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led灯泡。
背景技术:
led灯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已经取代白炽灯及电子节能灯,成为主流的照明产品。现有的led灯,按照外壳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led塑料灯类和led玻璃灯类。
led塑料灯又有全周光灯和非全周光灯,非全周光灯的工艺成熟,装配简单,是市面上的主流led灯,但是,由于其发光角度受限,不适宜用在水晶灯、花灯、吊灯、玉石灯等装饰型灯具上面,且很难达到传统白炽灯的照明效果,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全周光灯发光角度大,方便运输,不易破碎,但是其设计复杂,很难实现自动化组装,成本昂贵。
led玻璃灯能够实现全周光的出光效果,适用传统的白炽灯的封排产线,但是玻璃外壳易碎,不易运输,依靠气体散热,漏气后的寿命没有保证,且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能完全排除漏气的风险。
基于现有led灯具的种种不足之处,有必要提出一种运输方便、发光角度大、结构简单且便于自动化生产的led灯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泡,运输方便、发光角度大、结构简单且便于自动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泡,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相连接的塑料壳、位于所述塑料壳内部的芯柱以及与所述芯柱相连接的光引擎;
所述塑料壳由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壳体构成,并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芯柱及光引擎位于所述腔体内部;
所述灯头固定至少两个壳体,使得至少两个壳体组装成整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灯头套设于所述塑料壳上,其与所述塑料壳铆接连接或通过胶水粘结。
优选地,所述塑料壳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拼接的第二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接触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接触处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芯柱包括玻璃本体、与所述玻璃本体相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
所述第一导电件位于所述腔体内部并与所述光引擎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塑料壳的底部还设有通孔;
所述第二导电件在腔体内通过所述通孔伸出,并与所述灯头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引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led灯珠、与所述led灯珠电连接的电源元件以及与所述led灯珠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优选地,所述基板为可折弯铝基板;
所述电源元件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或者安装于所述芯柱上;
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塑料壳上还设有位于其侧面的第一对流孔和位于其顶部的第二对流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泡,通过塑料壳与芯柱相互配合,实现了全周角发光,发光角度大,塑料壳由至少两个壳体构成,并通过灯头与塑料壳之间的连接实现塑料壳的固定安装,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且不易破碎,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泡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泡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泡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泡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泡,包括灯头1、与所述灯头1相连接的塑料壳2、位于所述塑料壳2内部的芯柱3以及与所述芯柱3相连接的光引擎4;
所述塑料壳2由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壳体构成,并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腔体5,所述芯柱3及光引擎4位于所述腔体5内部;
所述灯头1固定所述壳体,使得至少两个壳体组装成整体结构。
所述灯头1用于实现所述led灯泡与外界电源之间的机械连接及电连接,保证所述led灯泡能够正常工作。所述灯头可以为螺纹灯头,也可以为卡口灯头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灯头。
如图3所示,所述塑料壳2与所述灯头1相连接,具体的,所述塑料壳2嵌入所述灯头1内部,便于通过所述灯头1套设于所述塑料壳2上,实现对所述塑料壳2的固定安装,所述塑料壳2与所述灯头1铆接连接或通过胶水粘结。
所述塑料壳2由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壳体构成,并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腔体5,便于容置所述芯柱3和所述光引擎4。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壳2包括第一壳体21和与所述第一壳体21相互拼接的第二壳体22,为了使得所述芯柱3于所述灯头1之间的电连接,所述塑料壳2的底部还设有通孔23,便于芯柱3从所述通孔23伸出,与所述灯头1电连接。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1上与所述第二壳体22相互接触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4,所述第二壳体22上与所述第一壳体21相互接触处设有第二连接件25,所述第一连接件24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5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的限位,保证所述塑料壳2能够顺利安装。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4为凸起和/或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25为凸起和/或凹槽,通过凸起嵌入凹槽内部,实现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之间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壳2,通过第一连接件24和第二连接件25相互配合,实现定位,再通过套设于塑料壳2上的灯头1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塑料壳2的装配及固定,安装方便快捷,便于自动化生产。
为了防止光引擎4产生的热量在所述塑料壳2内部集聚,影响其使用寿命,所述塑料壳2上还设有位于其侧面的第一对流孔26和位于其顶部的第二对流孔27,通过第一对流孔26和第二对流孔27的设置,使得塑料壳内部的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提高光引擎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芯柱3用于实现光引擎4的固定安装及电连接,其包括玻璃本体31、与所述玻璃本体31相连接的第一导电件32和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2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33,所述第一导电件32位于所述腔体5内部与所述光引擎4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33在腔体5内通过所述通孔23伸出,并与所述灯头1电连接,从而实现了所述灯头1与光引擎4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光引擎4安装于所述芯柱3上,其用于提供光源,包括基板41、位于所述基板41上的led灯珠42、与所述led灯珠42电连接的电源元件43以及与所述led灯珠42电连接的连接端子44,所述基板41为可折弯铝基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形状的光引擎4,所述led灯珠42位于所述基板41上用于提供光源,所述电源元件43可以安装于所述基板41上,可以安装于所述芯柱3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电源元件43的位置,其与所述led灯珠42电连接,用于保证所述led灯珠42能够正常工作。所述连接端子44与所述led灯珠42电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32电连接,保证所述光引擎4能够正常受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灯泡,通过塑料壳2与芯柱3相互配合,实现了全周角发光,发光角度大,塑料壳2由至少两个壳体构成,并通过灯头1与塑料壳2之间的连接实现塑料壳2的固定安装,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且不易破碎,便于运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led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相连接的塑料壳、位于所述塑料壳内部的芯柱以及与所述芯柱相连接的光引擎;
所述塑料壳由至少两个相互拼接的壳体构成,并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腔体,所述芯柱及光引擎位于所述腔体内部;
所述灯头固定至少两个壳体,使得至少两个壳体组装成整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套设于所述塑料壳上,其与所述塑料壳铆接连接或通过胶水粘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拼接的第二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接触处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接触处设有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进行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包括玻璃本体、与所述玻璃本体相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的第二导电件;
所述第一导电件位于所述腔体内部并与所述光引擎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的底部还设有通孔;
所述第二导电件在腔体内通过所述通孔伸出,并与所述灯头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led灯珠、与所述led灯珠电连接的电源元件以及与所述led灯珠电连接的连接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可折弯铝基板;
所述电源元件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或者安装于所述芯柱上;
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上还设有位于其侧面的第一对流孔和位于其顶部的第二对流孔。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