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皮包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皮具制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庭的必需品。为了改善皮料组合后的边缘裸露的问题,通常会采用各种色彩的皮边油对皮包边缘进行涂饰,以覆盖皮革边缘露出的毛边,使得皮包的外观更好地美化。
现有的皮包油边通常是采用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边油均匀涂抹在皮革的边缘部分,再晾干形成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较低,从而使得皮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受到弯折或拉扯,进而使得油边容易断裂,使得油边容易脱落,进而容易皮包的外观,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边油:将边油的各组分搅拌均匀以制成边油;
s2、涂抹边油:将步骤s1中制备所得的边油添加至油边设备中,将边油均匀涂抹于皮革的边缘;
s3、晾干;
所述边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氨酯15-17份;
丙烯酸10-13份;
颜料5-10份;
水80-95份;
乙醇3-5份;
增稠剂3-5份;
消泡剂1-2份;
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0.5-1份;
氟比洛芬1-1.5份;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0.1-0.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与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边油干燥所形成的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更加不容易断裂,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抗老化性能,使得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更加不容易受到时间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皮包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皮包更好地保持其外观的美观。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雨蛙素0.3-0.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雨蛙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与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的互相协同配合,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边油干燥所形成的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耐久性能,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延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苜蓿素0.5-1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苜蓿素,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耐久性能,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更长,从而使得油边更加不容易从皮包上脱落,有利于皮包更好地维持其外观,进而有利于皮包的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油边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三叶豆苷0.1-0.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三叶豆苷与苜蓿素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苜蓿素的促进效果,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更长,进而使得皮包的外观美观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油边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微硅粉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微硅粉,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在长期反复弯折或拉扯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皮包的外观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油边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皮包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1.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韧性,从而使得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更高,使得油边在长期反复弯折以及拉扯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皮包的外观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皮包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羧甲基纤维素1-2份
酪蛋白2-3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羧甲基纤维素1.5份;
酪蛋白2.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与酪蛋白以特定的用量比例互相协同配合以形成增稠剂,有利于更好地调节边油的稠度,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边油的流动性,有利于边油更好地均匀黏附于皮革上,进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持油边的外观美观性,使得皮包的外观更加不容易受到油边的影响;同时,通过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与酪蛋白互相协同配合,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消泡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油0.5-1份;
棕榈酸0.5-1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消泡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油0.7份;
棕榈酸0.8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硅油以及棕榈酸以特定用量比例互相协同配合以形成消泡剂,使得边油在成型过程中更加不容易产生泡孔,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密实度,使得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更高,进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使得皮包的外观美观性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与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边油干燥所形成的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更加不容易断裂,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
2.通过采用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与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抗老化性能,使得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更加不容易受到时间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更好地延长皮包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皮包更好地保持其外观的美观;
3.通过加入雨蛙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与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的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边油干燥所形成的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耐久性能,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聚氨酯采用上海昭日化工有限公司的货号为uh-752的聚氨酯浆料。
以下实施例中,丙烯酸采用河北瑞晟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丙烯酸乳液。
以下实施例中,颜料采用深圳市大兴化工有限公司的颜料。其中,颜料的颜色对产品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颜料的颜色根据实际需要添加。
以下实施例中,乙醇采用济南智恒致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无水乙醇。
以下实施例中,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采用山东菲尔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货号为086的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
以下实施例中,氟比洛芬采用泰安市嘉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货号为jy021231212的氟比洛芬。
以下实施例中,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采用山东凯米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
以下实施例中,雨蛙素采用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货号为s62702的雨蛙素。
以下实施例中,苜蓿素采用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货号为ps1680-0010的苜蓿素。
以下实施例中,三叶豆苷采用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货号为pu0559-0010的三叶豆苷。
以下实施例中,微硅粉采用河北益瑞合金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的粒度为300-325目的微硅粉。
以下实施例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采用河南川秀化工有限公司的型号为2019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以下实施例中,羧甲基纤维素采用濮阳市环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羧甲基纤维素。
以下实施例中,酪蛋白采用山东腾望化工有限公司的酪蛋白。
以下实施例中,硅油采用济南德合旺化工有限公司的硅油。
以下实施例中,棕榈酸采用济南金隅化工有限公司的棕榈酸。
实施例1
一种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边油,具体如下:
在150l搅拌釜中,常温条件下,加入聚氨酯17kg以及水80kg,以3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边搅拌边加入丙烯酸13kg、颜料10kg、乙醇5kg、增稠剂5kg、消泡剂2kg、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1kg、氟比洛芬1kg、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0.3kg,搅拌均匀,形成边油。
s2、涂抹边油,具体如下:
将步骤s1中制备所得的边油添加至油边机中,并将皮革缓慢滑过油边机的上料辊,使得边油均匀涂抹于皮革的边缘位置。
s3、晾干,具体如下:
将均匀涂抹了边油的皮革用夹子夹起并晾干,即得皮包油边。
在本实施例中,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消泡剂为硅油。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加入的各组分的用量如下:
