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染料和油墨可被用来装饰具有设计、图案和/或图像的织物的表面。此类织物可以被结合到各种最终产品中。
概述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以下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本公开的任一部分中提及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
在一个示例中,可印刷结构包括第一织物层,该第一织物层包括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第一侧。第一织物层允许水基油墨通过第一织物层的迁移。第一粘合剂层被粘合到第一织物层的第二侧。油墨迁移屏障被粘合到与第一织物层相对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被粘合到与第一粘合剂层相对的油墨迁移屏障,并且第二织物层被粘合到与油墨迁移屏障相对的第二粘合剂层。第二织物层允许水基油墨通过第二织物层的迁移。油墨迁移屏障被配置成提供对从第一织物层到第二织物层渗出的油墨的抵抗。
附图简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多层可印刷结构。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油墨迁移屏障。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被包装在包括油墨迁移屏障的多层可印刷结构中的产品组装件。
图4a示出了被包装在包括油墨迁移屏障的多层可印刷结构中的示例电子设备的第一侧。
图4b示出了被包装在包括油墨迁移屏障的多层可印刷结构中的示例电子设备的第二侧。
图5示出了解说用于将产品包装在多层可印刷结构中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许多消费和商业产品以粘合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织物层(通常在它们之间使用一个或多个粘合剂层)为特色。设计、图案、和/或图像可以被印刷到分层织物结构的一侧或多侧上。然而,当两个织物层被背对背粘合在一起时,如果艺术品被印刷在一个织物或两个织物上,则被印刷在第一织物上的油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迁移到第二织物。这可能在油墨渗出到第二织物的装饰(例如,外部)层上时创建不期望的外观缺陷。
对于被印刷到包含聚氨酯(pu)的织物上的水基油墨,该问题可能尤其成问题。在此类织物中,pu材料含量与其他织物相比可能增加油墨迁移的速率,潜在地导致可见的光晕(haloing)效果。这种效果即使在织物包括与水基油墨颜料绑定得更强的纤维(诸如聚酯纤维)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然而,聚氨酯可以赋予合成织物许多其他期望的品质。例如,聚氨酯可以赋予柔性、顺应性、拉伸属性、抗撕裂、柔软性、可触摸性,并使织物更易于加工。
相应地,公开了与通过在背靠背粘合的两个织物之间放置油墨迁移屏障来减轻染料迁移通过分层织物结构相关的示例。这样的油墨迁移屏障可以被构造成不管织物的什么部分被印刷都允许分层织物结构保持柔性而无需考虑染料迁移。包括油墨迁移屏障的分层织物结构可被应用于单侧印刷的织物,并且可以进一步被应用于其中产品的一侧或两侧装饰有印刷设计的产品罩。
图1示出了示例多层可印刷结构100。多层可印刷结构100包括具有第一侧112和第二侧114的第一织物层110。第一侧112可以是第一织物层110的外侧,并且可以是第一织物层110的可印刷侧。多层可印刷结构100进一步包括第二织物层120,该第二织物层120还包括第一侧122和第二侧124。第一侧122可以是第一织物层120的外侧,并且可以是第一织物层120的可印刷侧。
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可以是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任何合适的织物。如上面提到的,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可以允许水基油墨的迁移。例如,被印刷在第一织物层110的第一侧112上的水基油墨可通过第一织物层120迁移到第二侧114。类似地,被印刷在第二织物层110的第一侧122上的水基油墨可通过第二织物层120迁移到第二侧124。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可包括至少聚氨酯。作为更具体的示例,聚氨酯纤维可以被包括在合成织物中,该合成织物进一步包括其他纤维材料,诸如聚酯纤维。作为示例,织物层可以从包括至少聚酯和聚氨酯的混合物的纤维生成。在一些示例中,纤维聚酯材料可以例如使用聚氨酯来粘合。其他材料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被用作用于超细纤维(microfiber)织物(诸如聚酰胺和/或其他合适材料)的粘结剂。
附加地或替代地,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是其他染料迁移的基于超细纤维的织物、机织(woven)织物等。例如,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可以包括机织聚酯织物、针织(knit)聚酯织物、和/或可以包括或可以不包括聚氨酯的其他机织或针织织物。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可以是不同的织物和/或包括按不同比率或配置的相同子组分的织物。作为示例,第一织物层110和/或第二织物层120可以包括pe纤维、聚酰胺纤维(例如,尼龙)、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纤维、聚苯乙烯纤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缩丁醛)纤维、和/或其他纤维和超细纤维类型中的一者或多者。
