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雷管爆破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及其应用于的爆破系统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电子雷管,又称数码电子雷管、数码雷管或工业数码电子雷管,即采用电子控制模块对起爆过程进行控制的电雷管。如图1所示,目前的电子雷管爆破系统中,各电子雷管均是将尾线并联至起爆母线上,连接安装,是通过接线盒完成的,通常是将若干个接线盒卡接在起爆母线上,而起爆母线都为铜芯线等金属线材,安装时需要人工剥掉表皮,确保切刀接触铜芯线,然后将雷管和起爆母线缠绕在一起,但是采用此方式连接容易造成连接不可靠,引起丢炮,且不防水,如果暴露在外的线与大地接触或者遇上雨天,容易造成网络电阻过大或者短路,从而影响起爆网络,而且多组雷管脚线与起爆母线连接费时费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设定爆破的形状和定向爆破,相邻爆破孔都要装置不同段别的起爆雷管分延时先后逐个连接组网后顺序爆炸,而这些不同段别的起爆雷管又只能在同一时间收到起爆信号,那么就要求每一颗雷管收到起爆信号的瞬间必须断开相互连接的爆破网络,不然先爆炸的孔就会把相邻孔内因延时未爆炸的雷管拉出、移位,导致不能实现设定的爆破形状、爆破定向的目标;
而目前连接爆破网络电子雷管脚线连接装置是金属导线连接非常牢固,在收到起爆信号后不能断开,就会导致先爆炸孔的冲击力通过金属网络连接线或者不能微力脱落的连接件把相邻孔内因延时未爆炸的雷管拖拽移位,导致不能实现设定爆破的形状和定向爆破的目标;再加上在爆破网络组成后,电子雷管的起爆信号是靠金属导线传递给每一颗数码电子雷管的,那么这个起爆网络的电路就必须畅通,但是目前电子雷管的爆破网络连接装置不防水,就会导致整个爆破网络的因不防水短路,让爆破网络中的某颗甚至多颗数码电子雷管不能收到起爆信号而变成盲炮,进而导致不能实现设定爆破的形状和定向爆破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发设计,一起解决了防水和爆破作用力带来的不稳定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线连接装置,不仅防水,还能在一个雷管爆破后,在爆破作用力下从母插件上脱落,不会影响其余雷管的位置位移,从而达到更稳定的线路爆破系统,且对接安装方便快速,有效提高了施工布炮的效率和稳定性、安全性。
具体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包括两段相互可拆装的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包括公插件和母插件,且无锁紧连接部件,所述公插件和母插件插接连接后能传导电路,所述公插件连接至起爆母线,所述母插件连接至另一段起爆母线和雷管脚线,所述公插件和母插均为一体成型的适配件,对接后内部密封防水。
进一步的,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为前后二通式管状体,所述公插件包括插帽体和凸头部,所述母插件包括母插本体、置于母插本体内的线路电极和凹槽部,所述凸头部和凹槽部相适配,并于插帽体外缘或母插本体內缘上设有至少一圈防水环。
进一步的,所述插帽体的后端接入起爆母线,所述线路电极连接至另一段起爆母线和一段雷管脚线并于母插本体的尾部接出。
进一步的,所述凸头部的端部设有内凹的内凹段,所述凹槽部内部设有与所述内凹段相适配的内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凹段表面、内凸部均为金属传导材质,且均连接至起爆母线和雷管脚线上的火线;所述凸头部的外表面、所述凹槽部的内壁表面均设有金属导片,且各连接至起爆母线和雷管脚线上的零线。
进一步的,所述插帽体的外缘上设有两圈防水环,所述凹槽部的开口端内壁上开设有与两圈防水环13外径大小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表面平滑位于凹槽部的开口內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为三通式管状体,岔接段设置于母插本体尾部侧端上垂直延伸,连接至母插本体内部的线路电极的雷管脚线穿过岔接段连接至电子雷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爆破系统,包括起爆器、与起爆器连接的起爆母线、若干个电子雷管,各电子雷管均通过雷管脚线接入上述的电子雷管爆破连接装置并联至起爆母线,所述起爆母线分隔成若干段分别连通于各电子雷管爆破连接装置之间进行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介绍:本发明使用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替换传统的接线盒,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也能起到连通线路的功能,且无锁紧部件的设计,与传统的插头思路截然不同,传统插头都是以需要插紧作为设计目的,需要人工手动断开,因此往往使用诸如螺纹、卡扣等形式的锁紧部件使用进行插紧连接,而以此相反,本发明使用能自动脱离的插入结构设计,使得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仅仅是通过相互插入的连接安装方式进行对接连接,对接后的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为整体密封状,对外能防水隔水,避免遇水造成短路,而又能传输爆破指令至每一个雷管,而在雷管爆破后遇到爆破产生的拉拽作用力时,能够容易地将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分离、脱离,实现立刻断开效果,从而不会对其余的母线产生拉拽作用,从而保证其余的起爆母线和雷管的线路稳定,确保了整个爆破过程的精确性,避免了因爆破产生的其余雷管位移造成的爆破位偏差问题,能够精准实现设定的爆破形状和定向爆破的目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的有益效果:
(1)对接安装方便高效,实际使用时,仅需要按爆破设计需求布置好雷管后,将雷管脚线对接电子雷管,将母插件插入接入起爆母线的公插件,插入后构成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无需像传统接线盒一样进行切线安装夹紧,因此使用安装效率得以提高,稳定性、成功率也比传统接线盒好。
