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是用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系统,可使某些场所获得具有一定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空气,以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室内气候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就包括汽车内的空调系统。

目前,汽车内的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后排座位的吹脚送风功能。而在汽车吹脚送风管的设计中,一般考虑到美观、布管等问题,需要将汽车吹脚送风管做成扁平结构,直接从中央通道下方布管,将风引入到后排座位的吹脚处。

现有的汽车吹脚送风管是把左右风道分成两部分,分别送风到后排乘客脚处。但这种方案不是风道管道较长,就是沿程阻力较大,甚至还会出现左右风道分量分配不均等情况。同时,由于管道较长,形状不规则,对产品的安装、储存和运输等也会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及汽车,能够使得该车内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冷风在输送过程中阻力减小,同时还能使得产品更加易于安装,存储和运输也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制冷机以及与所述空调制冷机连接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过渡管以及出风管,所述空调制冷机包括两个出风端且分别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出风段分别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连接,向后排座位吹送气流。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呈喇叭型,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位于所述喇叭型的大口径端。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呈直筒型,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的外径小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的内径且大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的内径,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由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插入所述过渡管内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出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和所述第三密封层的材质均为海绵。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呈直筒型,且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的外径等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的内径,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包括主风道以及分别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主风道的进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相对所述主风道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内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车内空调系统通过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过渡管以及出风管为后排座位输送该车内空调系统的空调制冷机所产生的冷风,具体地,经由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输入的冷风通过过渡管送至出风管,最终引至后排座位的吹脚处,从而实现该车内空调系统的吹脚送风功能。其中,由于将现有的车内空调系统中的吹脚送风管由单独的两个左右风道改进为由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过渡管以及出风管组成的该车内空调系统的风道结构,能够使得原有的吹脚送风管的管道长度缩短,从而使得该车内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冷风在输送过程中阻力减小,同时还能使得产品更加易于安装,存储和运输也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车内空调系统;10-空调制冷机;11-第一出风端;12-第二出风端;20-第一进风管;30-第二进风管;40-过渡管;50-出风管;51-第一支路;52-第二支路;53-主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空调系统100,包括空调制冷机10以及与空调制冷机10连接的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进风管20、第二进风管30、过渡管40以及出风管50,空调制冷机10包括两个出风端(即第一出风端11和第二出风端12)且分别与第一进风管20和第二进风管30连接,其中,第一进风管20的出风段和第二进风管30的出风段分别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过渡管40的出风段与出风管50的进风段连接,向后排座位吹送气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将现有的单独的两个左右风道的前端部分(即靠近空调制冷机10或者前排座位的部分),改进为两根较短的第一进风管20和第二进风管30,可以使得产品能够灵活的进行安装、拆卸和运输,出现部件损坏时,还可以单独更换,节约维修成本。

第二,将现有的单独的两个左右风道的中间部分(即前排座位至后排座位的中间部分)改进为一整根过渡管40,可以降低冷风输送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增加了风量的输送能力。

第三,将现有的单独的两个左右风道的后端部分(即靠近后排座位的部分)改进为一整根出风管50,出风管50的进风段直接与过渡管40的出风段连接,以避免出现左右两侧阻力不一致,风量分配不均的情况。

第四,单独的第一进风管20、第二进风管30、过渡管40以及出风管50组成的拼接结构,可以使得产品能够灵活的进行安装、拆卸和运输,出现部件损坏时,还可以单独更换,节约维修成本。

该车内空调系统100通过第一进风管20、第二进风管30、过渡管40以及出风管50为后排座位输送该车内空调系统100的空调制冷机10所产生的冷风,具体地,经由第一进风管20和第二进风管30输入的冷风通过过渡管40送至出风管50,最终引至后排座位的吹脚处,从而实现该车内空调系统100的吹脚送风功能。其中,由于将现有的车内空调系统100中的吹脚送风管由单独的两个左右风道改进为由第一进风管20、第二进风管30、过渡管40以及出风管50组成的该车内空调系统100的风道结构,能够使得原有的吹脚送风管的管道长度缩短,从而使得该车内空调系统100所产生的冷风在输送过程中阻力减小,同时还能使得产品更加易于安装,存储和运输也更加便利。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为了使得产品便于安装,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管40的出风段呈喇叭型,过渡管40的出风段位于喇叭型的大口径端。出风管50的进风段呈直筒型,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外径小于过渡管40的出风段的内径且大于过渡管40的进风段的内径,出风管50的进风段由过渡管40的出风段插入过渡管40内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述的喇叭型、直筒型都是为了使得过渡管40与出风管50固定连接时更加容易而设计的,出风管50的进风段由过渡管40的出风段插入过渡管40内固定连接,所以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外径需要小于过渡管40的出风段的内径,同时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外径还需要大于过渡管40的进风段的内径,以避免出风管50的进风段插入过渡管40内后直接从过渡管40的进风段伸出。

