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7


本发明涉及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夏、秋季节常常是蚊虫类活动比较频繁的季节,而蚊虫具有向光性,容易围绕光源进行盘旋。随着前端监控设备越来越向民用化推进,在偏远山区以及农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因蚊虫集聚对监控设备的图像采集的完整性逐渐成为监控领域的较大的困扰。传统的驱虫方式包括烟熏、香料驱蚊以及暗光除蚊等,但上述几种方式基本上适用于密闭小空间环境使用。并且驱虫香料存在使用周期短(需要不断定期补充)、无可持续、空间局限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本体内的声波发生器;

所述摄像设备本体包括底壳以及盖设在所述底壳上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镜头,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发光设备,所述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第三安装孔为多个,所述声波发生器为多个,一个所述声波发生器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针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存在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安装孔。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摄像设备本体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安装盖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的外盖,所述外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置对应的透光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拍摄孔。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透光孔内设置有透光玻璃。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外盖上还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在所述外盖上的开设位置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盖上的开设位置错开,或所述出音孔在所述外盖上的开设位置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盖上的开设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在所述外盖与所述安装盖之间设置有防水膜。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声波发生器包括电源模块、振荡电路、放大电路以及蜂鸣片;

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电源电流进行处理以产生振荡信号;

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振荡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蜂鸣片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放大处理后的振荡信号产生声波信号并输出。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单结晶体管,所述电位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第一基极通过上拉电阻后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第二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所述电源电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电位器后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所述第一电容的充电量达到预设峰值时,所述单结晶体管导通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放电,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值下降到预设值时,所述单结晶体管截止,经过多次充电及放电以产生振荡信号,其中,所述电位器用于改变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容、三极管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单结晶体管的第二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设备中,所述声波发生器通过点胶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设备本体及设置在摄像设备本体内的声波发生器,其中,摄像设备本体包括底壳及盖设在底壳上的安装盖。在安装盖上开设有安装有镜头的第一安装孔、安装有发光设备的第二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声波发生器的第三安装孔。如此,补光设备开启以为镜头拍摄进行补光时,声波发生器可启动以驱逐因发光设备的光源而吸引的具有趋光性的蚊虫等,避免了蚊虫围绕在镜头周围而影响镜头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盖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声波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盖及外盖的装配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的结构图之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盖和外盖的装配图之二。

图标:10-摄像设备;100-摄像设备本体;110-底壳;120-安装盖;121-第一安装孔;122-第二安装孔;123-第三安装孔;130-外盖;131-透光孔;132-拍摄孔;133-出音孔;210-电源模块;sw-电源开关;vd-发光二级管;220-振荡电路;rp-电位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c1-第一电容;vt1-单结晶体管;230-放大电路;c2-第二电容;vt2-三极管;c3-第三电容;bc-蜂鸣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10的结构图,所述摄像设备10包括摄像设备本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本体100内的声波发生器。所述摄像设备本体100包括底壳110以及盖设在所述底壳110上的安装盖120,所述安装盖12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1、第二安装孔122以及第三安装孔123。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内安装有镜头,所述第二安装孔122内安装有发光设备,所述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内。

本实施例中,在夜晚进行拍摄时,为了提高图像采集的明亮度,则可开启发光设备以为镜头拍摄进行补光。而由于蚊虫等的趋光性,在发光设备开启后将吸引蚊虫等围绕在镜头周围。通过启动声波发生器以产生次声波或超声波可达到驱逐蚊虫的目的,保障镜头的图像采集的完整性。并且,声波发生器产生的次声波或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khz),不会对人体造成干扰,具有低噪、工作环境简单等优点。

