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解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热解析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威胁着人类健康。目前,热解技术作为有机污染物处理的有效手段,能够真正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热解技术起源于煤热解。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德国即开始了中低温热解的研究。1805年低温热解开始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860年德国建立较大的褐煤低温热解工厂制取灯油和石蜡。我国的煤中低温热解工业始于抗日战争期间。20世纪60年代,由于炼油和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煤中低温热解工业陷入低潮。90年代至今,随着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中低温热解技术研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现有技术中,物料在热解装置中难以产生翻转,物料的受热程度不均匀,这就导致物料的热解程度难以到达较为完全的程度,需要重复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解析装置,其通过特殊设置的炉耙以及上下分布的两层链板,能够使得物料受热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解析装置,包括机体、上层链板、下层链板以及加热板;

上层链板平行于下层链板且二者上的物料移动方向相反,上层链板以及下层链板的顶侧以及底侧均固设有加热板,上层链板上方的机体内侧壁上固设有炉耙,炉耙竖直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炉耙有多个且沿上层链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炉耙的侧壁向上层链板的上料端方向凸出,并形成向上层链板两侧延伸的横置v字状导向部,所述炉耙的截面成水平设置的v字状,炉耙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呈正四棱台的两个侧壁状设置的斜面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物料在上层链板的作用下稳定移动,在炉耙的作用下物料会打破刚刚从上层链板的上料端落在上层链板上的状态,整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就像松土一般,物料表面与上层链板之间的物料会被翻到表面,直接与机体内部的高温气体接触,同时由于炉耙竖直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炉耙有多个且沿上层链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以物料能够更加均匀的受热,进而使得热解进行的更加完整。同时采用上下两侧的物料传送方式,充分利用竖直方向的空间,能够在减小占地面积的同时增大物料在机体内部的停留时间,减小了链板的长度还能够减小链板太长造成的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产生应力疲劳的可能。

较佳的:相邻两个炉耙之间均设有相同数量的加热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每次炉耙将物料进行翻松后新被翻出的物料接受到的热量相差不大,能够使得上层链板上的物料在每一处的受热程度都更加接近,保证了热解程度的稳定,进一步减小部分物料热解完全但还有部分物料热解不完全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上层链板的下料端处的机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的顶端距上层链板的端部3mm,导向板的底端位于下层链板的上料端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板能够将上层链板上粘附的大颗粒物料挂落在下层链板上,同时又不影响上层链板上的其他物料的下落。

较佳的:所述下层链板的下料端处的机体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刮料板,刮料板的顶端抵接在下层链板的下料端处的载物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刮料板能够将下层链板上的物料更加完整的刮落,减小物料粘附在下层链板上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上层链板上方的机体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油气出口,油气出口位于上层链板的下料端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物料热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油气通过油气出口排出,同时由于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会产生翻松,所以物料内部的高温油气会更为顺畅的排出,所以油气出口位于上层链板的下料端上方更加便于高温油气的排出。

较佳的:所述炉耙的侧壁向上层链板的上料端方向凸出,并形成向上层链板两侧延伸的横置v字状导向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部能够更加顺畅的对物料进行翻松,物料在接触到导向部的弯折部分后会顺着导向部的两侧向上层链板两侧方向堆积,这就使得内部的物料能够更多的直接接触机体内部的高温气体,提高了热解的完成程度。

较佳的:相邻两个炉耙沿上层链板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第一次炉耙翻松后,下一炉耙对物料的翻松作用施加在第一次翻松后物料堆起的部分,能够使得物料得到更加完全的翻松,进一步提高了热解的完整程度。

较佳的:所述炉耙的截面成水平设置的v字状,炉耙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呈正四棱台的两个侧壁状设置的斜面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炉耙设置成板材弯折后的形状,能够节省材料,同时想相比于实心的柱状结构,能够减少炉耙吸收的热量,同时成本较低。

较佳的:斜面部的底面与上层链板的顶面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为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是的斜面部更加稳定的将上层链板上的物料翻松,进一步提高了热胶效果,同时能够减小物料进入上层链板与斜面部之间的空隙造成上层链板卡住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特殊设置的炉耙以及上下分布的两层链板,能够使得物料受热更加均匀;

