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池塘养殖是目前我国沿海一带海水养殖业中最主要的一种养殖方式,是人们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养殖的对象主要是鱼类、蟹类、虾类等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水体中不但会有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大量积累,而且还会积累大量的有毒有害无机物,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因此需要对水源当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杂质出去装置结构过于简单,杂质去除效果不好;2、过滤去除的杂质需要人工进行打捞处理,清理费时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的内腔,然后收卷轴一端电机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将打捞框吊起来,然后转盘底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其支撑架转动将打捞框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过滤箱和立式沉淀箱,所述过滤箱一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立式沉淀箱,所述过滤箱内腔顶部活动安装有打捞框,所述打捞框(3)正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立式沉淀箱另一侧通过溢水管连接有阶梯沉淀池,所述阶梯沉淀池内腔固定设有一号锥形槽,所述一号锥形槽一侧连接有二号锥形槽,所述二号锥形槽一侧连接有三号锥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包括依次衔接的转台、转盘、支撑架、收卷轴以及钢丝绳,所述转台安装在所述过滤箱一侧,所述转台顶部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收卷轴,且收卷轴位于过滤箱顶部,所述收卷轴表面卷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底端与打捞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除杂质的尾水进入过滤箱内腔的打捞框的第一个隔离区当中,由于打捞框设置为下坡形式的,所以尾水首先经过一号过滤网进行过滤后流淌到一号过滤网与二号过滤网之间然后穿过二号过滤网,最后经过过滤后的水经过水泵抽送到立式沉淀箱内腔底部,这样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的内腔,然后收卷轴一端电机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将打捞框吊起来,然后转盘底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其支撑架转动将打捞框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水源经过在立式沉淀箱内腔沉淀一定时间后,杂质从鹅软石框当中的鹅软石缝隙当中排到底部的一号淤泥槽内腔,最终经过排泥管阀排放出去,立式沉淀箱内腔顶部沉淀较干净的水源从溢水管流淌到阶梯沉淀池内腔当中,然后逐步进入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首先水源缓慢的进入一号锥形槽内腔,直达溢满流入到一侧二号锥形槽内腔,然后二号锥形槽内腔溢满后流入一侧三号锥形槽,只有顶部的水源才能溢出来,顶部的水源杂质沉淀到底部的二号淤泥槽内腔,然后经过排泥管阀排出,所以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捞框内腔壁安装有一号过滤网,所述一号过滤网一侧固定设有二号过滤网,且一号过滤网的筛眼直径大于二号过滤网的筛眼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可以对过滤箱内腔的水源进行双重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底部贯通安装有二号淤泥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号淤泥槽对沉淀的淤泥进行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式沉淀箱内腔底端设有鹅软石框,所述立式沉淀箱底部焊接有一号淤泥槽,且一号淤泥槽和二号淤泥槽一端均安装有排泥管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泥管阀由管体以及安装在管体上的球阀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鹅软石框就是镂空框内腔填充有鹅软石,鹅软石方便杂质沉淀,不会轻易由于流动动力随意飘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台内腔和收卷轴一端均安装有电机,一组所述电机位于转台顶部转盘底部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方便带动收卷轴和转盘自动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