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调整的场所,在城市中较为常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街景面貌的提升,开始出现地埋景观箱变电站,将变电箱设置到地面内,上方设置成led显示屏等,减小装置占地面积,起到装饰城市美化环境的作用,但现有的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现有的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在对装置进行散热时大多是通过上箱体侧边进行散热,装置内热量容易随气体上升至装置的顶部,难以排出,导致装置的散热效果降低,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2、现有的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散热方式单一,在雨天时不能很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降低了装置的功能性。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在对装置进行散热时大多是通过上箱体侧边进行散热,装置内热量容易随气体上升至装置的顶部,难以排出,且散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包括下箱体、变电设备、连接座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变电设备,且下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并且连接座的上方安装有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挡盘,并且挡盘位于上箱体的外侧,所述挡盘的下方设置有雨水收集室,且雨水收集室位于连接座的上方,并且雨水收集室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板,所述雨水收集室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下方连接有引导管,并且引导管位于下箱体的外侧,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安装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下方设置有外界下水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俯视截面呈环形设置,并且凹槽位于上箱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且上箱体前侧表面开设有侧边通风口,并且通口均匀分布在上箱体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上箱体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杆的竖直中心线和挡盘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并且挡盘的主视截面呈锥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室和凹槽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且雨水收集室上方的过滤板呈倾斜状结构设计,并且雨水收集室的内径小于挡盘的最大直径。

优选的,所述引导管呈环形等间距缠绕在下箱体的外侧表面,且引导管的端部通过电磁阀和外界下水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

(1)设置有通口和挡盘,装置内部的热量可通过通口上升散发到装置外部,挡盘可防止雨水进入通口,使装置内的热量能更快的散发,提高装置的散热性能;

(2)设置有雨水收集室和引导管,可通过雨水收集室对雨水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可沿连接管进入到引导管内,通过引导管和下箱体的接触对下箱体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装置能很好的对雨水进行利用,增加装置的散热方式,增加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室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箱体;2、变电设备;3、连接座;301、凹槽;4、上箱体;401、通口;402、侧边通风口;5、固定杆;6、挡盘;7、雨水收集室;8、过滤板;9、连接管;10、引导管;11、电磁阀;12、外界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包括下箱体1、变电设备2、连接座3、上箱体4、固定杆5、挡盘6、雨水收集室7、过滤板8、连接管9、引导管10、电磁阀11和外界下水管12,下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变电设备2,且下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3,并且连接座3的上方安装有上箱体4,上箱体4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上端设置有挡盘6,并且挡盘6位于上箱体4的外侧,挡盘6的下方设置有雨水收集室7,且雨水收集室7位于连接座3的上方,并且雨水收集室7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板8,雨水收集室7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9,且连接管9的下方连接有引导管10,并且引导管10位于下箱体1的外侧,引导管10的下端安装有电磁阀11,且电磁阀11的下方设置有外界下水管12;

连接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01,且凹槽301的俯视截面呈环形设置,并且凹槽301位于上箱体4的外侧,上述结构设计便于后续通过凹槽301对雨水收集室7进行放置,减少雨水收集室7的裸露部分,使上箱体4保持良好的完整性;

上箱体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401,且上箱体4前侧表面开设有侧边通风口402,并且通口401均匀分布在上箱体4的上表面,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通口401形成的网孔结构对装置进行散热,使装置内热量能更快的被散发,提高装置的散热性;

固定杆5和上箱体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杆5的竖直中心线和挡盘6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并且挡盘6的主视截面呈锥形结构设计,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挡盘6对通口401进行一定的遮挡,避免雨水沿通口401进入装置内部,同时便于后续对雨水进行收集;

雨水收集室7和凹槽301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且雨水收集室7上方的过滤板8呈倾斜状结构设计,并且雨水收集室7的内径小于挡盘6的最大直径,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挡盘6表面滑落的雨水能被雨水收集室7进行收集,同时方便对过滤板8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扫;

引导管10呈环形等间距缠绕在下箱体1的外侧表面,且引导管10的端部通过电磁阀11和外界下水管12相连通,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引导管10对下箱体1的外表面进行散热处理,同时可通过电磁阀11将引导管10内的水进行排放。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时,首先,根据图1和图2所示,将下箱体1埋入地下,引导管10和外界下水管12进行连接,电磁阀11可设置成压力感应式,使其可根据水压自行开启,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热量将上升通过通口401排出,结合图4所示,均匀分布的通口401可增加装置的散热面积,使热量能更快的被散发;

在雨天时雨水将沿挡盘6下落,通过过滤板8进入雨水收集室7内,如图3所示,雨水收集室7内的雨水通过连接管9进入到引导管10内,通过引导管10对下箱体1进行热交换,对下箱体1进行吸热,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装置提供散热,随后雨水可通过电磁阀11排放到外界下水管12内,增加了装置的散热方式,同时可定期的对过滤板8的表面进行清扫,避免其发生堵塞,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包括下箱体(1)、变电设备(2)、连接座(3)和上箱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变电设备(2),且下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3),并且连接座(3)的上方安装有上箱体(4),所述上箱体(4)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上端设置有挡盘(6),并且挡盘(6)位于上箱体(4)的外侧,所述挡盘(6)的下方设置有雨水收集室(7),且雨水收集室(7)位于连接座(3)的上方,并且雨水收集室(7)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板(8),所述雨水收集室(7)的下方设置有连接管(9),且连接管(9)的下方连接有引导管(10),并且引导管(10)位于下箱体(1)的外侧,所述引导管(10)的下端安装有电磁阀(11),且电磁阀(11)的下方设置有外界下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01),且凹槽(301)的俯视截面呈环形设置,并且凹槽(301)位于上箱体(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口(401),且上箱体(4)前侧表面开设有侧边通风口(402),并且通口(401)均匀分布在上箱体(4)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和上箱体(4)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杆(5)的竖直中心线和挡盘(6)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并且挡盘(6)的主视截面呈锥形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室(7)和凹槽(301)之间构成凹凸配合结构,且雨水收集室(7)上方的过滤板(8)呈倾斜状结构设计,并且雨水收集室(7)的内径小于挡盘(6)的最大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10)呈环形等间距缠绕在下箱体(1)的外侧表面,且引导管(10)的端部通过电磁阀(11)和外界下水管(12)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包括下箱体、变电设备、连接座和上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变电设备,且下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并且连接座的上方安装有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上端设置有挡盘,并且挡盘位于上箱体的外侧,所述挡盘的下方设置有雨水收集室,且雨水收集室位于连接座的上方,并且雨水收集室的上方安装有过滤板,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安装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下方设置有外界下水管。该网孔式高散热地埋式景观箱变电站设置有通口和挡盘,装置内部的热量可通过通口上升散发到装置外部,挡盘可防止雨水进入通口,使装置内的热量能更快的散发,提高装置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江成涛;吕游;柏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富尔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11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