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的铲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5


本实用新型属于挖掘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的铲斗。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使用广泛的重要机械,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建筑工程中,而铲斗是挖掘机上关键部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挖掘机的工作效率,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

而挖掘机的铲斗是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铲斗一般呈由背板103、两侧板104焊接围成的斗状结构,在背板103作用端设有基刃102,基刃102上均布设有多个挖掘齿101,而铲斗主要是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具有相应的适用场景。

现有技术中的铲斗在挖掘碎石时,其挖掘齿采用圆头挖掘齿,便于将铲斗插与碎石中对碎石进行挖掘,但是即便是圆头挖掘齿,长时间使用也容易造成挖掘齿的磨损进而降低挖掘机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的铲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铲斗对碎石进行挖掘时其挖掘齿极容易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包括基刃及基刃上可拆卸连接的挖掘齿,所述挖掘齿包括与基刃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上连接有作用段,连接段与作用段采用多功能转动结构实现双向且多角度转动,其中作用段呈圆锥形,且作用段的外壁上围设有多个防磨条。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段与第二转动段,第一转动段上开设有插槽,第二转动段一端插入插槽内与插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段位于插槽内的部分设有环形滑动块,所述插槽侧壁上卡设有与环形滑动块配合使用的环形滑动槽;

还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沿插槽内壁环形布设的多个卡接槽及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设置在第二转动段上开设的安装槽内,且限位卡块与安装槽之间设有弹簧;

其中第二转动段与连接段连接,第一转动段与作用段大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接槽沿转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卡块沿转动方向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限位卡块包括沿第二转动段环设的多个,且每个限位卡块均设置在对应的安装槽内,限位卡块沿其转动方向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楔面,卡接槽侧壁上设有与限位卡块楔面配合使用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连接段与基刃连接端设有卡槽,基刃卡设在卡槽内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磨条的宽度由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缩小设置且其长度方向沿作用段长度方向布设。

进一步,所述第二转动段的外围设有多个防磨凸起。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挖掘齿采用了多功能转动结构,使挖掘齿在使用过程中能进行小角度、大角度及全圆的方式进行转动;

根据作用段接触的碎石的堆叠厚度带来的阻力的不同,使挖掘齿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阻力大小合理调节转动方式,更有利于挖掘齿插入碎石缝隙中将碎石铲入铲斗内,从而减少挖掘齿直接硬性接触碎石堆带来的磨损效果,同时配合作用段上设置的防磨条,能有效减低挖掘齿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更换次数,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挖机铲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刃与挖掘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段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转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卡块与卡接槽配合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作用段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刃1、挖掘齿2、连接段21、多功能转动结构22、作用段23、卡槽211、第一转动段221、第二转动段222、环形滑动槽223、环形滑动块224、限位卡块225、安装槽226、插槽227、弹簧228、防磨凸起229、卡接槽220、防磨条23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包括基刃1及基刃1上可拆卸连接的挖掘齿2,所述挖掘齿2包括与基刃1连接的连接段21,连接段21上连接有作用段23,连接段21与作用段23采用多功能转动结构22实现双向且多角度转动,其中作用段23呈圆锥形,且作用段23的外壁上围设有多个防磨条23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挖掘齿2采用了多功能转动结构22,使挖掘齿2在使用过程中能进行小角度、大角度及全圆的方式进行转动;根据作用段23接触的碎石的堆叠厚度带来的阻力的不同,使挖掘齿2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阻力大小合理调节转动方式,更有利于挖掘齿2插入碎石缝隙中将碎石铲入铲斗内,从而减少挖掘齿2直接硬性接触碎石堆带来的磨损效果,同时配合作用段23上设置的防磨条231,能有效减低挖掘齿2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更换次数,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的,所述多功能转动结构22包括第一转动段221与第二转动段222,第一转动段221上开设有插槽227,第二转动段222一端插入插槽227内与插槽22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段222位于插槽227内的部分设有环形滑动块224,所述插槽227侧壁上卡设有与环形滑动块224配合使用的环形滑动槽223;插槽227、环形滑动块224及环形滑动槽223实现了第一转动段221与第二转动段222的双向转动连接,为使两者的转动方式具有多角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多功能转动结构22还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沿插槽227内壁环形布设的多个卡接槽220及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卡块225,所述限位卡块225设置在第二转动段222上开设的安装槽226内,且限位卡块225与安装槽226之间设有弹簧228;其中第二转动段222与连接段21连接,第一转动段221与作用段23大端连接。作用段23挖掘碎石时遇到碎石堆带来的阻力,该阻力传递至第一转动段221,第一转动段221根据阻力的大小,根据该阻力能否克服弹簧228阻力而进行转动,进而减缓作用段23硬性接触碎石的效果,进而降低磨损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作用段23能小范围进行双向转动而不受其受到的阻力大小影响,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卡接槽220沿转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卡块225沿转动方向的宽度。作用段23小范围的双向转动能更有利于插入碎石堆中而不会打滑。

