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炉:主要以废弃的秸秆、木屑、刨花等农林废弃物通过压缩制成生物质成型颗粒为燃料,经热解气化产生一氧化碳、氢气、少量甲烷和烃类等可燃气体,经过二次合理配风进行气化燃烧,提高热效率,比传统层燃方式节能20%以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废弃符合国家大气排放相关标准。从而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使废弃资源得到高效环保利用,有利于维护大气co2平衡,减轻全球温室效应,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现有的生物质气化炉,进料和热解气化都是在一个炉腔里进行。原料的热解气化程度低,炉腔内的燃烧区温度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高温,导致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污染环境。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生物质气化炉氮氧化物排放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气化炉燃气在烧嘴本体燃烧,燃烧后生成的废气也由烧嘴本体处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在燃气燃烧过程中对燃烧火焰进行脱硝,从而能够将大部分炉内生成的氮氧化物在烧嘴本体处排出时被脱除,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包括烧嘴本体,所述烧嘴本体包括燃气管、环状的配风箱和双锥形火嘴,所述配风箱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双锥形火嘴包括内锥筒和外锥筒,所述内锥筒和所述外锥筒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配风箱与所述双锥形火嘴的右端连接为其提供风源,所述双锥形火嘴的左端形成出风口,所述外锥筒向左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锥筒向左的伸出长度,所述燃气管位于所述配风箱内侧,所述燃气管用于输送燃气,还包括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输料管和雾化喷嘴,所述输料管包括有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输料管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锥筒与脱硝介质源连接,所述雾化喷嘴伸出所述出风孔。

具体的,所述脱硝装置位于所述内锥筒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孔指向所述内锥筒的中轴线。

具体的,所述外锥筒开有允许所述输料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料管之间设有有密封环。

具体的,所述风道的左端设有沿所述内锥筒的外侧周向分布的第一切向叶片,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切向叶片时形成旋流气体。

具体的,所述烧嘴本体还包括环状的二次风箱,所述二次风箱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二次风箱位于所述双锥形火嘴右侧,所述二次风箱的右侧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燃气管位于所述二次风箱内侧,所述燃气管右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配风箱固定连接于所述二次风箱上,所述配风箱的内侧壁紧贴所述二次风箱的外侧壁,所述二次风箱的左端形成二级出风口,所述二次风箱内靠近所述二级出风口处设有第二切向叶片,空气经过所述第二切向叶片时形成旋流气体。

具体的,所述燃气管与所述二次风箱之间留有缝隙形成一次风道,所述二次风箱的内壁上开有一次风孔,所述一次风孔将所述一次风道与所述二次风箱连通,所述二次风箱向左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燃气管向左伸出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一次风道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燃气管和所述二次风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在烧嘴本体上设置脱硝装置,利用脱硝装置将脱硝介质在喷入到烟气中,与烟气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还原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输料管一部分埋藏于烧嘴本体的风道内,使雾化喷嘴能够设于内锥筒左侧同时位于外锥筒内侧,以次,能够使喷出的脱硝介质能够充分与烟气结合的同时,又不会往外喷洒造成浪费,同时使混合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锥筒连接第一切向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结构说明:1一次风道、11燃气管、12一次风孔、13导流叶片、2二次风箱、21连接板、22第二切向叶片、3配风箱、31双锥形火嘴、32内锥筒、33外锥筒、34第一切向叶片、35法兰盘、4脱硝装置、41输料管、42雾化喷嘴、43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有涉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包括烧嘴本体,所述烧嘴本体包括燃气管11、环状的配风箱3和双锥形火嘴31,所述配风箱3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可设置于配风箱3外圆壁上任一处,能连通配风箱3内部与外界即可,通过第一进风口连接风机,实现为配风箱3提供风源,所述双锥形火嘴31包括内锥筒32和外锥筒33,所述内锥筒32和所述外锥筒33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配风箱3与所述双锥形火嘴31的右端连接为其提供风源,优选的,配风箱3与双锥形火嘴31之间通过法兰盘35连接,所述法兰盘35上开有能连通配风箱3与双锥形火嘴31的通孔;所述双锥形火嘴31的左端形成出风口,所述外锥筒33向左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锥筒32向左的伸出长度,所述燃气管11位于所述配风箱3内侧,所述燃气管11用于输送燃气,还包括脱硝装置4,所述脱硝装置4包括输料管41和雾化喷嘴42,所述输料管41包括有一折弯部43,所述折弯部43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输料管41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嘴4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锥筒33与脱硝介质源连接,所述雾化喷嘴42位于所述内锥筒32左侧同时位于所述外锥筒33内侧。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的脱硝介质源应该是能够为输料管41提供脱硝介质和动力的带有脱硝介质的装置,该装置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将现有技术应用到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喷出压力,该装置可包含有泵送系统。