第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外径等于过渡管40的出风段的内径,出风管50的进风段与过渡管40的出风段直接固定连接。

第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过渡管40的出风段呈直筒型,出风管50的进风段呈喇叭型,过渡管40的出风段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内径,即为了使得过渡管40与出风管50固定连接时更加容易,只需要在相互连接的过渡管40与出风管50之间,其中一根管子的形状为喇叭型而另一根管子的形状为直筒型,且喇叭型管子连接处的内径较大而直筒型管子连接处的外径较小,或者两根管子连接处的直径相等即可。

同理地,第一进风管2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之间、第二进风管3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之间,也具有类似的形状关系和直径关系。

由于在该车内空调系统100中将现有的吹脚送风管由单独的左右风道的整体结构改进为由第一进风管20、第二进风管30、过渡管40以及出风管50组成的拼接结构,可能会导致各管道连接处存在漏风的情况,所以为了提高该车内空调系统100各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各管道连接处出现漏风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过渡管40的出风段与出风管5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层,第一进风管2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层,第二进风管3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是同时分别设置的,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该车内空调系统100的密封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或者任意两两组合设置的。

例如,单独设置时,仅在过渡管40的出风段与出风管5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层,而不设置第二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或者仅在第一进风管2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层,而不设置第一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或者仅在第二进风管3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层,而不设置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

又例如,任意两两组合设置时,可以同时设置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而不设置第三密封层,或者同时设置第一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而不设置第二密封层,或者同时设置第二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而不设置第一密封层。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和第三密封层的材质均为海绵。其中,海绵可以选用厚度约为10mm,密度约为15kg/m3~18kg/m3的海绵,以降低漏风的风险。

第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外径小于过渡管40的出风段的内径且大于过渡管40的进风段的内径,出风管50的进风段由过渡管40的出风段插入过渡管40内固定连接,所以在第二进风管3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处设置的第三密封层,可以设置于直径较小的出风管50的进风段的外壁面,以使得通过第三密封层将第二进风管30的出风段与过渡管40的进风段连接处进行密封。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由于后排座位一般会乘坐至少两个以上的乘客,为了左右两侧乘客的舒适性,避免冷风直吹乘客面部造成刺激,同时为了使得车内气流产生流动,温度更容易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50包括主风道53以及分别与主风道53连通的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主风道53的进风段与过渡管40的出风段连接,第一支路51与第二支路52相对主风道53呈对称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的车内空调系统100。由于车内空调系统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制冷机以及与所述空调制冷机连接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过渡管以及出风管,所述空调制冷机包括两个出风端且分别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出风段分别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连接,所述出风管的出风段向车内后排座位吹送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呈喇叭型,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位于所述喇叭型的大口径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呈直筒型,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的外径小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的内径且大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的内径,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由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插入所述过渡管内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出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和所述第三密封层的材质均为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呈直筒型,且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的外径等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的内径,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包括主风道以及分别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主风道的进风段与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相对所述主风道呈对称设置。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内空调系统。

技术总结
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及汽车,涉及汽车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空调制冷机以及与所述空调制冷机连接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过渡管以及出风管,所述空调制冷机包括两个出风端且分别与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出风段和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出风段分别与所述过渡管的进风段连接,所述过渡管的出风段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段连接,向后排座位吹送气流。该车内空调系统及汽车能够使得该车内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冷风在输送过程中阻力减小,同时还能使得产品更加易于安装,存储和运输也更加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利;林原培;刘会远;赵群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