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汽车、船舶及储能等领域,由于化石能源的污染性和不可再生性,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动力锂离子电池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保护膜是用于卷芯入壳前贴护卷芯外的组件,目前电池设计多数采用壳体带正电,入壳时卷芯与壳壁刮擦,损坏卷芯,极易造成短路,严重可能导致电池漏液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试图克服以上缺陷,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以达到了保护卷芯,绝缘防腐耐高温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包括第一顶包覆膜、侧包覆膜、底包覆膜和第二顶包覆膜,第一顶包覆膜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的顶部粘接,第一顶包覆膜的侧壁与侧包覆膜的侧壁固定连接,侧包覆膜的侧壁与底包覆膜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顶包覆膜的侧壁与侧包覆膜的外壁固定连接。

第一顶包覆膜的顶部开设有通孔,第二顶包覆膜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底包覆膜的顶部开设有异形通孔。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膜的内部结构包括耐磨层、耐热层和防腐绝缘层,耐热层的顶部与耐磨层的底部固定连接,耐热层的底部与防腐绝缘层的顶部粘接。

进一步,第一顶包覆膜、第二顶包覆膜的顶部均开设通孔,底包覆膜的表面开设有异形通孔。

进一步,耐磨层为陶瓷耐磨颗粒喷涂而成。

进一步,耐热层为一种聚脂类高分子物mylar。

进一步,防腐绝缘层为pp塑料制成。

进一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厚度为120um-150u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由防腐绝缘层、耐热层和耐磨层组成,所选材料具有超强耐高温性,超强耐腐蚀性,超强绝缘性和耐磨性,且经济、对环境友好,整体厚度在120um-150um之间,比较轻薄,且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为聚脂类高分子物组成,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2、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将第一顶包覆膜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的顶部粘接,即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组装,使用方便,展开时便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顶包覆膜;2、侧包覆膜;3、底包覆膜;4、第二顶包覆膜;5、耐磨层;6、耐热层;7、防腐绝缘层;8、通孔;9、异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如图1-3所示,包括第一顶包覆膜1、侧包覆膜2、底包覆膜3和第二顶包覆膜4,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粘接,使用时,将第一顶包覆膜1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粘接,即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组装,操作简便,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的侧壁与侧包覆膜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包覆膜2的侧壁与底包覆膜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包覆膜4的侧壁与侧包覆膜2的外壁固定连接,结构简答实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底包覆膜3的顶部开设有异形通孔9,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均开设有相同位置尺寸的通孔8,所述通孔8根据卷芯的顶部构造开设,所述底包覆膜3的表面开设有异形通孔9,所述异形通孔9根据卷芯底部构造开设,在不影响卷芯使用的情况下对卷芯进行全面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膜的内部结构包括耐磨层5、耐热层6和防腐绝缘层7,所述耐热层6的顶部与耐磨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5为陶瓷耐磨颗粒喷涂而成,外表面的陶瓷耐磨颗粒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保护膜与电池外壳摩擦时也不易刮花或破损,所述耐热层6的底部与防腐绝缘层7的顶部粘接,所述耐热层6为一种聚脂类高分子物mylar,中间的聚脂类高分子物mylar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也能起到保护,所述防腐绝缘层7为pp塑料制成,内层的pp塑料具有优质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可隔绝卷芯外层负极与壳体接触,杜绝安全隐患,且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厚度为120um-150um,不仅起到保护卷芯的作用,而且比较轻薄,节省原料,比较经济。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顶包覆膜1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粘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组装,根据卷芯顶部与底部的结构,再将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自上而下套入卷芯外,即完成安装,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内部采用pp塑料、聚脂类高分子物mylar和陶瓷耐磨颗粒共同组合而成,外表面的陶瓷耐磨颗粒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在保护膜与电池外壳摩擦时也不易刮花或破损,中间的聚脂类高分子物mylar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也能起到保护,内层的pp塑料具有优质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可隔绝卷芯外层负极与壳体接触,杜绝安全隐患,且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包括第一顶包覆膜(1)、侧包覆膜(2)、底包覆膜(3)和第二顶包覆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粘接,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的侧壁与侧包覆膜(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包覆膜(2)的侧壁与底包覆膜(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包覆膜(4)的侧壁与侧包覆膜(2)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底包覆膜(3)的顶部开设有异形通孔(9);

所述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膜的内部结构包括耐磨层(5)、耐热层(6)和防腐绝缘层(7),所述耐热层(6)的顶部与耐磨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耐热层(6)的底部与防腐绝缘层(7)的顶部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包覆膜(1)、第二顶包覆膜(4)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8),所述底包覆膜(3)的表面开设有异形通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5)为陶瓷耐磨颗粒喷涂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6)为一种聚脂类高分子物myla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绝缘层(7)为pp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的厚度为120um-150u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包括第一顶包覆膜、侧包覆膜、底包覆膜和第二顶包覆膜,所述第一顶包覆膜的底部与第二顶包覆膜的顶部粘接,所述第一顶包覆膜的侧壁与侧包覆膜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包覆膜的侧壁与底包覆膜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包覆膜的侧壁与侧包覆膜的外壁固定连接。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由防腐绝缘层、耐热层和耐磨层组成,所选材料具有超强耐高温性,超强耐腐蚀性,超强绝缘性和耐磨性,且经济、对环境友好,整体厚度在120um‑150um之间,比较轻薄,且该锂离子电池用保护膜为聚脂类高分子物组成,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前兵;周德清;王永军;苏小柳;邱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6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