通过上述设置,声波发生器内置于摄像设备本体100内,避免了直接在摄像设备10外部设置声波发生器所造成的外观上的缺陷。且避免了采用外置声波发生器所产生的额外的人工安装工作及便捷度不高的问题。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声波发生器采用集成封装,小型化了声波发生器的体积。将声波发生器内置在摄像设备本体100内,不影响设备外观形貌,且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采用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或次声波以驱逐蚊虫,利用的是模拟发出蚊虫等的天敌所发出的声波,例如蜻蜓发出的声波为次声波(小于20hz)、蝙蝠发出的声波为超声波(大于20khz),这种声波信号将使蚊虫等焦躁不安从而远离声波发出体。

声波驱虫属于声波类型,而摄像设备10内部的信号干扰属于电磁波的干扰,故两种不属于同类型的波形,不存在声波干扰设备内部器件运行的风险。因此,在摄像设备10内部设置声波发生器不会影响到摄像设备10其他器件的运行,其实用性强。

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请结合参阅图2,为了提高驱虫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可以为多个,例如三个或四个等。对应地,所述声波发生器可以为多个。一个所述声波发生器对应安装在所述多个第三安装孔123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122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22为多个时,所述发光设备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发光设备可分别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2内。所述发光设备的作用主要是对镜头拍摄进行补光,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设备可采用led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光效率高、低电压、体积小、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震能力强及节能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超声波信号短距离衰减较快,为了避免声波发生器与镜头及发光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导致无法较好地对因趋光性而集中在发光设备及镜头前的蚊虫进行驱逐,因此本实施例在设置第三安装孔123时,可针对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2,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安装孔123,其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为50mm或40mm等。如此,可避免由于第三安装孔123内的声波发生器距离发光设备及镜头较远而因超声波或次声波信号衰减导致驱逐效果不良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声波发生器的发声端的发声方向与所述镜头的采集方向及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方向一致,如此,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集中在发光设备发出的光线的范围内,以达到对该范围内的蚊虫的良好的驱逐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声波发生器可通过点胶方式、或通过卡扣部件、或者是螺栓及螺钉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内,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声波发生器与第三安装孔123的配合更好且与第三安装孔123的内壁不易产生间隙,因此,采用点胶方式将声波发生器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123内。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声波发生器包括电源模块210、振荡电路220、放大电路230及蜂鸣片bc。所述振荡电路220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2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电源电流进行处理以产生振荡信号。所述放大电路230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电路22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振荡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蜂鸣片bc与所述放大电路23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放大处理后的振荡信号产生声波信号并输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荡电路220包括电位器rp、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以及单结晶体管vt1。其中,单结晶体管vt1为只有一个pn结作为发射极而有两个基极的三端半导体器件。

所述电位器rp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2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vt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第一基极通过上拉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210、第二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210包括电源gb、电源开关sw及发光二极管vd,在闭合电源开关sw后,发光二极管vd可指示工作信号。所述电源电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电阻r1及所述电位器rp后对所述第一电容c1充电,在所述第一电容c1的充电量达到预设峰值时,所述单结晶体管vt1导通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放电。在所述第一电容c1的电压值下降到预设值时,所述单结晶体管vt1截止,经过多次充电及放电以产生振荡信号。其中,所述电位器rp用于改变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产生的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可通过电位器rp进行调节,例如振荡频率可为25khz-30khz,或者振荡频率可为25khz-75khz,或者也可以是其他范围内的振荡频率。产生较宽泛的振荡频率可起到驱逐较多虫类的效果,例如对于蚊子、蝼蛄、飞蛾、甲虫、蟑螂、苍蝇等均可达到驱逐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大电路230包括第二电容c2、三极管vt2以及第三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单结晶体管vt1的第二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210,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

