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1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控制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汽车底盘控制臂本体的刚度是不可调整的。根据汽车受力工况的不同,汽车底盘控制臂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一旦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结构固定下来,则其刚度无法进行调整。这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前期调试过程中,为了对汽车底盘控制臂样件刚度进行调整,需要试制大量不同结构的汽车底盘控制臂样品,从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调试的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此外,就同一汽车制造商而言,不同级别车辆对同一位置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用于不同级别车辆的同一位置的汽车底盘控制臂通常设计成不同的结构,需要多种不同模具来生产不同刚度的汽车底盘控制臂,模具费用投入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板件,其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在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的套管,第一加强板件,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其中,第一加强板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汽车底盘控制臂还包括:第二加强板件,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其中,第一加强板件夹在主体板件和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之间,第二加强板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加强板件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的长度。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汽车底盘控制臂还包括:第三加强板件,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其中,主体板件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第三加强板件的端部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以及第三加强板件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汽车底盘控制臂还包括:第一阻尼元件,其夹在主体板件和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之间,其中,第一阻尼元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第一阻尼元件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的长度,以及第一阻尼元件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的面积。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汽车底盘控制臂还包括:第二阻尼元件,其夹在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和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之间,其中,第二阻尼元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以及第二阻尼元件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的长度,以及第二阻尼元件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的面积。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主体板件和第一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一通孔,以及主体板件、第一加强板件和第二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二通孔。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主体板件和第三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三通孔。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紧固件包括从第一通孔穿过的第一紧固螺栓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母,第二紧固件包括从第二通孔穿过的第二紧固螺栓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母,以及第二紧固螺栓的长度大于第一紧固螺栓的长度。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三紧固件包括从第三通孔穿过的第三紧固螺栓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三紧固螺母。

根据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加强板件和第二加强板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和/或第一加强板件和第二加强板件的厚度不同。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板件,其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在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的套管,并且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以及第三加强板件,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其中,第三加强板件的端部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以及第三加强板件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通过将汽车底盘控制臂设计成可装配式的结构,可以灵活地调节其刚度。通过加强板件和阻尼元件的不同组合,可以快速实现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变化。在调试开发前期,可以根据刚度需求快速组合成多种不同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大幅度提高调试效率,节省样品试制费用。对于量产零件而言,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可装配式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级别车辆对同一位置处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的不同需求,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模具成本,并且高效地实现汽车底盘控制臂的模块化设计和制造。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介绍而被更完整地理解和了解,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图1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主体板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图1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示出图1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示出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6示出图5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以及

图7示出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汽车底盘控制臂包括主体板件1、第一阻尼元件2a、第二阻尼元件2b、第一加强板件3a、第二加强板件3b、第一紧固件螺栓5a、第一紧固件螺母6a、第二紧固件螺栓5b、第二紧固件螺母6b。主体板件1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在两端设置有套管4,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未示出),同时在其主要延伸部上设置有可供第一加强板件3a和第一阻尼元件2a安装的第一通孔8a,以及可供第二加强板件3b和第二阻尼元件2b安装的第二通孔8b。

第一加强板件3a沿着主体板件1的延展方向延伸,并且借助于第一紧固件螺栓5a和第一紧固件螺母6a与主体板件1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加强主体板件1的刚度的技术效果。第二加强板件3b第二加强板件沿着主体板件1的延展方向延伸,并且通过同样的方式借助于第二紧固件螺栓5b和第二紧固件螺母6b与主体板件1及第一加强板件3a连接,实现进一步加强主体板件1的刚度的技术效果。第二加强板件3b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3a的长度。

第一阻尼元件2a和第二阻尼元件2b可视性能需求进行选装。若选择安装第一阻尼元件2a和第二阻尼元件2b,则第一阻尼元件2a沿着主体板件1的延展方向延伸并且夹在主体板件1和第一加强板件3a之间以通过材料的剪切作用发挥缓冲减震的效果。第二阻尼元件2b通过同样的方式沿着主体板件1的延展方向延伸并且夹在第一加强板件3a和第二加强板件3b之间以发挥缓冲减震作用。为了保持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外观的整体协调性,

第一阻尼元件2a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3a的面积,并且

第二阻尼元件2b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3b的面积。主体板件1和第一加强板件3a上包括第一通孔8a。主体板件1、第一加强板件3a和第二加强板件3b上包括第二通孔8b。

图2示出图1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主体板件的立体图。当刚度需求较低时,主体板件1可独立作为汽车底盘控制臂。

图3示出图1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当需要对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进行加强时,可将第一阻尼元件2a和第一加强板件3a通过从第一通孔8a穿过的第一紧固件螺栓5a和与第一紧固件螺栓5a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件螺母6a连接在一起,获得中等刚度的控制臂总成。

