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液过滤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机床加工生产刀具时的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刀具倒角刀的生产一般是在机床上加工完成的,其在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一般需要进行降温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切削油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处理后的切削油进行收集,收集后进行冷却过滤后再重复使用。现有的切削油的冷却过滤装置一般较为复杂且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该装置集冷却与过滤功能与一体,立式设置,占地面积小且冷却过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和冷却腔,过滤腔位于冷却腔的上方且两者连接在一起,过滤腔内竖直设置有多个挡板,相邻的两个挡板分别设置在过滤腔的顶部和底部上并将过滤腔分割成多个切削液通道一,相邻的两个切削液通道一呈s型布置,切削液通道一内布满钢丝网过滤球,最右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冷却腔内依次交错倾斜设置有多个冷却板,冷却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相邻的两个冷却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冷却腔对应的两个内壁上,最上方的冷却板设置在冷却腔左侧内壁上且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并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倾斜;冷却腔的下方设置有出液口。
优选地,冷却板上表面设置有上冷却液通道和切削液通道二,上冷却液通道中通冷却水,上冷却液通道之间形成切削液通道二。
优选地,冷却板下表面设置有下冷却液通道,下冷却液通道位于切削液通道二的正下方。
具体地,冷却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相邻上冷却液通道和下冷却液通道连通的连接通道,冷却板较低一侧的连接通道向下凸出,冷却板较高一侧的连接通道向上凸出,冷却水在冷却板的上冷却液通道和下冷却液通道中呈s型流动;较高一侧的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
优选地,冷却腔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出风口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
优选地,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为镂空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集冷却、过滤功能为一体,立式设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过滤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腔、2冷却腔、11挡板、12切削液通道一、21冷却板、22进风口、23出风口、211上冷却液通道、212下冷却液通道、213切削液通道二、214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1和冷却腔2,过滤腔1位于冷却腔2的上方且两者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可设置为过滤腔1和冷却腔2均为长方体结构,两个长方体结构上下连接在一起,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法兰等密封连接在一起,过滤腔1内竖直设置有多个挡板11,相邻的两个挡板11分别设置在过滤腔1的顶部和底部上并将过滤腔分割成多个切削液通道一12,即当最右侧的挡板1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过滤腔1底部(前后两侧分别焊接固定在过滤腔前后侧的内壁上),上端与过滤腔1顶壁保持一定的间隙时,最右侧的第二个挡板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过滤腔1顶壁(前后两侧分别焊接固定在过滤腔前后侧的内壁上),下端与过滤腔1底部保持一定的间隙,依次类推,即相邻的两个切削液通道一12呈s型布置,切削液在过滤腔1内呈s型流动,切削液通道一12内布满钢丝网过滤球,最右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冷却腔2内依次交错倾斜设置有多个冷却板21,冷却板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优选为15°,相邻的两个冷却板21分别固定设置在冷却腔2对应的两个内壁上,最上方的冷却板固定焊接设置在冷却腔2左侧内壁上且位于过滤腔出料口的下方并向远离过滤腔出料口的一侧倾斜,第二块冷却板则设置在冷却腔2右侧内壁上且向左侧倾斜,从最上方流下的切削液进入到第二块冷却板上,切削液在冷却腔内依次交错流下;冷却腔2的下方设置有出液口。
使用时,过滤腔1上方的进料口与机床上切削液收集箱连接(中间也可设置电机),机床上的切削液通过过滤腔1上方的进料口进入到过滤腔中,切削液在过滤腔中依次通过各切削液通道一并最终从过滤腔另一端下方的出料口进入到冷却腔中,过滤腔中的钢丝球过滤网可以很好的去除切削液中的杂质,同时此种s型的设置在切削液流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沉淀作用,杂质能够更好的被截留在过滤腔1内;进入到冷却腔2中的切削液依次通过各冷却板后落下并从冷却腔底部的出液口排出,通过电机再次进入到机床中进行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中,冷却板21上表面设置有上冷却液通道和切削液通道二211,上冷却液通道中通冷却水,上冷却液通道之间形成切削液通道二211,冷却液沿着切削液通道二211或者上冷却液通道的上表面落下进入到另一块冷却板上,进一步的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增加冷却效果,我们在冷却板下表面设置了下冷却液通道212,下冷却液通道212位于切削液通道二213的正下方,即切削液通道二213中的切削液同时受到左右和下方三个方面的冷却水的冷却作用。
具体地,冷却板21的两端均设置有相邻上冷却液通道212和下冷却液通道213连通的连接通道214,冷却板21较低一侧的连接通道向下凸出,不影响切削液的落下,冷却板21较高一侧的连接通道向上凸出,冷却水在冷却板21的上冷却液通道212和下冷却液通道213中呈s型流动;较高一侧的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具体地可解释为:连接通道并分割成多个空间,每个空间分别与一个上冷却液通道211和一个下冷却液通道212连通,保证冷却水呈s型流动并最终从出口流出。连接通道214可以和冷却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冷却板21较高的一端及前后两端可焊接固定在冷却腔2内壁上,较低的一端可通过支架焊接固定在对应的另一侧的内壁上,即支架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却板21上,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冷却腔2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我们进一步地在冷却腔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了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进风口22与风机连接向冷却腔2内提供冷却空气,出风口23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处理尾气。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腔1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为镂空结构设置,过滤后的切削液直接落下进入到冷却板21上,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冷却液能够分散平铺进入到冷却板21上,冷却效果更好。或者我们也可以将在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设置呈长条状的出料口,该长条状的出料口与冷却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同样保证切削液平铺落下进入到冷却板2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腔和冷却腔,过滤腔位于冷却腔的上方且两者连接在一起,过滤腔内竖直设置有多个挡板,相邻的两个挡板分别设置在过滤腔的顶部和底部上并将过滤腔分割成多个切削液通道一,相邻的两个切削液通道一呈s型布置,切削液通道一内布满钢丝网过滤球,最右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冷却腔内依次交错倾斜设置有多个冷却板,冷却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相邻的两个冷却板分别固定设置在冷却腔对应的两个内壁上,最上方的冷却板设置在冷却腔左侧内壁上且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并向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倾斜;冷却腔的下方设置有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板上表面设置有上冷却液通道和切削液通道二,上冷却液通道中通冷却水,上冷却液通道之间形成切削液通道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板下表面设置有下冷却液通道,下冷却液通道位于切削液通道二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相邻上冷却液通道和下冷却液通道连通的连接通道,冷却板较低一侧的连接通道向下凸出,冷却板较高一侧的连接通道向上凸出,冷却水在冷却板的上冷却液通道和下冷却液通道中呈s型流动;较高一侧的连接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和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腔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出风口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削液冷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左边的切削液通道一的下方为镂空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