尽管在允许水基油墨迁移的水基油墨和织物层材料的上下文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油墨和织物的其他组合可以在多层可印刷结构100和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可印刷结构内被使用,只要(诸)织物有益于所选油墨和/或染料的迁移。例如,聚酯基织物以及其他织物类型可能有益于油基油墨的迁移,诸如增塑溶胶油墨、有机溶剂基油墨、乳胶油墨、可紫外线固化的油墨等。
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的一者或两者可以是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具体而言,第一织物层110的第一侧112和/或第二织物层120的第一侧122可以接收印刷的染料和/或油墨。水基油墨可以被直接印刷到第一和/或第二织物层110和120上,和/或可以首先被印刷到载体介质上,并接着被转移到织物层上。
作为示例,染料升华油墨颜料可以通过升华过程来被施加到第一织物层110的第一侧112和/或第二织物层120的第一侧122。染料升华油墨通常是水溶性的,允许油墨渗透织物层中的纤维而不会修改纤维本身的特性。染料升华油墨可以被喷墨印刷到载体纸上。载体纸可接着被干燥并被放置成与所选织物层紧密接触。可随后例如使用热压机随时间施加热和压力。染料升华油墨可接着从载体纸升华到织物层,其中油墨可以绑定到织物层的聚酯纤维组分。然而,多孔织物层(诸如针织或机织聚酯纤维)可允许染料迁移通过织物层。此外,染料可能无法很好地绑定到织物层的聚氨酯组分,从而允许过量的油墨迁移通过织物层。
为了防止油墨在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之间的迁移,油墨迁移屏障130可以被设置在这两个织物层之间。在该示例中,可印刷结构100进一步包括被粘合到第一织物层110的第二侧114的第一粘合剂层140,并且油墨迁移屏障130被粘合到与第一织物层110相对的第一粘合剂层140。第二粘合剂层150与第一粘合剂层140相对地粘合至油墨迁移屏障130。第二粘合剂层150被粘合到第二织物层120的与油墨迁移屏障130相对的第二侧124。
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可以包括可粘合到织物层110和120以及油墨迁移屏障130两者的任何合适的粘合剂。例如,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可以是通过热和/或压力激活的粘合剂膜。在粘合剂层、织物层和油墨迁移屏障之间的热激活粘合可以在特定于材料和装备(例如,热压、加热辊、加热带层压机)的条件下被执行。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粘合剂层140和第二粘合剂层150可以使用高频和/或超声能量来被激活。
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的厚度可以基于应用而变化(例如在1和10mm之间),但是更厚或更薄的层也可以被使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包括酯基聚氨酯膜、尼龙基聚酰胺膜、橡胶、丙烯酸,硅酮基压敏粘合剂、乙烯醋酸乙烯酯、一种或多种uv可固化粘合剂(例如,uv可固化pet膜、丙烯酸酯化合物膜)、和/或其他合适的粘合剂材料。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可以不是等同的层。例如,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140和150可以在厚度、组成、形状等方面有所不同。在第一织物层110和第二织物层120在组成方面有所不同的情况下,第一粘合剂层140和第二粘合剂层150可以基于期望的粘合特性来被独立地选择。
油墨迁移屏障130可以包括防止和/或显著地减少油墨在第一和第二织物层110和120之间的迁移的任何合适的材料。油墨迁移屏障130可以是无孔膜,其绑定或排斥水基油墨或以其他方式抑制水基油墨穿越该膜。油墨迁移屏障130可以是能与其他膜和/或织物粘合的。例如,油墨迁移屏障130可以包括热敏薄膜。
在一些示例中,油墨迁移屏障130可以包括多层膜。例如,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多层油墨迁移屏障200作为油墨迁移屏障130的示例。油墨迁移屏障200包括第一屏障层210。第一屏障层210可以包括聚氨酯树脂基膜,其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附加材料(例如,作为掺杂剂的pet)。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屏障层210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包括双轴取向(biaxially-oriented)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机织和/或非机织的聚酯织物、聚丙烯、pet、硅胶膜(siliconemembrane)、聚酰亚胺膜等。
包括聚氨酯树脂基膜的第一屏障层210可以是有利的,因为不仅该屏障层阻挡了在背对背粘合的两个织物层之间的油墨渗出,而且第一屏障层可以足够地薄以允许对可印刷结构的总厚度的最小影响。例如,第一屏障层210可以具有小于0.1mm(例如0.04mm)的厚度。
然而,当被直接施加到粘合剂层时,薄聚氨酯树脂基膜可在涂覆之前变软。由此,在将油墨迁移屏障200粘合到粘合剂层之前,将其他膜层压到第一屏障层210可能是有利的。作为示例,油墨迁移屏障200可以包括被粘合到第一屏障层210的一个或多个热熔膜粘合剂层。如图2所示,油墨迁移屏障200包括被施加到第一屏障层210的每一侧的第一热熔膜粘合剂层220和第二热熔膜粘合剂层230。