具体的,所述脱硝装置4位于所述内锥筒32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42的喷孔指向所述内锥筒32的中轴线。

具体的,所述外锥筒33开有允许所述输料管41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料管41之间设有密封环。设置密封环可以增强双锥形火嘴31的气密性,该密封环可选为由橡胶制成的密封环。

具体的,所述风道的左端设有沿所述内锥筒32的外侧周向分布的第一切向叶片34,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切向叶片34时形成旋流气体。设置第一切向叶片34,烟气往左输出的过程中不断旋转,能够有效提高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效果,同时,由于旋转的烟气,只需在内锥筒32上方设置一个脱硝装置4,脱硝介质被往下喷洒,烟气不断旋转,从下方喷出的烟气也能够由于旋转往上移,使得喷出的烟气都能够与脱硝介质接触,实现充分脱硝。

具体的,所述烧嘴本体还包括环状的二次风箱2,所述二次风箱2上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的设置原理与第一进风口相同,所述二次风箱2位于所述双锥形火嘴31右侧,所述二次风箱2的右侧与连接板21连接,可通过该连接板21将本实用新型的烧嘴本体安装到气化炉上,所述燃气管11位于所述二次风箱2内侧,所述燃气管11右端与所述连接板21固定连接;所述配风箱3固定连接于所述二次风箱2上,所述配风箱3的内侧壁紧贴所述二次风箱2的外侧壁,所述二次风箱2的左端形成二级出风口,所述二次风箱2内靠近所述二级出风口处设有第二切向叶片22,空气经过所述第二切向叶片22时形成旋流气体。

具体的,所述燃气管11与所述二次风箱2之间留有缝隙形成一次风道1,所述二次风箱2的内壁上开有一次风孔12,所述一次风孔12将所述一次风道1与所述二次风箱2连通,所述二次风箱2向左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燃气管11向左伸出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一次风道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叶片13,所述导流叶片13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燃气管11和所述二次风箱2固定连接。空气经过所述导流叶片13时形成旋流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空气先通过一次风孔12进入一次风道1内,空气在燃气管11的出气端先与燃气结合,与可燃气体预混合“富富燃料”燃烧,然后在二次风箱2的左端的第二切向叶片22充分混合“富燃料”燃烧,未燃尽的可燃气体再与第一切向叶片34旋流混合“贫燃料”燃烧,燃烧效率得到充分提高的同时,可以避免火焰局部高温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可以将生成的氮氧化物,通过可燃气体自身所含的还原性气体(ch4、co、h2、c)将已经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原成n2。在双锥形火嘴31上设置脱硝装置4,利用脱硝装置4将脱硝介质在喷入到烟气中,与烟气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还原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的效果。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包括烧嘴本体,所述烧嘴本体包括燃气管、环状的配风箱和双锥形火嘴,所述配风箱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双锥形火嘴包括内锥筒和外锥筒,所述内锥筒和所述外锥筒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配风箱与所述双锥形火嘴的右端连接为其提供风源,所述双锥形火嘴的左端形成出风口,所述外锥筒向左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锥筒向左的伸出长度,所述燃气管位于所述配风箱内侧,所述燃气管用于输送燃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输料管和雾化喷嘴,所述输料管包括有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输料管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锥筒与脱硝介质源连接,所述雾化喷嘴伸出所述出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装置位于所述内锥筒的上方,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孔指向所述内锥筒的中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筒开有允许所述输料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输料管之间设有有密封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左端设有沿所述内锥筒的外侧周向分布的第一切向叶片,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切向叶片时形成旋流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本体还包括环状的二次风箱,所述二次风箱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二次风箱位于所述双锥形火嘴右侧,所述二次风箱的右侧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燃气管位于所述二次风箱内侧,所述燃气管右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配风箱固定连接于所述二次风箱上,所述配风箱的内侧壁紧贴所述二次风箱的外侧壁,所述二次风箱的左端形成二级出风口,所述二次风箱内靠近所述二级出风口处设有第二切向叶片,空气经过所述第二切向叶片时形成旋流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管与所述二次风箱之间留有缝隙形成一次风道,所述二次风箱的内壁上开有一次风孔,所述一次风孔将所述一次风道与所述二次风箱连通,所述二次风箱向左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燃气管向左伸出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道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燃气管和所述二次风箱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脱硝装置的气化炉烧嘴,在烧嘴本体上设置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输料管和雾化喷嘴,所述输料管包括有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输料管一端与所述雾化喷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锥筒与脱硝介质源连接,所述雾化喷嘴位于所述内锥筒左侧同时位于所述外锥筒内侧,利用脱硝装置将脱硝介质在喷入到烟气中,与烟气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还原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冯家琅;赵明;曾小龙;滕满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汇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10987.html

最新回复(0)