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在消化科室中,胃部有不适的病人占据了大多数,一般胃病的主要反应之一为胃酸胃胀,排气不畅,人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其基础的排出率约为最大排出率的10%,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胃酸,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胃液中的胃酸;二是胃酸过多的症状,即胃泛酸;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盐酸),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

但是若由于胃部的病变导致胃酸过多,将会消融胃部内部的保护粘膜,引起阵痛,在术后胃部机能的恢复,或者在胃酸反应严重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导致胃穿孔、胃部烧伤的严重情况,一般主要采用口服药物的方式去中和胃酸,但是见效缓慢,同时用药的剂量很难直观把握,在中和的过程中排气也是一个重要的难题,若不解决好,将会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该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具有对药剂进行缓释,并对药剂导入胃部产生的气体进行吸出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包括防护壳、空心管、排气管、导药管、隔板、出药管和过滤机构,所述防护壳的顶部与空心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排气管和导药管的底部均贯穿空心管并与空心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排气管和导药管位于防护壳内腔的一端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所述防护壳底部的侧面与出药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出药管位于导药管的下方,所述防护壳远离出药管的一侧连接有过滤机构。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定位槽、固定框和滤网,所述定位槽开设在防护壳远离出药管的一侧,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磁条与第二磁条贴合,所述第二磁条固定连接在定位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相对面的磁极相反。

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材质为空心软骨管。

优选的,所述出药管位于防护壳内腔的一端与导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隔板的侧面和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通过导药管方便对胃部进行加药,通过排气管方便将胃部因与药剂发生反应而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出或与抽气泵连接进行抽出,防止气体寄存在胃部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2)、该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通过滤网方便了对抽取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胃里面的杂质抽出,通过空心管的软骨管设计,方便了对空心管的折弯扭曲,方便将防护壳导入胃部,通过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的磁性吸附,方便了对固定框与防护壳的固定和拆卸,通过固定框的可拆卸设计,方便了对滤网的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固定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壳、2空心管、3排气管、4导药管、5隔板、6出药管、7导流板、8过滤机构、801定位槽、802固定框、803滤网、804第一磁条、805第二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包括防护壳1、空心管2、排气管3、导药管4、隔板5、出药管6和过滤机构8,防护壳1的顶部与空心管2的底部固定连通,空心管2的材质为空心软骨管,排气管3和导药管4的底部均贯穿空心管2并与空心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护壳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排气管3和导药管4位于防护壳1内腔的一端分别位于隔板5的两侧,防护壳1底部的侧面与出药管6的顶部固定连通,出药管6位于导药管4的下方,出药管6位于防护壳1内腔的一端与导流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导流板7的顶部与隔板5的侧面和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护壳1远离出药管6的一侧连接有过滤机构8。

将防护壳1导入胃部,医生可通过导药管4对胃部进行定时定量进行加药,方便了胃部的缓释吸收,当胃部产生气体较多时,将排气管的顶部连接抽气泵,将胃里面的气体抽出,滤网803对杂质进行过滤,当缓释完成后,将防护壳1祛除,将第一磁条804和第二磁条805分离,对滤网803进行清洗消毒。

过滤机构8包括定位槽801、固定框802和滤网803,定位槽801开设在防护壳1远离出药管6的一侧,定位槽801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框802,固定框8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803,固定框8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804,第一磁条804与第二磁条805贴合,第二磁条805固定连接在定位槽801的内壁上,第一磁条804和第二磁条805相对面的磁极相反。

通过滤网803方便了对抽取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胃里面的杂质抽出,通过空心管2的软骨管设计,方便了对空心管2的折弯扭曲,方便将防护壳1导入胃部,通过第一磁条804和第二磁条805的磁性吸附,方便了对固定框802与防护壳1的固定和拆卸,通过固定框802的可拆卸设计,方便了对滤网803的清洗消毒。

在使用时,将防护壳1导入胃部,医生可通过导药管4对胃部进行定时定量进行加药,方便了胃部的缓释吸收,当胃部产生气体较多时,将排气管的顶部连接抽气泵,将胃里面的气体抽出,滤网803对杂质进行过滤,当缓释完成后,将防护壳1祛除,将第一磁条804和第二磁条805分离,对滤网803进行清洗消毒。

综上所述:该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通过导药管4方便对胃部进行加药,通过排气管3方便将胃部因与药剂发生反应而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出或与抽气泵连接进行抽出,防止气体寄存在胃部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通过滤网803方便了对抽取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胃里面的杂质抽出,通过空心管2的软骨管设计,方便了对空心管2的折弯扭曲,方便将防护壳1导入胃部,通过第一磁条804和第二磁条805的磁性吸附,方便了对固定框802与防护壳1的固定和拆卸,通过固定框802的可拆卸设计,方便了对滤网803的清洗消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包括防护壳(1)、空心管(2)、排气管(3)、导药管(4)、隔板(5)、出药管(6)和过滤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顶部与空心管(2)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排气管(3)和导药管(4)的底部均贯穿空心管(2)并与空心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排气管(3)和导药管(4)位于防护壳(1)内腔的一端分别位于隔板(5)的两侧,所述防护壳(1)底部的侧面与出药管(6)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出药管(6)位于导药管(4)的下方,所述防护壳(1)远离出药管(6)的一侧连接有过滤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定位槽(801)、固定框(802)和滤网(803),所述定位槽(801)开设在防护壳(1)远离出药管(6)的一侧,所述定位槽(801)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框(802),所述固定框(8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8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8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条(804),所述第一磁条(804)与第二磁条(805)贴合,所述第二磁条(805)固定连接在定位槽(80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条(804)和第二磁条(805)相对面的磁极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2)的材质为空心软骨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管(6)位于防护壳(1)内腔的一端与导流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7)的顶部与隔板(5)的侧面和防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化科用胃部药剂缓释装置,包括防护壳、空心管、排气管、导药管、隔板、出药管和过滤机构,防护壳的顶部与空心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排气管和导药管的底部均贯穿空心管并与空心管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护壳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排气管和导药管位于防护壳内腔的一端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防护壳底部的侧面与出药管的顶部固定连通,出药管位于导药管的下方,防护壳远离出药管的一侧连接有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药管方便对胃部进行加药,通过排气管方便将胃部因与药剂发生反应而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出或与抽气泵连接进行抽出,防止气体寄存在胃部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葛东方;龚子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葛东方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8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