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农业生产大多采用集约化规模种植,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很高,2010年我国化肥施用量(折纯)已达5550万吨,居世界第一,化肥施用量455.9千克/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5倍。磷肥分为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其具有性能稳定、水溶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磷铵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主要为氨氮废水、含磷废水,如不加以处理就排放,势必会污染环境;但处理的技术难度大且成本高。根据国家环保相关要求,需将废水中的氮氨含量处理至35mg/l以下,磷含量处理至15mg/l以下,方能排放。长期以来处理磷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氮废水成为制约磷铵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第一ph调节池、搅拌反应槽和第一沉淀槽组件,其中所述搅拌反应槽连接有氧化镁料仓,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ph调节池,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连接有磷酸铵镁料仓;

所述第二ph调节池连接有石灰料仓,所述第二ph调节池还连接有第二沉淀槽组件,该第二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ph调节池,该第三ph调节池连接有稀硫酸储存罐,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第三ph调节池的出渣口连接有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铵生产废水调节ph值后与加入的氧化镁在搅拌反应槽内充分反应,生成磷酸铵镁,反应完全、迅速,生成的磷酸铵镁在第一沉淀槽组件中沉淀、分离并储存在磷酸铵镁料仓内,而从第一沉淀槽组件中流出的废液通过石灰再次调节ph值后,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废水中的正磷酸盐反应生成磷酸钙,第二次处理后的废水经第三次ph调节后,废水中剩余的钙离子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此时废水即可达标排放,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磷酸铵镁可以作为薄膜缓释剂,也可以直接作为磷酸铵镁缓释肥使用,是一种含n、p、mg的多元素复合肥,可以直接用于农作物,生成的硫酸钙和磷酸钙含义钙、磷、硫等多种元素,也可以作为肥料使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作为优选:

上述第一沉淀槽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浓密槽和第二浓密槽,所述搅拌反应槽与所述第一浓密槽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浓密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ph调节池连接,所述第一浓密槽和第二浓密槽的出渣口连接有所述磷酸铵镁料仓。采用此结构,通过多级沉淀有利于提升沉淀效果。

上述第二ph调节池和第二沉淀槽组件之间还设有絮凝沉淀池,该絮凝沉淀池将所述第二ph调节池和第二沉淀槽组件连通,所述絮凝沉淀池连接有pac料仓和pam料仓。采用此结构,在第二次ph调节后、浓密沉淀前,加入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丙烯酰胺)协同沉淀,有利于提升沉淀分离效果。

上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浓密槽和第四浓密槽,所述絮凝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浓密槽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四浓密槽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ph调节池连接,所述第三浓密槽和第四浓密槽的出渣口与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连接。采用此结构,通过多级沉淀有利于提升沉淀效果。

上述第一ph调节池连接有氢氧化钠料仓,该氢氧化钠料仓内的氢氧化钠溶解后通过第一计量泵被送入所述第一ph调节池。采用此结构,通过氢氧化钠将第一ph调节池的ph值调节至8-8.5,从而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

上述第一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磷酸铵镁料仓之间还设有第一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渣口连接有第一干燥机,该第一干燥机连接有所述磷酸铵镁料仓,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浓密槽连接。采用此结构,生产的磷酸铵镁经固液分离、干燥后即可长时间储存,而从磷酸铵镁污泥中分离出的废水又再次进入系统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能确保所有废水均能达标排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废水中有效物质的充分利用。

上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之间还设有第二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渣口连接第二干燥机,所述第二干燥机与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连接,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三ph调节池连接。采用此结构,生成的硫酸钙和磷酸钙经固液分离、干燥后即可长时间保存,而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一步流回系统,确保所有废水均达标排放。

上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和第二固液分离装置为压滤机或离心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磷铵化工厂产生的废水,其中的氮氨、总磷等被转化成磷酸铵镁、磷酸钙和硫酸钙,反应完全、迅速,其中磷酸铵镁可以作为薄膜缓释剂,也可以直接作为磷酸铵镁缓释肥使用,是一种含n、p、mg的多元素复合肥,可以直接用于农作物,生成的硫酸钙和磷酸钙含义钙、磷、硫等多种元素,也可以作为肥料使用,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而最终排出的废水能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1、第一ph调节池2、搅拌反应槽3和第一沉淀槽组件,其中所述搅拌反应槽3连接有氧化镁料仓17,该氧化镁料仓17内的氧化镁通过第一螺旋计量称18被送入所述搅拌反应槽3内,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ph调节池9,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连接有磷酸铵镁料仓8;

所述第二ph调节池9连接有石灰料仓25,该石灰料仓25内的石灰通过第二螺旋计量称26被送入所述第二ph调节池9内,所述第二ph调节池9还连接有第二沉淀槽组件,该第二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ph调节池14,该第三ph调节池14连接有稀硫酸储存罐30,所述稀硫酸储存罐30内的稀硫酸通过第二计量泵24被送入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内,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的出渣口连接有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

