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磨损问题一直是影响锅炉稳定运行的最突出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颗粒呈环核状流动,当锅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灰颗粒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沿壁面以自由落体速度向下运动,至密相区位置其末端速度约达8m/s,水冷壁磨损造成停炉的事故率约是45~50%。锅炉受水冷壁磨损影响,运行周期短,点停炉频繁,检修工作量大,易发生锅炉爆管事故,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传统上,多数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喷涂防磨技术,该防磨技术对水冷壁管有一定的防磨效果,但是,运行周期短,使用后磨损问题依然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该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采用格栅网进行防磨阻流,防止颗粒与水冷管接触,解决了现有的水冷管易遭受摩擦而导致爆管的情况。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包括炉体、锅炉底座和水冷管,所述炉体的底部与锅炉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炉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冷管,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炉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分别与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的底部焊接,排烟管的底部贯穿炉体顶部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炉体活动连接,所述排烟管上连接有清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侧面与炉体的内壁焊接,增加了水冷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的形状均为圆形,方便了对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的刷洗。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转动杆、旋转电机、固定杆和毛刷筒,所述第一齿轮盘固定连接在排烟管位于炉体内腔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齿轮盘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的侧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的顶部与转动杆的底部焊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贯穿炉体顶部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炉体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第一齿轮盘底部的侧面焊接,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位于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之间的缝隙处,所述毛刷筒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外表面,所述毛刷筒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格栅网的内壁和第二格栅网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焊接在炉体的顶部,增加了旋转电机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毛刷筒的材质为钢丝毛刷,使其可以耐受高温,且增加使用寿命。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采用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的双重防护,防止颗粒与水冷管接触摩擦,当颗粒穿过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会降低其下落速度,防止与水冷管接触摩擦造成水冷管的损坏,且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并不影响水冷管的散热效果。
(2)、该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使第一齿轮盘带动固定杆在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的缝隙处旋转使毛刷筒对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进行刷洗,防止第一格栅网和第二格栅网因颗粒堵塞影响水冷管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格栅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锅炉底座、3水冷管、4固定套、5支撑杆、6第一格栅网、7第二格栅网、8排烟管、9清理机构、901第一齿轮盘、902第二齿轮盘、903转动杆、904旋转电机、905固定架、906固定杆、907毛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包括炉体1、锅炉底座2和水冷管3,炉体1的底部与锅炉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炉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冷管3,水冷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4,固定套4的侧面与炉体1的内壁焊接,增加了水冷管3的稳定性,支撑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炉体1内腔的底部,支撑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5的顶部分别与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底部焊接,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形状均为圆形,方便了对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刷洗,排烟管8的底部贯穿炉体1顶部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炉体1活动连接,排烟管8上连接有清理机构9。
采用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双重防护,防止颗粒与水冷管3接触摩擦,当颗粒穿过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会降低其下落速度,防止与水冷管3接触摩擦造成水冷管3的损坏,且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并不影响水冷管3的散热效果。
清理机构9包括第一齿轮盘901、第二齿轮盘902、转动杆903、旋转电机904、固定杆906和毛刷筒907,第一齿轮盘901固定连接在排烟管8位于炉体1内腔一端的外表面,第一齿轮盘901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902的侧面啮合,第二齿轮盘902的顶部与转动杆903的底部焊接,转动杆903的顶部贯穿炉体1顶部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炉体1活动连接,转动杆903的顶部与旋转电机904的输出轴焊接,旋转电机9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05,固定架905的底部焊接在炉体1的顶部,增加了旋转电机904的稳定性,固定杆906的顶部与第一齿轮盘901底部的侧面焊接,固定杆906的底部位于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之间的缝隙处,毛刷筒907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06的外表面,毛刷筒907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格栅网6的内壁和第二格栅网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毛刷筒907的材质为钢丝毛刷,使其可以耐受高温,且增加使用寿命。
通过旋转电机904带动第二齿轮盘902转动,使第一齿轮盘901带动固定杆906在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缝隙处旋转使毛刷筒907对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进行刷洗,防止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因颗粒堵塞影响水冷管3的散热效果。
在使用时,当颗粒下落时与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接触,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对颗粒进行阻挡降速,防止颗粒速度过快与水冷管3摩擦造成水冷管3的损坏。
当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内部的颗粒较多时,开启旋转电机904带动第二齿轮盘902转动,使第一齿轮盘901带动固定杆906在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缝隙处旋转使毛刷筒907对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进行刷洗,将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上的颗粒刷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包括炉体(1)、锅炉底座(2)和水冷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与锅炉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炉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冷管(3),支撑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炉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支撑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分别与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底部焊接,排烟管(8)的底部贯穿炉体(1)顶部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炉体(1)活动连接,所述排烟管(8)上连接有清理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的侧面与炉体(1)的内壁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的形状均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9)包括第一齿轮盘(901)、第二齿轮盘(902)、转动杆(903)、旋转电机(904)、固定杆(906)和毛刷筒(907),所述第一齿轮盘(901)固定连接在排烟管(8)位于炉体(1)内腔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齿轮盘(901)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902)的侧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902)的顶部与转动杆(903)的底部焊接,所述转动杆(903)的顶部贯穿炉体(1)顶部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炉体(1)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903)的顶部与旋转电机(904)的输出轴焊接,所述固定杆(906)的顶部与第一齿轮盘(901)底部的侧面焊接,所述固定杆(906)的底部位于第一格栅网(6)和第二格栅网(7)之间的缝隙处,所述毛刷筒(907)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06)的外表面,所述毛刷筒(907)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格栅网(6)的内壁和第二格栅网(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9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05),所述固定架(905)的底部焊接在炉体(1)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裙带式锅炉水冷壁防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筒(907)的材质为钢丝毛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