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8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公司现有天然气制氢设备,制氢是通过甲烷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与水蒸气转化而来,此过程中生成co2和h2,其中co2含量大约为15%以上或更高,转化气进入psa提纯后氢气作为产品输出,而co2以尾气的形式排放至大气,公司下达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资源回收利用,进行制氢转化气中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并减少psa的系统的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之后通过逆反应分离出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提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包括喷淋塔、分离器,喷淋塔下部连接转化气引入管路,喷淋头顶部设置氢气引出管路;喷淋塔下部和分离器上部之间设置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分离器下部和喷淋塔上部之间设置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分离器顶部设置二氧化碳回收管路;所述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设置加热器或热交换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设置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回收管路设置吸附器。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器前端设置压缩机和干燥机。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器两端连有反吹气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器并联设置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实质是气-液间co2传递和液相化学反应,生产碳酸氢钠溶液。装置主要由喷淋塔、循环泵、加热器等组成。常温带压转化气由转化气引入管路进入喷淋塔内,气往上走,氢氧化钠溶液从顶部喷淋往下流,在下流过程中与转化气中二氧化接触后发生反应,产生碳酸氢钠和水,变成碳酸氢钠溶液,溶液从喷淋塔底部由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引出,经过加热及降压进行逆反应,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循环泵加压后送往喷淋塔循环利用,二氧化碳经过压缩、干燥、变压吸附、冷冻变为高纯二氧化碳,形成二氧化碳的提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a、转化气引入管路;b、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c、氢气引出管路;d、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e、二氧化碳回收管路;f、反吹气管路;1、喷淋塔;2、加热器;3、循环泵;4、分离器;5、压缩机;6、干燥机;7、吸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喷淋塔1、分离器4,喷淋塔1下部连接转化气引入管路a,喷淋头顶部设置氢气引出管路c;喷淋塔1下部和分离器4上部之间设置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b,分离器4下部和喷淋塔1上部之间设置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d,分离器4顶部设置二氧化碳回收管路e;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b设置加热器2,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d设置循环泵3。

其中,在二氧化碳回收管路e上依次设置有压缩机5和干燥机6,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压和干燥,并在之后设置吸附器7进行杂质吸附。吸附器7可以并联设置多个,提高吸附效率以及部分维护时的不停机作业。在吸附器7两端设置反吹气管路f,以便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器7进行纯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塔、分离器,喷淋塔下部连接转化气引入管路,喷淋头顶部设置氢气引出管路;喷淋塔下部和分离器上部之间设置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分离器下部和喷淋塔上部之间设置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分离器顶部设置二氧化碳回收管路;所述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设置加热器或热交换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设置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回收管路设置吸附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前端设置压缩机和干燥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两端连有反吹气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并联设置有若干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包括喷淋塔、分离器,喷淋塔下部连接转化气引入管路,喷淋头顶部设置氢气引出管路;喷淋塔下部和分离器上部之间设置碳酸氢钠溶液引出管路,分离器下部和喷淋塔上部之间设置氢氧化钠溶液循环管路,分离器顶部设置二氧化碳回收管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制氢中二氧化碳回收系统,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之后通过逆反应分离出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回收提取。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保;金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畅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7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