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卷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锂电池应用广泛,一般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后备电源,如电脑主板,电子表,电子词典,电子秤,遥控器,电动玩具,心脏起搏器,电子助听器,计数器,照相机等。
在锂电池的生产中,锂电池卷绕设备是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卷绕设备的吸尘管道设计是影响锂电池生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机器上的除尘系统往往依靠客户现场车间的通风风道,由于车间设备多而分散,从主风道引出达到设备的风管往往风力偏低,除尘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高清洁度的除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中的吸风口合理的分布在设备内的各个关键工位上,用于实现极片表面及设备材料掉落粉尘的吸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包括:
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设置有抽风口;
主管道,包括起始端和末端,所述起始端与所述抽风口连通,所述末端设置有堵头;以及
若干形成并联的分支管道,所有所述分支管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吸风口,不同分支管道的吸风口分别对应通向至极耳焊接工位、卷料放卷工位以及极片裁切工位。
有益效果:通过将分支管道延伸至设备内的极耳焊接工位、卷料放卷工位以及极片裁切工位,同时在工位处形成吸风口,实现了对设备内关键工位的吸尘处理。吸风口对准关键工位,有效确保了风量充足且吸尘精准,进而达到高清洁度的除尘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所述抽风口与所述主管道的起始端之间设置有集尘过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所述极耳焊接工位包括正极极耳焊接工位和负极极耳焊接工位,所述卷料放卷工位包括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所述极片裁切工位包括正极极片裁切工位和负极极片裁切工位;所述分支管道包括第一分支管道、第二分支管道、第三分支管道、第四分支管道以及第五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管道,其中一个子管道通向至正极极片裁切工位,另一个子管道通向至负极极片裁切工位;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和第四分支管道分别通向至正极极耳焊接工位和负极极耳焊接工位;所述第三分支管道和第五分支管道分别通向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所述第一分支管道连通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主管道的起始端之间,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第三分支管道、第四分支管道以及第五分支管道均连通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主管道的末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和第四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4个吸风口,4个吸风口分别两两布置在正极极耳焊接工位的两侧或者负极极耳焊接工位的两侧;所述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均包括两个交替放卷的第一放卷工位和第二放卷工位,所述第三分支管道和第五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2两个吸风口,其中一个吸风口对准第一放卷工位,另一个吸风口对准第二放卷工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所述主管道的直径为50mm,两个所述子管道形成的吸风口的直径为8mm;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第三分支管道、第四分支管道以及第五分支管道在第二端形成的吸风口的直径为12m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的整体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尘过滤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尘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风口布置在正极极耳焊接工位处两侧的示意图;
图5为吸风口布置在负极极耳焊接工位处两侧的示意图;
图6为吸风口布置在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处的示意图;
图7为吸风口布置在负极卷料放卷工位处的示意图;
图8为吸风口布置在正极极片裁切工位处的示意图;
图9为吸风口布置在负极极片裁切工位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吸尘风机10、集尘过滤器、主管道30、控制阀40、若干形成并联的分支管道以及变径接头70组成。
其中,吸尘风机10上开设有抽风口11,集尘过滤器具体采用了集尘过滤桶20,用于实现灰尘的过滤,延长吸尘风机10的使用寿命。集尘过滤桶20上开设有两个连通口,主管道30一端为起始端,另一端为末端。集尘过滤桶20的其中一个连通口与抽风口11连通,另一个连通口与主管道30的起始端连通。主管道30末端设置有堵头,防止因末端进气而影响到主管道30的气密性。
分支管道包括5条且相互形成并联,每条分支管道的第一端通过变径接头70与主管道30连通,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吸风口60。分支管道具体包括第一分支管道51、第二分支管道52、第三分支管道53、第四分支管道54以及第五分支管道55。
