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具体是一种陶粒砂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陶粒砂因其具备保温隔热、吸水率低、抗冻性能和耐久性能好等优点,常常被用来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和卵石,其生产原料很多并且易得,通常是利用各类粘土、板岩、页岩、煤矸石、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多种原料,经过陶瓷烧结而成。
陶粒砂在制粒之后,一般要经过烘干工序,才能保证其颗粒在煅烧窑内高温煅烧时不易破裂,现有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在烘烤陶粒砂的过程中不能翻转陶粒砂,使其受热不均,导致烘干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粒砂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粒砂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滚筒和烘干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两端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撑上,所述滚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料门和出料门;所述烘干组件一端设置在滚筒内部的轴线位置并且其另一端穿出滚筒与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风机支撑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滚筒转动的动力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的两组电机支撑上并且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分别位于所述滚筒两端,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带传动装置和第一带传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撑上并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传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筒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滚筒内部并且与第一滚筒同轴,所述第二滚筒远离所述第一带传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带传动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滚筒上还开设有若干组筛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门包括第一进料门和第二进料门并且第一进料门和第二进料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顶部,所述出料门包括第一出料门和第二出料门并且第一出料门和第二出料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组件包括风机和风管,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风机支撑上并且其输出端内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风管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内部的中心线上并且风管靠近风机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滚筒与加热管联通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二滚筒内的部分还均匀设置有多组出风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还是设置有储料箱并且储料箱位于所述第一出料门下方,所述储料箱的数量为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带有出风孔的风管与带有加热管的风机配合,将热量均与扩散到滚筒内,使滚筒内的物料受热均匀;采用带有筛孔的第二滚筒,使其旋转带动内部物料翻转,充分与热量混合,加速烘干,同时将颗粒较小的物料筛出到第一滚筒,既能筛选大小不同的陶粒砂,又能使颗粒较小的陶粒砂远离热风,防止大颗粒陶粒砂和小颗粒陶粒砂受热不均;采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并且两者转向相反,带动被筛出的物料翻转,使其能够充分与热量混合,防止物料堆积在第一滚筒底部,被热风烘烤过度;采用第一出料门和第二出料门,配合两组储料箱,分开输送物料到不同的储料箱,便于分类收集和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陶粒砂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陶粒砂烘干装置中第二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机;2-第一带传动装置;3-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第一进料门;6-第二进料门;7-风管;8-第二带传动装置;9-第二电机;10-底板;11-滚筒支撑;12-筛孔;13-第二出料门;14-第一出料门;15-出风孔;16-储料箱;17-第一电机;18-电机支撑;19-风机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陶粒砂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滚筒和烘干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10和固定设置在底板10上的两组滚筒支撑11,所述滚筒两端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撑11上,所述滚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料门和出料门,分别用于进料和出料;所述烘干组件一端设置在滚筒内部的轴线位置并且其另一端穿出滚筒与固定设置在底板10上的风机支撑19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滚筒转动的动力机构。
通过进料门将物料投入到滚筒内,关闭进料门,启动动力机构,同时启动烘干组件,利用烘干组件向滚筒内部输送热量,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滚筒转动并且转速较低,使其既能带动物料翻转,使物料充分与热量混合,实现快速烘干,又能保证物料颗粒不散开。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固定安装在与底板10固定连接的两组电机支撑18上并且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分别位于滚筒两端,所述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带传动装置8和第一带传动装置2。
