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及可控震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3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及可控震源。



背景技术:

可控震源是一种在野外包括戈壁、沙漠、农田地、丘陵、城镇和城市等地找油找气的石油勘探特种设备,肩负着在全球找油找气的重任,可控震源震动向地下传递地震能量,形成地震波,被采集仪器接收形成地震资料。可控震源诞生将近70年来,电子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及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都发展迅猛,成为当前石油勘探的主力军。

安装在可控震源驾驶室顶的天线,用于地震采集仪器与可控震源之间的数据传输及通话,天线安装的高度直接影响数据传输及通话的质量,尤其在如塔克拉玛干等起伏较大的沙漠和城镇施工时,受地形高度差影响及高楼对信号的遮挡和高压线对信号的干扰,数据传输过程数据极易丢失。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可控震源高效实用的天线升降装置,当前可控震源施工需要增加天线高度时,举升天线的方法是用塑料胶带将一根加长铁杆与驾驶室后部立柱绑定在一起,再将天线用塑料胶带与铁杆顶部绑定在一起,达到天线增高的目的,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在地震队开工前,这些工作占用了可控震源项目组宝贵的准备时间,给可控震源技术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当遇到桥洞、树林或高压线时,需要将铁杆与天线全拆卸下来,很多时候可控震源操作手忘了拆卸铁杆,造成天线折断,在天线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只能让可控震源停止施工,降低地震队地震资料采集效率,增加地震队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可控震源天线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升降杆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升降杆均连接到电磁阀;其中,

可控震源的天线设置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电磁阀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以实现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还包括:监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控装置为距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杆通过液压胶管连接到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控震源,所述的可控震源包括: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以控制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升降杆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升降杆均连接到电磁阀;其中,

可控震源的天线设置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电磁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以实现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可控震源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还包括:监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控震源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控装置为距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可控震源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

本实用新型可控震源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杆通过液压胶管连接到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可控震源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将可控震源专用天线安装在天线升降装置顶部,震源操作人员通过操控天线升降装置,实现可控震源专用天线的举升和下降,同时实现可控震源在施工行走过程中对天线前方障碍物的监控,并将监控到的障碍物信息传递给可控震源驾驶人员,在可控震源天线触碰到障碍物之前降落天线,达到施工中保护天线升降装置的目的。通过举升天线,增加可控震源与地震采集仪器的信号传输率,通过可控震源行走过程中降落天线,避免举升的可控震源天线被树林或桥洞折断,实现对可控震源天线的保护,从而提高可控震源施工效率,为地震队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可控震源天线升降装置示意图;

图2为可控震源天线升降装置工作流程图;

图3为可控震源天线下降设计原理图;

图4为可控震源天线上升设计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震源天线升降装置,以高精度可控震源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高精度可控震源上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控震源控制装置所有部件:液压升降杆1、障碍物监控模块2、液压胶管3、液压胶管5、高低压管汇4、三位四通阀6、plc控制模块7及信号传输线8、信号传输线9。

液压胶管3和液压胶管5及高低压管汇4和三位四通阀6组成的液压回路。

在可控震源施工行进当中,监控模块2感应到正前方高于监控模块顶部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设置预设距离为1米)范围内有障碍物遮挡时,监控模块即将障碍物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8传递给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通过高速计算,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可控震源操作人员根据报警信号按下plc模块上的下降键,plc模块再次高速计算,将下降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9传递到三位四通阀6,三位四通阀通过高低压液压回路控制液压升降杆1下降,从而使架高的可控震源通讯天线有效的避开了前方障碍物,保护了天线升降装置。

当液压升降杆处于底部需要举升时,可控震源操作人员按下plc模块上升键,plc控制模块通过计算,将上升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9传递给三位四通阀6,三位四通阀通过高低压液压回路控制液压升降杆1,实现可控震源数据天线举升。

同理,在天线杆下降和举升的过程中,可控震源操作人员按下plc模块上的停止键,实现可控震源数据天线在距离天线装置底部3米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止。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plc控制模块通过高速计算生成报警信号,由预先指令设置,由报警信号直接触发控制信息控制三位四通阀6,实现可控震源天线升降。

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流程图如附图2。天线升降装置通电,在plc控制模块自检完成。可控震源操作人员得到举升或降落天线杆的指令后,操作人员确定天线杆上升或下降,此时,天线杆闭合,执行上升或下降动作,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操作人员根据施工地形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输入plc控制模块停止指令,plc模块调用停止程序,将天线杆停止在合理位置或最高位置或最低位置,升降动作完成后,天线升降杆信号断开。

本实用新型装置天线杆下降过程设计原理如附图3。摄像机高精度传感器发现前方障碍物后,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过a/d转换、cpu计算及d/a转换,向震源操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此时,操作人员按下下降键,确认天线杆下降,plc控制模块再次经过高速计算,将信号放大并传递给三位四通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根据信号特征在高低压液压回路中执行液压升降杆的下降动作。

本实用新型装置天线杆举升过程设计原理如附图4。操作人员按下plc模块上上升键,模块经过a/d转换、cpu计算及d/a转换,将信号放大并传递给三位四通阀,三位四通阀根据信号特征在高低压液压回路中执行液压升降杆的上升动作。

本实用新型效果在于,通过可控震源升降天线杆的应用,能使国际国内所有可控震源上安装的数据传输电台及通话电台天线在可控震源维修平台以上3米高度差范围内上升、下降及任意位置骤停,并能在震源行进过程中监控前方天线障碍物,给可控震源驾驶人员降落天线杆警报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升降装置在升降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随时停止或举升天线杆,达到即保护天线杆被折断又增强天线传输信号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震源天线升降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可控震源上,并将可控震源专用天线安装在天线升降装置顶部,震源操作人员通过操控天线升降装置,实现可控震源专用天线的举升和下降,同时实现可控震源在施工行走过程中对天线前方障碍物的监控,并将监控到的障碍物信息传递给可控震源驾驶人员,在可控震源天线触碰到障碍物之前降落天线,达到施工中保护天线升降装置的目的。通过举升天线,增加可控震源与地震采集仪器的信号传输率,通过可控震源行走过程中降落天线,避免举升的可控震源天线被树林或桥洞折断,实现对可控震源天线的保护,从而提高可控震源施工效率,为地震队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方面,也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实施例,也不局限于这些方面和/或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和/或置换。而且,可以单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方面和/或实施例或者与一个或更多其他方面和/或其实施例结合使用。

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 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升降杆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升降杆均连接到电磁阀;其中,

可控震源的天线设置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电磁阀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以实现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还包括:监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装置为距离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通过液压胶管连接到电磁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

7.一种可控震源,所述的可控震源包括: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以控制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升降杆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升降杆均连接到电磁阀;其中,

可控震源的天线设置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电磁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以实现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震源天线装置还包括:监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控装置为距离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为三位四通阀。

11.如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杆通过液压胶管连接到电磁阀。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为plc控制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控震源天线控制装置及可控震源,可控震源天线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升降杆以及电磁阀;所述控制模块、升降杆均连接到电磁阀;其中,可控震源的天线设置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的控制模块通过电磁阀控制升降杆的升降,以实现可控震源天线的升降。本实用新型将可控震源专用天线安装在天线升降装置顶部,通过升降杆举升天线,增加可控震源与地震采集仪器的信号传输率,通过可控震源行走过程中降落天线,避免举升的可控震源天线被树林或桥洞折断,实现对可控震源天线的保护,从而提高可控震源施工效率,为地震队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技术研发人员:曹新江;杨丽青;赵帅;马铁荣;郝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70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