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防侧倾装置和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9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架系统、防侧倾装置和三轮车,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三轮车的悬架系统中用于支撑三轮车整体重量,且保证三轮车在不同工况下正常行驶,普通悬架在转弯时,装载舱或驾驶室保持基本垂直位置,会导致三轮车发生侧倾。

目前三轮车的悬架系统中,没有设置防倾斜机构,不能实现可使三轮车相对于车轮修正自身位置并停止在倾斜或高低不平的平面上,长时间停留时需撑脚架或其它地面支架,短时间停留时需驾驶员把脚放在地上,不是很方便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的悬架系统、防侧倾装置和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悬架系统,设置在两个相对车轮之间,包括车架、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减震器、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两个第一连杆上下布置,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连接车架和第一板体,两个第二连杆上下布置,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连接车架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连接两车轮轴上,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均与车架平行,两个第一连杆、车架及第一板体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第二连杆、车架及第二板体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车架垂直与车辆中线面且位于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位置,减震器两端分别连接上述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

上述悬架系统基础上,减震器为一个,平行于车架上端沿垂直与车辆中线面方向具有u形凹陷上,减震器轴向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减震器中部位于u形凹陷内并能沿垂直与车辆中线面方向上下移动。

上述悬架系统基础上,减震器为伸缩筒式结构。

一种防侧倾装置,设置在所述悬架系统上,包括第一成形板、第二成形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卡钳和刹车盘,第一成形板和第二成形板都围绕轴转动,轴两端设置在车辆主体框架,第一成形板与刹车盘连成一体,第二成形板与卡钳连成一体,第一传动杆两端铰接到第一连杆和第一成形板,第二传动杆两端铰接到第二连杆和第二成形板,当卡钳锁紧刹车盘时,阻止第一成形板和第二成形板的相对旋转,进而阻止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以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旋转。

一种三轮车,包括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上设置有防侧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悬架系统为两个可以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使车辆在转弯时向一侧倾斜,类似于摩托车转弯时发生的情况,以此平衡离心力和重力,从而避免发生倾倒的危险;

2)防侧倾装置的安装与上述悬架系统相结合,卡钳锁紧刹车盘,各个杆停止运动,可使三轮车相对于车轮修正自身位置并停止在倾斜或高低不平的平面上,长时间停留时无需撑脚架或其它地面支架,短时间停留时无需驾驶员把脚放在地上

3)当卡钳锁紧刹车盘后减震器发挥作用,可使车上的负载完全安全,无需担心后悬架会突然下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表示已安装于车辆的两个后轮之间的悬架系统结构图;

图2表示图1所示悬架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停车原理图;

图3表示图1所示悬架系统在高低不平情况下的停车原理图;

图4表示图1所示车辆转弯时,减震器不作反应的原理图;

图5表示防侧倾装置结构图;

图6表示卡钳锁紧刹车盘时防侧倾装置和悬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

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悬架系统,设置在两个相对车轮之间,包括车架3、第一板体10、第二板体20、减震器4、两个第一连杆1和两个第二连杆2,两个第一连杆1上下布置,第一连杆1两端分别连接车架3和第一板体10,两个第二连杆2上下布置,第二连杆2两端分别连接车架3和第二板体20,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分别连接两车轮轴上,第一板体10及第二板体20均与车架3平行,两个第一连杆1、车架3及第一板体10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第二连杆2、车架3及第二板体20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车架3垂直与车辆中线面且位于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位置,减震器4两端分别连接上述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从附件图纸,特别是图1、图6可以看出,在平地上的标准结构中,此款悬架系统基本上由两个相对车辆中线面对称的铰接可变形平行四边形构件组成,共用同一车架3,并且它们的上部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连接减震器4,减震器4为一个且是伸缩筒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车架上端沿垂直与车辆中线面方向具有u形凹陷,减震器4轴向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且减震器4中部位于u形凹陷内并能沿垂直与车辆中线面方向上下移动。

参考图2、图3、图4描绘了两个第一连杆1、车架3及第一板体10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第二连杆2、车架3及第二板体20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几何对称且共用同一车架3,车架3垂直于车辆中线面且位于两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位置。当两个平行四边形构件由于围绕铰接点a、b、c、d、e、f的杆发生部分旋转而变形时,第一板体10及第二板体20可以使其与车架3保持平行;此外,第一板体10及第二板体20上通过第一转动销11和第二转动销21刚性连接车轮上。

