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8


本发明涉及胶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



背景技术:

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胶带按它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合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使用各种聚合物。另外,在汽车线圈中也会用到绝缘胶带进行来防止导线漏电现象,线束缠绕粘接胶带是一种高效的汽车产品缠绕技术,也是可使汽车内部线束固定的有效途径,它可有效减少汽车内部电线分散、零乱和无规律的排放,因此近年来线束缠绕产品得到很大发展。随着近些年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和国家过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对汽车组成中所使用到的各式各样部位组成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使用的线束缠绕粘结胶带多为pvc材质胶带,在使用的时候拉扯胶带的噪音较大,而且气味难闻,并且使用寿命较短,这样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费者对汽车行业中关于气味、噪音等特定需求以及线束缠绕产品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包括金属环、纸管芯、带体和压片,所述纸管芯粘结在所述金属环外部,所述带体缠绕在所述纸管芯外壁,所述带体包括胶层、防水层、薄膜层和布基材层,所述防水层布置在所述胶层下端,所述薄膜层布置在所述防水层下端,所述布基材层布置在所述薄膜层下端,所述压片紧密贴合在所述带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胶层的厚度为0.04毫米至0.06毫米,所述布基材层的厚度为0.26毫米至0.30毫米,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2毫米,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防水透气膜,所述胶层为热熔型压敏胶,所述布基材层为棉纱布,且棉纱布采用pet聚酯布和聚氨酯涂层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布基材层外部表面采取聚氨酯底涂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带体的总厚度为0.25毫米至0.31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环由铁制成,所述压片由钕铁硼磁铁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层为绒布涤纶布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因为带体包括胶层、防水层和布基材层,且布基材层为棉纱布,使用棉纱布,可以增加耐磨和降噪性能,可以增加线束产品间缓冲性,胶带易撕性更加,方便使用,而且胶层为热熔型压敏胶,低气味、低voc、低雾化特性,减少产品应用于车内产生的气味,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并且防水层为防水透气膜,所以整个带体低气味、低voc、低雾化、易撕、耐磨、降噪为一体,替代了传统pvc线束缠绕产品,降低了气味、voc和噪音污染的概率,并且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十分适合汽车线束缠绕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体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1-金属环、2-纸管芯、3-带体、4-压片、5-胶层、6-防水层、7-布基材层、8-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包括金属环1、纸管芯2、带体3和压片4,所述纸管芯2粘结在所述金属环1外部,所述带体3缠绕在所述纸管芯2外壁,所述带体3包括胶层5、防水层6、薄膜层8和布基材层7,所述防水层6布置在所述胶层5下端,所述薄膜层8布置在所述防水层6下端,所述布基材层7布置在所述薄膜层8下端,所述压片4紧密贴合在所述带体3表面,所述胶层5的厚度为0.04毫米至0.06毫米,所述布基材层7的厚度为0.26毫米至0.30毫米,所述防水层6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2毫米,所述薄膜层8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5毫米,所述布基材层7外部表面采取聚氨酯底涂处理,所述带体3的总厚度为0.25毫米至0.31毫米,所述金属环1由铁制成,所述压片4由钕铁硼磁铁制成,因为带体3包括胶层5、防水层6和布基材层7,且布基材层7为棉纱布,且棉纱布7采用pet聚酯布和聚氨酯涂层构成,且布基材层为棉纱布,使用棉纱布,可以增加耐磨和降噪性能,可以增加线束产品间缓冲性,而且胶层5为热熔型压敏胶,并且防水层6为防水透气膜,所以先将压片4拿开,且压片4会与金属环1相吸而压住带体3的撕口,之后将带体3从纸管芯2剥离开来,起始时以胶层5面对黏在被帖的线束产品上进行缠绕,在第二圈开始时同时胶层5对布基材层7进行50%的覆盖缠绕,且防水层6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这样依次进行,缠绕至所需要的长度。

由于薄膜层8为绒布涤纶布薄膜,整个胶带比较容易撕开,同时具备voc性能,特别适用整个汽车手工线的电气工程。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其中胶层5提供了粘接胶带的粘性,同时改善了产品的气味、voc性能,布基材层7提供了产品所具备的降噪音、改善线束产品的耐摩擦性能,提高了产品横向和纵向的易撕性能,这样使整个带体3低气味、低voc、低雾化、易撕、耐磨、降噪为一体,替代了传统pvc线束缠绕产品,降低了气味、voc和噪音污染的概率,并且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十分适合汽车线束缠绕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包括金属环(1)、纸管芯(2)、带体(3)和压片(4),所述纸管芯(2)粘结在所述金属环(1)外部,所述带体(3)缠绕在所述纸管芯(2)外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3)包括胶层(5)、防水层(6)、薄膜层(8)和布基材层(7),所述防水层布置在所述胶层(5)下端,所述薄膜层(8)布置在所述防水层(6)下端,所述布基材层(7)布置在所述薄膜层(8)下端,所述压片(4)紧密贴合在所述带体(3)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5)的厚度为0.04毫米至0.06毫米,所述布基材层(7)的厚度为0.26毫米至0.30毫米,所述防水层(6)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2毫米,所述薄膜层(8)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5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6)为防水透气膜,所述胶层(5)为热熔型压敏胶,所述布基材层(7)为棉纱布,且棉纱布(7)采用pet聚酯布和聚氨酯涂层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基材层(7)外部表面采取聚氨酯底涂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3)的总厚度为0.25毫米至0.31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1)由铁制成,所述压片(4)由钕铁硼磁铁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8)为绒布涤纶布薄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缠绕的多功能粘接胶带,特别是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包括金属环、纸管芯、带体和压片,纸管芯粘结在金属环外部,带体缠绕在纸管芯外壁。因为带体包括胶层、防水层和布基材层,且布基材层为棉纱布,而且胶层为热熔型压敏胶,并且防水层为防水透气膜,所以整个带体低气味、低VOC、低雾化、易撕、耐磨、降噪为一体,替代了传统PVC线束缠绕产品,降低了气味、VOC和噪音污染的概率,并且制作容易、操作简便、可靠性高,十分适合汽车线束缠绕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消费者对汽车行业中关于气味、噪音等特定需求以及线束缠绕产品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行;谢丽强;李明;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洲胶粘制品(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1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