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1  4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机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浮在水面上的浮渣需要及时清理,可使用刮渣装置进行处理,但现有的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对处理后的水面浮渣不能快速高效处理,刮渣板重复使用不清理表面易残留浮渣导致再次污染水面。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对处理后的水面浮渣不能快速高效处理,刮渣板重复使用不清理表面易残留浮渣导致再次污染水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浮机本体,所述气浮机本体顶端两次均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之间固定有刮渣组件,气浮机本体外部一侧固定有安装台,安装台内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安装台顶端一侧固定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固定架、旋转电机、转轴、轴承、转筒、刷毛、紧固板、清洁板和橡胶套,安装台顶端一侧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内部一侧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外部一侧贯穿固定架外部安装有转轴,转轴外部两侧位于固定架外部一侧位置处均套接有轴承,轴承之间位于转轴外侧位置处套接有转筒,转筒外侧固定有刷毛,固定架中部外侧位于轴承正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紧固板,紧固板外部一侧位于转筒正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清洁板,清洁板外侧固定有橡胶套,旋转电机与市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渣组件包括连接杆、基板、扭簧和刮渣板,传送带之间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底端安装有基板,基板底端内侧安装有扭簧,扭簧外部一侧安装有刮渣板。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底端位于安装台内部位置处开设有滑槽,且收集槽外部一侧安装有拉扣。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数量为十二个,且连接杆均匀分布在传送带内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清洁板呈倾斜状,清洁板外侧安装有润滑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化了现有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增加多个刮渣板,能够快速对处理后的水面浮渣进行刮除,并且增加了清洁组件,能够对使用后的刮渣板及时清洁,避免因刮渣板表面残留浮渣导致重复使用时,浮渣易再次污染水面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刮渣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刷毛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气浮机本体;2、传送带;3、刮渣组件;4、安装台;5、收集槽;6、清洁机构;31、连接杆;32、基板;33、扭簧;34、刮渣板;61、固定架;62、旋转电机;63、转轴;64、轴承;65、转筒;66、刷毛;67、紧固板;68、清洁板;69、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浮机本体1,气浮机本体1顶端两次均安装有传送带2,传送带2之间固定有刮渣组件3,便于更加高效快速的刮渣,气浮机本体1外部一侧固定有安装台4,安装台4内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5,安装台4顶端一侧固定有清洁机构6,便于对刮渣板34进行清洁,清洁机构6包括固定架61、旋转电机62、转轴63、轴承64、转筒65、刷毛66、紧固板67、清洁板68和橡胶套69,安装台4顶端一侧固定有固定架61,固定架61内部一侧安装有旋转电机62,旋转电机62外部一侧贯穿固定架61外部安装有转轴63,转轴63外部两侧位于固定架61外部一侧位置处均套接有轴承64,轴承64之间位于转轴63外侧位置处套接有转筒65,转筒65外侧固定有刷毛66,便于对刮渣板34进行二次清洁,固定架61中部外侧位于轴承64正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紧固板67,紧固板67外部一侧位于转筒65正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清洁板68,清洁板68外侧固定有橡胶套69,旋转电机62与市电电性连接。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刮渣组件3包括连接杆31、基板32、扭簧33和刮渣板34,传送带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1,传送带2带动刮渣组件3整体移动,连接杆31底端安装有基板32,基板32底端内侧安装有扭簧33,扭簧33外部一侧安装有刮渣板34。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收集槽5底端位于安装台4内部位置处开设有滑槽,且收集槽5外部一侧安装有拉扣,便于及时处理收集槽5收集到的浮渣。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连接杆31数量为十二个,且连接杆31均匀分布在传送带2内侧之间,便于更加快速的除渣。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清洁板68呈倾斜状,清洁板68外侧安装有润滑膜,便于将浮渣刮除,且在清洁时不残留在刮渣板34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转电机62采用r97电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经过气浮机本体1处理后,水里的浮渣会漂浮在水面上,经过传送带2的刮渣组件3进行处理,传送带2内侧之间连接的连接杆31随着传送带2移动,从而带动基板32下的刮渣板34移动,刮渣板34呈倾斜状,会刮起水面浮渣,刮渣组件3有十二个,可以对水面进行快速且多次刮渣,提高刮渣的效率,但是若不及时清理刮渣板34,浮渣会再次落入水中完成重复污染,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发生,可以使用清洁机构6进行刮渣板34的清洁,当刮渣板34到达紧固板67上的清洁板68下方时,橡胶套69接触刮渣板34,通过扭簧33的左右,清洁板68会将刮渣板34向下压,此时传送带2继续运动,浮渣会被清洁板68刮下,掉入安装台4内部的收集槽5中,刮渣板34离开清洁板68到达转筒65下方,转筒65被旋转电机62带动,随着转轴63转动,转筒65表面的刷毛66会对刮渣板34进行进一步的清洁,保证清洁的更加彻底,防止刮渣板34重复刮渣操作时污染水面,固定架61和轴承64都对转轴63起支撑作用,刮渣操作完成后可以将收集槽5拉出清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化了现有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增加多个刮渣板,能够快速对处理后的水面浮渣进行刮除,并且增加了清洁组件,能够对使用后的刮渣板及时清洁,避免因刮渣板表面残留浮渣导致重复使用时,浮渣易再次污染水面的问题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包括气浮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本体(1)顶端两次均安装有传送带(2),传送带(2)之间固定有刮渣组件(3),气浮机本体(1)外部一侧固定有安装台(4),安装台(4)内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5),安装台(4)顶端一侧固定有清洁机构(6),所述清洁机构(6)包括固定架(61)、旋转电机(62)、转轴(63)、轴承(64)、转筒(65)、刷毛(66)、紧固板(67)、清洁板(68)和橡胶套(69),安装台(4)顶端一侧固定有固定架(61),固定架(61)内部一侧安装有旋转电机(62),旋转电机(62)外部一侧贯穿固定架(61)外部安装有转轴(63),转轴(63)外部两侧位于固定架(61)外部一侧位置处均套接有轴承(64),轴承(64)之间位于转轴(63)外侧位置处套接有转筒(65),转筒(65)外侧固定有刷毛(66),固定架(61)中部外侧位于轴承(64)正下方位置处固定有紧固板(67),紧固板(67)外部一侧位于转筒(65)正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清洁板(68),清洁板(68)外侧固定有橡胶套(69),旋转电机(62)与市电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组件(3)包括连接杆(31)、基板(32)、扭簧(33)和刮渣板(34),传送带(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底端安装有基板(32),基板(32)底端内侧安装有扭簧(33),扭簧(33)外部一侧安装有刮渣板(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5)底端位于安装台(4)内部位置处开设有滑槽,且收集槽(5)外部一侧安装有拉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数量为十二个,且连接杆(31)均匀分布在传送带(2)内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板(68)呈倾斜状,清洁板(68)外侧安装有润滑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对处理后的水面浮渣不能快速高效处理,刮渣板重复使用不清理表面易残留浮渣导致再次污染水面的问题,其包括气浮机本体,所述气浮机本体顶端两次均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之间固定有刮渣组件,气浮机本体外部一侧固定有安装台,安装台内部一侧开设有收集槽,安装台顶端一侧固定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化了现有水处理气浮机刮渣装置,增加多个刮渣板,能够快速对处理后的水面浮渣进行刮除,并且增加了清洁组件,能够对使用后的刮渣板及时清洁,避免因刮渣板表面残留浮渣导致重复使用时,浮渣易再次污染水面的问题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程辛凤;张选军;郑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同澜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159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