(2)由于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呈管状,前后出线端为窄孔,对接接缝处设计防水环,使得内部接线处于密封状态,具有良好的隔水防雨功能,有效提高了使用、安装布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传统接线盒遇水下雨造成的短路问题。
(3)使用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既保持了起爆系统电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又能根据各个雷管形成容易脱离、断开的设计,在电子雷管收到起爆信号爆炸后,能够轻易地自动挣脱形成断开保护,不会影响到其余的起爆母线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障了整个电子雷管爆破程序的连续、完整的运行,解决了传统依靠一整根连续的、难断开的起爆母线因为爆炸作用力产生的相互拉拽影响造成的线路故障而造成爆破点位移偏差,保障了爆破点位的精确性,确保爆破过程精准可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子雷管爆破连接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公母插件结构主视图;
图3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公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母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公母插件结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3中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母插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实际布局示意图即一种电子雷管爆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实际中爆破瞬间自动断开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实际中爆破瞬间自动断开的示意图;
图10实施例4中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实际中爆破瞬间自动断开的示意图;
图11~13为使用本发明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的电子雷管构成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公插件、11—插帽体、12—凸头部、13—防水环、14—内凹段、
2—母插件、21—母插本体、22—线路电极、23—凹槽部、24—内凸部、25—安装槽、
3—起爆母线、31—火线、32—零线、
4—雷管脚线、5—岔接段、6—1号电子雷管、7—2号电子雷管、8—3号电子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如图2、3、4所示,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包括两段相互可拆装的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包括公插件1和母插件2,且无锁紧连接部件,所述公插件1和母插件2插接连接后能传导电路,所述公插件1连接至起爆母线3,所述母插件2连接至另一段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所述公插件1和母插均为一体成型的适配件,对接后内部密封防水。起爆母线3的一端连接至起爆器,其余起爆母线3分为若干段依次连接至母插件2和公插件1之间,连接成一条完整的起爆母线3,对接后的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均并联一条连接至各个电子雷管,电子雷管通过雷管脚线4连接至母插件2内,通过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形成并联连接至起爆母线3。无锁紧连接部件,指的是公插件1和母插件2之间无需锁紧,即无需像螺纹、卡扣等类似的夹紧、锁紧部件,仅仅通过对插插入即可,这样的连接形式,既能保证电路接通的同时,实现防水功能,又能在遇到外力拉拽作用时,能够轻易的完成断开,且这样的断开不会影响后续其余的电子雷管的位置。从而实现在电子雷管收到起爆信号爆炸后,能够轻易地自动挣脱形成断开保护,不会影响到其余的起爆母线3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障了整个电子雷管爆破程序的连续、完整的运行,解决了传统依靠一整根连续的、难断开的起爆母线3因为爆炸作用力产生的相互拉拽影响造成的线路故障而造成爆破点位移偏差,保障了爆破点位的精确性,确保爆破过程精准可控。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4、图7、8所示,优选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为前后二通式管状体,所述公插件1包括插帽体11和凸头部12,所述母插件2包括母插本体21、置于母插本体21内的线路电极22和凹槽部23,所述凸头部12和凹槽部23相适配,并于插帽体11外缘或母插本体21內缘上设有至少一圈防水环13。实际使用时,手持插帽体11,将凸头部12对准母插件2的母插本体21上的凹槽部23,将凸头部12插入进凹槽部23,公、母插件2对接完成。插帽体11的后端接入起爆母线3,所述线路电极22连接至另一段起爆母线3和一段雷管脚线4并于母插本体21的尾部接出。公、母插件2通过凸头部12和凹槽部23实现电极的连通,线路电极22用于连接相应的火线31零线32。优选地,凸头部12的端部设有内凹的内凹段14,所述凹槽部23内部设有与所述内凹段14相适配的内凸部24。内凹段14表面、内凸部24均为金属传导材质,且均连接至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上的火线31;所述凸头部12的外表面、所述凹槽部23的内壁表面均设有金属导片,且各连接至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上的零线32。当对接插入后,内凹段14和内凸部24连接、凸头部12的外表面和凹槽部23的内壁表面连接,形成导电传输。
