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试件模具。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为此常常需要取样测试,即用混凝土试模制作标准的实验用混凝土试件,进行混凝土的性能检测。目前施工现场通用的混凝土试模主要有铸铁钢模、木模以及塑料试模,其中由于木模强度低、易变性、精度低、用料多且使用寿命短,铸铁钢模因其质量大、价格昂贵、不易搬运等问题使用较少。而塑料试模具有价格低廉、精度高、使用方便、不易损坏等优点,一经推广就受到了广泛地使用。但现今施工现场多使用三联体塑料试模,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试块粘连,脱模困难,不易取出试块等问题,且因其不可拆卸,一旦有砂浆残留硬化,整个试模将废弃,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并且试模的尺寸一般固定,无法随意调整试模长度,不同型号模具所需增多,造成经济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方便组装和脱模,也可以实现试模长度调整,又可保证强度和精度的混凝土试块模具。并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塑料模具方便加工生产快捷、成本低廉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尺寸可调易拆卸的混凝土试件模具,包括槽型底板1、槽型端板2、倒t型侧板3,槽型底板1包括长条状的第一腰部11,第一腰部11两端垂直连接第一腿部12;槽型端板2包括第二腰部21,第二腰部21两端垂直连接第二腿部22;第二倒t型侧板包括长条状的腹板33,腹板33的底部的外侧垂直连接短翼缘32,内侧垂直连接长翼缘31,短翼缘32的底面与长翼缘31的底面齐平,长翼缘31的厚度与第一腰部11的厚度之和等于短翼缘32的厚度;第一腰部11、第一腿部12、第二腰部21、第二腿部22、长翼缘31、短翼缘32、腹板33都是矩形平板;
以倒t型侧板3面向槽型底板1的方向为内侧,反之为外侧;槽型底板1与倒t型侧板3的纵轴线相互平行,以该纵轴线方向为左右方向,也称轴向;以水平面上垂直于该纵轴线的横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
槽型底板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倒t型侧板3,其中第一腰部11的前侧和后侧叠放在倒t型侧板3的长翼缘31上;腹板33的左端距离左侧第一腿部12的距离、腹板33的右端距离第一腿部12的距离都等于槽型端板2的第二腰部21的厚度;
槽型端板2以第二腿部22位于前后侧的姿态将第二腰部21插入倒t型侧板3端部与第一腰部11之间的间隙,腹板33的端部沿第二腰部21的前侧和后侧的滑槽23插入,第二腿部22贴合在腹板33外侧;
槽型底板1与左、右槽型端板2和前、后倒t型侧板3围合成模具内腔;
腹板33上沿设有距离刻度6,隔板4以垂直于腹板33和第一腰部11的姿态插入模具内腔;隔板4与腹板33之间设有锁紧装置5。
优选地,槽型端板1与槽型底板2的底部的接触面、槽型底板1与倒t型侧板3的前后侧的接触面、倒t型侧板3与槽型端板2的左右侧的接触面、隔板4与倒t型侧板3的接触面上都贴有橡胶薄膜7。
优选地,所述的锁紧装置5由固定长条51、螺栓孔52、螺柱53、扣板54、碟形螺母55组成。所述固定长条51与隔板4连接,固定长条51的中心处钻取螺栓孔52,螺柱53的一端安装进螺栓孔52内,螺柱53的另一端穿过扣板54的通孔后与碟形螺母55啮合。通过倒t型侧板3的刻度6确定位置后,把扣板54装上,拧紧碟形螺母55,将扣板54与前后倒t型侧板3压紧,从而使隔板4的位置固定。
所述模板拼接完成后,由于相互作用,在倒t型侧板的腹板挤压作用下,槽型底板的腿端将抵住槽型端板的腰部;在两隔板的挤压作用下,槽型端板的腿端将抵住倒t型侧板的腹板。
所述侧板顶端内侧设有精确刻度,刻度的零刻度线位于左槽型端板内侧位置处,所述设计方便隔板根据试块所需尺寸,调整位置并用锁紧装置固定。
所述倒t型侧板呈类倒t型,下翼缘的长度大于腹板,其长度差等于两倍的槽型端板腰厚,以恰好放置左右槽型端板的腰部。长翼缘与短翼缘的翼板厚度不同,厚度差距等于槽型底板的腰厚,以恰好安置槽型底板,使槽型底板、槽型端板和倒t型侧板拼接处紧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方便组装和脱模,也可以实现试模长度调整,又可保证强度和精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塑料模具方便加工生产快捷、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轴向半剖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轴向半剖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装置侧面局部示意图