第一分支管道51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管道,其中一个子管道通向至正极极片裁切工位85,另一个子管道通向至负极极片裁切工位86;第二分支管道52和第四分支管道54分别通向至正极极耳焊接工位81和负极极耳焊接工位82;第三分支管道53和第五分支管道55分别通向正极卷料放卷工位83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84。
启动吸尘风机10,各个吸风口60产生倒吸气流,进而实现碎屑会灰尘的收集。通过将分支管道延伸至设备内的极耳焊接工位、卷料放卷工位以及极片裁切工位,同时在工位处形成吸风口60,实现了对设备内关键工位的吸尘处理。吸风口60合理的分布在设备内的各个关键工位上,且吸风口60对准关键工位,有效确保了风量充足且吸尘精准,高效的实现极片表面及设备材料掉落粉尘的吸附,进而达到高清洁度的除尘要求。
作为优选,控制阀40设置在主管道30上,第一分支管道51连通在控制阀40与主管道30的起始端之间,第二分支管道52、第三分支管道53、第四分支管道54以及第五分支管道55均连通在控制阀40与主管道30的末端之间。该控制阀40用来实现极片裁切工位处风量的调节和控制。控制阀40具体可以是通断阀或开关阀等。
由于极片裁切后产生的粉尘对即将进行卷绕的电芯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极片裁切工位的吸尘效果,当极片进行裁切瞬间,控制阀40将极片裁切工位以外的吸风口60进行关闭,集中风力对极片裁切工位处进行吸尘,这样就可以极大减少极片在裁切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极片裁切完成后,再打开控制阀40,使得其他的吸风口60恢复正常吸尘。
参照图4至图9,在该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中,第二分支管道52和第四分支管道54的第二端均形成4个吸风口60,4个吸风口60分别两两布置在正极极耳焊接工位81的两侧或者负极极耳焊接工位82的两侧,通过两侧同时吸尘,效果更佳。
正极卷料放卷工位83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84均包括两个交替放卷的第一放卷工位和第二放卷工位,第三分支管道53和第五分支管道55的第二端均形成2两个吸风口60,其中一个吸风口60对准第一放卷工位,另一个吸风口60对准第二放卷工位。由于第一放卷工位和第二放卷工位需要交替工作以实现不间断放卷,所以两处都需要设置吸风口60。
再次参照图1,该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中的主管道30的直径为50mm,第一分支管道51的直径为12mm,具体地,第一分支管道51通过一个“50转20”以及“20转12”的变径接头70与主管道30连通。其中“50转20”可解释为:直径由50mm转变成20mm。
两个子管道通过“20转18”的变径接头70与第一分支管道51连通,并形成直径为8mm的吸风口60。同理,第二分支管道52、第三分支管道53、第四分支管道54以及第五分支管道55分别通过不同尺寸的变径接头70连通在主管道30上,并最终在第二端形成直径为12mm的吸风口60。
该除尘装置通过设计适当的吸风管管径以及吸风口60大小,气流平稳,吸尘效果良好。
同时,吸尘风机10上还安装有消音器12,减少噪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尘风机,所述吸尘风机设置有抽风口;
主管道,包括起始端和末端,所述起始端与所述抽风口连通,所述末端设置有堵头;以及
若干形成并联的分支管道,所有所述分支管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管道连通,所述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吸风口,不同分支管道的吸风口分别对应通向至极耳焊接工位、卷料放卷工位以及极片裁切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口与所述主管道的起始端之间设置有集尘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焊接工位包括正极极耳焊接工位和负极极耳焊接工位,所述卷料放卷工位包括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所述极片裁切工位包括正极极片裁切工位和负极极片裁切工位;所述分支管道包括第一分支管道、第二分支管道、第三分支管道、第四分支管道以及第五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管道,其中一个子管道通向至正极极片裁切工位,另一个子管道通向至负极极片裁切工位;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和第四分支管道分别通向至正极极耳焊接工位和负极极耳焊接工位;所述第三分支管道和第五分支管道分别通向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所述第一分支管道连通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主管道的起始端之间,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第三分支管道、第四分支管道以及第五分支管道均连通在所述控制阀与所述主管道的末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管道和第四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4个吸风口,4个吸风口分别两两布置在正极极耳焊接工位的两侧或者负极极耳焊接工位的两侧;所述正极卷料放卷工位和负极卷料放卷工位均包括两个交替放卷的第一放卷工位和第二放卷工位,所述第三分支管道和第五分支管道的第二端均形成2两个吸风口,其中一个吸风口对准第一放卷工位,另一个吸风口对准第二放卷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设备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的直径为50mm,两个所述子管道形成的吸风口的直径为8mm;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第三分支管道、第四分支管道以及第五分支管道在第二端形成的吸风口的直径为12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