为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限位卡块225具有较好的抗阻能力,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限位卡块225包括沿第二转动段222环设的多个,且每个限位卡块225均设置在对应的安装槽226内;为方便限位卡块225与卡接槽220的相互转动,限位卡块225沿其转动方向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楔面,卡接槽220侧壁上设有与限位卡块225楔面配合使用的斜面。

为方便连接段21与基刃1的有效连接,所述连接段21与基刃1连接端设有卡槽211,基刃1卡设在卡槽211内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由于本实用性设置的作用段23呈圆锥状,为方便防磨条231更加贴合该结构下的作用段2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磨条231的宽度由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缩小设置且其长度方向沿作用段23长度方向布设。为避免挖掘齿2误伤人员,所述作用段23小端倒角设置。

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转动段222也会与碎石时常接触,为减少碎石对其的磨损伤害,在第二转动段222的外围设有多个防磨凸起229。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包括基刃及基刃上可拆卸连接的挖掘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齿包括与基刃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上连接有作用段,连接段与作用段采用多功能转动结构实现双向且多角度转动,其中作用段呈圆锥形,且作用段的外壁上围设有多个防磨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段与第二转动段,第一转动段上开设有插槽,第二转动段一端插入插槽内与插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段位于插槽内的部分设有环形滑动块,所述插槽侧壁上卡设有与环形滑动块配合使用的环形滑动槽;

还包括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沿插槽内壁环形布设的多个卡接槽及与其配合使用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设置在第二转动段上开设的安装槽内,且限位卡块与安装槽之间设有弹簧;

其中第二转动段与连接段连接,第一转动段与作用段大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沿转动方向的长度大于限位卡块沿转动方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块包括沿第二转动段环设的多个,且每个限位卡块均设置在对应的安装槽内,限位卡块沿其转动方向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楔面,卡接槽侧壁上设有与限位卡块楔面配合使用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与基刃连接端设有卡槽,基刃卡设在卡槽内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条的宽度由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缩小设置且其长度方向沿作用段长度方向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段的外围设有多个防磨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挖掘机的铲斗,包括基刃及基刃上可拆卸连接的挖掘齿,所述挖掘齿包括与基刃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段上连接有作用段,连接段与作用段采用多功能转动结构实现双向且多角度转动,其中作用段呈圆锥形,且作用段的外壁上围设有多个防磨条。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挖掘齿采用了多功能转动结构,使挖掘齿在使用过程中能进行小角度、大角度及全圆的方式进行转动;根据作用段接触的碎石的堆叠厚度带来的阻力的不同,使挖掘齿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阻力大小合理调节转动方式,更有利于挖掘齿插入碎石缝隙中将碎石铲入铲斗内,从而减少挖掘齿直接硬性接触碎石堆带来的磨损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承林;邓承文;邓承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筑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5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