作为示例,热熔膜粘合剂层220和230可包括经改性的聚氨酯树脂等其他材料(例如,90%聚氨酯树脂)。热熔膜粘合剂层220和230可以是薄膜(例如,0.02mm),以便减少对油墨迁移屏障的厚度的总体影响。按照粘合剂层140和150,热熔膜粘合剂层220和230可以由相同材料制成,或者可具有不同组成、厚度、形状等,这取决于可印刷结构内相邻层的组成以及总体应用场合。作为示例,热熔膜粘合剂层可以包括非收缩热塑性膜,诸如聚乙烯膜、聚酰胺膜、烯烃膜等。
多层可印刷结构100可被用于其中非对称地印刷(例如,在一侧上进行印刷,在相对侧上进行不同印刷)的双面织物被期望的任何合适的应用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多层可印刷结构100可被用在服装、手提包、户外家具、运动装备、窗帘和洞巾、毛巾、桌布、雨伞、防风/防晒罩、床上用品和纺织品等。
除了双面织物应用之外,多层可印刷结构还可被用来装饰产品的外部。例如,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产品组装件300。产品组装件300包括设备305,该设备305被包装在包括油墨迁移屏障315的多层可印刷结构310中。油墨迁移屏障315可以是油墨迁移屏障200的示例,并且可因而包括夹在两种热熔膜粘合剂之间的聚氨酯树脂基油墨迁移屏障。
如图3所示,设备305是相对平坦的设备,其包括第一侧317和相对地平行于第一侧317(例如,在平行的5度内)的第二侧319。例如,设备305可以是用于平板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腕戴设备、头戴式设备)、或其他便携式设备的键盘。在其他示例中,设备305可以是汽车遮阳板、用于辅助设备的支架和/或壳体、或其他非电子设备或软商品(soft-good)。其他示例和配置也是可能的。与多层可印刷结构310相比,设备305可以是相对非柔性设备。在其他示例中,设备305可以是当压力被施加到产品组装件300时与多层可印刷结构310一致地调整构造的相对柔性设备。设备305可以由不允许油墨或染料的迁移的材料组成。
多层可印刷结构310可被用来包装设备305,并因而提供装饰性和/或功能性(例如,舒适、触摸起来柔软、触知的、保护性)的覆盖物。多层可印刷结构310包括第一包装子组装件320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第一包装子组装件320包括第一织物层327、第一粘合剂层330、油墨迁移屏障315、和第二粘合剂层333。然而,在一些示例中,油墨迁移屏障315和/或第二粘合剂层333可以被包括在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中。
第一织物层327可包括第一可印刷侧335以及与第一侧335相对的第二侧337。如关于图1所描述的,第一织物层327可以是允许水基油墨迁移的复合织物结构,诸如包括包含聚酯和聚氨酯的混合物的纤维的结构。第一侧335可以印刷有水基油墨,诸如染料升华油墨。在印刷和干燥之前或之后,第一织物层327可以被模切成接近用于包装设备305的所需最终几何结构的几何结构。模切织物可以包括使织物能够装载到用于将第一织物层327层压和/或粘合到第一包装子组装件320和/或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的其他组件的设备上的特征(例如孔)。
油墨迁移屏障315可例如通过将热熔膜粘合剂层加热并以辊形式预粘合到聚氨酯树脂基屏障的两侧来被组装。经组装的油墨迁移屏障辊可接着被模切成类似于第一织物层327的几何结构。油墨迁移屏障315和第一织物层327两者可接着被放置在固定装置(fixture)中,以预粘合在一起。
第一粘合剂层330和第二粘合剂层333可以包括热激活粘合剂膜,诸如酯基聚氨酯膜、尼龙基聚酰胺膜等,但是压敏粘合剂膜和uv可固化粘合剂膜也可以被使用。第一粘合剂层330和第二粘合剂层333可以例如通过热粘合来被施加到经组装的油墨迁移屏障315的相对侧。作为示例,粘合剂层以辊形式被施加到油墨迁移屏障315,被分段(stage)和沉降,接着被模切成接近最终的几何结构。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两个粘合剂层可以在被施加到油墨迁移屏障315之前被模切。
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包括第二织物层340和第三粘合剂层342。第二织物层340包括第一侧345以及与第一侧345相对的第二可印刷侧347。如关于图1所描述的,第二织物层340可以是允许水基油墨迁移的复合织物结构,诸如包括包含聚酯和聚氨酯的混合物的纤维的结构。按照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330和333,第三粘合剂层34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热激活粘合剂膜、压敏粘合剂膜、和/或uv可固化粘合剂膜。第二织物层340的第二侧347可以被印刷和干燥,并且第三粘合剂层342可以例如通过热粘合来被施加到第二织物层340的第一侧345。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可接着被模切以用于围绕设备305的组装。然而,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织物层340和第三粘合剂层342的一者或两者可以在被粘合在一起之前被模切。
第一包装子组装件320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可以被放置在设备305的相对侧上。在此配置中,设备305的第一侧317在第二粘合剂层333的与油墨迁移屏障315相对的一侧与第二粘合剂层333相接触。设备305的第二侧319在第二粘合剂层342的与第二织物层340的第一侧345相对的一侧与第三粘合剂层342相接触。