聚氨酯16kg;水87.5kg;丙烯酸11.5kg;颜料7.5kg;乙醇4kg;增稠剂4kg;消泡剂1.5kg;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0.5kg;氟比洛芬1.5kg;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0.2k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加入的各组分的用量如下:
聚氨酯15kg;水95kg;丙烯酸10kg;颜料5kg;乙醇3kg;增稠剂3kg;消泡剂1kg;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0.75kg;氟比洛芬1.25kg;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0.1kg。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加入的各组分的用量如下:
聚氨酯16.5kg;水89kg;丙烯酸12kg;颜料6kg;乙醇3.5kg;增稠剂4kg;消泡剂1.5kg;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0.6kg;氟比洛芬1.1kg;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0.15kg。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雨蛙素0.3kg。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雨蛙素0.5kg。
实施例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苜蓿素0.5kg。
实施例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苜蓿素1kg。
实施例9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三叶豆苷0.1kg。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三叶豆苷0.2kg。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苜蓿素0.5kg以及三叶豆苷0.2kg。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苜蓿素1kg以及三叶豆苷0.1kg。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微硅粉1kg。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微硅粉2kg。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kg。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还加入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5kg。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增稠剂为酪蛋白。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增稠剂由1kg羧甲基纤维素与3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增稠剂由2kg羧甲基纤维素与2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增稠剂由1.5kg羧甲基纤维素与2.5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消泡剂为棕榈酸。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消泡剂由0.5kg硅油与1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消泡剂由1kg硅油与0.5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消泡剂由0.7kg硅油与0.8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还加入了雨蛙素0.3kg、苜蓿素1kg、三叶豆苷0.15kg、微硅粉1k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5kg。
增稠剂由1kg羧甲基纤维素与3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消泡剂由0.75kg硅油与1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6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还加入了雨蛙素0.4kg、苜蓿素0.5kg、三叶豆苷0.2kg、微硅粉1.5k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kg。
增稠剂由1.5kg羧甲基纤维素与2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消泡剂由1kg硅油与0.75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7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还加入了雨蛙素0.5kg、苜蓿素0.75kg、三叶豆苷0.1kg、微硅粉2k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25kg。
增稠剂由2kg羧甲基纤维素与2.5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消泡剂由0.5kg硅油与0.5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实施例28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还加入了雨蛙素0.45kg、苜蓿素0.6kg、三叶豆苷0.19kg、微硅粉1.7k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4kg。
增稠剂由1.5kg羧甲基纤维素与2.5kg酪蛋白均匀混合而成。
消泡剂由0.7kg硅油与0.8kg棕榈酸均匀混合而成。
比较例1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组分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以及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
比较例2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
比较例3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组分氟比洛芬。
比较例4
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步骤s1中未加入组分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
实验1
根据qb/t2415-1998《制革用水乳型聚氨酯涂饰剂》检测以上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制备所得的皮包油边的拉伸强度(mpa)以及断裂伸长率(%),再将试样放入老化箱中放置7天,控制老化箱的温度为35℃,湿度为80%,再测试试样从老化箱中取出后的拉伸强度(mpa)以及断裂伸长率(%),并分别计算试样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老化率(%)。
以上实验的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根据表1中实施例4-6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加入雨蛙素,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在反复弯折以及拉扯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断裂,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抗老化性能,使得油边更加不容易老化。
根据表1中实施例4与实施例7-8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加入苜蓿素,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在反复弯折以及拉扯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断裂,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油边的使用寿命,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抗老化性能,进而使得皮包的外观美观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油边的影响。
根据表1中实施例4与实施例9-12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单独加入三叶豆苷,对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不大,只有通过同时加入苜蓿素与三叶豆苷互相协同配合,才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抗老化性能,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更长,从而使得皮包的外观美观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油边的影响。
根据表1中实施例4实施例13-16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单独加入微硅粉或单独加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在反复弯折以及拉扯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断裂,从而使得皮包的外观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根据表1中实施例4与实施例17-24的数据对比可得,通过控制增稠剂以及消泡剂的组成成分以及控制各组分的用量比例,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使得油边在反复弯折以及拉扯的过程中更加不容易断裂,使得皮包的外观以及使用寿命更加不容易受到影响。
根据表1中实施例4与比较例1-4的数据对比可得,只有当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氟比洛芬以及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互相协同配合时,才能更好地提高油边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抗老化性能,使得油边的使用寿命更长,缺少了任一组分,均容易对油边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抗老化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边油:将边油的各组分搅拌均匀以制成边油;
s2、涂抹边油:将步骤s1中制备所得的边油添加至油边设备中,将边油均匀涂抹于皮革的边缘;
s3、晾干;
所述边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氨酯15-17份;
丙烯酸10-13份;
颜料5-10份;
水80-95份;
乙醇3-5份;
增稠剂3-5份;
消泡剂1-2份;
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0.5-1份;
氟比洛芬1-1.5份;
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酯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雨蛙素0.3-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苜蓿素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三叶豆苷0.1-0.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微硅粉1-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油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羧甲基纤维素1-2份
酪蛋白2-3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羧甲基纤维素1.5份;
酪蛋白2.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油0.5-1份;
棕榈酸0.5-1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包油边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油0.7份;
棕榈酸0.8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