的内腔,然后收卷轴一端电机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将打捞框吊起来,然后转盘底部的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其支撑架转动将打捞框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一号锥形槽、二号锥形槽和三号锥形槽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捞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阶梯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2、立式沉淀箱;3、打捞框;4、转台;5、转盘;6、支撑架;7、收卷轴;8、钢丝绳;9、鹅软石框;10、一号淤泥槽;11、阶梯沉淀池;12、一号锥形槽;13、二号锥形槽;14、三号锥形槽;15、二号淤泥槽;16、排泥管阀;17、溢水管;18、电机;19、一号过滤网;20、二号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过滤箱1和立式沉淀箱2,过滤箱1一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立式沉淀箱2,过滤箱1内腔顶部活动安装有打捞框3,过滤箱1另一侧安装有转台4,转台4顶部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5,转盘5顶部焊接有支撑架6,支撑架6顶部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收卷轴7,且收卷轴7位于过滤箱1顶部,收卷轴7表面卷绕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底端与打捞框3连接,立式沉淀箱2另一侧通过溢水管17连接有阶梯沉淀池11,阶梯沉淀池11内腔固定设有一号锥形槽12,一号锥形槽12一侧连接有二号锥形槽13,二号锥形槽13一侧连接有三号锥形槽14。
借助上述技术方案,需要除杂质的尾水进入过滤箱1内腔的打捞框3的第一个隔离区当中,由于打捞框3设置为下坡形式的,所以尾水首先经过一号过滤网19进行过滤后流淌到一号过滤网19与二号过滤网20之间然后穿过二号过滤网20,最后经过过滤后的水经过水泵抽送到立式沉淀箱2内腔底部,这样一号过滤网19和二号过滤网20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3的内腔,然后收卷轴7一端电机18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8将打捞框3吊起来,然后转盘5底部的电机18带动转盘5转动使其支撑架6转动将打捞框3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水源经过在立式沉淀箱2内腔沉淀一定时间后,杂质从鹅软石框9当中的鹅软石缝隙当中排到底部的一号淤泥槽10内腔,最终经过排泥管阀16排放出去,立式沉淀箱2内腔顶部沉淀较干净的水源从溢水管17流淌到阶梯沉淀池11内腔当中,然后逐步进入一号锥形槽12、二号锥形槽13和三号锥形槽14,首先水源缓慢的进入一号锥形槽12内腔,直达溢满流入到一侧二号锥形槽13内腔,然后二号锥形槽13内腔溢满后流入一侧三号锥形槽14,只有顶部的水源才能溢出来,顶部的水源杂质沉淀到底部的二号淤泥槽15内腔,然后经过排泥管阀16排出,所以一号锥形槽12、二号锥形槽13和三号锥形槽14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11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打捞框3内腔壁安装有一号过滤网19,一号过滤网19一侧固定设有二号过滤网20,且一号过滤网19的筛眼直径大于二号过滤网20的筛眼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号过滤网19和二号过滤网20可以对过滤箱1内腔的水源进行双重过滤。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一号锥形槽12、二号锥形槽13和三号锥形槽14底部贯通安装有二号淤泥槽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号淤泥槽15对沉淀的淤泥进行收集。
具体的如图1所示,立式沉淀箱2内腔底端设有鹅软石框9,立式沉淀箱2底部焊接有一号淤泥槽10,且一号淤泥槽10和二号淤泥槽15一端均安装有排泥管阀16,排泥管阀由管体以及安装在管体上的球阀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鹅软石框9就是镂空框内腔填充有鹅软石,鹅软石方便杂质沉淀,不会轻易由于流动动力随意飘动。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转台4内腔和收卷轴7一端均安装有电机18,一组电机18位于转台4顶部转盘5底部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18方便带动收卷轴7和转盘5自动转动。