所述滚筒包括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所述第一滚筒3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撑11上并且其一端与第一带传动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筒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滚筒3内部并且与第一滚筒3同轴,所述第二滚筒4远离第一带传动装置2的一端与第二带传动装置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7通过第一带传动装置2带动第一滚筒3转动,所述第二电机9通过第二带传动装置8带动第二滚筒4转动并且转向与第一滚筒3相反。
所述第二滚筒4上还开设有若干组筛孔12,用于筛选物料,通过筛孔12将小于筛孔12孔径的物料筛选到第一滚筒3内,在烘干的过程给物料分类,便于后续使用。
所述进料门包括第一进料门5和第二进料门6并且第一进料门5和第二进料门6分别设置在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顶部,所述出料门包括第一出料门14和第二出料门13并且第一出料门14和第二出料门13分别设置在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的底部;打开第一进料门5和第二进料门6,向第二滚筒4内部投料,烘干后,打开第一出料门14输出第一滚筒3内的物料,再打开第二出料门13输出第二滚筒4内的物料,分开输出,便于分类收集。
所述烘干组件包括风机1和风管7,所述风机1固定安装在风机支撑19上并且其输出端内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风管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滚筒4内部的中心线上并且风管7靠近风机1的一端穿出第二滚筒4与加热管联通设置,所述风管7位于第二滚筒4内的部分还均匀设置有多组出风孔15,所述风机1通过加热管向风管7内输出热风,所述风管7通过出风孔15将热风均匀扩散到滚筒内,用于烘干滚筒内的物料。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陶粒砂烘干装置,为了增强本装置的实用性,方便分类收集烘干后的物料,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0上还是设置有储料箱16并且储料箱16位于第一出料门14下方,所述储料箱16的数量为两组;打开第一出料门14,将第一滚筒3内的物料输送到一组储料箱16内,收集好第一滚筒3内的物料后,更换另一组储料箱16,打开第二出料门13,将第二滚筒4内的物料输送到另一组储料箱16内,用两组储料箱16分别盛放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内的物料,便于分类收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打开打开第一进料门5和第二进料门6,向第二滚筒4内部投料,关闭第二进料门6和第一进料门5,防止物料在翻转过程中洒出;启动风机1,所述风机1通过加热管向风管7内输出热风,所述风管7通过出风孔15将热风均匀扩散到滚筒内,用于烘干滚筒内的物料;启动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通过第二带传动装置8带动第二滚筒4转动,翻转物料,使其受热均匀,实现快速烘干,同时通过筛孔12将小于筛孔12孔径的物料筛出到第一滚筒3内;同时启动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通过第一带传动装置2带动第一滚筒3转动,转向与第二滚筒4相反,带动被筛出的物料翻转,使物料充分与热量混合,防止物料堆积在第一滚筒3底部,被热风烘烤过度;物料烘干后,关闭风机1、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回到初始位置;打开第一出料门14,将第一滚筒3内的物料输送到一组储料箱16内,收集好第一滚筒3内的物料后,更换另一组储料箱16,打开第二出料门13,将第二滚筒4内的物料输送到另一组储料箱16内,分类收集好物料,关闭第二出料门13和第一出料门14,防止灰尘进入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陶粒砂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滚筒和烘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板(10)和固定设置在底板(10)上的两组滚筒支撑(11),所述滚筒两端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撑(11)上,所述滚筒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进料门和出料门;所述烘干组件一端设置在滚筒内部的轴线位置并且其另一端穿出滚筒与固定设置在底板(10)上的风机支撑(19)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滚筒转动的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固定安装在与所述底板(10)固定连接的两组电机支撑(18)上并且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分别位于所述滚筒两端,所述第二电机(9)和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带传动装置(8)和第一带传动装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4),所述第一滚筒(3)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滚筒支撑(11)上并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带传动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筒(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滚筒(3)内部并且与第一滚筒(3)同轴,所述第二滚筒(4)远离所述第一带传动装置(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带传动装置(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筒(4)上还开设有若干组筛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门包括第一进料门(5)和第二进料门(6)并且第一进料门(5)和第二进料门(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3)和所述第二滚筒(4)顶部,所述出料门包括第一出料门(14)和第二出料门(13)并且第一出料门(14)和第二出料门(1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3)和所述第二滚筒(4)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风机(1)和风管(7),所述风机(1)固定安装在风机支撑(19)上并且其输出端内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风管(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4)内部的中心线上并且风管(7)靠近风机(1)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滚筒(4)与加热管联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7)位于所述第二滚筒(4)内的部分还均匀设置有多组出风孔(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粒砂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还是设置有储料箱(16)并且储料箱(16)位于所述第一出料门(14)下方,所述储料箱(16)的数量为两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