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硫化床锅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以前的放渣过程为敞开形式,由于落渣冲击,极易产生扬尘,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对渣仓进行了多次改造,但本领域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经过改造,利用锅炉尾部负压吸收扬尘,但由于扬尘量过多且渣仓内部容积过大,紧靠尾部负压难以维持渣仓负压环境,吸尘效果很差;

2、通过在放渣过程中增加冷却水从而对渣仓内部区域进行喷淋,然而粉尘逃逸量仍较大,依然无法达到环保要求,同时喷淋水导致地面湿滑,使生产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3、通过增加负压吸尘风机,从而对放渣头增加围挡,但是由于放渣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较大,负压风机管路频繁堵塞,堵塞后难以疏通;另外,由于渣车高度不同,增加的围挡很难达到预想效果,且常被进出车辆撞击破坏,依然无法实现有效治理扬尘的目的。

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除尘,不仅效果差,而且增加的冷水喷淋和负压吸尘风机耗能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吸尘效果更好,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包括用于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室送风的一次风机和设置在一次风机一侧的渣仓,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送风管路的进风口,所述一次风机的进风口通过三通与第一负压风道的进风口和第二负压风道的进风口连接,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室连接,第一负压风道和第二负压风道的出风口均与渣仓相连通,所述第一负压风道和第二负压风道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沿风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盖板和侧插板门,所述盖板包括三块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板体,所述侧插板门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三个滑道,每个滑道上均设置有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负压风道通过第一喇叭口与渣仓相连通,所述第一喇叭口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负压风道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喇叭口与渣仓相连通,所述第二喇叭口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负压风道和第二负压风道均设置有内部支撑组件,所述内部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支撑块和以中心支撑块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中心支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块与相对应的负压风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使用新型通过增加一次风机的用途,使一次风机在向一次风室送风的同时成为渣仓的负压源,从而使渣仓内的扬尘有效回收,并且使扬尘无法溢出渣仓外,更加节能环保,吸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侧插板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内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包括用于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室送风的一次风机和设置在一次风机一侧的渣仓3。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送风管路的进风口,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一次风机的作用主要是将风送进一次风室,使风通过布风装置进入炉膛,使炉膛内的床料流化。一次流化风是炉内热量的主要传递和携带介质。一次风速的大小决定着床料的流化情况和炉内床温的调节情况。一次风还是点火风机和播煤风机的风源。

所述一次风机的进风口通过三通与第一负压风道1的进风口和第二负压风道2的进风口连接,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室连接。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的出风口均与渣仓3相连通,从而使渣仓3内压力为负压,产生的扬尘无法溢出渣仓3外。扬尘通过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进入一次风机中,并由一次风机随一次风运输至一次风室内,使得扬尘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扬尘随后加入到锅炉烟气循环系统,经过中心筒、尾部烟井、空预器、除尘器后通过输灰系统送入灰库。通过使一次风机成为渣仓的负压源,增加了一次风机的用途,并且经过安装后将一次风机的使用数据与原来进行对比,一次风机电流并无增大,对一次风机电耗未造成额外影响,在不影响一次风机的原始用途外,增加了一次风机更多功能,节能环保。通过布置两个负压风道,使一次风机两侧进风沿程阻力相同,保证了叶轮转动的平衡,有效避免产生震动等异常情况,进而保证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负压风道1通过第一喇叭口6与渣仓3相连通。第一喇叭口6开口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负压风道1连接,开口直径大的一端与渣仓3连接。所述第一喇叭口6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第一过滤网7对扬尘进行过滤,防止异物进入第一负压风道1,同时使负压环境更加均匀。

所述第二负压风道2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喇叭口8与渣仓3相连通。第二喇叭口8开口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二负压风道2连接,开口直径大的一端与渣仓3连接。所述第二喇叭口8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9,第二过滤网9对扬尘进行过滤,防止异物进入第二负压风道2,同时使负压环境更加均匀。

所述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沿风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盖板4和侧插板门5。

所述盖板4包括三块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板体401,盖板4的面积大于相对应的负压风道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包括框架501和设置在框架501上的三个滑道502,每个滑道502上均设置有滑板503,三个滑板503合并在一起的面积大于相对应的负压风道的横截面面积。

当需要调节负压风道内的压力时,可以将板体401拆下或安装上,使板体401剩余三块、两块或一块,同时,根据需要滑动对应的滑板503使滑板503置于滑道502两端,从而使位于负压风道内的滑板503剩余三块、两块或一块,使之调整负压风道横截面的过风面积,进而调节负压风道内的压力。

所述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均设置有内部支撑组件10,所述内部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支撑块1001和以中心支撑块1001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杆1002,所述支杆1002的一端与中心支撑块100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块1003与相对应的负压风道固定连接。内部支撑组件10使得负压风道更加稳定,不易倾覆或坍塌。

上述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包括用于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室送风的一次风机和设置在一次风机一侧的渣仓(3),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送风管路的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机的进风口通过三通与第一负压风道(1)的进风口和第二负压风道(2)的进风口连接,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室连接,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的出风口均与渣仓(3)相连通,所述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的进风口处均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沿风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盖板(4)和侧插板门(5),所述盖板(4)包括三块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板体(401),所述侧插板门(5)包括框架(501)和设置在框架(501)上的三个滑道(502),每个滑道(502)上均设置有滑板(5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压风道(1)通过第一喇叭口(6)与渣仓(3)相连通,所述第一喇叭口(6)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压风道(2)的出风口通过第二喇叭口(8)与渣仓(3)相连通,所述第二喇叭口(8)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压风道(1)和第二负压风道(2)均设置有内部支撑组件(10),所述内部支撑组件包括中心支撑块(1001)和以中心支撑块(1001)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的多个支杆(1002),所述支杆(1002)的一端与中心支撑块(100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块(1003)与相对应的负压风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包括用于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室送风的一次风机和设置在一次风机一侧的渣仓,所述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送风管路的进风口,所述一次风机的进风口通过三通与第一负压风道的进风口和第二负压风道的进风口连接,一次风机的出风口与一次风室连接,第一负压风道和第二负压风道的出风口均与渣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渣仓负压吸尘系统,吸尘效果更好,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武;朱宗辉;马伯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善武;朱宗辉;马伯洲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1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