通过上述设置,振荡电路220产生的振荡信号经过放大电路230的放大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三电容c3输出至所述蜂鸣片bc。蜂鸣片bc在振荡信号的作用下产生声波信号并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蜂鸣片bc可以是压电陶瓷蜂鸣片。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摄像设备10的整体美观及避免内部设备被损坏,所述摄像设备本体100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安装盖120的远离所述底壳110的一侧的外盖130。所述外盖13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22位置对应的透光孔131。其中,所述透光孔131内还设置有透光玻璃。由于所述外盖130上的透光孔131的位置与所述安装盖120上的第二安装孔122的位置相对应,因此第二安装孔122内的发光设备发出的光线可通过所述透光孔131后射出。所述透光玻璃可起到透光的效果且起到保护内部的发光设备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盖13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安装盖120上的第一安装孔121位置对应的拍摄孔132。由于所述拍摄孔13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21的位置相对应,因此第一安装孔121内的镜头可通过所述拍摄孔132进行图像采集。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盖130上还开设有多个出音孔133,所述出音孔133的作用是使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信号能够更好地从摄像设备本体100内传出,从而更好地达到驱逐蚊虫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音孔133的开设位置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23的开设位置相对应,如此,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信号可较好地从出音孔133传出,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声波发生器直接暴露在外,所述出音孔133在所述外盖130上的开设位置也可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23在所述安装盖120上的开设位置错开,采用这种设计可以较好地保护内部的声波发生器,请参阅图4和图5。

所述外盖130可以起到对安装盖120以及底壳110内的器件的密封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外盖130上开设有通孔等,因此在防水、防潮性上效果不是很好。考虑到这种情况,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盖130和所述安装盖120之间还设置有防水膜。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膜可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所制成,当然所述防水膜的材质并不局限于此,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材料。由膨体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的防水膜具有高强度、低收缩及抗磨损等优点,其厚度可以达到毫米级,例如0.03mm。并且由于由膨体聚四氟乙烯所制成的防水膜具有透气性,因此不会影响到声波发生器产生的声波信号的传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设备10,包括摄像设备本体100及设置在摄像设备本体100内的声波发生器,其中,摄像设备本体100包括底壳110及盖设在底壳110上的安装盖120。在安装盖120上开设有安装有镜头的第一安装孔121、安装有发光设备的第二安装孔122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声波发生器的第三安装孔123。如此,发光设备开启以为镜头拍摄进行补光时,声波发生器可启动以驱逐因发光设备的光源而吸引的具有趋光性的蚊虫等,避免了蚊虫围绕在镜头周围而影响镜头的拍摄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摄像设备本体内的声波发生器;

所述摄像设备本体包括底壳以及盖设在所述底壳上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镜头,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发光设备,所述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为多个,所述声波发生器为多个,一个所述声波发生器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三安装孔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针对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存在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本体还包括盖设在所述安装盖的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的外盖,所述外盖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位置对应的透光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拍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内设置有透光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还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在所述外盖上的开设位置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盖上的开设位置错开,或所述出音孔在所述外盖上的开设位置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盖上的开设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盖与所述安装盖之间设置有防水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发生器包括电源模块、振荡电路、放大电路以及蜂鸣片;

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电源电流进行处理以产生振荡信号;

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振荡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蜂鸣片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根据放大处理后的振荡信号产生声波信号并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以及单结晶体管,所述电位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连接、第一基极通过上拉电阻后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第二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所述电源电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电位器后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在所述第一电容的充电量达到预设峰值时,所述单结晶体管导通并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放电,在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压值下降到预设值时,所述单结晶体管截止,经过多次充电及放电以产生振荡信号,其中,所述电位器用于改变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容、三极管以及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单结晶体管的第二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上拉电阻连接至所述电源模块,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发生器通过点胶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设备本体及设置在摄像设备本体内的声波发生器,其中,摄像设备本体包括底壳及盖设在底壳上的安装盖。在安装盖上开设有安装有镜头的第一安装孔、安装有发光设备的第二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声波发生器的第三安装孔。如此,发光设备开启以为镜头拍摄进行补光时,声波发生器可启动以驱逐因发光设备的光源而吸引的具有趋光性的蚊虫等,避免了蚊虫围绕在镜头周围而影响镜头的拍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音;杨骏超;武堂盛;陈高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5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