优选地,插帽体11的外缘上设有两圈防水环13,所述凹槽部23的开口端内壁上开设有与两圈防水环13外径大小相适配的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表面平滑位于凹槽部23的开口內缘处。。在公母插件2对接时,防水环13卡入安装槽25内,既能起到防水密封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插入安装的稳定牢固功能,主要用于防止受自重脱落断开的现象出现。
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如图5、6、9所示,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为三通式管状体由pvc材料塑造成,岔接段5设置于母插本体21尾部侧端上垂直延伸,连接至母插本体21内部的线路电极22的雷管脚线4穿过岔接段5连接至电子雷管。岔接段5和母插本体21形成垂直的直角段,用于布置雷管脚线4,与起爆母线3分开,能提高安装效率。
实施例4:一种电子雷管爆破系统,包括起爆器、与起爆器连接的起爆母线3、若干个电子雷管,各电子雷管均通过雷管脚线4接入实施例1、2、3中描述的电子雷管爆破连接装置并联到起爆母线3,所述起爆母线3分隔成若干段分别连通于各电子雷管爆破连接装置之间进行连通。如图10所示,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均为单线型。如图11~13所示,电子雷管生产时,均可按图中结构和形式生产,这样的雷管结构,包含了本发明的装置,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爆破三个电子雷管为例,实际爆破时,如图7或图10所示,将电子雷管放置在预设好的爆破点位位置后,将各电子雷管所连接的雷管脚线4的母插件2,依次插入于起爆母线3连接的公插件1上,形成完整的起爆母线3和若干个并联至起爆母线3上的电子雷管,通过系统检测、效验无误后,即可启动爆破,起爆信号经过起爆母线3传输至所有的三个电子雷管,三个电子雷管接收到各自的起爆指令,例如,1号电子雷管6在接受到起爆指令起5秒后爆破,2号电子雷管7在接受到起爆指令起8秒后爆破,3号电子雷管8在接受到起爆指令起11秒后爆破,一旦爆破指令传输后,起爆母线3则失去作用,1号电子雷管起爆,爆破后与1号电子雷管连接的公母插件2受到外力,相互脱离断开,爆破产生的拉拽力不会通过起爆母线3作用于2号电子雷管和3号电子雷管。2号电子雷管起爆,爆破后与2号电子雷管连接的公母插件2受到外力,相互脱离断开,同理,爆破产生的拉拽力不会通过起爆母线3作用于3号电子雷管,随后,3号电子雷管爆破;这样的爆破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一根完整连接的起爆母线3的连接形式,既保持了起爆系统电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又能根据各个雷管形成容易脱离、断开的设计,在电子雷管收到起爆信号产生的爆炸中,能够轻易地自动挣脱形成断开保护,不会影响到其余的雷管,从而保障了整个电子雷管爆破程序的连续、完整的运行,解决了传统依靠一整根连续的、难断开的起爆母线3因为爆炸作用力产生的相互拉拽影响造成的爆破点错位、位移而造成的爆破效果错误和偏差,有效的保障了爆破程序的完整、精准、有效的工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相互可拆装的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包括公插件(1)和母插件(2),且无锁紧连接部件,所述公插件(1)和母插件(2)插接连接后能传导电路,所述公插件(1)连接至起爆母线(3),所述母插件(2)连接至另一段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对接后内部密封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为前后二通式管状体,所述公插件(1)包括插帽体(11)和凸头部(12),所述母插件(2)包括母插本体(21)、置于母插本体(21)内的线路电极(22)和凹槽部(23),所述凸头部(12)和凹槽部(23)相适配,并于插帽体(11)外缘或母插本体(21)內缘上设有至少一圈防水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帽体(11)的后端接入起爆母线(3),所述线路电极(22)连接至另一段起爆母线(3)和一段雷管脚线(4)并于母插本体(21)的尾部接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头部(12)的端部设有内凹的内凹段(14),所述凹槽部(23)内部设有与所述内凹段(14)相适配的内凸部(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段(14)表面、内凸部(24)均为金属传导材质,且均连接至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上的火线(31);所述凸头部(12)的外表面、所述凹槽部(23)的内壁表面均设有金属导片,且各连接至起爆母线(3)和雷管脚线(4)上的零线(3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帽体(11)的外缘上设有两圈防水环(13),所述凹槽部(23)的开口端内壁上开设有与两圈防水环(13)外径大小相适配的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表面平滑位于凹槽部(23)的开口內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末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脱落公母对接插件整体为三通式管状体,岔接段(5)设置于母插本体(21)尾部侧端上垂直延伸,连接至母插本体(21)内部的线路电极(22)的雷管脚线(4)穿过岔接段(5)连接至电子雷管。
8.电子雷管爆破系统,包括起爆器、与起爆器连接的起爆母线(3)、若干个电子雷管,其特征在于,各电子雷管均通过雷管脚线连接装置(4)接入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连接装置并连至起爆母线(3),所述起爆母线(3)分隔成若干段分别连通于各电子雷管脚线连接装置之间进行连通。
9.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雷管脚线连接装置在雷管爆破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