匀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不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进行康复,并且药物涂不均匀也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不利于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这就造成现有的耳鼻喉科鼻腔护理用上药护理装置无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护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来解决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护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的顶部连接有药液管,且所述药液管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药液管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安装有上药导管,所述上药导管的内部安装有药液导管,且所述药液导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药液导管的底端贯穿于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药液管连接,所述上药导管的管壁内均匀对称嵌设安装有若干无菌上药棉,且所述无菌上药棉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液导管的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药导管的外侧边,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旋转槽,且所述上药导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旋转槽的内部,所述上药导管的两侧边底部均安装有齿槽,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均与所述旋转槽联通,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端均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均安装有与所述齿槽相适配的齿轮,所述壳体的外侧边安装有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安装有操控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无菌上药棉为对称设置的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药液腔的外部两侧边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安装有气动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推杆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药液腔的内部,所述气动推杆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药液腔内部相适配的推板。

作为优选,所述推板的外侧边套设有橡胶密封环。

作为优选,所述药液腔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药液管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注液管,且所述注液管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注液管的顶部螺旋套设有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通过所述上药导管与所述药液导管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的作用下,能够均匀的将药液涂抹至患者的鼻部,便于更好的满足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需求。

2、通过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如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护理的问题,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均匀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确保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也避免了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患者更好的进行鼻部的治疗,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药导管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菌上药棉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药液腔;3、药液管;4、连接块;5、上药导管;6、药液导管;7、通孔;8、无菌上药棉;9、旋转槽;10、齿槽;11、安装槽;12、电机;13、齿轮;14、控制器;15、操控面板;16、固定板;17、固定杆;18、气缸;19、气动推杆;20、推板;21、橡胶密封环;22、注液管;23、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药液腔2,所述药液腔2的顶部连接有药液管3,且所述药液管3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顶部上方,所述药液管3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顶部安装有上药导管5,所述上药导管5的内部安装有药液导管6,且所述药液导管6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药液导管6的底端贯穿于所述连接块4并与所述药液管3连接,所述上药导管5的管壁内均匀对称嵌设安装有若干无菌上药棉8,且所述无菌上药棉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液导管6的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药导管5的外侧边,所述连接块4的顶部开设有旋转槽9,且所述上药导管5的底端位于所述旋转槽9的内部,所述上药导管5的两侧边底部均安装有齿槽10,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1,且所述安装槽11均与所述旋转槽9联通,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底端均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顶部均安装有与所述齿槽10相适配的齿轮13,通过所述上药导管5与所述药液导管6在所述电机12与所述齿轮13的作用下,能够均匀的将药液涂抹至患者的鼻部,便于更好的满足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需求,所述壳体1的外侧边安装有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则是能够更好的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鼻部上药的操作。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器14上安装有操控面板15;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控制,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所述无菌上药棉8为对称设置的四个;便于能够更好更加均匀快速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四,如图2所示,所述药液腔2的外部两侧边均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固定杆17,且所述固定杆17的底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板16与所述固定杆17的互相作用,能够使得所述药液腔2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患者鼻部的上药操作,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五,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顶部安装有气动推杆19;述气动推杆19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药液腔2的内部,所述气动推杆19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药液腔2内部相适配的推板20;所述推板20的外侧边套设有橡胶密封环21;通过所述气缸18与所述气动推杆19能够很好的对所述推板20进行推动,从而能够使得所述药液腔2内的药液能够更好的经由所述药液管3进行鼻部的上药,同时所述橡胶密封环21能够使得所述推板20与所述药液腔2内壁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操作。

实施例六,如图1、2所示,所述药液腔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药液管3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注液管22,且所述注液管22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顶部上方,所述注液管22的顶部螺旋套设有顶盖23;通过所述注液管22能够很好的向所述药液腔2内注入适量的药液,而所述顶盖23则起到密封盖的作用,确保在对鼻部进行上药时药液不会溢出,便于更好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首先通过所述注液管22向所述药液腔2内注入药液,注入完成后盖好拧紧所述顶盖23,然后将所述上药导管5插入患者的鼻部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所述控制器14上的所述操控面板15尽心操作控制,控制所述气缸18进行运转,所述气缸18带动所述气动推杆19对所述推板20进行向上推动,从而使得所述药液腔2内的药液经由所述药液管3输送至所述药液导管6内,在所述气缸18运转的同时所述电机12进行运转,带动所述齿轮13进行旋转,在所述齿槽10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上药导管5进行转动,由于所述药液导管6上开设有若干所述通孔7,药液经由所述通孔7流出,然后被所述无菌上药棉8吸收,所述无菌上药棉8吸收药液后随着所述上药导管5的旋转对患者的鼻部进行均匀上药;通过这一系列操作能够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均匀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确保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也避免了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患者更好的进行鼻部的治疗,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药液腔(2),所述药液腔(2)的顶部连接有药液管(3),且所述药液管(3)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顶部上方,所述药液管(3)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顶部安装有上药导管(5),所述上药导管(5)的内部安装有药液导管(6),且所述药液导管(6)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药液导管(6)的底端贯穿于所述连接块(4)并与所述药液管(3)连接,所述上药导管(5)的管壁内均匀对称嵌设安装有若干无菌上药棉(8),且所述无菌上药棉(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液导管(6)的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药导管(5)的外侧边,所述连接块(4)的顶部开设有旋转槽(9),且所述上药导管(5)的底端位于所述旋转槽(9)的内部,所述上药导管(5)的两侧边底部均安装有齿槽(10),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1),且所述安装槽(11)均与所述旋转槽(9)联通,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底端均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顶部均安装有与所述齿槽(10)相适配的齿轮(13),所述壳体(1)的外侧边安装有控制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上安装有操控面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上药棉(8)为对称设置的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腔(2)的外部两侧边均安装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固定杆(17),且所述固定杆(17)的底部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顶部安装有气动推杆(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推杆(19)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药液腔(2)的内部,所述气动推杆(19)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药液腔(2)内部相适配的推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0)的外侧边套设有橡胶密封环(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腔(2)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药液管(3)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注液管(22),且所述注液管(22)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顶部上方,所述注液管(22)的顶部螺旋套设有顶盖(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病人鼻部上药护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药液腔,所述药液腔的顶部连接有药液管,且所述药液管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药液管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安装有上药导管,所述上药导管的内部安装有药液导管,且所述药液导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药液导管的底端贯穿于所述连接块并与所述药液管连接,所述上药导管的管壁内均匀对称嵌设安装有若干无菌上药棉,且所述无菌上药棉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液导管的外侧,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药导管的外侧边,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旋转槽。有益效果:能够均匀的对患者的鼻部进行上药,便于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宇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8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