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抓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全自动装盘或者电芯入壳前的装盘工序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某一个工序生产好的半成品通过手动周转的方式,运送到下一个工序继续加工。
现有的自动装盘或者电芯入壳前的上下料一般采用人工上下料操作,即采用人工对料盘上的电芯进行逐一放料入料,进行转换作业,下料时电芯一个一个地放在传送带上。人工上下料过程中存在改变电芯的正负极柱问题,因此需要再次人工手动对电芯进行翻转,调整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且自动化程度低。而且,在人工运输的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容易被损坏,例如出现隐裂现象,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降低电芯抓取的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电芯抓取的自动化强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包括电芯输送带和竖直设置于电芯输送带旁的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在电芯输送带上。
所述基板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活动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控制升降底板下降或上升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底板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上端,所述升降装置的主体安装在基板上。
所述活动板沿其移动方向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个齿条结构,所述升降底板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对应设置的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配合的齿轮结构,所述活动板通过一旋转装置控制前进或后退。
所述活动转轴的底端安装有夹爪结构,所述夹爪结构通过一夹爪装置控制打开或夹紧,所述夹爪结构位于电芯输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动板沿其前后移动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个齿条结构,所述升降底板上安装有两个位于活动板两侧的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配合的齿轮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齿条结构的长度等于齿轮结构的周长长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芯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所述输送带主体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放电芯的承放结构,所述夹爪结构位于承放结构的上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升降气缸。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装置为旋转气缸。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爪装置为夹爪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包括升降底板、活动板、夹爪结构,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升降底板升降,旋转装置控制活动板前后移动,带动齿条结构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齿轮结构旋转,实现活动转轴旋转以带动夹爪结构旋转,并通过夹爪装置控制夹爪结构打开夹紧,通过这几种结构组合,实现电芯输送带上的电芯旋转180°,解决了设备件产品传递方向不统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包括电芯输送带1和竖直设置于电芯输送带1旁的基板2,基板2固定在电芯输送带1上。
基板2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底板3,升降底板3的上端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活动板4,基板2上安装有控制升降底板3下降或上升的升降装置5,升降底板3安装在升降装置5的伸缩杆上端,升降装置5的主体安装在基板2上。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5为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带动装置整体升降。
活动板4沿其移动方向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个齿条结构6,升降底板3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6对应设置的活动转轴7,活动转轴7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6配合的齿轮结构8,活动板4通过一旋转装置9控制前进或后退。优选地,旋转装置9为旋转气缸。如附图3所示,旋转气缸的推杆与活动板4上的结构固定,旋转气缸向外推出时,带动齿条结构6前移,从而带动齿轮结构8旋转。
活动转轴7的底端安装有夹爪结构10,夹爪结构10通过一夹爪装置11控制打开或夹紧,夹爪结构10位于电芯输送带1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夹爪装置11为夹爪气缸。夹爪气缸通过控制夹爪结构10打开和夹紧,使夹爪结构10完成取放电芯的操作。
一种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包括升降底板3、活动板4、夹爪结构10,通过升降装置5控制升降底板3升降,旋转装置9控制活动板4前后移动,带动齿条结构6前后移动,从而带动齿轮结构8旋转,实现活动转轴7旋转,从而带动夹爪结构10旋转,并通过夹爪装置11控制夹爪结构10打开夹紧,通过这几种结构组合,实现电芯输送带1上的电芯旋转180°,解决了设备件产品传递方向不统一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活动板4沿其前后移动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个齿条结构6,升降底板3上安装有两个位于活动板4两侧的活动转轴7,活动转轴7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6配合的齿轮结构8。通过在活动板4的两侧均设置齿条结构6,可以通过双工位同时夹取旋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电芯输送带1包括输送带主体,输送带主体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放电芯的承放结构,夹爪结构10位于承放结构的上方。
本装置工作原理为:该装置固定在电芯输送带1上,当电芯移送至装置下方时,升降气缸动作收回,夹爪气缸下降到位,夹爪气缸动作夹紧,然后升降气缸动作伸出,电芯被提升至电芯输送带1上方,此时旋转气缸动作伸出,带动齿轮结构8沿齿条结构6旋转,使夹爪气缸及电芯旋转180°,其后升降气缸动作收回,电芯降至电芯输送带1上,然后夹爪气缸动作,夹爪结构打开,电芯放下至承放结构上,升降气缸动作伸出,完成一个动作周期。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一种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输送带和竖直设置于电芯输送带旁的基板,所述基板固定在电芯输送带上;
所述基板的上方设置有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的上端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活动板,所述基板上安装有控制升降底板下降或上升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底板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上端,所述升降装置的主体安装在基板上;
所述活动板沿其移动方向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个齿条结构,所述升降底板上安装有与各齿条结构对应设置的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配合的齿轮结构,所述活动板通过一旋转装置控制前进或后退;
所述活动转轴的底端安装有夹爪结构,所述夹爪结构通过一夹爪装置控制打开或夹紧,所述夹爪结构位于电芯输送带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沿其前后移动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个齿条结构,所述升降底板上安装有两个位于活动板两侧的活动转轴,两所述活动转轴上安装有与齿条结构配合的齿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所述输送带主体上方设置有用于承放电芯的承放结构,所述夹爪结构位于承放结构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升降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为旋转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输送带的双工位电芯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装置为夹爪气缸。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