当包装子组装件320和325已被放置在设备305周围的适当位置中时,子组装件可以经历产品层压过程(例如,热层压),由此第一包装子组装件320经由第二粘合剂层333粘合到设备305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并且第二包装子组装件325经由第三粘合剂层342粘合到设备305和第一包装子组装件320。这生成了产品组装件300,其中设备305现在具有装饰性和/或功能性覆盖物。
最终层压过程生成织物上织物(fabric-on-fabric)区域350和355。在这些区域中,第一织物层327和第二织物层340被耦合在一起,而其间没有设备305。在产品组装件300的边缘处,织物上织物区域350和355可出于美观或功能目的而被修剪。然而,织物上织物区域内油墨迁移屏障315的存在限制了油墨从一个织物层到另一织物层的透背(bleed-through)。
作为示例,关于图3描述的产品组装件可以是电子设备。图4a和图4b描绘了产品组装件400,该产品组装件400包括可被包装在经印刷的罩410中的可拆卸键盘405。产品组装件400可以是产品组装件300的示例,并且可拆卸键盘405可以是设备305的示例。经印刷的罩410可以是多层可印刷结构310的示例,其包括两个可印刷织物层、两个粘合剂层、和油墨迁移屏障。
可拆卸键盘405可以包括用户输入区域415,该用户输入区域415包括键盘420和触摸板425。如图所示,可拆卸键盘405进一步包括中脊区430和脊区435。脊区435包括多个连接器437,该多个连接器437可被用来将可拆卸键盘405物理地和通信地耦合到外部电子设备,诸如显示屏、平板计算机等。
中脊区430可包括横跨可拆卸键盘405的宽度的非柔性或较不柔性的分段。中脊区可被用来容纳可拆卸键盘405的组件和电路系统,并且可以进一步提供磁性和/或物理锚固点,以允许可拆卸键盘405和所附连的显示设备类似于膝上型设备形式功能来被使用。
第一柔性区域440可以位于脊区435和中脊区430之间。第二柔性区域445可以位于中脊区430和用户输入区域415之间。第一和第二柔性区域可以容纳连接用户输入区域415、中脊区430和脊区435的部件,诸如柔性电路系统和电缆。第一柔性区域440和第二柔性区域445可允许可拆卸键盘405独自或当经由连接器437连接到外部设备时采用用于操作和存储的数种配置。
图4a示出了罩410的第一侧450。第一侧450包括以经印刷艺术品455为特色的第一织物层。图4b示出了罩410的第二侧460。第二侧460包括可以被模切以使得罩410不被粘合到键盘420、触摸板425、或连接器437的第二织物层。层压过程可以生成边界465,其中两个织物层(经由粘合剂层和油墨迁移屏障)被粘合在一起,而在它们之间没有可拆卸键盘405的一部分。
由此,边界465、第一柔性区域440和第二柔性区域445可包括织物上织物粘合的区域。如图4a所示,经印刷的艺术品455在这些区域的每一者内放置油墨。在罩410中不存在油墨迁移屏障的情况下,油墨可因而从第一侧450迁移到第二侧460,从而在产品组装后的六个月或更早的时间内生成变色和可见的伪像。在一些示例中,油墨迁移屏障(诸如bopet条)可能仅仅被层压到带有织物上织物粘合的诸区域上,但是此配置仅可用于减慢染料迁移并且可能无法完全停止染料透背。通过包括油墨迁移屏障(诸如聚氨酯基膜),可以在产品的使用寿命内防止染料迁移,因而允许艺术品被印刷在第一侧450上的任何位置,而不会冒染料迁移至第二侧460的风险。此外,通过使用薄的柔性油墨迁移屏障,柔性区域440和445的柔性可被维持。附加地,边界465可以维持柔韧性,而不是采取对于用户而言触摸起来不太愉悦的刚性。
图5示出了用于用多层可印刷结构包装产品的示例方法500的流程图。在一些示例中,方法500的各个步骤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和/或在分开的、时间上不同的过程中被执行。
在510处,方法500包括将产品布置在第一包装子组装件上,第一包装子组装件包括:油墨迁移屏障,其包括夹在两个热熔粘合剂层之间的聚氨酯树脂基屏障层;被布置在油墨迁移屏障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以及被粘合到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织物层,该第一织物层包括至少聚氨酯。第一织物层可允许水基油墨通过第一织物层的迁移。例如,第一织物层可以包括纤维,该纤维包括至少聚酯和聚氨酯的混合物。如关于图3所描述的,组装油墨迁移屏障可以包括将热熔膜粘合剂层加热并以辊形式预粘合到聚氨酯树脂基屏障层的两侧,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经组装的油墨迁移屏障辊模切成期望的几何结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可以是热激活粘合剂膜,诸如酯基聚氨酯膜。由此,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可以通过热粘合(诸如热层压)来被施加到经组装的油墨迁移屏障的相对侧。粘合剂层可以在被施加到经组装的油墨迁移屏障之后或之前被模切成期望的几何结构。第一织物层可以用水基油墨印刷、被干燥并被模切成期望的几何结构。经印刷的第一织物层可接着经由热粘合来被黏结到与油墨迁移层相对的第一粘合剂层。
在520处,方法500包括在产品上与第一包装子组装件相对地布置第二包装子组装件,第二包装子组装件包括至少第二织物层,该第二织物层包括至少聚氨酯以及粘合至第二织物层的第三粘合剂层。第二织物层可允许水基油墨通过第二织物层的迁移。例如,第二织物层可以包括纤维,该纤维包括至少聚酯和聚氨酯的混合物。