工作原理:需要除杂质的尾水进入过滤箱1内腔的打捞框3的第一个隔离区当中,由于打捞框3设置为下坡形式的,所以尾水首先经过一号过滤网19进行过滤后流淌到一号过滤网19与二号过滤网20之间然后穿过二号过滤网20,最后经过过滤后的水经过水泵抽送到立式沉淀箱2内腔底部,这样一号过滤网19和二号过滤网20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3的内腔,然后收卷轴7一端电机18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8将打捞框3吊起来,然后转盘5底部的电机18带动转盘5转动使其支撑架6转动将打捞框3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这样使其杂质的除去轻松方便且快速,使清理轻松方便效率高降低打捞成本;水源经过在立式沉淀箱2内腔沉淀一定时间后,杂质从鹅软石框9当中的鹅软石缝隙当中排到底部的一号淤泥槽10内腔,最终经过排泥管阀16排放出去,立式沉淀箱2内腔顶部沉淀较干净的水源从溢水管17流淌到阶梯沉淀池11内腔当中,然后逐步进入一号锥形槽12、二号锥形槽13和三号锥形槽14,首先水源缓慢的进入一号锥形槽12内腔,直达溢满流入到一侧二号锥形槽13内腔,然后二号锥形槽13内腔溢满后流入一侧三号锥形槽14,只有顶部的水源才能溢出来,顶部的水源杂质沉淀到底部的二号淤泥槽15内腔,然后经过排泥管阀16排出,所以一号锥形槽12、二号锥形槽13和三号锥形槽14的设置使其水源在阶梯沉淀池11内腔可以逐步进行沉淀,使其分层沉淀效果更加,使其杂质去除效果更好。
使用方法:需要除杂质的尾水进入过滤箱1内腔的打捞框3的第一个隔离区当中,由于打捞框3设置为下坡形式的,所以尾水首先经过一号过滤网19进行过滤后流淌到一号过滤网19与二号过滤网20之间然后穿过二号过滤网20,最后经过过滤后的水经过水泵抽送到立式沉淀箱2内腔底部,这样一号过滤网19和二号过滤网20对尾水进行双重过滤杂质,使其杂质停留在打捞框3的内腔,然后收卷轴7一端电机18转动使其收卷钢丝绳8将打捞框3吊起来,然后转盘5底部的电机18带动转盘5转动使其支撑架6转动将打捞框3移动一侧然后下放下来处理杂质;水源经过在立式沉淀箱2内腔沉淀一定时间后,杂质从鹅软石框9当中的鹅软石缝隙当中排到底部的一号淤泥槽10内腔,最终经过排泥管阀16排放出去,立式沉淀箱2内腔顶部沉淀较干净的水源从溢水管17流淌到阶梯沉淀池11内腔当中,首先水源缓慢的进入一号锥形槽12内腔,直达溢满流入到一侧二号锥形槽13内腔,然后二号锥形槽13内腔溢满后流入一侧三号锥形槽14,只有顶部的水源才能溢出来,顶部的水源杂质沉淀到底部的二号淤泥槽15内腔,然后经过排泥管阀16排出。
安装方法:
第一步、打捞框3活动放置在过滤箱1内腔,转台4通过装订在过滤箱1一侧,转台4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转盘5,转盘5顶部焊接有支撑架6,收卷轴7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架6一侧,一号过滤网19和二号过滤网20通过螺栓装订在打捞框3内腔壁。
第二步、过滤箱1通过水管与立式沉淀箱2连接,鹅软石框9放置在立式沉淀箱2的内腔底端,一号淤泥槽10通过螺栓固定在立式沉淀箱2的底部。
第三步、立式沉淀箱2通过溢水管17与阶梯沉淀池11进行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包括过滤箱(1)和立式沉淀箱(2),所述过滤箱(1)一侧通过水管连接有立式沉淀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内腔顶部活动安装有打捞框(3),所述打捞框(3)正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立式沉淀箱(2)另一侧通过溢水管(17)连接有阶梯沉淀池(11),所述阶梯沉淀池(11)内腔固定设有一号锥形槽(12),所述一号锥形槽(12)一侧连接有二号锥形槽(13),所述二号锥形槽(13)一侧连接有三号锥形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框(3)内腔壁安装有一号过滤网(19),所述一号过滤网(19)一侧固定设有二号过滤网(20),且一号过滤网(19)的筛眼直径大于二号过滤网(20)的筛眼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锥形槽(12)、二号锥形槽(13)和三号锥形槽(14)底部贯通安装有二号淤泥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沉淀箱(2)内腔底端设有鹅软石框(9),所述立式沉淀箱(2)底部焊接有一号淤泥槽(10),且一号淤泥槽(10)和二号淤泥槽(15)一端均安装有排泥管阀(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阀由管体以及安装在管体上的球阀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依次衔接的转台(4)、转盘(5)、支撑架(6)、收卷轴(7)以及钢丝绳(8),所述转台(4)安装在所述过滤箱(1)一侧,所述转台(4)顶部表面转动安装有转盘(5),所述转盘(5)顶部焊接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顶部一侧通过转轴安装有收卷轴(7),且收卷轴(7)位于过滤箱(1)顶部,所述收卷轴(7)表面卷绕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底端与打捞框(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养殖尾水颗粒物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4)内腔和收卷轴(7)一端均安装有电机(18),一组所述电机(18)位于转台(4)顶部转盘(5)底部表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