其中,1、槽型底板,2、槽型端板,3、倒t型侧板,4、隔板,11、第一腰部,12、第一腿端,21、第二腰部,22、第二腿端,23、滑槽,31、长翼缘,32、短翼缘,33、腹板,5、锁紧装置,51、固定长条,52、螺栓孔,53、螺柱,54、扣板,55、碟形螺母,6、刻度,7、防水橡胶薄膜,8、锁紧装置隔板固定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例1: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制备尺寸为150*150*150mm的混凝土三联标准试块模具,本模具为长方体形状,其包括:槽型底板1、槽型端板2、倒t型侧板3,槽型底板1包括长条状的第一腰部11,第一腰部11两端垂直连接第一腿部12;槽型端板2包括第二腰部21,第二腰部21两端垂直连接第二腿部22;第二倒t型侧板包括长条状的腹板33,腹板33的底部的外侧垂直连接短翼缘32,内侧垂直连接长翼缘31,短翼缘32的底面与长翼缘31的底面齐平,长翼缘31的厚度与第一腰部11的厚度之和等于短翼缘32的厚度;第一腰部11、第一腿部12、第二腰部21、第二腿部22、长翼缘31、短翼缘32、腹板33都是矩形平板;
以倒t型侧板3面向槽型底板1的方向为内侧,反之为外侧;槽型底板1与倒t型侧板3的纵轴线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以该纵轴线方向为左右方向,也称轴向;以水平面上垂直于该纵轴线的横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
如图4、图6所示,槽型底板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倒t型侧板3,其中第一腰部11的前侧和后侧叠放在倒t型侧板3的长翼缘31上;腹板33的左端距离左侧第一腿部12的距离、腹板33的右端距离第一腿部12的距离都等于槽型端板2的第二腰部21的厚度;
槽型端板2以第二腿部22位于前后侧的姿态将第二腰部21插入倒t型侧板3端部与第一腰部11之间的间隙,腹板的端部沿第二腰部21的前侧和后侧的滑槽23插入,第二腿部22贴合在腹板33外侧;
如图1所示,槽型底板1与左、右槽型端板2和前、后倒t型侧板3围合成模具内腔;
如图1、图4所示,腹板33上沿设有距离刻度6,隔板4以垂直于腹板33和第一腰部11的姿态插入模具内腔;隔板4与腹板33之间设有锁紧装置5。
如图2至图5所示,槽型端板1与槽型底板2的底部的接触面、槽型底板1与倒t型侧板3的前后侧的接触面、倒t型侧板3与槽型端板2的左右侧的接触面、隔板4与倒t型侧板3的接触面上都贴有橡胶薄膜7。
模具组装时,可以先将倒t型侧板3相互平行放置在平整地面上,两倒t型侧板3横向间隔一定距离,再将槽型底板1的第一腰部11的前侧和后侧叠放在倒t型侧板3的长翼缘31上,两边留出相同的纵轴向空隙,使腹板33的左端距离左侧第一腿部12的距离、腹板33的右端距离第一腿部12的距离都等于槽型端板2的第二腰部21的厚度。然后依次将槽型端板2以第二腿部22位于前后侧的姿态将第二腰部21插入倒t型侧板3端部与第一腰部11之间的纵轴向间隙中,使槽型端板2的第二腿端22放置在倒t型侧板3的短翼缘32上。槽型端板2的第二腰部21的前后内侧均设有滑槽23,腹板33的端部沿第二腰部21的前侧和后侧的滑槽23插入,第二腿部22贴合在腹板33外侧,使得结构稳固。最后按试块长度尺寸、根据侧板的精确刻度6确定隔板4位置,将隔板4以垂直于腹板33和第一腰部11的姿态插入模具内腔,并用固定在隔板4上的锁紧装置5锁紧。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隔板4皆固定有锁紧装置5,锁紧装置5由固定长条51、螺栓孔52、螺柱53、扣板54、碟形螺母55组成。所述固定长条51与隔板4连接于锁紧装置隔板固定处8,固定长条51的中心处钻取螺栓孔52,螺柱53的一端安装进螺栓孔52内,螺柱53的另一端穿过扣板54的通孔后与碟形螺母55啮合。通过倒t型侧板3的刻度6确定位置后,把扣板54装上,拧紧碟形螺母55,将扣板54与前后倒t型侧板3压紧,从而使隔板4的位置固定。
浇注前,将适量机油或脱模剂均匀涂抹在模具内壁上,随后将配合搅拌好的浆料注入模具中,轻轻振捣,让物料平实。