所述第一ph调节池2连接有氢氧化钠料仓15,该氢氧化钠料仓15内的氢氧化钠在氢氧化钠溶解池29内溶解后通过第一计量泵16被送入所述第一ph调节池2。

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浓密槽4和第二浓密槽5,所述搅拌反应槽3与所述第一浓密槽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浓密槽5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ph调节池9连接,所述第一浓密槽4和第二浓密槽5的出渣口连接有所述磷酸铵镁料仓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磷酸铵镁料仓8之间还设有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所述第一浓密槽4和第二浓密槽5的出渣口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的出渣口连接有第一干燥机7,该第一干燥机7连接有所述磷酸铵镁料仓8,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浓密槽5连接。

所述第二ph调节池9和第二沉淀槽组件之间还设有絮凝沉淀池10,该絮凝沉淀池10将所述第二ph调节池9和第二沉淀槽组件连通,所述絮凝沉淀池10连接有pac料仓19和pam料仓22,其中所述pac料仓19内的pac经螺旋输送至pac溶解池20后通过第三计量泵21被送入所述絮凝沉淀池10,所述pam料仓22内的pam经螺旋输送至pam溶解池23后通过第四计量泵24被送入所述絮凝沉淀池10。

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浓密槽11和第四浓密槽13,所述絮凝沉淀池10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浓密槽1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四浓密槽13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连接,所述第三浓密槽11和第四浓密槽13的出渣口与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之间还设有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所述第三浓密槽11和第四浓密槽13的出渣口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的出渣口连接第二干燥机28,所述第二干燥机28与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连接,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连接。

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和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为压滤机或离心机。

使用时,磷铵化工厂的废水,废水中氨氮含量约为300-500mg/l,总磷含量(主要是以磷酸根离子的盐类存在)约为5000-8000mg/l,ph为2-3,集中在废水池1内,通过第一ph调节池2将其ph值调节至8-8.5,进入搅拌反应槽3后与加入的氧化镁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mg2 h2po4- nh4 6h2o=mgnh4po4·6h2o 2h

生成的复盐磷酸铵镁经第一沉淀槽组件分离后,废水进入第二ph调节池9,与池内的碳酸钙沉淀反应生产磷酸钙,在pac、pam的协同沉淀下,在第二沉淀槽组件内沉淀分离,剩余的废水中还含有少量过量的钙离子,该部分钙离子进入第三ph调节池14内后与池内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此时废水的氮氨含量小于35mg/l,总磷含量小于15mg/l,符合排放标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1)、第一ph调节池(2)、搅拌反应槽(3)和第一沉淀槽组件,其中所述搅拌反应槽(3)连接有氧化镁料仓(17),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ph调节池(9),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连接有磷酸铵镁料仓(8);

所述第二ph调节池(9)连接有石灰料仓(25),所述第二ph调节池(9)还连接有第二沉淀槽组件,该第二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ph调节池(14),该第三ph调节池(14)连接有稀硫酸储存罐(30),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的出渣口连接有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浓密槽(4)和第二浓密槽(5),所述搅拌反应槽(3)与所述第一浓密槽(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浓密槽(5)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ph调节池(9)连接,所述第一浓密槽(4)和第二浓密槽(5)的出渣口连接有所述磷酸铵镁料仓(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h调节池(9)和第二沉淀槽组件之间还设有絮凝沉淀池(10),该絮凝沉淀池(10)将所述第二ph调节池(9)和第二沉淀槽组件连通,所述絮凝沉淀池(10)连接有pac料仓(19)和pam料仓(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浓密槽(11)和第四浓密槽(13),所述絮凝沉淀池(10)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浓密槽(1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四浓密槽(13)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连接,所述第三浓密槽(11)和第四浓密槽(13)的出渣口与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h调节池(2)连接有氢氧化钠料仓(15),该氢氧化钠料仓(15)内的氢氧化钠溶解后通过第一计量泵(16)被送入所述第一ph调节池(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磷酸铵镁料仓(8)之间还设有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所述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的出渣口连接有第一干燥机(7),该第一干燥机(7)连接有所述磷酸铵镁料仓(8),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浓密槽(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之间还设有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所述第二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的出渣口连接第二干燥机(28),所述第二干燥机(28)与所述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12)连接,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三ph调节池(1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6)和第二固液分离装置(27)为压滤机或离心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池、第一pH调节池、搅拌反应槽和第一沉淀槽组件,其中搅拌反应槽连接有氧化镁料仓,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pH调节池,第一沉淀槽组件的出渣口连接有磷酸铵镁料仓,第二pH调节池连接有石灰料仓,第二pH调节池还连接有第二沉淀槽组件,第二沉淀槽组件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三pH调节池,第三pH调节池连接有稀硫酸储存罐,第二沉淀槽组件和所述第三pH调节池的出渣口连接有硫酸钙及磷酸钙料仓,本实用新型将磷铵化工厂产生的废水中的氮氨、总磷等转化成磷酸铵镁、磷酸钙和硫酸钙,且最终排出的废水能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兰洲;李兵;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6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