2.能够使得物料热解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油气通过油气出口排出,同时由于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会产生翻松,所以物料内部的高温油气会更为顺畅的排出,所以油气出口位于上层链板的下料端上方更加便于高温油气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为表示炉耙分布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进料口;12、油气出口;13、出料口;2、上层链板;21、下层链板;22、左传动辊;23、链板本体;24、右传动辊;25、螺旋输送机;3、炉耙;31、导向部;4、加热板;5、导向板;6、刮料板;7、清料板;8、斜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热解析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面一端处开设有将机体1与外界连通的进料口11,机体1顶面的另一端处开设有将机体1与外界连通的油气出口12。机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上层链板2,上层链板2的两端分别位于进料口11和油气出口12的下方。上层链板2下方的机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沿上层链板2长度方向设置的下层链板21,上层链板2上的物料的移动方向与下层链板21上的物料移动方向相反,上层链板2与下层链板21分别采用两个电机驱动(图中已省略)。上层链板2包括转动连接在机体1内侧壁上的左传动辊22、转动连接在机体1内侧壁上的右传动辊24以及同时搭设在左传动辊22和右传动辊24上的链板本体23,左传动辊22和右传动辊24将链板本体23张紧。左传动辊22与右传动辊24之间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加热板4,同时,上层链板2以及下层链板21顶侧和底侧的机体1内侧壁上也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加热板4,加热板4沿上层链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机体1内部,且相邻两个加热板4互不抵接。相邻两个加热板4之间的机体1内部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炉耙3,炉耙3正对进料口11的侧壁上设有向进料口11方向延伸的导向部31,及炉耙3呈竖直设置的角钢状。炉耙3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呈正四棱台的两个侧壁状设置的斜面部8,斜面部8的底面水平设置且与上层链板2的顶面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为1mm。斜面部8的弯折部分正对进料口11方向,及斜面部8的弯折部分与角钢状的炉耙3的弯折部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炉耙3有多个且沿上层链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炉耙3沿上层链板2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两个炉耙3之间加热板4的数量相同,相邻两个加热板4之间的炉耙3数量相同。上层链板2的下料端处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5,导向板5的顶端抵接在上层链板2的下料端处的一侧,导向板5的底端位于下层链板21的上料端的上方,导向板5为上层链板2上的物料提供稳定的落入下层链板21上的通道,且物料在经过导向板5的时候,原本堆积的物料内部溢出的高温油气会通过油气出口12向机体1外部飘散。下层链板21的下料端处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刮料板6,刮料板6的顶端抵接在下层链板21的下料端处的载物平面上,刮料板6的底端背向下层链板21的一侧机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螺旋输送机25,螺旋输送机25的下料端位于机体1的出料端处,且螺旋输送机2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下层链板21的长度方向。螺旋输送机25上方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清料板7,清料板7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层链板2顶面和底面之间的机体1内侧壁上,清料板7的底端抵接在上层链板2的上料端处的底面上。

该热解析装置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过程中,物料在上层链板2的作用下稳定移动,在炉耙3的作用下物料会打破刚刚从上层链板2的上料端落在上层链板2上的状态,整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就像松土一般,物料表面与上层链板2之间的物料会被翻到表面,直接与机体1内部的高温气体接触,同时由于炉耙3竖直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炉耙3有多个且沿上层链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以物料能够更加均匀的受热,进而使得热解进行的更加完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上层链板(2)、下层链板(21)以及加热板(4);

上层链板(2)平行于下层链板(21)且二者上的物料移动方向相反,上层链板(2)以及下层链板(21)的顶侧以及底侧均固设有加热板(4),上层链板(2)上方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设有炉耙(3),炉耙(3)竖直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炉耙(3)有多个且沿上层链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炉耙(3)的侧壁向上层链板(2)的上料端方向凸出,并形成向上层链板(2)两侧延伸的横置v字状导向部(31),所述炉耙(3)的截面成水平设置的v字状,炉耙(3)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呈正四棱台的两个侧壁状设置的斜面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炉耙(3)之间均设有相同数量的加热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链板(2)的下料端处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5),导向板(5)的顶端抵接在上层链板(2)的下料端处的一侧,导向板(5)的底端位于下层链板(21)的上料端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链板(21)的下料端处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刮料板(6),刮料板(6)的顶端抵接在下层链板(21)的下料端处的载物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链板(2)上方的机体(1)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油气出口(12),油气出口(12)位于上层链板(2)的下料端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炉耙(3)沿上层链板(2)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斜面部(8)的底面与上层链板(2)的顶面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下方的机体(1)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清料板(7),清料板(7)的底端抵接在上层链板(2)的上料端处的底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解析装置,属于热解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上层链板、下层链板以及加热板;上层链板平行于下层链板且二者上的物料移动方向相反,上层链板以及下层链板的顶侧以及底侧均固设有加热板,上层链板上方的机体内侧壁上固设有炉耙,炉耙竖直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炉耙有多个且沿上层链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炉耙的侧壁向上层链板的上料端方向凸出,并形成向上层链板两侧延伸的横置v字状导向部,所述炉耙的截面成水平设置的V字状,炉耙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呈正四棱台的两个侧壁状设置的斜面部。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能够使物料的热解更加充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胜;张晓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樱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12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