脱模时,首先将每个隔板4的锁紧装置5的蝶型螺母55拧下来,将所有扣板54取下后,用锤子敲击倒t型侧板3的短翼缘32,取下前后倒t型侧板3,然后可将槽型端板2、槽型底板1逐一拆下,取下两侧的混凝土试块,最后拆下左右隔板4,取出中间的试块。将模具各组件清洗干净后,放置干燥通风处,以待后用。
本实用例可制备用于砼轴心抗压强度试验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的150*150*300mm棱柱体标准试块,操作原理同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便捷,通过数块模板的拼接,就可适用多种尺寸的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同时该模具拆卸简易,在试块硬化后卸下清洗,就能重复使用,提高了模具的利用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模板设计精简,可通过塑料厂家制模快速生产,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技术方案,并非对其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简单修改,变型和修饰,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尺寸可调易拆卸的混凝土试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型底板(1)、槽型端板(2)、倒t型侧板(3),槽型底板(1)包括长条状的第一腰部(11),第一腰部(11)两端垂直连接第一腿部(12);槽型端板(2)包括第二腰部(21),第二腰部(21)两端垂直连接第二腿部(22);第二倒t型侧板包括长条状的腹板(33),腹板(33)的底部的外侧垂直连接短翼缘(32),内侧垂直连接长翼缘(31),短翼缘(32)的底面与长翼缘(31)的底面齐平,长翼缘(31)的厚度与第一腰部(11)的厚度之和等于短翼缘(32)的厚度;第一腰部(11)、第一腿部(12)、第二腰部(21)、第二腿部(22)、长翼缘(31)、短翼缘(32)、腹板(33)都是矩形平板;
以倒t型侧板(3)面向槽型底板(1)的方向为内侧,反之为外侧;槽型底板(1)与倒t型侧板(3)的纵轴线相互平行,以该纵轴线方向为左右方向,也称轴向;以水平面上垂直于该纵轴线的横轴线方向为前后方向;
槽型底板(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倒t型侧板(3),其中第一腰部(11)的前侧和后侧叠放在倒t型侧板(3)的长翼缘(31)上;腹板(33)的左端距离左侧第一腿部(12)的距离、腹板(33)的右端距离第一腿部(12)的距离都等于槽型端板(2)的第二腰部(21)的厚度;
槽型端板(2)以第二腿部(22)位于前后侧的姿态将第二腰部(21)插入倒t型侧板(3)端部与第一腰部(11)之间的间隙,腹板的端部沿第二腰部(21)的前侧和后侧的滑槽(23)插入,第二腿部(22)贴合在腹板(33)外侧;
槽型底板(1)与左、右槽型端板(2)和前、后倒t型侧板(3)围合成模具内腔;
腹板(33)上沿设有距离刻度(6),隔板(4)以垂直于腹板(33)和第一腰部(11)的姿态插入模具内腔;隔板(4)与腹板(33)之间设有锁紧装置(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调易拆卸的混凝土试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槽型端板(2)与槽型底板(1)的底部的接触面、槽型底板(1)与倒t型侧板(3)的前后侧的接触面、倒t型侧板(3)与槽型端板(2)的左右侧的接触面、隔板(4)与倒t型侧板(3)的接触面上都贴有橡胶薄膜(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寸可调易拆卸的混凝土试件模具,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5)由固定长条(51)、螺栓孔(52)、螺柱(53)、扣板(54)、碟形螺母(55)组成;所述固定长条(51)连接隔板(4),固定长条(51)的中心处钻取螺栓孔(52),螺柱(53)的一端安装进螺栓孔(52)内,螺柱(53)的另一端穿过扣板(54)的通孔后与碟形螺母(55)啮合;通过倒t型侧板(3)的刻度(6)确定位置后,把扣板(54)装上,拧紧碟形螺母(55),将扣板(54)与前后倒t型侧板(3)压紧,从而使隔板(4)的位置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