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胶,特别是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
背景技术:
双面胶是一种广泛应用在生活工生产中的基础产品,其用途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而各有不同。在电子产品领域,由于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双面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带有静电,这容易给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部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双面胶的耐磨性能普遍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穿孔,性能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解决了现有双面胶防静电能力差、耐磨能力不足、容易破损失效、使用寿命短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包括基层,所述基层底部设置有第一离型膜层,基层上部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上部设置有第一黏胶层,所述第一黏胶层上部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部设置有第二黏胶层,所述第二黏胶层上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上部设置有第三黏胶层,所述第三黏胶层上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部设置有第二离型膜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静电层为银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编制而成,防静电层的两侧面通过硅胶粘合剂粘接在基层的上表面与第一黏胶层的下表面,防静电层的厚度为10-15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层包括加强基材层及嵌入加强基材层中的加强金属丝,所述加强基材层为有机硅橡胶层,所述加强金属丝为铜金属丝,加强层的厚度为10-15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磨层为耐磨无纺布层,耐磨层的厚度为13-20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黏胶层的厚度为亚么尼亚胶层,第一黏胶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所述第二黏胶层为硅胶粘合层,第二黏胶层的厚度为30-40微米;第三黏胶层为环氧树脂胶层,第三黏胶层的厚度为15-30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基层的厚度为40-50微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型膜层为重离型膜层,该重离型膜层为pvc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离型膜层的厚度为40-60微米,重离型膜层的剥离力为150-300gf/25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离型膜层为轻离型膜层,该轻离型膜层为opp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轻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30微米,轻离型膜层的剥离力为为15-20gf/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该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防静电层可大幅度提升双面胶的防静电能力;通过耐磨层可提高双面胶的耐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磨损失效,使用寿命更长;通过加强层可提高双面胶的抗拉伸能力,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拉伸断裂,通过防水层可防止水汽渗透双面胶,防水能力进一步提升。
总之,该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解决了现有双面胶防静电能力差、耐磨能力不足、容易破损失效、使用寿命短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
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底部设置有第一离型膜层2,基层1上部设置有防静电层3,所述防静电层3上部设置有第一黏胶层41,所述第一黏胶层41上部设置有加强层5,所述加强层5上部设置有第二黏胶层42,所述第二黏胶层42上部设置有耐磨层6,所述耐磨层6上部设置有第三黏胶层43,所述第三黏胶层43上部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上部设置有第二离型膜层8。
优选地,所述防静电层3为银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编制而成,防静电层3的两侧面通过硅胶粘合剂粘接在基层1的上表面与第一黏胶层41的下表面,防静电层3的厚度为10-15微米。
优选地,所述加强层5包括加强基材层及嵌入加强基材层中的加强金属丝,所述加强基材层为有机硅橡胶层,所述加强金属丝为铜金属丝,加强层5的厚度为10-15微米。
优选地,所述耐磨层6为耐磨无纺布层,耐磨层6的厚度为13-20微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黏胶层41的厚度为亚么尼亚胶层,第一黏胶层41的厚度为20-30微米;所述第二黏胶层42为硅胶粘合层,第二黏胶层42的厚度为30-40微米;第三黏胶层43为环氧树脂胶层,第三黏胶层43的厚度为15-30微米。
优选地,所述基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基层的厚度为40-50微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2为重离型膜层,该重离型膜层为pvc层。
优选地,所述重离型膜层的厚度为40-60微米,重离型膜层的剥离力为150-300gf/25mm。
优选地,所述第二离型膜层8为轻离型膜层,该轻离型膜层为opp层。
优选地,所述轻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30微米,轻离型膜层的剥离力为为15-20gf/25mm。
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该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设置有防静电层3,防静电层3可大幅度提升双面胶的防静电能力;通过耐磨层6可提高双面胶的耐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磨损失效,使用寿命更长;通过加强层5可提高双面胶的抗拉伸能力,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拉伸断裂,通过防水层7可防止水汽渗透双面胶,防水能力进一步提升。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底部设置有第一离型膜层(2),基层(1)上部设置有防静电层(3),所述防静电层(3)上部设置有第一黏胶层(41),所述第一黏胶层(41)上部设置有加强层(5),所述加强层(5)上部设置有第二黏胶层(42),所述第二黏胶层(42)上部设置有耐磨层(6),所述耐磨层(6)上部设置有第三黏胶层(43),所述第三黏胶层(43)上部设置有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上部设置有第二离型膜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3)为银纤维与玻璃纤维混合编制而成,防静电层(3)的两侧面通过硅胶粘合剂粘接在基层(1)的上表面与第一黏胶层(41)的下表面,防静电层(3)的厚度为10-1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5)包括加强基材层及嵌入加强基材层中的加强金属丝,所述加强基材层为有机硅橡胶层,所述加强金属丝为铜金属丝,加强层(5)的厚度为10-1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6)为耐磨无纺布层,耐磨层(6)的厚度为13-2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黏胶层(41)的厚度为亚么尼亚胶层,第一黏胶层(41)的厚度为20-30微米;所述第二黏胶层(42)为硅胶粘合层,第二黏胶层(42)的厚度为30-40微米;第三黏胶层(43)为环氧树脂胶层,第三黏胶层(43)的厚度为15-3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基层的厚度为40-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层(2)为重离型膜层,该重离型膜层为pvc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离型膜层的厚度为40-60微米,重离型膜层的剥离力为150-300gf/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型膜层(8)为轻离型膜层,该轻离型膜层为opp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耐磨防静电双面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离型膜层的厚度为15-30微米,轻离型膜层的剥离力为15-20gf/25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