在530处,方法500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之间层压产品,使得第二和第三粘合剂层既粘合到产品又彼此粘合。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可印刷结构包括:包括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第一侧的第一织物层,该第一织物层允许水基油墨通过第一织物层的迁移;粘合到第一织物层的第二侧的第一粘合剂层;粘合到与第一织物层相对的第一粘合剂层的油墨迁移屏障;粘合到与第一粘合剂层相对的油墨迁移屏障的第二粘合剂层;以及粘合到与油墨迁移屏障相对的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织物层,该第二织物层允许水基油墨通过第二织物层的迁移。在这样的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织物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聚酯纤维。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织物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聚氨酯。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二织物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第一侧。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热激活粘合剂膜。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酯基聚氨酯膜。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油墨迁移屏障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第一屏障层,该第一屏障层包括掺杂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氨酯树脂。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抗油墨迁移屏障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被粘合到第一屏障层的一个或多个热熔膜粘合剂层。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抗油墨迁移屏障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被粘合到第一屏障层的每一侧的热熔膜粘合剂层。
在另一示例中,一种产品组装件包括: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设备;被配置成包装该设备的多层可印刷结构,该多层可印刷结构包括被定位在设备的第一侧上的第一包装子组装件和被定位在设备的第二侧上的第二包装子组装件,该第一包装子组装件包括:包括至少聚氨酯的第一织物层,该第一织物层包括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第一侧;被粘合到第一织物层的第二侧的第一粘合剂层;被粘合到与第一织物层相对的第一粘合剂层的油墨迁移屏障;被粘合到与第一粘合剂层相对的油墨迁移屏障的第二粘合剂层;并且其中该第二包装子组装件包括:包括至少聚氨酯的第二织物层;以及被粘合到第二织物层的第一侧的第三粘合剂层;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围绕设备被粘合,使得设备的第一侧被粘合到第二粘合剂层,并且使得设备的第二侧被粘合到第三粘合剂层。在该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被粘合在一起,使得一个或多个织物上织物区域被生成,其中设备不坐落于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织物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聚酯纤维。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二织物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粘合剂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热激活粘合剂膜。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粘合剂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酯基聚氨酯膜。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油墨迁移屏障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第一屏障层,该第一屏障层包括掺杂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氨酯树脂。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抗油墨迁移屏障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被粘合到第一屏障层的每一侧的热熔膜粘合剂层。在任何前述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该设备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是可拆卸键盘组装件。