本实施例中,减震器4以运动学方式将两个铰接平行四边形构件相连,并连接到上部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其铰接端部分别对应g和h。在图3所示的停车情况下,当两个平行四边形构件出现不同的变形之后,减震器4被压缩,两个车轮r1和车轮r2则可以完全保持垂直。相反,如图4所示,车辆转弯时,减震器4不作反应,即保持其自身长度恒定不变,因为两个平行四边形构件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同时以相同的角度旋转。该模式下,负载平面倾向于弯道内侧(滚动运动),以实现离心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就像两轮车一样。

如图6所示,一种防侧倾装置,设置在悬架系统上,包括第一成形板6、第二成形板7、第一传动杆5a、第二传动杆5b、卡钳12和刹车盘9,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都围绕轴8转动,轴8两端设置在车辆主体框架,第一成形板6与刹车盘9连成一体,第二成形板7与刹卡钳12连成一体,第一传动杆5a两端铰接到第一连杆1和第一成形板6,第二传动杆5b两端铰接到第二连杆2和第二成形板7,当卡钳12锁紧刹车盘9时,阻止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的相对旋转,进而阻止第一传动杆5a和第二传动杆5b以及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旋转。

当车辆启动时,运动通过传动杆5a和传动杆5b从悬架系统上面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传递到防侧倾装置的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都围绕由一个轴销构成的轴8转动,第二成形板7与卡钳12连成一体,而第一成形板6则与刹车盘9连成一体,当防侧倾装置启动时,卡钳12锁紧刹车盘9,阻止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的相对旋转,进而阻止第一传动杆5a和第二传动杆5b以及悬架系统上面的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的旋转,锁定整个防侧倾装置时,唯一可能的运动是围绕轴8的转动,以此使减震器4发挥作用。该种模式下,车辆无法侧向倾斜,而后悬架在车辆装载平面有负载重量时可以通过下降发挥其功能,特别是在车辆停止并进行装载操作的情况下。

关于防侧倾装置的运作方式,首先在使用驻车制动器时它会自动启动,其次驾驶员可通过操作杆、脚踏或专门按钮使其启动。再次,还可以设置当车辆低于一定速度行驶时自动启动该系统的模式。当然,在不影响上述操作特性的情况下,该悬架系统和防侧倾装置可能会有修改或变化,但确保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一种三轮车,包括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上设置防侧倾装置,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该防侧倾装置可以应用于与铰接悬架系统有相同特性的不同悬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架系统,设置在两个相对车轮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3)、第一板体(10)、第二板体(20)、减震器(4)、两个第一连杆(1)和两个第二连杆(2),两个第一连杆(1)上下布置,第一连杆(1)两端分别连接车架(3)和第一板体(10),两个第二连杆(2)上下布置,第二连杆(2)两端分别连接车架(3)和第二板体(20),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分别连接两车轮轴上,第一板体(10)及第二板体(20)均与车架(3)平行,两个第一连杆(1)、车架(3)及第一板体(10)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第二连杆(2)、车架(3)及第二板体(20)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车架(3)垂直与车辆中线面且位于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位置,减震器(4)两端分别连接上述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震器(4)为一个,车架上端沿垂直与车辆中线面方向具有u形凹陷,减震器(4)轴向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且减震器(4)中部位于u形凹陷内并能沿垂直与车辆中线面方向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上通过第一转动销(11)和第二转动销(21)刚性连接车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震器(4)为伸缩筒式结构。

5.一种防侧倾装置,设置在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形板(6)、第二成形板(7)、第一传动杆(5a)、第二传动杆(5b)、卡钳(12)和刹车盘(9),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都围绕轴(8)转动,轴(8)两端设置在车辆主体框架,第一成形板(6)与刹车盘(9)连成一体,第二成形板(7)与卡钳(12)连成一体,第一传动杆(5a)两端铰接到第一连杆(1)和第一成形板(6),第二传动杆(5b)两端铰接到第二连杆(2)和第二成形板(7),当卡钳(12)锁紧刹车盘(9)时,阻止第一成形板(6)和第二成形板(7)的相对旋转,进而阻止第一传动杆(5a)和第二传动杆(5b)以及第一连杆(1)和第二连杆(2)旋转。

6.一种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或3的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上设置有权利要求5的防侧倾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的悬架系统、防侧倾装置和三轮车。一种悬架系统,设置在两个相对车轮之间,包括车架、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减震器、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两个第一连杆上下布置,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连接车架和第一板体,两个第二连杆上下布置,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连接车架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连接两车轮轴上,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均与车架平行,两个第一连杆、车架及第一板体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第二连杆、车架及第二板体构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车架垂直与车辆中线面且位于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位置,减震器两端分别连接上述两个可变形平行四边形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驹里琳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帝发(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3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