图4示出图1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若需要对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进行进一步加强,可在图3基础上,将第二阻尼元件2b和第二加强板件3b通过从第二通孔8b穿过的第二紧固件螺栓5b和与第二紧固件螺栓5b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件螺母6b再加装上去,形成高刚度控制臂总成。

图5示出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实施方式的不仅在主体板件1的厚度方向上进行刚度加强,而且在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空间包络允许的前提下,还可将刚度加强扩展至整车侧向方向,即从主体板件1的一端指向另一端的方向。主体板件1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11。主体板件1、突起部11和第三加强板件3c的端部上包括第三通孔8c。第三加强板件3c的端部借助于从第三通孔8c穿过的第三紧固螺栓5c和与第三紧固螺栓5c螺纹连接的第三紧固螺母6c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11,使得第三加强板件3c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这样,整车侧向方向的刚度加强得以实现。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加强板件3c可以与第一加强板件3a结合使用。此外,虽然图5和图6未示出,第三加强版也可根据需要与第一加强板件3a和第二加强板件3b两者结合使用。

图7示出本申请的汽车底盘控制臂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主体板件1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11。主体板件1、突起部11和第三加强板件3c的端部上包括第三通孔8c(未示出)。第三加强板件3c的端部借助于从第三通孔8c穿过的第三紧固螺栓5c和与第三紧固螺栓5c螺纹连接的第三紧固螺母6c(未示出)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11,使得第三加强板件3c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1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这样,整车侧向方向的刚度加强得以实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三加强板件3c可以单独使用对本体主板1进行刚度加强。

为了对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进行更为灵活的调节和组合,各加强板件可采用不同的材料(例如钢、铝等)制成,并且可具有一系列不同的厚度,例如0.5mm、1mm、1.5mm等,提高刚度组合的灵活性。各阻尼元件也可采用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同时可具有一系列不同的厚度,例如0.2mm、0.4mm等,以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通过加强板件及阻尼元件的不同组合,可实现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和阻尼的灵活调节。

综上所述,将汽车底盘控制臂设计成可装配式的结构使得刚度调节的灵活性得以提高。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可通过加强板件和阻尼元件的不同组合来快速调节。将加强板件和阻尼元件进行系列化,即依据材质和厚度等制成一系列不同的加强板件和阻尼元件可提高汽车底盘控制臂的刚度和阻尼可调节范围。

本申请决不限于附图所指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自由地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板件(1),其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在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的套管(4),

第一加强板件(3a),其通过第一紧固件(5a,6a)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

其中,第一加强板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加强板件(3b),其通过第二紧固件(5b,6b)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

其中,第一加强板件夹在主体板件和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之间,

第二加强板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加强板件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加强板件(3c),其通过第三紧固件(5c,6c)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

其中,主体板件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11),

第三加强板件的端部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以及

第三加强板件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阻尼元件(2a),其夹在主体板件和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之间,

其中,第一阻尼元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

第一阻尼元件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的长度,以及

第一阻尼元件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阻尼元件(2b),其夹在对应的第一加强板件和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之间,

其中,第二阻尼元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阻尼元件在延展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的长度,以及

第二阻尼元件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二加强板件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主体板件和第一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一通孔(8a),以及

主体板件、第一加强板件和第二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二通孔(8b)。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主体板件和第三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三通孔(8c)。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第一紧固件包括从第一通孔穿过的第一紧固螺栓(5a)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紧固螺母(6a),

第二紧固件包括从第二通孔穿过的第二紧固螺栓(5b)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母(6b),以及

第二紧固螺栓的长度大于第一紧固螺栓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第三紧固件包括从第三通孔穿过的第三紧固螺栓(5c)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三紧固螺母(6c)。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第一加强板件和第二加强板件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和/或

第一加强板件和第二加强板件的厚度不同。

11.一种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板件(1),其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在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的套管(4),并且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11),以及

第三加强板件(3c),其通过第三紧固件(5c,6c)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

其中,第三加强板件的端部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以及

第三加强板件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主体板件和第三加强板件上包括第三通孔(8c)。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底盘控制臂,其特征在于,

第三紧固件包括从第三通孔穿过的第三紧固螺栓(5c)和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三紧固螺母(6c)。

技术总结
汽车底盘控制臂,包括:主体板件,其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在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的套管,第一加强板件,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第一加强板件沿着主体板件的延展方向延伸。汽车底盘控制臂,包括:主体板件,其具有沿弯曲的延展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在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臂衬套的套管,并且在端部附近包括突起部,以及第三加强板件,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到主体板件的相反两侧上,第三加强板件的端部连接到对应的突起部,以及第三加强板件沿着直线从主体板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袁明;温燕宁;范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沃尔沃汽车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4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