在又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包装具有多层可印刷结构的产品的方法包括:将产品布置在第一包装子组装件上,该第一包装子组装件包括:油墨迁移屏障,其包括夹在两个热熔粘合剂层之间的聚氨酯树脂基屏障层;被布置在油墨迁移屏障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以及被粘合到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织物层,该第一织物层包括至少聚氨酯;与第一包装子组装件相对地将第二包装子组装件布置在产品上,该第二包装子组装件至少包括包含至少聚氨酯的第二织物层和被粘合到第二织物层的第一侧的第三粘合剂层,以及将产品层压在第一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之间,以使得第二和第三粘合剂层既都粘合到产品又彼此粘合。在这样的示例或任何其他示例中,第一织物层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聚酯纤维。
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配置和/或办法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这些具体实施例或示例不应被视为具有限制意义,因为许多变体是可能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例程或方法可表示任何数目的处理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由此,所解说和/或所描述的各种动作可以以所解说和/或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以其他顺序执行、并行地执行,或者被省略。同样,以上所描述的过程的次序可被改变。
本公开的主题包括各种过程、系统和配置以及此处公开的其他特征、功能、动作和/或属性、以及它们的任一和全部等价物的所有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组合和子组合。
1.一种可印刷结构,包括:
包括能用水基油墨印刷的第一侧的第一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允许所述水基油墨通过所述第一织物层的迁移;
粘合到所述第一织物层的第二侧的第一粘合剂层;
粘合到与所述第一织物层相对的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油墨迁移屏障;
粘合到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相对的所述油墨迁移屏障的第二粘合剂层;以及
粘合到与所述油墨迁移屏障相对的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二织物层允许所述水基油墨通过所述第二织物层的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包括聚酯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进一步包括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物层包括能用所述水基油墨印刷的第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包括热激活粘合剂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包括酯基聚氨酯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迁移屏障包括第一屏障层,所述第一屏障层包括掺杂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氨酯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油墨迁移屏障包括被粘合至所述第一屏障层的一个或多个热熔膜粘合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印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油墨迁移屏障包括被粘合至所述第一屏障层的每一侧的热熔膜粘合剂层。
10.一种用于包装具有多层可印刷结构的产品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产品布置在第一包装子组装件上,所述第一包装子组装件包括:
油墨迁移屏障,所述油墨迁移屏障包括夹在两个热熔粘合剂层之间的聚氨酯树脂基屏障层;
被布置在所述油墨迁移屏障的相对侧上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以及
被粘合到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第一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包括至少聚氨酯;
将第二包装子组装件与所述第一包装子组装件相对地布置在所述产品上,所述第二包装子组装件至少包括包含至少聚氨酯的第二织物层和被粘合到所述第二织物层的第一侧的第三粘合剂层;以及
将所述产品层压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二和第三粘合剂层既都粘合到所述产品又彼此粘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物层进一步包括聚酯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包装子组装件被粘合在一起,以使得一个或多个织物上织物区域被生成,其中所述产品不坐落于所述第一织物层与所述第二织物层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三粘合剂层包括热激活粘合剂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三粘合剂层包括酯基聚氨酯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是可拆卸键盘组装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