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灯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电路,特别是公开一种格栅灯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许多辅助性质的灯具不断出现,例如日行灯,位置灯,氛围灯,角灯,辅助转向灯,照地灯灯,格栅灯等。

目前市面上汽车格栅灯安装的还比较少,属于新兴的灯具,对于汽车格栅灯的控制方案尚未完善,如果沿用其它车灯的控制电路进行汽车格栅灯的控制,那么会造成系统过于复杂、生产和安装不方便等问题,因此,设计一款便于安装、方便过程生产和后道组装的汽车格栅灯控制电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生产和安装、可实现热插拔的格栅灯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和灯板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灯板单元通过可拆装接口相连;所述驱动单元由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相连的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组成,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相互连接,所述恒流单元上设有第一bin电阻接口和第二bin电阻接口,所述灯板检测单元上设有第一led接口和第二led接口;

所述灯板单元由bin电阻单元和led负载单元组成;所述bin电阻单元上设有第三bin电阻接口和第四bin电阻接口,所述第三bin电阻接口与所述第一bin电阻接口相连,所述第四bin电阻接口与所述第二bin电阻接口相连;所述led负载单元上设有第三led接口和第四led接口,所述第三led接口与所述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四led接口与所述第二led接口相连。

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和恒流单元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led接口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入所述恒流单元。

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三三极管q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

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灯板检测单元、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bin电阻接口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入所述灯板检测单元,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bin电阻接口相连。

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第一输入引脚p1、第二输入引脚p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二极管d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所述第一输入引脚p1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灯板检测单元、恒流单元、第一bin电阻接口相连。

所述bin电阻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九电阻r2、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九电阻r2和第十电阻r10并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第三bin电阻接口相连,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bin电阻接口相连。

所述led负载单元包括第五电容c5、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第二发光二极管ld2,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三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四led接口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分别为滤波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驱动单元与灯板单元通过可拆装接口相连,形成2段式结构,极大地方便了小型格栅灯具的结构设计。所述灯板单元和驱动单元的分离结构更加方便了生产和安装。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在灯板单元未组装好或者开路时能有效的切断电路输入,避免端口带电;另外所述灯板单元中设有bin电阻电路,可根据led负载单元上的led亮度和色温bin,进行适时电流调节,方便了过程生产和后道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板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灯板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bin电阻接口;2、第二bin电阻接口;3、第一led接口;4、第二led接口;5、第三bin电阻接口;6、第四bin电阻接口;7、第三led接口;8、第四led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单元和灯板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灯板单元通过可拆装接口相连;所述驱动单元由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相连的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组成,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相互连接,所述恒流单元上设有第一bin电阻接口1和第二bin电阻接口2,所述灯板检测单元上设有第一led接口3和第二led接口4。

所述灯板单元由bin电阻单元和led负载单元组成;所述bin电阻单元上设有第三bin电阻接口5和第四bin电阻接口6,所述第三bin电阻接口5与所述第一bin电阻接口1相连,所述第四bin电阻接6口与所述第二bin电阻接口2相连;所述led负载单元上设有第三led接口7和第四led接口8,所述第三led接口7与所述第一led接口3相连,所述第四led接口与所述第二led接口4相连。

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第一输入引脚p1、第二输入引脚p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二极管d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分别为滤波电容。所述第一输入引脚p1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灯板检测单元、恒流单元、第一bin电阻接口1相连。

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恒流单元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led接口4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恒流单元的第七电阻r7相连。

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三三极管q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的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灯板检测单元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电阻r1、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bin电阻接口1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灯板检测单元的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led接口3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bin电阻接口2相连。

所述bin电阻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九电阻r2、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九电阻r2和第十电阻r10并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第三bin电阻接口5相连,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bin电阻接口相连。

所述led负载单元包括第五电容c5、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第二发光二极管ld2,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三led接口7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四led接口8相连。


技术特征:

1.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和灯板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灯板单元通过可拆装接口相连;所述驱动单元由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相连的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组成,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相互连接,所述恒流单元上设有第一bin电阻接口和第二bin电阻接口,所述灯板检测单元上设有第一led接口和第二led接口;

所述灯板单元由bin电阻单元和led负载单元组成;所述bin电阻单元上设有第三bin电阻接口和第四bin电阻接口,所述第三bin电阻接口与所述第一bin电阻接口相连,所述第四bin电阻接口与所述第二bin电阻接口相连;所述led负载单元上设有第三led接口和第四led接口,所述第三led接口与所述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四led接口与所述第二led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和恒流单元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led接口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入所述恒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三三极管q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

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灯板检测单元、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一bin电阻接口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入所述灯板检测单元,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bin电阻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包括第一输入引脚p1、第二输入引脚p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二极管d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所述第一输入引脚p1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灯板检测单元、恒流单元、第一bin电阻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in电阻单元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九电阻r2、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九电阻r2和第十电阻r10并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第三bin电阻接口相连,并联后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bin电阻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负载单元包括第五电容c5、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第二发光二极管ld2,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三led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四led接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格栅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分别为滤波电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格栅灯电路。它包括驱动单元和灯板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灯板单元通过可拆装接口相连;所述驱动单元由电源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单元相连的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组成,所述灯板检测单元和恒流单元相互连接,所述恒流单元上设有第一BIN电阻接口和第二BIN电阻接口,所述灯板检测单元上设有第一LED接口和第二LED接口;所述灯板单元由BIN电阻单元和LED负载单元组成。

技术研发人员:黄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5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